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伏魔第十二式 破空洞无物的理想论(中)

2017年03月23日 21:12 PDF版 分享转发

作者:

三、主客颠倒的历史决定论

除了“剩余价值”,马克思的另一大“发现”就是所谓的“唯物史观”。如果说剩余价值论是为了激化社会矛盾,引起人们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唯物史观则是给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们以前途的鼓励,使他们以为工人运动代表着历史的潮流,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以此蛊惑流氓无产者们造反夺权。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如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种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所支配的客观性物质力量所决定的,这种力量就是生产方式,它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决定着社会政治上层建筑和文化上层建筑的构建,这种规律就被表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决定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文化上层建筑)。”

要讲清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系统与政治系统以及文化系统的基本关系和其中蕴含的规律(注意,这里笔者没有使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概念),必须对所定义的一些概念做正本清源的还原,才能从逻辑本源上厘清以上事物间的真实关系。以下笔者运用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概念的厘定,以及对二者的基本关系的界定,来还原社会历史规律的本来面目。

1、生产系统的结构(形式)决定生产系统的功能(效力)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一种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客观性物质力量,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三要素(其中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又被称为生产资料),认为生产关系是生产力三个基本要素的组合方式或者是结合形式,按照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的描述,这种生产关系其实也就是笔者前面所说的生产系统的结构。可以说,的以上论述,除了第一句在对生产力的描述上有不敬天地的亵渎意思之外(以谦卑的态度来看,生产力只能是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而并非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对生产力组成要素的分类上、以及对生产关系的定义方面,以上的内容还是符合生产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的基本事实的。

根据《伏魔十三式》第8式中揭示的有关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以生产系统来看,“生产力”是一个生产系统的效力,就是一个生产系统的“功能”的体现,而这种功能(效力)的大小取决于“生产系统的结构”,也就是各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关系,这种关系正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可见,从系统原理来看,正是“生产关系决定着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我们可以列举一些自然界的系统事例来佐证这个原理的正确性,比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但是由于碳原子的空间结构和组合形式的不同,造成了金刚石和石墨这两个碳原子系统在功能上的巨大差异,这在化学上叫做“同素异形体”,它是要素的组合形式(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最明显的事例之一。从今天的社会实践来看,人们也很容易理解生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关系,一个生产系统的效能和效力,与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息息相关,我们经常所说的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就是要使生产要素在组合成生产系统时、达成最优化结构,以求得生产系统效力的最大化。马克思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的定义本来都是没有大问题的,但是却对二者的实质关系进行了颠倒,颠覆了人类正常的社会判断,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至今仍然在误导着中国民众。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最后,辨析一下一句经常用的宣传口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用刚刚讲过的系统原理来看,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而只能是生产要素,它只有结合别的生产要素结合成生产系统后才能体现生产力。如果人们认为科学技术比别的生产要素对形成生产力的贡献更大的话,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要素”,而这个第一生产要素能不能发挥它的应有作用,还得取决于它和生产系统其它要素的配置结构,人们经常所说的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质就是要使科学技术与其它生产要素组合成生产系统。可见,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其实,当今老百姓根据实践经验早已总结出了关于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真理性见解——“关系是第一生产力”,在中国只有权力部门(关系)才掌握着组合和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的最高支配权(也就是形成生产关系的支配权),权力部门是形成生产系统和决定生产系统效力的主宰力量,因此,这个“关系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已经形象的表明了中国民众对“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实践性认识。

