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红旗渠,离开了中国就什么也不是

2022年12月05日 19:21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 王维洛

前言

本文题目《红旗渠——离开了中国就什么也不是》是模仿在世界足球杯期间网络上热传的“中国男足——离开了中国就什么也不是”一句。

1972年5月著名导演尼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来到中国、来到了红旗渠所在地河南省林州(当时称林县)。安东尼奥尼摄制的纪录片《中国》引起西方世界很大的震动,但是它在中国却受到严厉的批判,被禁止放映至2003年,其中主要原因有,安东尼奥尼只用了很少的镜头去展示那削平了1250座山头的红旗渠,而是去拍摄林州一所农村小学,孩子们没有书桌,只能蹲在地上读书。最让人气愤的是纪录片用很长的胶片展示北京中阿友好公社的养猪场,“一只只猪懒洋洋地趴在猪圈里,朝着镜头傻乎乎地摆头晃脑,而背景音乐是文革中最红火的革命样板戏”,暗讽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愚昧和民众的麻木。安东尼奥尼解释说,他只想用镜头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其实在意大利著名导演的心中,红旗渠真的什么也不是。

红旗渠,离开了中国就什么也不是图1:纪录片《中国》中的猪圈,一只只猪懒洋洋地趴在猪圈里,朝着镜头傻乎乎地摆头晃脑,而背景音乐是文革中最红火的革命样板戏,图片来自影片截屏

一、红旗渠——中国的红色图腾

在中国,红旗渠的故事名扬天下。在中共林州县委书记杨贵的领导下,10万农民,历时10年,愚公移山,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在太行山上凿出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州。它是中共领导下农民们创造的人间奇迹!伴随红旗渠的传奇故事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原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把红旗渠精神捧为“中华魂”,“民族魂”。

红旗渠被神化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第八奇迹。

1969年周恩来会见外国来访者时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笔者注:至2019年11月长江上有了115座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这个奇迹已经黯然失色。黄奇帆(原重庆市市长)在任重庆市副市长时就提出要拆除南京长江大桥[1],指出大桥设计的错误,净高太低,以至于万吨轮船从上海直达重庆这个建设长江三峡工程的一个主要目标无法实现。红旗渠则从引水工程演变成为红色旅游的圣地。)

1972年11月4日,经毛泽东批示“同意”的中共中央(1972)42号文件(笔者注:当时的中共中央就是中央文革小组),肯定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辉煌成就,批评了一些人大砍林县、兰考两面红旗的错误[2]。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视察红旗渠,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2022年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参观时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社会主义是拿命换来的这句话,反映了习近平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

二、离发生的年代越远,故事就越“精彩”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理论,他认为中国的上古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世一点点伪造出来的,因此越往后,传说中的上古史越久远,上古史中的人物形象越丰富[3]。红旗渠开工建设的日期是1960年2月,离今天并不远,但是随着时间一年年的延长,故事也就越来越“精彩”了。

1970年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红旗渠》纪录片(共长40分钟),之后在全国放映,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响应毛泽东号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2010年1月候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来到林州红旗渠回忆道:“1970年我插队农村时,曾走了十五里夜路去公社看电影《红旗渠》,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英雄壮举使我深感震撼、深受鼓舞。红旗渠的建成不仅福泽一方,也为中华民族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1969年3月9日卢展工与1000多名杭州中(小)学生一起离开杭州,来到到黑龙江省富锦县富民公社新立大队插队,这1000多名黑兄弟黑姐妹中还有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原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红旗渠在中国、特别在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心中,那是一个红色图腾。

1998年14集电视连续剧《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上演。

2008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红旗渠的故事》(共四集,分别为:惜水如命、修渠风波、英雄悲歌、修渠奇观)。以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的主要内容是帝王将相,主讲人多是教授大师,而这次主讲人是红旗渠博物馆的讲解员李蕾,讲40多年前的故事。

2021年电视连续剧《红旗渠的故事》(有31集和40集两个版本)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片上演,不日后获第三十三届电视剧“飞天奖”提名奖。

如今红旗渠已经编入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材和中学八年级历史教材,要求每个小学生在课程教育中要写一篇作文。

