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华国锋,一幅难画的像

2016年02月25日 19:25 PDF版 分享转发

2016-03-02 10:30 来源: 周说 作者: 周志兴

1977年8月1日,华国锋、、邓小平在庆祝建军50周年招待会上。

这几天,山西交城县出了一件大事,在“华陵”前,一尊刚刚落成的华国锋像要被拆除,引起了很多交城人的不满,他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制止。据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对于这件事情,因为不知道具体原因,所以在这里不做评价,但是倒可以借此机会说说华国锋这个人。

华国锋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地位有点特殊。

文革得利者,“老实”的华国锋的“告密”

华国锋,原名苏铸,字成九,山西交城县人。再往前翻他的家谱,他的祖籍应该是河南范县苏家堡。至于说他改名叫华国锋,是他参加革命后的事情了,这个名字,从字面上看,当然也是和革命有关的。不过,他的后代到现在也是以苏为姓的。

1921年,华国锋出生那一年,中国刚刚诞生,被称作党的缔造者的比华国锋年长28岁。历史很有意思,1936年华国锋开始参与革命时年仅15岁,而那时,的最高领导权已经掌握在毛泽东的手中。谁也不会想到,40年后,中国共产党这艘大船舵手的位子,居然就从毛泽东的手中,传到了华国锋的手中。

如果说,毛泽东自称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的话,华国锋其实连山沟里的主义也算不上。他是上过中学后投身抗日战争的一个热血青年,游击队是他最早开始的革命生涯,之后,他南下到了机缘巧合,做了毛泽东家乡的父母官,这才进入了毛泽东的视线,从此走上了仕途的快车道。

文化大革命又成了他的仕途助推器。尽管文革初期他也受到了冲击,但是时间很短,而且,由于其他官员纷纷落马,而他又得到最高领袖的青睐,当然,他也是有付出的。

当文革运动进入大批判和派性斗争激烈之时,1967年5月,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的华国锋与当时主持湖南省委工作的第二书记王延春同时遭到湖南群众组织的批斗和关押,王平日与华的关系不错,在私下里曾对华说:主席他老人家也是老糊涂了,这么搞国家乱了,军队乱了,群众也乱了,天下大乱只有对帝国主义有好处。

这本来是一次朋友间的私人谈话,但这样的谈话在那时会被视作对毛主席不忠的表现,“老实”的华国锋以党性为重,第二天就把这段话报告给专政队了,王延春受到更严厉的批斗和惩处可想而知。华的这一举动显然是不光彩的,然而他得到了毛泽东更多的信任,毛说“华国锋不能打倒,他是个老实人,我看他是左派”。就这样,华后来执掌了湖南的大权。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在毛泽东的呵护下,华国锋得以平步青云。从公安部长、委员,到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第一副主席,再到毛泽东临终时,把所有的第一,党、政、军,担子全部放在了他的肩膀上。当然,由是他也背上了文革得利者的牌子。

英明领袖,个人崇拜也是硕大无比的坑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华国锋,历史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机遇,又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这两者是那么地难以协调,使得时光过去了四十年了,还是众说纷纭的一团乱麻。

宣传机器的惯性,在看似毫无保留地支持他的同时,给他准备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坑。

当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时,华国锋只是接过了职务的担子,还不能成为权力的中心。报纸上在提到我们国家的领导力量的时候,也不提华国锋,只说“党中央”。到了10月8日,也即粉碎“四人帮”的第三天,报纸上面第一次出现了“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政治局”。10月10日,“两报一刊”社论就又进了一步,说是“最紧密地团结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又过了几天,就变成“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了。到了这个月的下旬,来自四面八方的致敬电一律在抬头写着“华主席、党中央”的时候,华国锋就已经像毛泽东在世的时候一样,位居党中央之前了。

这个月快要结束的时候,舆论就更加如火如荼,《解放军报》的社论说:华国锋同志是我们党当之无愧的领袖。还说:“爱不爱我们的党,爱不爱我们的国家,爱不爱我们的军队,爱不爱我们的人民,集中地表现在爱不爱我们的领袖。”“谁胆敢反对、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反对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我们就坚决同他斗争到底。”

也是这个社论,说华国锋“不愧为把毛主席的事业推向前进的掌舵人。不愧为毛主席缔造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

这大约就是“英明领袖”之说的最权威的起源。自此以后,“英明领袖”这几个字就为华国锋专用,并且传遍了我们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于是人们开始把这位“英明领袖”和那位“伟大领袖”相提并论了。

其实,在这个时候,华国锋的肩膀上,既承担不了党政军的三副重担,也承受不了这样高规格的颂扬。

两重重压之下,他是会垮掉的。

事实上,他坚持了也就是三年多而已。

其实,他也是立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的。

1976年的10月,是把华国锋载入中国史册的最重要的日子。10月6号,在他的主导下,一举粉碎了“四人帮”。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粉碎四人帮的作用,是怎么评价也不过分的。这标志了持续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结束,也是标志了中国要选择一条新的道路。尽管这时候,华国锋还没有这样很自觉很明确的想法,但是,有的时候,只要迈开了新的脚步,走向哪里,领导人自己也很难做主了,逆时代的潮流是不可能的。

粉碎四人帮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必要前提。

没有华国锋,没有华国锋得到了叶剑英、汪东兴等人的支持,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

然而华国锋注定只能是一个过渡性人物而不能成为走入新时代的旗手,因为,把他推入新时代的那股潮流和新时代本身的潮流,就是格格不入的。

有人把华国锋的下台归结为他坚持“两个凡是”,“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其实,在华国锋的资历和能力在毛泽东为他制定的岗位上勉为其难的时候,他如果不拉起毛泽东的大旗来,他怎么能够维持下去呢?一方面他是在坚持两个凡是,另一方面,他最不坚持两个凡是,毛泽东辞世不到一个月,他就下令抓了毛泽东的遗孀,还有比这更加不“两个凡是”的吗?

