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圆寂后留下“舌舍利”的翻译家鸠摩罗什

2021年08月24日 9:53 PDF版 分享转发

——千古佛音1 2021-08-24 09:31 来源: 大纪元 作者: 秦顺天

克孜尔千佛洞前的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烦恼”“苦海”“世界”“未来”“爱河”“火坑”……这些中国人的日常用语,都是佛经词汇,是一个祖籍印度的新疆人1600年前从梵文翻译过来的……

年少就名满西域的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出生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当时叫龟兹国,东晋时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鸠摩罗什家世显赫,父亲鸠摩罗炎出身印度婆罗门,将要做宰相的时候,选择了出家,他越过天山山脉向东云游化缘时,被龟兹王的妹妹看中,龟兹王逼鸠摩罗炎与其妹结婚,然后就有了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译成中文是“童寿”,意思是小小年纪就有高深的道德智慧。他半岁开始说话,三岁认字,五岁博览群书,七岁时随母出家学习小乘,号称“日诵千偈”。母亲带他游学印度,遍访名师,研修

十二岁返回龟兹时,鸠摩罗什就已经名闻西域了,各国都争相聘请,罗什不为所动。

后来罗什信受大乘法,对阴阳历数等也通达无碍。二十岁时,他参加辩经大法会,说服其小乘师父接受了大乘佛法。他讲经时,国王们都长跪座侧,让他踩着身体,一步步登上黄金打造的狮子座。坐在锦缎垫上,少年鸠摩罗什镇定自若,滔滔不绝。

鸠摩罗什的母亲有神通,预知龟兹国运将衰,准备到印度修行。临行前,她问儿子:“大乘佛法将要传扬东土,需要仰赖你的力量,对你却没有好处,你想怎么办?”

鸠摩罗什回答:“菩萨为众生可以舍弃自己的身体,如果能使大乘佛法流传东土,让众生觉悟,就是身在火炉之中,遭受苦厄,我也无怨无悔。”于是罗什留在了龟兹。

尽管鸠摩罗什智慧过人,也没有想到日后会遭遇怎样的人生困厄,而这修行路上难以逾越的魔障,竟在十二岁时就被一位阿罗汉预言

这位阿罗汉对他母亲说:应当经常看守保护这位小和尚,假如他能到三十五岁不破戒,那么将会大兴佛法,度无数众生;如果不能守戒,就只能成为智慧超常、通晓经典的法师了。

鸠摩罗什35岁的时候,正是预言的最后一年。那时他的声名已远播东土。

被逼破戒

古代,人们认为天上的星象与地上国家、人事的命运是对应的,各国都有占星家。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国家是苻秦,太史对国王苻坚禀奏说:有一颗异星在西域分野,预示大德之人要“入辅中国”。

苻坚认为此大德之人就是西域的鸠摩罗什,因为早就听说鸠摩罗什通晓宇宙万象,擅长阴阳之术,非常想得到他的辅助。他派将军吕光带七万大军讨伐龟兹。他说自己征伐不为贪求国土,只为邀请贤哲有道之人。他命令吕光,若攻克龟兹,立即将鸠摩罗什用快马送来。

吕光军队还没到,鸠摩罗什就对龟兹王白纯说:很快会有强敌从东方来,最好是恭敬对待,不要与之抗争,白纯没有听从,坚持迎战,结果吕光攻陷龟兹国,虏获了鸠摩罗什。

不信佛教的吕光把鸠摩罗什当作凡人,恶意轻慢,他让罗什骑猛牛,乘恶马,看他笑话,罗什忍辱无怨,不为所动。吕光还强迫罗什与其表妹龟兹公主成亲,罗什苦苦推辞拒绝,后来吕光设计灌醉了罗什,将之与公主同关密室,鸠摩罗什最终“亏其节”。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以戒为师,龟兹国对僧徒戒律严苛,这在《出三藏记集》中的《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有记载,库车出土的《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残片里,第一条即是:如若比丘触犯淫戒,要被驱逐出僧团。这堪称佛教中最严厉的处罚了。被逼破戒的鸠摩罗什自感羞辱,只能顺从吕光,随之返回中国。

