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一桩小“文案”映照出的官民心态

2017年02月20日 9:15 PDF版 分享转发

2017-02-20 08:19 来源: 博客 作者: 理钊

时的“文字狱”案,有的十分复杂,譬如“庄氏史案”、“曾静案”“胡中藻诗案”等;有的则又很简单。然而,案情虽然简单,可细细品味构成案子的因由、发案的过程,以及处理所引用的律条和结果,却又能体会到案子背后所显示出来的,耐人寻味的诸种心态。“杨淮震献书一案”可为一例。

案子的脉络十分清晰。二十年(1755年)十二月,山东生员杨淮震向当地知州宫懋让呈献了一本《霹雳神策》。宫知州审讯后,发现献书者“有类疯癫”,又“查阅书内,尚无他语。”于是将书烧毁,嫌犯交家属看管做罢。但山东学政谢溶生在回家休假时,闻得此事后,竟直接给上折,至使此案重新启动。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杨淮震为何要上这么一本书?杨淮震为州学的生员,因乡试不中,懊悔成痴,乡党呼为疯子……乾隆七、八年间,从旧书贩子中看到一个抄本,即《霹雳神策》,看见里面有“炮火诸方”,便以为是罕见的奇书,遂用货物抵换,希图“献书录功,得有寸进。”生员,即民间所称的秀才,是旧时读书人“职称”中最末的一级。古语云: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依靠读书晋身,差不多是旧时读书人的惟一出路,原也无可厚非。但屡试不中,就疯癫了,不能不说这求利禄的急切与痴迷。现在讲,读书使人增智,但古时的读书,或古时所读的书,非但不能“明智”,反得其反,也是让人大可深思的。而清朝的“文字狱”案中,似这种因读书未进而成痴后,另辟“献书献策”之路而致祸的,还有几例,譬如“山西刘裕后献策案”、“江西生员刘震宇献策案”等,可见并非杨氏一例。

考场的路走不通,便想求其他途径,甚至是梦想有捷径。而向朝廷“献策”,一旦得到赏识,就可以一步登天,免了科场之苦。这就是杨淮震献书的原因。只是杨所认为的“罕见之书”,在他那个时代,已并非可居之奇货了。所谓“炮火诸方”,无非是铸炮或配制火药的办法之类。“火药”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在中国却也仅止于造个烟花爆竹,以助喜庆或祭典,未曾延伸出什么火炮技术。可是,到明清时期,在外国人的帮助下,铸炮用炮,已经成为“皇家”军队里的常见武器了。清朝之所以能够在东北起事成功,就与明朝守将把铸大炮、用大炮的技术传给他们有关。在没有火炮之前,他们的骑兵纵然气势很盛,可也抵不住大炮的轰击,所以也就一直未能雄起。总之,到乾隆年间,“火炮诸方”其实已不罕见,更不神奇了。可是,杨淮震却依然引以为奇书,足见那时读书人的眼界,以及所涉知识的边域,是多么地狭小。

视界有限,但心胸却是极宏大的,那就是时时、事事为朝廷着想,这也是促成杨淮震献书的深层原因。在杨淮震看来,像这样的“火炮诸方”,对于皇家是有大用的,譬如用其攻城掠地、弹压民变等。那皇上看见自己身在庙堂之外,却一心为皇家江山着想,必然是要赏赐的。于此,也就看出民间的心思与皇家的要求,是多么地一致,也算是上下同心的一种。

德州知州宫懋让接到献书,审讯之后,毁书结案,应该说是依照“常识”“常理”的正常做法。因为,书,实在是平常得很。可是,山东学政谢溶生听说此事后,由于书中涉及火炮,便引起了他高度的警觉,“不胜骇然”,赶紧奏报皇上。因为在谢溶生看来,书中虽然“尚无他语”,可“火炮诸方”却不可等闲视之。这种方子散落在民间,如果为反贼或乱民所用,岂不关系朝廷安危?

谢学政将此事奏报天听,还有另一层意思。他在奏折中说:“况臣一介寒微,仰荷皇上特达之知,不次拔擢,……断不忍稍有隐饰,自欺以欺君议。”也就是借此向皇上表示忠心。谢在奏折中建议要查一查杨是否真的疯癫,家中是否还有别本留存等,以免留下隐患。显然,在杨氏献书一案中,谢学政的政治敏感度及向皇帝表忠心的艺术,都比宫知州要高出许多的。官大一级,水平自然高出一头,自古皆然。

案子再次启动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乾隆果真看了谢溶生的奏折,于是批示立案。也就是说,类似这样的,已有定论的案子的奏折,皇帝也是会亲读的。可见,那时大约凡是涉及书籍、文章的案子,朝廷是极其重视的,大约“一个也不放过”。

皇上批了,再小的案子也就成了大案。“杨淮震献书案”就由山东巡抚白钟山和学政谢溶生联合查办,奏报结果及处理意见。经白、谢详细勘察,杨所献之书“虽间有不经之谈,尚无悖逆之语。”至于“火炮诸方”,大约也属“不经之谈”,无须担心,也就不再提及。这就是说,当初德州知州的处理,并无不妥;再者,也表明谢学政对于书中涉及火炮之事,有些神经过敏了。

既如此,杨淮震似乎该是平安无事了。然而,调查结论上报后,皇上的批示却又大出人之所料,不但对杨“杖一百,折责四十大板。”还革去了他生员的资格。原因是“生员不许一言建白”,比附的是律例中“纵横之徒,假以上书,巧言令色,希求进用者”一条。由此可见,皇帝在经国方面的思路与视野,到底又比其下的高官远大了不少。——虽然没有什么“悖逆之语”,但这种“妄议朝政”的念头,却是必须严格限制的。

一件小案子,一路办下来,自民间的读书之人,居中的高官大员,顶层的最高当轴,于其中所呈现出来的心态,读来岂不是很有意味的么?

2017年2月19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