红旗渠开工建设六十多年以来,对这个工程的宣传有一个特点,离开建设的时代越远,故事就越“精彩”。

下面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林州缺水的(从平时很少洗脸,到一辈子只洗过三次澡,到一辈子只洗三次脸):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更为严重的是水源奇缺,灾害年年有,十年九不收,是个山穷、地穷、水穷、人穷的贫瘠山区县……因为水缺贵如油,长期以来林县人民养成了惜水如命的传统习惯,许多山村的农民,平时很少洗脸洗衣服,多有在过年过节、赶庙会、走亲戚等特殊情况时才洗手脸[4]。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在林县,水是如此珍贵,以至于山区的农民很少用它来洗手、洗脸和洗衣服,有些老辈的人甚至一辈子只洗过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断气[5]。

到了1998年的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那时的林县人风行一句话:一辈子咱只洗三次脸,生下来洗次脸,娶亲时洗次脸,死时最后洗次脸[6]。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红旗渠挖砌土石方的数量(从1515万立方米到2225万立方米):1969年7月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头条发表《林县人民十年艰苦奋斗 红旗渠工程已全部建成》的消息,第四版发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一曲凯歌——记河南省林县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劈山导河,完成红旗渠配套工程的事迹》[7]。两篇报道都没有关于挖砌土石方的数据。之后出现了许多数据。

为了建设红旗渠,前后30多万人投身其中,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个,修建沿渠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方1515万立方米[8]。

历经十载,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个渡槽,垒砌1515.82万立方米土石方,一座包括总渠、干渠、支渠、毛渠在内的全程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蜿蜒在太行山上[9]。

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林县人民奋斗了十年,30万人参与修建,81人牺牲,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1640万立方米,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如果把修建红旗渠挖砌的土石方修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连接哈尔滨和广州[10]。

1969年7月,历时10个春秋,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工程全线竣工。林县人削平1250座山头,打通211个隧道,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11]。

修建红旗渠的60年代,正值中国经济困难时期,为解决老百姓的生存问题,林州党员干部走在前列,带领群众埋头苦干,10年削平1250个山头,钻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座,挖砌土石方2000多万立方米,终于引来“救命水”[12]。

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仍引得不少专家深思细研[13]。

尽管挖砌土石方的量在1515与2225万立方米之间变化,精确度从小数点后两位的1515.82万立方米到2000多万立方米之间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如果把修建红旗渠挖砌的土石方修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连接哈尔滨、北京和广州这一距离没有变。其中的错误,一个小学生也能看出来。

第三个例子是关于渠道总长度的(从1896华里到1500公里):根据1969年7月9日《人民日报》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一曲凯歌——记河南省林县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劈山导河,完成红旗渠配套工程的事迹》一文,林县人民在太行山麓,修建了四百八十一条总长一千八百九十六华里的渠道。这里采用的是华里,不是公里,折合九百四十八公里。

现在的说法是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比1969年工程刚完工时的报道多出了552公里。

三、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镜头下的红旗渠

在中国,红旗渠被神化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第八奇迹。那么外国人是怎么看的呢?

1970年11月5日,中国和意大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7月20日,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向 中共外交部新闻司申请到中国拍摄纪录片。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周恩来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中国人自己说红旗渠如何伟大、如何神奇,这还是不够的,必须让西方人来评说。周恩来亲自批准,由 中共外交部发出正式邀请[14]。所以有周恩来正式邀请一说,目的让一个西方人来把林州和林州的红旗渠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山区”介绍给外国观众。

1972年5月13日,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一行来到北京,中国政府批准安东尼奥尼可以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以及河南林县共5个地方拍摄。北京是中国首都,是马可波罗当过官的地方;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当年上海的公共租界有意大利防区和意大利驻军,中国抗战英雄——四行仓库的守军最后来到这里得以保全;南京有刚刚建成的长江大桥;苏州则有东方的威尼斯之称。北京、上海、南京和苏州都是中国的大城市,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唯有林州是农村地区,这里有红旗渠。可见经中国政府批准的整个行程,都是经周恩来亲自安排的,包括翻译和司机,目的很明确。

红旗渠,离开了中国就什么也不是图2: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在北京天安门前拍摄,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5月28日,安东尼奥尼一行从北京来到林州,在那里拍摄了整整四天。安东尼奥尼并没有过多地去关注红旗渠。在后来公开的影片中,只用了很少的胶片来展示红旗渠,根本看不到“人造天河”的伟大和神奇。

在林州的日子里,安东尼奥尼花时间是拍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农村和集镇的住宅,学校和田间地头,村革委会的会议和村民的葬礼等等。安东尼奥尼来到一座乡村小学,看到孩子没有课桌,蹲在地上大声地念书,他聚焦小学的镜头要比红旗渠多许多。