被困武威十七年

罗什被送往长安的途中,军队在山下扎营准备休整,罗什提醒吕光:“不可在此地停留,否则全军必困窘不堪,应该把军队迁往高原。”吕光不接受他的意见,结果当晚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数丈的积水造成数千将士溺亡。吕光这才暗自感叹罗什的神奇异能。

罗什又对吕光说:“此地凶险,不宜久留,按照推算,应赶快率兵返国,途中会发现适合居住的福地。”吕光听从了,迅速撤离。到达凉州时,就听说淝水之战,苻坚已被姚苌杀害,姚苌称帝,前秦变成了后秦。于是吕光就地自立称王,定都凉州,就是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县,史称后凉。吕光让罗什一直待在凉州,为自己谋划军机。

主持史上最大佛教译场

后秦姚苌也曾邀请罗什到自己的国家,但吕光恐怕罗什的智慧一旦为他国所用,将对自己不利,所以不准鸠摩罗什东行。姚苌死后,太子姚兴继位,又派使者到凉国敦请罗什,依然不得。罗什在武威被羁留了十七年,其间他深入学习了汉语与中土文化。

直到西元401年,姚兴派兵西伐凉国,凉国归降,罗什才能前往关中,那时他已经五十八岁了。

罗什到长安时,姚兴亲自出城迎接,尊之为国师,开始以国家之力请他翻译佛经。当时历经魏晋诸朝,已有了一些汉译佛经,译经多不流畅。罗什主持了历史上最大的佛教译场。译场里,有口宣梵本的,有定字义的,有润色文笔的,有校正的,一个经本的译出,需要经过很多流程,最后还要报请皇帝批准。

长安十二年,罗什翻译了三百多卷经书,几乎一个月就翻译二到三卷,罗什能自如运用汉文字,加上博学多闻,他翻译的佛经,如《金刚经》《心经》等,几乎都成为名篇,其文笔优美流畅,琅琅可诵,比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还有一些成语,像“大千世界”“一尘不染”“天花乱坠”“想入非非”等等,如今已是张口即来的常用语了。

罗什所翻译的佛经,主要是大乘,大部分成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经典典籍。在获得极大成就和声誉的时候,罗什又第二次“破戒”。

姚兴把罗什为“天下莫二”的奇才,唯恐断后,便强迫他接受女人,赐他十名美女,以皇帝大权“逼令受之”,以“传种接代”。自那以后,鸠摩罗什就搬出僧舍,住在单独为他而建的居所,享受着姚兴赏赐的丰盈供给。

罗什“破戒”之事在《晋书·鸠摩罗什传》也有记载。当时有些僧人仿效罗什(破戒),造成了佛教内部的混乱。

虽然当时的汉地经律大部分由罗什传译,但罗什深感自己持戒不具,内心非常愧疚。他经常自责,讲经说法时告诫弟子:譬如臭泥中生长莲花,只须采撷莲花,不必沾取臭泥。佛法如圣洁的莲花,欲望如污泥。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不要因为某个人不如法,就不相信佛法了,这才是对佛法的正信。

晚年的罗什也曾经拜见他年少时的老师——龟兹国的卑摩罗叉法师。卑摩罗叉问他:你有多少弟子?鸠摩罗什回答说:有三千徒众跟随我学佛,但我业障深重,难为人师表啊。

后形骸粉碎,只有舌头不烂

公元413年,70高龄的鸠摩罗什感知阳寿将尽,向僧众告别:“希望我所翻译的经典,能流传于后世,发扬光大。现在在大众面前,我发诚实誓愿——如果我翻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

鸠摩罗什圆寂后,其弟子以佛礼火化遗体,飞灰烟灭后,但见身体粉碎,只有舌头不烂,应验了鸠摩罗什的誓愿,三寸不烂之舌成为珍贵的“舌舍利”。这世间仅有的“舌舍利”,如今供奉在甘肃武威市凉州区的鸠摩罗什寺塔。

参考文献:

南朝梁僧祐撰《出三藏记集》卷十四《鸠摩罗什传》
梁慧皎撰《高僧传》卷二的《晋长安鸠摩罗什》
《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鸠摩罗什》

2018-12-14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