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1300多万中国人患病 每年导致190多万人死亡!这种疾病该如何应对

2020年07月07日 8:55 PDF版 分享转发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说法,在医学上,它的正式名称是卒中。根据病因,中风可大致分为因脑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性中风,以及因脑血管堵塞、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导致的缺血性中风。整体上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要高于出血性中风。

人们对中风的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该病是中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复发率高,对健康和生命有着严重威胁。

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显示,中风终生发病风险为39.9%,意味着每5个人约有2个会在一生中患中风;《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则显示,2018年因脑血管病致死比例超过20%,意味着每5例死亡中至少有1人死于中风

在中国40岁以上居民中,中风患者约1318万,每年因中风死亡人数约190多万人。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中风还有着较高的复发率。中国国家卒中登记对7593例首次发生缺血性中风的、18岁及以上患者的调查显示,发病3个月、6个月和1年内,卒中复发率分别为10.9%、13.4%和14.7%。

此外中风引起的并发症,还会导致暂时或永久的残疾。如肌肉运动麻痹或丧失;说话或吞咽困难;记忆力减退或思维困难;情绪问题;疼痛、麻木或其他异常感觉;行为、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变,加孤僻以及需要别人帮助整理日常杂务。

94%以上的中风可以预防

虽然中风的危害比较大,但它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干预以及早期筛查,可以显著降低中风的发生率。

中风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如年龄、种族、遗传等。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饮酒、饮食、超重或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和心理因素等。来自全球32个国家的Interstroke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90.7%的中风与以上10项可干预性危险因素相关;在中国,这些危险因素与94.3%的中风有关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定期锻炼,保持健康体重,低盐低脂饮食,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饮食多样化,增加水果和蔬菜的占比,避免吸食毒品;以及防控疾病,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或遵医嘱用药等,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防止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发生,积极治疗心脏病(如房颤、卵圆孔未闭)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可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

对于开展了“中国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地区的人群,还应主动配合中风的早期筛查,根据筛查结果,知晓自己是低危、中危还是高危人群,并听取医务人员建议,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及时随访,预防中风。

“1-2-0”口诀,迅速判断中风

对于中风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大脑”,等不得也拖不起

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这些症状,如说话或理解别人说的话有困难;面部、手臂或腿部麻痹、麻木;试图微笑时,嘴巴的一侧下垂;单眼或双眼出现视力问题;,或伴有呕吐、眩晕或意识改变;行走困难,或因突然头晕身体失去协调性等,应及时送医治疗。不然,一旦耽误了治疗最佳时间,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1:看1张脸,是否不对称、口角歪斜;

2:查2只胳膊,能否平行举起,单侧手臂是否无力;

0:聆(0)听,说话是否口齿不清,表达困难。

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种症状,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送往医院,并接受医生指导,规范治疗。

来源:果壳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