红旗渠,离开了中国就什么也不是图3:林州农村一座小学,孩子没有课桌,蹲在地上大声地念书。图片来源:影片截屏

1973年1月,安东尼奥尼拍摄的22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在意大利首都首映,其中的林州部分占30多分钟。纪录片以《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开始,用下面一句话结束:“中国正在开放它的大门,但仍是一个遥远的国度,我们只是看了它一眼。用它的一句老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纪录片《中国》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轰动,人们通过安东尼奥尼的镜头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纪录片《中国》被评为1973年在美国播出的“十佳纪录片”之一。

但是《中国》一片在中国却遭到猛烈的批判,官方下令禁演。中共宣传部门组织了对安东尼奥尼的批评。197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第二版用一整版发表《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的评论员文章[15],拉开了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帷幕:“闻名中外的红旗渠一掠而过,看不到‘人造天河’的雄姿,也看不到林县河山重新安排后的兴旺景象。银幕上不厌其烦地呈现出来的是零落的田地,孤独的老人,疲乏的牲口,破陋的房舍……。他大肆渲染林县‘农民的贫困’,把一个山村说成是‘荒凉和被抛弃的地方’,把一所乡村小学竭力加以丑化。安东尼奥尼还恶狠狠地说,在今天的中国,如果我们想发现一个农村‘天堂’,那就天真了。这不是赤裸裸地诬蔑解放了二十多年的中国农村是人间地狱吗?”批判安东尼奥尼的活动持续了将近一年,批判文章最终结集为《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

红旗渠,离开了中国就什么也不是图4:《中国人民不可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出版,图片来源:如图所示

安东尼奥尼对此的解释是:“我们不想改变什么,我们想做见证,成为1972年中国的见证人,我觉得我们做得不错。”“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镜头是不会骗人。

四、为什么在安东尼奥尼镜头下的红旗渠什么也不是?

在意大利人的心目中,红旗渠真的什么也不是。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城市供水就依靠超过十条的引水渠道,每天的供水量可高达14万立方米。古罗马建造引水渠道的目的十分明确,城市供水,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比较一下林州和意大利的自然条件。林州的多年平均降雨量有不同的说法,笔者收集到的最小数据出自《红旗渠网》645.6毫米;最大数据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712毫米。而意大利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01毫米,并不比林州多。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77毫米[16]。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并不高,德国多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左右,法国619毫米,西班牙435毫米。因此,让一个欧洲人、让一个意大利人相信林州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十年九旱的贫困山区,很难很难。

其次,绝大多数欧洲人、意大利人都信教,相信上帝创造了万物。要让他们接受“人定胜天”,在领导下能“改天换地”创造奇迹,可能性很小。一个地区的人一生只洗三次脸,这样的说法,他们是不会相信的。向欧洲人、意大利宣传愚公移山的精神,那是对牛弹琴。红旗渠削平了1250座山头,这是作为一个成果来炫耀的。他们会问:为什么一个引水工程需要削平1250座山头?是为了建设引水渠道的需要吗?引水渠道需要上山头吗?显然不是。1968年意大利工业家和英国化学家Alexander King在罗马举行了一场关于人类未来的会议后,与其他四位科学家成立了“罗马俱乐部”。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当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增长的极限》。这个研究报告指出,鉴于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化和环境污染,如果人类行为不改变的话,地球的崩溃则不可避免[17]。《增长的极限》的思维在西方世界传播很广,为大多数欧洲人、意大利人所接受,特别是意大利人为之感到骄傲。

第三,意大利人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建造红旗渠的目的是什么?是解决林州人的饮用水问题(包括部分生活用水,比如洗脸洗澡)还是解决林州的农业用水问题?

如果是为了解决林州人的饮用水问题(包括部分生活用水),按每人每天50升水的标准(笔者注:对当时中国的农村地区来说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林州50万人的一年的需水量是0.09125亿立方米;如果是为了解决林州的农业用水问题,林州50万亩农田,按每亩农田每年700立方米水的标准,一年的农业需水量是3.5亿立方米。

从红旗渠的调水规模来看,显然是为了满足农业的用水需求。精于做生意的意大利人马上就会得出结论:红旗渠工程没有任何经济效益可言,因为意大利农业也无法靠引水来支撑,就是说,引水所需要的费用将使农业无利润可言。当然意大利人不理解中国人的首先要看政治的评价标准,所以他们不会认为红旗渠是一个有意义的工程。

第四,安东尼奥尼来到林州,看到红旗渠的山脚下就是浊漳河的河道,自然河道里几乎没有水,几乎被废弃。自然河道里河水被人为拦截流入这条建造在山崖上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仅仅只比自然河道高出十几米。红旗渠沿着浊漳河自然河道的右侧弯弯曲曲地流了几十公里。这样的工程设计合理吗?