2、生产关系与社会系统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根据系统的原理,生产关系是各生产要素在生产系统中的组合形式或配置方式,那么它的具体表现就应该包含如下内容:企业产权的结构(所有权的股份结构);工作人员的配置结构(经理及普通工作岗位的设置);设备的配置结构(产品和产量的设计);技术的配置结构(不同级别技术的组合方式);场所的配置结构(生产场所的选址以及内部厂房、办公、住宿等不同功能楼房的配置关系);资金的配置结构(流通资金、生产资金、后备资金等不同部分的比例);利润的分配结构(股份分红及工资分配关系)……等等,这些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在一个生产系统中属于“经济管理”的范畴。从系统的角度来考察,所谓的经济管理也就是分配和组织各生产要素形成稳定的生产系统以及协调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经济管理”隶属于社会的“组织和管理”的范畴,而后者又隶属于基本的社会制度体系之内(主要是基本的政治制度),在社会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它们都居于中间层次,属于社会系统的制度层面(下文有解)。一个社会的“组织和管理”体制最终是由当时的基本社会制度来决定的,例如一个时代的企业组织规则都是由那个时代的政治制度来确立的,经济权利受制于政治权利,在政治领域里所获得的基本权利(自由度),也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获取经济利益的必要条件之一。例如现代社会中组建工会的权利来源于政治权利中的结社自由,企业的正常经营权则来自于政治权利中对“基本人身自由和私有产权”的保障。[注1:我们这里讲的政治是指“一种非盈利性的公共权利和公共制度的构建”。]

马克思所讲的生产关系包括三种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雇佣关系、利润分配关系。在三种关系中,他认为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后面两种关系的表现,如果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那么资本家就是雇佣者,工人是被雇佣者,在利润分配中,资本家支配利润的配额。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私有产权”是有区别的,“私有产权,表示人们对物品(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和支配权,它是人类的第一,也就是生存权”。
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只是“私有产权”的一部分,是“私有产权”在生产系统(生产关系)中的体现。可见,私有产权是比生产关系更基础的人与物品的第一基本关系。如果没有对物品的支配权,没有私有产权,那么这部分人就无法自由的生存,而只能沦为奴隶,人类的所有自由的生活和生产都是建立在私有产权的基础之上,一切正常的生产关系也正是在尊重“私有产权”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私有产权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是造成“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剥夺的根源,提出要消灭私有制,剥夺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实现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这种蛊惑与煽动的实质就是要最终剥夺所有人的私有产权(生存权),因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实质就是一个人私有产权中的最优良部分,如果人们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们对生活资料的私有产权。比如在当今共产制度下的中国,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被从它的原所有者手中剥夺到手中,造成了房产这种重要的生活资料的私有产权无法得以保障,于是,强制拆迁成了党官与政府发家致富的基本手段,这种现实悲剧的理论根源正来自于马克思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颠覆。

其实,工人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并不是由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由当时的政治体制造成的,一个人的经济地位是在他拥有的特定政治权利的前提下、通过市场运作而形成的,工人经济地位的提高,取决于工人基本政治权利的实现和保障,而这一切又最终取决于一种尊重人权的人道主义理念的传播和普及。

3、社会系统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规律

一个社会系统包含三个最基本的层面,即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他们分别对应着人的三种社会生活,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因此,也构成了三个基本层次的社会文明,即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也可叫政治文明,因为政治文明是制度文明中最核心的部分)及精神文明。

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划分来源于人性的基本构成,我们这里讲的人性是指人的属性,而不是指人的本性。人的属性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生理属性是人的低级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高级属性,精神属性是人的更高级属性。由于是人构成了社会系统,因此,人的基本属性就表现为社会的基本层面,它们之间呈现出一种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做个表格来表示这种对应关系,如下(图1):

[注2:以上表格中的“文化”一词,分别使用了它的狭义用法和广义用法,广义上的文化指一切与人的活动有关的事物,如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都是文化的表现;而狭义文化则专指人的精神活动及精神表现,如经济、政治、文化这个关于社会系统的分类中,文化就是狭义用法,我们平时所说的传统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也是狭义用法,是指民族传统中精神层面的思想形式和价值观。]

社会系统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表现为由内向外的层次之间的支配和制约关系,如精神层面决定着制度层面,制度层面决定着器物层面,这就像一个人的精神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精神的外化),而性格决定着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社会生活总是从最基本的理念(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和价值观)开始,逐层展开,首先形成基本的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由政治向经济领域表现,由基本的政治制度(法律、政权和社团的组织体制)形成基本的经济管理体制(表现为经济法规与生产关系),最终形成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表现形式,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则是人的精神理念(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文化理念),无论是任何时代的任何形式的物质生活最终都只是人的精神理念在某种社会环境中的体现。

