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老油坊

2019年11月08日 7:05 PDF版 分享转发

来源: 听老绥远韩氏讲过去的事情 作者: 韩丽明

在儿时的记忆里,得胜堡有一座老油坊。它与《》中记载的榨油作坊如出一辙,甚至更为古老。《天工开物》记载:“凡取油,榨法而外,有两镬煮取法,以治蓖麻与苏麻。北京有磨法,朝鲜有舂法,以治胡麻,其余皆从榨出也。凡榨木巨者,围必合抱,而中空之。其木樟为上,檀、杞次之……”

要说这老油坊有多老,得胜堡老人们的普遍说法是清朝咸丰年间本村一个大户创办的,也有说是乾隆年的。单看那个长四米、直径近一米的圆木油槽就可知它的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盛夏的一天,我从塞外回到得胜堡,沿着雨后泥泞的小路去坐落在堡墙边的老油坊访古。放眼望去,得胜堡的颓垣残墙面目依旧,顽强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向人们证明它的存在。但依墙而建的那座老油坊却面目全非了,屋顶已经塌陷,屋墙也被土石和蒿草掩埋过半。唉,时光的流逝使这座老油坊几近灭绝,我那梦境中的故物也禁不起岁月的冲刷啊。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电还没有进入得胜堡,一切劳动不是靠畜力就是靠人力。儿时觉得最累人的活是推碾子碨磨,最有趣的活就是榨油了。那时,舅舅家对面就是这座老油坊,一出院门就能看见。这油坊不仅给本村人提供方便,同时还兼顾着方圆十几里的众多农户。

说起这古老的榨油技术十分有趣。一般榨油都选择在秋冬时节,因为榨油是酷热的活儿,夏季热得人受不了。榨油首先是选油籽,用筛子去除瘪籽和杂质,然后炒料。架起柴火,将油籽倒入一口很大的锅中,用木质小铲不停地翻动。炒料的火候不好把握,炒不到位,出油率低;炒过头,不仅出油率低且榨出的油味苦。因此一般人是干不了的。

炒好的料要及时晾开,否则里边的油籽就会变味。接下来用石磨将炒熟的油籽磨细,再放入蒸笼里蒸半小时左右。

在榨油的工序中,“箍饼”最有看头。碾碎的胡麻籽蒸熟后,“油鬼们”抽出一把整齐的麦草,平铺进油圈,然后扯起蒸笼上的布袋,将滚烫的胡麻籽倒进用麦草铺底的油圈中。然后弯背躬腰,舞蹈似地围着铁圈颠着,把油饼紧紧地踩在脚下。当升腾的蒸汽与穿堂而过的阳光相遇,在里面忙碌的油匠们,便成了一道风景。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与其说是榨油,其实是“压”油。油槽是一根大约四米多长,一米多粗的木桩。内部掏空,中间有凹槽。榨油时,油匠师傅先将油饼整齐地码入油槽里。然后两个壮汉各自站在油槽的一头,手抡着木槌,用力向下打击木楔。“咚、咚、咚……”左右一唱一和,有节奏有规律,沉重却也和谐。两人配合默契,每一次重锤落下,那沉沉的响声传得很悠远。

油饼被压紧,新鲜透亮的胡麻油在挤压中渗透出来,发出了“嗞嗞”的声响。随之空隙加大,木楔不断增多、锤声加重,两人演变成了三人同台。铿锵有力的捶击声和工人们的大力嘶喊声,让我近距离的感受了这项古老技能的艰辛。

即便冬天,他们也只穿了一件背心,饱绽的肌肉裸露着生命的强悍与力量。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淌,顾不得擦拭,顺流而下、浸透脊背……油槽口缓缓地流出了醇香的胡油,如流水般清醇,亦如春天的雨帘、淅淅沥沥,清新而绵密。

中途休息时,油坊的人们将榨出的热油舀一勺倒在炒锅里烧烧,再取出来时带的馍馍放到里边,“嗞啦”一声,那个香呀,远远都闻得着,常惹得孩子们流口水。有时他们看我们那个馋样,就抓一把炒熟的麻籽打发我们。

那时的社员们一年到头肚子里没啥油水。油坊里就不同,哪怕只是炒点腌蔓菁,也是油汪汪的。因为油吃得太多,感觉他们浑身蜡黄,汗毛孔泚出来的都是油。

秋天胡麻收割,油坊才开榨。好时候对油匠来说也就一个月。那年景,普通人能闻到油坊散发的油香也是一种享受。

油汁榨尽,裹着麦草,束着铁箍的大圆麻糁饼就出榨了。或作饲料,或作肥料。

榨油业是建立在工人们血汗基础上的。他们的体力透支实在太大,一天劳作下来,疲惫得饭也不想吃。有人说是让香味“熏”饱了,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见过原始木榨的人都知道,那木楔可是榨油的关键所在。只有楔好,才能做到锤打楔,楔压垛,称作“垛子”的那家伙才能逐渐由厚变薄,油顺着垛子流出来。说来邪门儿,据说得胜堡的油坊刚开榨时,木楔就是不听话,不是打不进,就是随便“溜号”,怎么也不能达到“步步深入”的效果。老掌柜又叫来了本村里的几个木匠,都上手张罗了半天,仍然于事无补。

这期间,老掌柜急的满头大汗,大呼小叫。不知是谁,急中生智地提醒老掌柜:快去堡子湾请王木匠哇,除了他怕是谁也闹不成!原来油榨的木楔是一个很有名堂的木件,普通的木匠搞不定,必须由专门的师傅制作和修理。榨油的时候木楔是有很多根的,完全依靠木楔的压力把油饼中的油挤出来。普通木匠做的木楔,打这根就会把另一根挤出来,这样木楔就越打越松。木楔和油饼之间就没有压力,油也就挤不出来了。专门师傅修的木楔越打越紧,他们的技术都是祖传的,祖祖辈辈靠这个吃饭,手艺传男不传女。现在会这个的估计绝迹了。