下面这张照片就说明红旗渠与浊漳河自然河道的关系。

红旗渠,离开了中国就什么也不是图5:红旗渠是沿着浊漳河自然河道的右侧、在高出河道十余米的山崖中挖掘出来的弯弯曲曲地流了几十公里的渠道,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浊漳河在林州北部的边界上流过,到达红旗渠的分水岭只有约十公里的距离。但是这里的高程要比分水岭低一些,不能实现林州县委书记杨贵的自流灌溉的目的。因此杨贵就溯源而上,到几十公里之外的山西省平顺县侯璧取水,那里的高程为海拔464.75米,比林州的分水岭高出14.7米。因此林州县委就决定在太行山的山崖上凿出一条长70公里的红旗渠总干渠,实现自流灌溉。这个方案是在县委的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没有经过方案比选,也没有经过县人大的讨论批准[18]。

有很多可选方案,比如在距离分水岭最近的浊漳河处建一个拦水坝,壅高水位十余米;在这里建设一个扬水站,是另一个可选方案。1959年1月13日河北省水利厅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林县附近不远的邢台市用204吨炸药一炮炸出了东川口水库大坝[19]。红旗渠总干渠和三条干渠共耗用炸药2740吨,用这么多炸药起码可以炸出13个东川口水库大坝。如果说建扬水站没有电,只要把水扬高到分水岭后,再从分水岭到干渠、支渠,利用高差就可以发电。这两种方案的效果都比红旗渠好,造价比红旗渠低,工程死亡人数会大大减少。下图中的漳河的漳字所在处,就是离分水岭最近的浊漳河处。而红旗渠的取水口则在红旗渠的右上部位。

红旗渠,离开了中国就什么也不是图6:红旗渠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最后,红旗渠的技术含量远不如几千年前古罗马人建造的引水渠。古罗马最早的引水渠道应该是公元前4世纪建造的。公元前144年建成的梅西亚引水道就全长达90公里,其中空架桥部分的长达为16公里。公元109年建成的图拉真引水道的最高离地距离为33米(红旗渠最高离地距离约为15米)。后来还出现高达四、五十米的双层、甚至三层的渡槽。古罗马引水渠道渠道都有盖,每80米左右留一个气孔及探视孔。渠道有盖,可以减少在输水过程中的蒸发损失[20]。而红旗渠,包括后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采用明渠形式,根本就没有注意水蒸发损失的这个问题。

红旗渠,离开了中国就什么也不是图7:古罗马的渡槽,图片来源:曹昊《幸福水生活:古罗马的供水体系》

红旗渠建有152座渡槽,最长的渡槽350米,其中也有一座两层的渡槽,其规模与建筑技术都不能与古罗马相比较。笔者以为,如果让2000多年前的意大利人来完成从浊漳河到河南林州的引水工程,他们会利用完全不一样的技术,比如建造渡槽,而不是用“人工天河”走之字形线路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地把水引过来,也不会在劈山、炸山过程中造成几百人的死伤。

时隔32年后,直到2004年,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才在中国首次公开放映。可惜那时候91岁的安东尼奥尼已经瘫痪,丧失语言能力。如果读者对安东尼奥尼导演的纪录片《中国》感兴趣,在油管上可以找到,下面是其中的一个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nlkLDqgPI。

古罗马留下的建筑遗迹中有许多规模宏伟的公共浴池。罗马人喜欢洗澡,更喜欢洗完澡后的身心放松,精神百倍。让一个意大利人去接受一个人一辈子只洗三次脸的故事,可能吗?(作者:王维洛)

————————

参考资料

[1] 专家建议炸掉南京长江大桥疏通长江黄金水道,http://news.sina.com.cn/c/2006-05-3/02359772243.shtml

[2] 红旗渠志,第五编,大事记索引,三、红旗渠运行管理时期,《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7年3月1日,http://www.linzhou.gov.cn/sitesources/lzsrmzf/page_pc/zjlz/hqq/hqqz/dwbdsjsy/article1508734c97924408a21e7dc9259e34f3.html