在我看来,“两个凡是”,也只是华国锋占据道德制高点而以正统继承者自居的一面旗帜,并不是会严丝合缝地按照毛泽东的旨意去办事。但是,他的思想,或者说他的世界观确实是和毛泽东一脉相承的,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种一脉相承,他也坐不上接班人的位子。

不得不背负着毛泽东的沉重的遗产,这也成为他在新的道路上走不下去的原因。

还有人说,华国锋的一个大问题是反对邓小平的复出。不错,两个凡是也是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托。但是,华国锋何尝不知道邓小平的复出是自己地位的一个挑战呢?在邓复出的问题上首鼠两端也是人之常情,而历史的难题有时候是破解不了的。阻止邓小平的复出,失去的是叶剑英等老同志的支持,而这种支持,是华国锋能够继续掌权的基础。同意邓小平的复出,以邓的威望和能力,华国锋势必会大权旁落。两难选择,同样的结果。

后人在评价这一段历史的时候,都说当日可以与华国锋并驾齐驱的人只有一个,这就是党的副主席叶剑英。从表面的情形来看,的确如此。这两个人出现在公开场合的时候,总是左右相携亲密无间的样子,华国锋亦从不掩饰自己对叶的敬重和依赖。叶剑英也是不遗余力地力挺华国锋,甚至也会用一些肉麻的语言。不过,当叶剑英1976年10月8日委婉地表示不能同意华国锋的“继续批邓”,还说要“赶快让小平同志出来工作”的时候,华是置之不理的。

而叶剑英是执着的,四天以后他作了第二次尝试,他要儿子叶选宁到北京东城富强胡同六号去看望胡耀邦。胡耀邦在邓小平的第二次下台时也受到株连,赋闲在家已有数月。就此时的情形看,不要说取代华国锋,甚至连见华国锋一面都还没有可能。他只能拜托叶剑英的儿子捎话给华国锋,他要对华说的是:“中兴伟业,人心为上。”看来,这时候胡耀邦是把希望寄托在华国锋身上的。他的用意只是提醒华顺应民心。

站在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态度。

华国锋身边也有人坚决反对邓小平复出,这就是党的副主席,粉碎四人帮的功臣汪东兴。他也是抬出毛泽东的指示说:“邓小平的问题,毛主席已经有一个四号文件。四号文件不管怎样,是正确的,是毛主席指示的。”“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还是不理解,三个正确对待做得不好。”“邓小平的错误是严重的,一直发展天安门事件。”这也是会影响华国锋决策的。

看起来是涉及到邓小平一个人,其实,是涉及到了邓小平代表的一大批人,这些人都是党内久经考验的又经验丰富的人,而且,作为文革受害者,他们有着天然的希望改变的力量。

挡住了邓小平,就是挡住了这样一批人。

这当然是一个错误。

但是,也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错误。

虽然后来并没有阻挡住邓小平的复出,但是,芥蒂已经种下。

1976年,华国锋5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有了名正言顺的地位,立下了粉碎四人帮的卓越功勋,也试图结束“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但令人遗憾的是,华国锋的能力、经验和水平,特别是“左”的思想决定了他未能与时俱进,而且总以坚持错误的立场观点开始,以无可奈何接受批评告终。他的能力和资历难以驾驭当时复杂的局面,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契机和时代发展的脉搏,因而不可能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从人品上说,华国锋是一个厚道人,尽管他的能力不够,但是,他能够听取意见,也能够常常做自我批评,直到最后急流勇退,没有用手中的权力维持自己的位置。

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在真理标准讨论和“两个凡是”的问题上做自我批评,还针对有人对他搞个人崇拜提出的批评,作了回答,表示今后“不要宣传我个人”,向上和下发文件的抬头“不要写华主席、党中央,只写党中央就可以了。也不要提英明领袖,称同志好”。希望文艺作品多歌颂党、歌颂老一辈革命领袖与工农兵英雄事迹,不要宣传我个人。

真实面孔,云雾缭绕尚难看清

华国锋作为党的和国家、军队的最高领导者,能够不断转变自己,不断否定和被否定自己,直到1980年8月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建议,决定华国锋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同年11月10日至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和批准了向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事更动方案,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我的这篇文章是想斗胆给华国锋画一幅像,但是,结果是还是做不到,因为太难,要在一个云雾缭绕的背景中勾勒出清晰的面孔,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先把云雾除去。

工笔画不可能,就先画写意吧。如果我们忽略掉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历史,从1971年华国锋上调到北京来工作看起,在文革后期稳定中国的局面以及结束文革上,华国锋是立有很大功劳的。但是,他是在一个非常态的情况下被推上领袖位置的,他没有思想准备智慧准备和组织准备,因此,他确实不具备统领中国的能力。然而,能值得历史记下一笔的,是他的急流勇退,也许有人说,他是不得已,无奈之举,但是,即使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也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因为,其实他还会有其他的选择,而也许这些选择会对国家造成更大的危害。

华国锋离开最高领导岗位后直到去世,他在靠近中南海又远离政治中心的环境中生活了28年,他基本上无声无息,然而,他的形象,却是越来越清晰的。

这幅画像,也许还要画上许多年。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