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资并购海外大型企业为何受阻

2016年10月27日 22:15 PDF版 分享转发

中資大舉收購外企越形受阻(網絡圖片)

最近,政府以安全顾虑为由,暂停了德国晶片生产商爱思强(Aixtron)的批准令。事实上,近年以来,国企大量的收购各国知名或大型企业,已引发国际间的关注。中资的并购也显得越发困难。其中是何原因?中资又为何疯买海外企业?请听分析。

据报导,德国经济部发言人表示,德方将对中国福建宏芯基金(FGC)以6.7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陷入赤字的德国晶片生产商爱思强(Aixtron)做重新审查,需要的时间可高达3个月。报导说,美国情报部门对中资收购爱思强有顾虑,因为爱思强产品可用于军事用途,如核专案。目前,德方要求共用美方的证据材料。

这是最新的一则中资购买海外企业受阻事件。并购或收购各国大型企业受阻的消息越来越多。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分析,中共在海外收购大型企业的重点,一个是高科技或者跟军事有关的行业;另一个跟目前的能源和食品饥渴有关,所以,也是中资在海外并购的重点。

“因为它具有它的战略意义,这跟中国未来的生存都是有关系的。但是,涉及到这两个领域都是比较敏感的。一个是军事领域。当然,高科技会对中国非常敏感。因为,中国毕竟是敌对国家;另外,食品可以看到全世界各国对食品的控制都是非常紧的。而各国尤其象欧盟对食品控制比美国甚至还紧。所以,中国在外收购就会遇到一些困难。”

最近,四大农牧业家族(包括南澳Tom Brinkworth、西澳Sterling Buntine、新州Malcolm Harris和北领地Viv Oldfield)组成的BBHO财团,投标3.86亿澳元(2.94亿美元)收购澳洲最大牧场吉德曼公司所有股权。为的是阻止澳洲矿业女富商与上海中房置业合资成立的新公司—澳洲内地牛肉股份有限公司来竞购吉德曼公司。

夏明教授指出,抵制中资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另外,许多西方企业担心中国的这种并购其实不能成功的把这些企业经营下去。

“目前,中国的货币面临贬值的威胁,而中国经济在走下坡路,许多中国的企业在估计它的资产或在上市的过程等等当中,里面的水份很多;并购的时候恐怕是以夸大它的生产实力和资产的力量去并购。这样当然就会形成一种不安的因素。第二,中国在海外的管理有很多的问题。中国基本还把国营企业或者一些家族或者腐败等等应用到国外的公司管理上去。”

中资收购外企发生管理不善,或者根本就经营不到原来水平的问题越来越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意识到,如果中国收购了它并没有办法经营下去,那这种收购对当地的经济就是一种破坏性的、没有价值。所以,这几个因素现在都在产生连环的作用。当然;也不能否定有西方国家现在出现一种本土主义。在反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国家也都想保护自己的本土利益。各国开始采取一些贸易保护政策也在起作用。”

时事评论伍凡分析,中资大量的收购各国企业的一个原因是转移资金。尤其是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持续下跌。有估计,到明年会在7点5到8点零。所以,把大量资金往外移以保值是一个战略目标。

“第二个就是,去收购别的国家第一流、有品牌的产品,挂上原来它的品牌,由中国人来掌控去影响世界经济。世界其他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开始防止;德国也开始防止。德国有个很有品牌的机器人的企业(德国机器人专业公司库卡集团(Kuka AG)),已经被中共收购。德国议会、德国老百姓很不满意。所以,下一步,我看德国会直接拒绝,不会让中共再用这种方式来收购。现在选举,本国老百姓对政府有压力,所以他(政府)就不愿意接受。”

据报导,中资已大举并购欧洲及日本企业。据金融数据公司Dealogic统计,2015年,欧洲企业共有102家收购案;2016年更是加速并购脚步。近期,中资对日本家电品牌更是爱不释手。不过,有评论指出,品牌本来是企业注入自己的「文化、灵魂」,与客户间建立的信赖是花很长时间才培育出来的。企业品牌的价值就在于此。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梁欣采访报导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