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没能走出中世纪

2013年04月11日 6:38 PDF版 分享转发

2013-04-10 11:06 来源: 心香一瓣 作者: 吴晓波

发生了两次大的革命,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转折。

北宋在上是一个别开生面的朝代。

从思想解放的角度来看,宋朝和都比较开明,但宋朝的商业更发达,文明程度比唐朝高很多。

唐朝建立以前有几百年的乱世,整个商业和文明的基础比较差;而宋朝之前只经历过几十年的破坏,基础比较好。

唐朝的府和县的格局还很规则,分成内城和外城、坊和市、东市和西市。北宋汴梁则更加商业化,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也不再有官市和草市之分,这种格局更加开放,促进了民间贸易和交流,庙会也是到北宋才出现的。唐朝长安只有几十万人口,北宋汴梁的人口已经高达100万。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的中心在乡村,这句话在宋朝是不成立的,要到明朝以后才成立。宋朝的商品经济极度发达,城市贸易非常繁华。有研究认为手工业作坊规模最大的时代是在宋朝,像蜀绣绣院的规模、窑的规模、铁器作坊的规模,都比明清还大。在汴梁的铁器工厂里,工人和管理者的数量就高达8000人,这还不包括负责运输、贩卖的人。可以说,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宋朝达到顶点。

草市的开放,对民间的意义尤其重大。唐朝时,县级以下不能有“市”,虽然也有一些非法的“墟”之类,但从唐律的角度是不允许的。大量人口和交易只能到县城里进行。宋朝开放草市以后,交易可以向下走,文明的中心走向基层,整个中国变成一个平铺型社会。不过可惜,中国没有像欧洲那样走出,这是一件挺诡异的事情。

宋人没有太大的焦虑。从他们的词和文章来看,他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纠结,比较自信、富足,更从容,更关心生命本身。所以宋朝的文字、绘画都比唐朝更细腻,唐朝气象万千,大开大阖,宋朝人的生命的从容度比唐朝大,这和文明程度有关。

北宋的政权相对温和,不抑制土地兼并,财富的聚集速度得以加速,为中产阶级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中国真正的所谓士绅社会,我认为大概就是从宋朝开始比较健全,底层对基层组织的控制在宋朝慢慢形成。像家庙、

公田、书院等等基层社会结构,都比较健全。

北宋的政治开明度非常大,对官吏的处罚很轻,百年不杀大臣。宰相见皇帝,是可以赐座的。一直到的时候,内阁还是有5位大臣,虽说是“生老病死苦”(王安石为生,乐享富贵;曾公亮为老,致仕还乡;富弼为病,称疾不朝;唐介为死,谏不从,逆气而亡;赵卞为苦,谏不听,口口称苦),但是至少还有制度保障,还是一个公共讨论的空间。钱穆也说,宋朝的时候,行政权力还在相府,钱穆对军权和相权的观察非常敏锐。后来到了明朝,宰相就不见了,再到军机处,更加不堪。

北宋诞生了《资治通鉴》,它不像后来的《永乐大典》或者《四库全书》那种官方修史,它基本上还是个人化的作品,几乎通过一人之力完成的。我觉得从唐朝的《贞观政要》到宋朝的《资治通鉴》,知识分子对历史解释的空间极大增加——当然,《贞观政要》是对当代政治史的解释,《资治通鉴》是对过去的历史的解释。这代表了唐宋两代知识分子的自信。

唐宋以来知识分子的议政热情空前高涨,尤其在宋朝,从范仲淹他们的“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知识分子对政治问题的讨论很深入,甚至当时的党争也是比较好的,至少不是阴谋政治。这和明清相比完全不同,明朝以后知识分子就回到小学、心学、考据训诂、格物致知。

宋朝以后之所以没有变成一个开明社会,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中国在治理上没有分权的传统。要治理这么大的国家,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字——均。均权责,均贫富。

在西方,均权责是通过法制和民主制度建设,均贫富则是通过税收的方式,加强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中国历史上一直没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中国均权责的方式就是集权,没有分权的传统,民国时稍微分权就军阀割据了;均贫富也是通过集权,中央控制大量的生产资源和财富,这就导致大量的资本被投向土地,进行投机生意,于是,历朝历代的经济问题最终都变成土地问题,汉唐以来一直如此,明朝搞田亩制度改革、清朝的永不加赋等等方式,也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北宋也没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杯酒释军权剥夺了地方的军权,这在农耕时代绝对有效,所以北宋没有发生地方政府造反,但是却造成养兵为患。北宋是常备军最多的一个朝代,清朝只有80万常备军,其中60万绿营,20万八旗;北宋光禁军就有80万,还有40万厢军,一共120万。百分之八十的财政都被军饷掏空了。

北宋也没能妥善解决均贫富的问题。它对专营制度进行控制,例如对明矾和盐的控制就很严格。后来,治理上就出现了几个重大的不可调和的问题,从经济角度来讲,一是财政赤字,养兵之患造成了重大的财政赤字;二是因为不再抑制土地兼并,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所以才出现“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的“均输法”、“青苗法”等等,都是要解决土地问题和货币问题,但他仍然是用中央集权的方式来解决,还是回归到一个老的思路里面。

王安石绝对是一个另类。他很坚定,特别有信念,他的改革动静够大的,所以在他失败以后就没人再敢搞改革了。

宋朝发生了两次大的革命,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转折。

宋朝进行了水稻革命。在古代农耕时期,之所以会出现国家之间的竞争甚至战争,主要是因为两个需求:对人口的需求和对土地的需求。宋朝时中国人口过亿,进而出现人口过剩,而水稻也从越南传到长江流域,宋朝建立半个多世纪后,在宋真宗的时候就解决了粮食问题。因此,宋朝不再有对外侵略的需求。

宋朝还进行了棉花革命。水稻革命解决的是吃的问题,棉花革命解决的是穿的问题。棉花革命造成了两个结果:第一,中国更加失去了对外侵略、夺取资源的理由;第二,发达的手工业最终阻碍了机械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发生。

这两场革命在商业上为明朝以后的闭关锁国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这对当代中国也是有警示意义的。

北宋之后,中国发生了大转折,整个世界也出现了分化。我觉得,最好的时间点就是北宋,夕阳下山的时候。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