[3] 赵吉惠、毛曦: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现代意义,http://chinese-thought.ec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7b/f0/d2a1de3343f9abeff1a3cfeb874d/e7eae50a-7d18-4399-8246-dd3274fed370.pdf

无风起念:大禹治水的真相让人吃惊,怪不得历史学家顾颉刚说:大禹是一条虫,《雪花新闻》,2018年12月13日,https://www.xuehua.us/a/5ec24ca5b0af2733fb7794dc

[4] 红旗渠志,第一编红旗渠工程建设,第一章红旗渠背景,第一节缺水的苦难,http://www.linzhou.gov.cn/sitesources/lzsrmzf/page_pc/zjlz/hqq/hqqz/dybhqqgcjs/dyzhqqbj/article696f52a5500648838845c07a327c2309.html

[5]  世界奇迹红旗渠:毛泽东意志的中国典范,刊登在《搜狐网》,2015年11月10日,https://www.sohu.com/a/40938760_117855

[6]  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电视剧,《搜狗视频》,https://v.sogou.com/series/orswyzlqnrqxsxzwg44dmmrtbhcndtp4zpvnjqvbvkq2voxmy3wmp7vvys44vswc.html

[7] 《人民日报》电子版,1969年7月13日,https://cn.govopendata.com/renminribao/1969/07/13/

[8] 永远的精神坐标:周总理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就是它!52年前的7月,它完工了! ,2021年7月8日,《东方网》,https://j.eastday.com/p/162573421177014956

[9] 从“战太行”到“富太行” 红旗渠浇灌出“幸福花”,来源《中国新闻网》,刊登在《荔枝网》,2021年3月24日,http://news.jstv.com/a/20210324/161658102766.shtml

[10]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时青昊:“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怎样建成的?《澎拜新闻》,2020年10月23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680039

[11] 东南沿海消息通:习近平:“红旗渠就是纪念碑”,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搜狐网》,2022年11月4日,https://www.sohu.com/a/602638366_121106994

[12] 记者孙志平、李钧德、宋晓东:50年渠清如许——探访红旗渠故乡河南省林州市,《新华网》,2016年6月2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6/23/c_1119098274.htm

[13] 刘维涛:用奋斗镌刻历史的丰碑(金台潮声),《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01日 19 版),刊登在《新闻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2/1101/c117092-32556053.html

[14] 关于安东尼奥尼来华拍摄纪律片《中国》一事,参见:舒云:揭秘文革期间西方导演来华拍纪录片过程,青年参考,刊登在《新浪网》,2007年8月14日,http://news.sina.com.cn/c/2007-08-14/203713662595.shtml,舒可文:安东尼奥尼与《中国》的对话,《三联生活周刊》,2004年第48期,http://old.lifeweek.com.cn//2004/1208/10380.shtml,殷孜涵:“反华”影片《中国》揭秘,《文史精华》2012年第3期,刊登在《光明网》文摘报,2012年7月14日,https://epaper.gmw.cn/wzb/html/2012-07/14/nw.D110000wzb_20120714_1-05.htm等等

[15] 人民日报电子版,1974年7月30日第二版,https://cn.govopendata.com/renminribao/1974/1/30/2/#445793

[16] 《天气网》意大利:https://www.tianqi.com/qiwen/yidali/

[17] 改变世界的一本书:德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罗马俱乐部和 《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的关系,deutschland.de,11.04.2022,https://www.deutschland.de/zh-hans/topic/huanjing/deguodeqihoubaohuluomajulebuzengzhangdejixian

[18] 祝华新:红旗渠:回望历史的虔敬和沉重,来源:党报旧闻,刊登在《胡耀邦史料信息网》,2021年7月8日,http://www.hybsl.cn/beijingcankao/beijingfenxi/2021-07-08/73626.html

[19] 四年前一声炮响 四年之后一场浩劫,《看中国网》,2013年9月27日,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gb/2013/09/27/513790.html

[20] 关于古罗马的供水体系可以参见:曹昊:幸福水生活:古罗马的供水体系,节选于曹昊:《城市社会艺术史拾遗》,东南大学出版社,刊登在《搜狐网》,2021年6月26日,https://www.sohu.com/a/322537949_772510

来源:议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