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统购统销如同洗劫 大跃进前广西就饿死好多人

2021年12月10日 7:20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 卢尚华

1954年至1956年饿死人事件,应为天灾、人祸双重因素造成。人祸因素就是,对极尽搜刮之能事,但中共尽力淡化这一人祸因素。说实在的,统购统销的源头在中共中央,无法问责!接着就是更大的人祸:大跃进

广西虽然是一个落后的政区,但是广西的地方志事业却做得不错。笔者用家中电脑上广西地情网,几乎全部的县志都可以查阅(仅差凤山县、西林县、凌云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等几个县的县志——只能看到目录,无法阅读全文)。广西地情网上还有广西通志、部分市志可以阅读。相比而言,广西地情网的公开化程度优于多数省份。当然,公开的县志有可能隐瞒了最黑暗的一些真相;尽管如此,笔者仍然能够通过广西地情网上的网络版县志,发现在1957年“”运动之前,广西即出现局部灾荒饿死人的事件­——似乎可以确认,最先在较大范围内饿死人的省级政区是广西。

一、一九五四年广西人口死亡率高于正常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笔者有位堂舅回忆说,他在1954年发生水肿病,大难不死。当时国家推行统购统销,交公粮后,存粮不足以维生,造成饥饿。笔者查阅广西地情网发现,1954年广西大多数的县人口死亡率异常升高!按某县志的说法,人口死亡率在13.5‰以下为正常人口死亡率,而1954年广西可查到的32个县的人口死亡率是高于13.5‰。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东兰县,达30.45‰,全省平均为15.62‰。1954年广西多地人口死亡率偏高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与统购统销有关。当时中共农村政策的大背景是明确的,毛泽东在1953年严厉批判替农民说话的梁濑溟,强调优先发展工业。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并于1953年推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二、若干县一九五六年饿死人事件

1956年广西平乐、荔蒲、横县三个县发生饿死人事件。中央在1957年6月、7月处分了广西的书记陈漫远、副省长郝中士、肖一舟及其手下一班省、专区、县的官员。官方称饿死人事件主要发生在平乐、荔蒲、横县3个县。平乐县记载了历年人口死亡率,其中1954年为18.68‰,1955年为24.44‰,1956年为14.87‰。荔蒲县从1957年起才有人口死亡率记载,横县无人口死亡率记载,未查是否刻意隐瞒。中共当局发有两个文件:1957年6月14日国务院《关于广西省一九五六年因灾饿死人问题给有关失职人员处分的决定》(广西通志附录:政治、军事、处理因灾饿死人事件)、195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关于广西省因灾造成农民大量逃荒和死亡事件给予有关党员干部处分的决定》(同上),新华社发通稿《广西省一九五六年因灾荒饿死人事件的经过》称:“广西省在一九五六年因发生严重灾荒,先后共约有一万四千七百多农民外逃;全省可以确定因缺粮饿死的约五百五十多人。其中以平乐专区平乐、荔浦两县和桂西壮族自治州的横县为最多,其中查明确系饿死的有三百多人。”(广西通志附录:政治、军事、处理因灾饿死人事件)中央对于三县的结论是“因灾饿死人”。中共没有把饿死人事件与统购统销政策挂钩。实际上,因灾减产,政府还多购余粮,导致缺粮。比如平乐县:“全年粮食比上年减产四百四十多万公斤,全年入库粮食一千四百七十二万公斤,比上年多征购入库一百五十五万公斤,因购过头粮,人均口粮只有一百六十九点五公斤,导致一九五六年春荒饿死人。”(平乐县志第二篇经济、第十二章商业、第五节粮油购销)。荔浦县志写道:“解放后,一九五零年年代农民人均吃粮三百零九市斤。一九五三年、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九年,粮食实行高征购,农民口粮极低,年人均分别只有一百九十四、一百七十八、一百六十四市斤,困难时期人均留粮二百零四点五市斤(“市斤”或为“公斤”之笔误),其中一九五六、一九六零年先后发生饿死人事件。”(荔浦县志第二十二编社会、第四章居民生活、第一节农村居民生活)。县志记载的情形——平乐县:1955年,旱、虫灾交替,粮食减产9.12%,多购余粮,致使1956年春夏严重缺粮,发生全县范围内大批人群患营养缺乏性水肿病,出现饿死人、逃荒、卖儿卖女、拍卖家具度饥荒等严重现象。荔浦县:因1954年全县多购余粮,1955年遭受春旱,造成严重灾荒。据统计,全县外流逃荒1201人,拍卖家具衣物渡荒1571户,因缺粮引起浮肿1154人,因缺粮遗弃小孩163个,因缺粮而患病致死271人,未达婚龄逃荒到外地结婚的女青年124人。1956年春,再度出现粮荒,全县因灾逃荒454人,出卖子女278人,因灾致病1167人,出卖家具1801户,饿死123人,与粮食有关致死217人。横县:1956年春夏干旱,加上群众留粮不足,全县发生饥荒,43,360户缺粮,占全县总户数40%。因缺粮病死434人,浮肿2971人,逃荒1000多人。

在广西地情网县志数据搜索“饿死”一词,除了上述3县外,还有10个县记载了1955年到1956年曾经饿死人、或者因为缺粮死人了。这10个县的情况如下:永福县:1956年1月13日,堡里区胜利乡农民廖连芳一家6口人因长期缺粮食被饿死。

钦州县:1955年6月6日,全县灾情严重,断炊困难户9525户,营养性水肿病9424人,死亡171人。

钟山县:1956年全县普遍受旱,粮食大幅度减产,由于1953~1955年连续3年高征购,农民缺粮情况严重,致使全县发生粮荒。不少农民以野菜、树根充饥,一些乡村出现饿死人现象。

贵县:1955年春夏间,天大旱……减产粮食309,000多公斤,上山找食物者达万人。全县因缺粮而饿死、病死(包括吃代食品中毒)者有281人。

恭城县:1956年7月,上年粮食减产,全县7个区30个乡出现饥荒,逃荒1259人,患浮肿病349人,送儿女给别人的86人,饿死61人。

崇左县:由于定产过高,连续两年购了过头粮……一部分农民生活仍然很困难,有些人因缺粮而患浮肿病,有些人甚至因此而死亡。仅驮卢区1~6月,就饿死271人。

上思县:1954年,粮食实行随征带购。在粮食入库过程中,因估产过高,一些地区购了农民的过头粮……次年春农村粮食紧张,虽回销粮食437万公斤,但由于对自足户、缺粮户掌握不准,不该销的销了,真正缺粮的却得不到回销,一些地方因缺粮引起干瘦浮肿4677人,其中饿死287人。

阳朔县:1954年……全县人均口粮只有166公斤。这一年发生因缺粮而造成非正常死亡现象。

上林县:1955年春夏两季,由于对农户摸底不清、估产过高,再加上统购中工作草率,强制命令,购了农民的过头粮,农村粮食紧张,有些农民因缺粮而患浮肿病,甚至有些人饿死。后来从贵州调来80万斤红米才解除了困难。

宾阳县:1954年粮食比上年减产3%,进行“随征带购”……农民除留种子外,人均有粮161斤,返销后增至276斤。由于连续两年口粮偏低,1955年8月,死667人。

1954年至1956年广西饿死人事件,应为天灾、人祸双重因素造成。人祸因素就是统购统销,对农民极尽搜刮之能事,但中共尽力淡化这一人祸因素。说实在的,统购统销的源头在中共中央,无法问责!接着就是更大的人祸:大跃进!

来源:《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21期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