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在200米的山顶听郎朗弹哥德堡

2021年07月14日 6:05 PDF版 分享转发

来源: 邹小樱 作者: 邹小樱

周日,在大剧院听了郎总的《哥德堡变奏曲》。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1.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听的演奏,也是第一次现场听《哥德堡变奏曲》。在此之前,我写了一篇《我为什么说郎朗的<哥德堡变奏曲>糟糕透顶》,对郎总的录音室版本极尽嘲讽之事。当然,作为古尔德的铁杆,曾被古尔德《哥德堡变奏曲》鼓励过、治愈过的人,我不可能对郎总的版本满意。但是,“你总不能让古尔德爬起来弹《哥德堡》给你听吧”,樱太说。于是我们领着小小樱,和前一天刚在横琴大剧院结束了他的首场个人会的周斌老师一起,来到了大剧院。

2. 我们买的是山顶早鸟票,二层倒数第二排,周老师说,你看,这么远,你的标题就叫《在200米山顶听郎朗弹哥德堡》吧。我说,好。虽然距离之远,声音反射过来估计都得1点几秒,但郎总确实是当世最一流的钢琴表演家,在山顶你也能清楚地听清他每一个触键,无论是低徊的小赋格,还是激昂的法国序曲,郎总都能保证座中每一个位置的听众都听得清清楚楚。所以之后想看郎总的朋友,可以放心去抢低价票。

3. 说回郎朗的《哥德堡》。整体来说,能在国内开《哥德堡》的巡演,敢去挑战这个作品,把《哥德堡》当做自己复出后的大作品,郎朗当然是有业务上的追求的。像周老师说的:“郎朗做了这么多年明星,还录综艺,但本身的业务能力一点都没有丢,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实际上,对于大众来说,如果你喜欢巴赫,想听到活人给你弹《哥德堡》,郎朗几乎是当前的唯一选择。就算我不喜欢郎朗这个版本,我也必须要对郎朗respect。

4. 整个听下来,最大的问题是:郎朗本身和《哥德堡》的结合度匹配度问题。以古尔德为例,无论是少年版还是老年版,他都可以把曲子的30个变奏+前后两个主题弹得浑然一体,你确实是觉得“这是一首大曲子,途中只是有不同变奏罢了”。但郎朗在处理上,整体性是弱的。他可以在炫技曲里面弹得眼花缭乱,也可以在该沉浸下来的部分做得浪漫至极,但……郎朗总是给人一惊一乍的感觉。举个例子,第15变奏,G小调的卡农,郎朗确实触键相当浪漫,这是他本身就很擅长的风格;然后忽地一到了第16变奏,整个《哥德堡》第二部分的开始,充满了活力的法国序曲,郎总忽然来劲了,感觉他在想“哎呀前面终于结束了现在来点闹腾的东西”,而现场的观众本身都是歪着身子坐的,听到《法国序曲》的时候,全部又都直起身子来了。又比如,在第19变奏是一个很“巴赫式”的创意曲风格,然后到20变奏时则是双手飞来飞去的炫技——郎总又在炫技时候用力过猛了。我的理解,郎朗最为全球最具票房号召力的钢琴明星,他太懂得观众的情绪了,所以在现场的演奏时,他知道巴赫是具备理解门槛的,你弹里头风俗曲、波兰舞曲的部分,现场效果一定会更好,炫技部分一定会更好,但在那些比较宗教色彩的曲子里,像第21、22变奏这种,以及第25变奏“黑色珍珠”,郎朗弹得并没有“沉下去”,他没有让我跟着他一起沉浸到里头。简单地说,没有打动到我。而这些部分是我在过去无论是古尔德还是朱晓玫的演奏里,我是被触动的。你说郎朗没有吃透巴赫吗?当然不可能。只能说这是他的理解而已。本身巴赫就是一个“人人注我”的作品。郎朗非常注重现场的张力,这是他的特色,乃至他弹到末尾,第30变奏,那个融合了民歌的优美旋律里,他几乎是按照浪漫主义+印象派式地弹出来,这个夸张的效果,娱乐性满分——包括最后回到主题变奏,郎朗为了展现“一生的旅程”,也是极度夸张的展现。我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不认可,仅此而已。太戏剧性了,太流于表面了。当然,喜不喜欢是一回事,郎朗能力又是一回事。

5. 为什么我会跑去珠海,其实是因为我在广州抢不到票。珠海的票没有卖光,还有极少数高价位尚未卖完。我不奢望在广州能看到郎朗。用周老师的话来说,珠海可能是100个人想看郎朗,抢一个座位;那么广州得是10000个人抢一个座位——可音乐厅就是这么大。我观察了一下现场,珠海虽然是,但郎朗的高票价确实是一个筛选器,这么多的琴童,和我女儿年纪相仿的孩子,七八岁的孩子,就这么耐着性子听了90分钟的《哥德堡》,一点声音也不发出来,如此门槛高的作品,我也是要到35岁之后才会喜欢上的东西,我为现在孩子的素质表示惊叹。另外,我还看到了现场有人带着ipad,不知道是对照着琴谱还是如何,也有人不停地在做笔记,估计都是学音乐的孩子。所以,票价还是一个筛选器,如果一家三口要来看郎朗,最低消费3000元,买好一点位置的就6000元,这就没了。能花这个钱来看的人,这就是筛选了。学音乐真是一个烧钱的行当。

6. 最后一句话总结:郎朗厉害,但我不喜欢他的《哥德堡》;《哥德堡》是一个筛选器,无论对于还是对于听众。就这样。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