老掌柜深知“先生怕写帖,木匠怕砍楔”的道理,于是只好备好厚礼亲自前去聘请。却说老掌柜来到王木匠做活的地方,几声寒暄之后,王木匠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随他前往。气喘吁吁来到油坊的王木匠放下工具便开始划线,砍楔,再划线,再砍。几阵忙活,几次试验,然而到头来和前面几个木匠一样的结果,一事无成。此时的王木匠愁眉不展,急得团团转,脸上的汗珠也滴答滴答落个不停。老掌柜也懊恼万分:王木匠如果都闹不成,那他就是没有开油坊的命。或者油坊盖得方位不对,或者落成之日香火不足,得罪了哪路神仙,也未可知。

却说王木匠回到家,茶不思,饭不香,神魂顾倒,坐立不安。忽一日梦中,王木匠遇到一白衣老者,老者详细告知他木楔的尺寸和制作诀窍。说也蹊跷,按照老者的点化做成的木楔真的达到进出自如效果。

后来,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都说王木匠的真心感动了上苍,感动了师祖,才有鲁师爷显灵一幕出现。

油坊是男人的天地,女人视油坊为“妖魔鬼窟”。女人从不进油坊,即使在油坊跟前做农活,也不敢随意瞟一眼,闺女们更是远而避之。

那年初秋的一天,一名不知就里的外村妇人背着口袋笑盈盈地走进油坊——槌声、呐喊声戛然而止。男人的领地,闯入了异性,作坊里顿时炸开了锅。热气腾腾的蒸锅边,几个男人号啕着,抓了把麦草捂住下体,随即传出一阵嗡嗡的呵斥声:“大……大姐……你咋……”一个油匠结结巴巴地说:“油坊是……是你进的吗?”

“我咋不能进?我换油。”妇人不以为然。暗淡和雾气,她可能未发现里面早已乱作一团,还眨巴着眼睛细瞅。她猛地一怔:“妈呀,你……你们咋都红麻不溜子呀?……”于是甩下口袋,哭叫着,落荒而逃。

昔日得胜堡的油坊还是社队干部请人吃喝的地方,这也是它最吸引人之处。农村没有饭馆,请人吃饭,就在油坊。因为这里有油啊!炒几个萝卜也是香的,再灌上两斤老白干,事情就办成了。所以,得胜堡的油坊,圪嶗子里专门辟出一块地方,支个小方桌,摆几个凳子,每天都闲不着。听说有个队长还发明了一种吃法,把窝头用火烤好,往眼里舀点油,不知好在何处?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仅适合城镇化,也适合乡村发展的思路。和老油坊一样,乡村还有许多这样的“”正在现代化的“侵入”下瓦解、消逝。等到全部都“荡涤”干净,和城市同化得一模一样了。那时,乡村在哪?内心那一片柔软而悠远的“乡愁”,将何处可依?

同样是“落后于时”的事物,现代化高度发达的欧洲,“磨坊”这个充满文化意蕴和“乡愁”的器物被允许象征性地保留下来。保留下后不但不显得“土气”,反而多了一层现代化与历史感完美交融的韵味。

“老油坊”是一种民俗的标志,可以安放我们愈来愈迷失、愈来愈怀念的“乡愁”。在我们过去的发展史和文化史上,很多东西都是“失去之后才想起再拥有”,然而却无处追寻。站在得胜堡颓垣残墙的老油坊前,我怅然若失、游若浮萍,因为再也找不到根了。

后记:

公社化时期,得胜堡一大家人,一年就分那么几斤胡麻油,非常珍贵。人们常说,吃一个油星星都能机灵三天。那时,每家每户的锅台上,都有个玻璃油瓶,上面搭着一小块油搌布。炒菜时按紧油搌布,把油瓶子底朝上停留一秒钟,然后放下油瓶子,撩起油搌布在锅底匀匀抹一遍。当家人今天干的活苦重,就多抹几下。来亲戚,或逢年过节,还能用筷子蘸着油象征性滴上几滴。所以除了逢年过节,平时的饭菜基本上没有一丝油腥味,清汤寡水,肠子都快锈住了。

“油搌布年代”得胜堡有个歌后语:“借笼甑,你蒸呢,谁烙呢?”那时过年,白面是珍惜物,每家只在大蒸点馍馍。蒸早了,就吃没了,年咋过?那就烙?更不行!焙饼需要油,油从哪来?因此,蒸馍馍的笼甑,大年三十家家在用,你还借?一句话,你这人没眼色(不知趣)!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家家缺吃没油。即便如此,穷困的人们也不乏望梅止渴般地幽它一默:“家里没油,如果有面,再借些柴禾,就炸点油饼过个年!”

“油搌布年代”,得胜堡有个冷笑话:村里一个俏货(弱智),家境还勉强能维持一天二顿稀粥。就用半袋麦子,一瓶胡麻油当彩礼,和邻村一户掲不开锅人家的女子成了亲。按程序,俏货跟上媒婆去邻村和对象见面。回来后,俏货妈问儿:“儿哎,那女子啥模样?”俏货气呼呼地说:“肉圪蛋,膀眉肿眼的!”其实是因为女方家没吃,人饿浮肿了。俏货妈心里明白:要不是咱那些麦子和胡麻油,人家女子能嫁给咱俏货?于是就哄儿子说:“没事,就咱们这条件,饿她几天,变瘦是迟早的事!”俏货一听,也就再没嫌弃。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石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