从历史发展的实践中看,在西方社会,正是自由、平等、博爱等尊重人权的理念的传播和影响,才造成了政治上的近代宪政民主制度的出现和完善,政治权利的普遍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经济主体拥有了平等的市场竞争起点,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西方社会形成现实生产关系的基本体制),可以依据市场原则自由配置生产要素,这使生产系统的效力得以合理体现,缔造了近代西方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崛起;而在中国,由于马列主义的传播,中共依据共产主义(宗教)理念创制出一教独统、一党独裁、政教合一的邪教附体结构的基本政治制度,全面没收了中国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和私有产权,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中共80年代前形成现实生产关系的基本体制),限制生产要素的自由配置,抑制生产系统的活力和效力,造成了80年代前中国大陆贫穷落后的经济局面。改革开放后,中共虽然在表面上允许生产要素依据市场原则自由配置,也允许人民拥有一定范围的私有产权,但是由于人民依然没有基本的政治权利和精神权利(信仰的权利),因此,在经济体系中并没有能力完全依据市场原则自由配置生产要素,特别是在资本和物资的配置方面,基本受制于官僚集团的权力左右。政治权利的垄断使官僚权力成为配置生产要素的支配性力量,“关系是第一生产力”正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它造就了当前中国大陆畸形的官僚权贵经济体制(当前形成现实生产关系的基本体制),使经济资源大部分流向官僚集团掌控的企业(包括国企和私企),而并非被合理配置到经济效益较高的生产部门,这种生产关系的结果就是经济效力低下,资源配置出现巨大的浪费,环境污染严重,收入分配迅速呈两级分化,社会矛盾势如水火。官僚权贵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正是中共官僚集团的基本精神理念通过政治体制的运作、在经济层面的展开和体现,它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中共利益集团赚取垄断经济利益而服务,只要中共不解体,这个基本的经济体制就不会有任何体制上的改观和突破,因为这是中共邪教的本性所决定的。

可见,在社会系统中,居内核的精神理念(思想形式和价值观)决定社会基本制度,社会基本制度决定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生产关系),而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决定着生产系统的效力(生产力),这体现了社会系统的三个层面由内向外逐层表现、逐层制约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这个系统层次制约关系的基本原理,社会形态的好坏以及经济效力的体现,最终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理念(精神理念的社会化表现)来决定的,正的文化理念缔造良性的社会制度,形成合理的生产关系,必然造成经济繁荣,使社会出现大治;而坏的邪的文化理念则缔造恶性的社会制度,形成不合理的或者非正常的生产关系,造成经济混乱,人民贫苦,社会动荡不安。这体现了天道(在人间表现为正的文化理念)对历史演化的支配和制约关系,在顺天和逆天两种社会趋势的此消彼长中,人类社会演绎着治乱循环的历史规律。关于社会系统三个层面的逐层制约规律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例来表示,如下(图2):

[注3:主客体的划分依据如下:与人的内在精神和思想相关的事物为主体,如精神、品格、意志、意识、理念、道德等,一个人的特征就是通过这些属性来表达的。而人的精神以外的事物为客体,如人研究的对象、人使用的物品、人的物质生活形式等等。客体不是什么独立于主体之外、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客体实质就是主体的外在形式的某种表现,就是主体的外化。物质和精神是一体的,主客体当然也是一体的,这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哲学层面的表现。]

小结: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种以“社会存在”(在马克思主义中表示精神以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世界)决定“社会意识”(在马克思主义中表示历史主体的精神或者意识)的主客颠倒的历史决定论,在论述社会系统三个层面的基本关系时,他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和文化层面)的歪理邪说颠覆了历史主客体之间的真实制约关系,使人们相信外在的经济状况(器物层面是历史的客体)是决定社会制度以及人的内在的精神理念(精神层面是历史的主体)演化的决定性力量,让人们脱离精神理念的指导,在物质生活的追求和满足中去寻求社会制度的良性演化机制和理想社会的实现途径,这使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最终把人类社会带入了歧途和邪路。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