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没有墓碑的五十年时光

2015年02月24日 21:52 PDF版 分享转发

2015-12-01 22:46 来源: @阿勒泰的李娟 作者: 李娟

昨天去邮局取稿费。旁边有一个老人在寄信。我觉得好奇,这年头还有人寄信?探头一看,大吃一惊,信封上赫然写着:??“请交北京市国务院李克强同志收??”。另外两封一个是给习大大的,一个给春贤哥的。我赶紧提醒他,这信寄不出去,劝他放弃。可他好像听不懂似的。口音。我这才认真地打量了一下他,发现是一个很老的老人,穿着单薄破旧的旧军装。我用四川话和他交流,很快他明白了我的意思,问我该怎么办。我看信封还没封,就抽出信纸看。是一张打印稿,错字连篇,内容混乱,但其间悲哀难抑。信封上手写的字迹,虽然非常颤抖,却是规整的繁体字。内页为什么是打印稿呢?他说是他口诉,请打印店的人打的。大约是为了表示对领导人的尊敬。一封信只需一张就够了,可他买了六张,大约为了保险起见……可是一切都将石沉大海。

见我好奇,又能沟通,他像捞了一根救命稻草,说了很多。翻来覆去都是:??“太伤心了……五十年啊……伤心得很……整整五十年。??”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信的内容混乱,大意是他所居住的村庄自然条件恶劣,土地少,一年一产,无霜期还极短,只能种玉米。灌溉水供应不足。五十年过去了都没有什么改善。他想迁到附近一个条件相对好的新村。大约还有别的没写出来的什么原因。总之他只是想为自己争取一点点利益。对别人来说微不足道对他来说却有可能改变生活的利益。

在农村生活久了,悲哀无奈的事情见得太多。但仍然麻木不了,仍然会为之痛苦。

我从来都不相信勤劳可以致富。也许有一部分聪慧擅变通的农民能适应时代的变化,灵活转变。但还有一部分人只能依赖僵直的旧日生活习惯,固守僻远艰苦的地方,沉默忍耐。八十五岁,来新疆五十年,口音丝毫未改,可见性情上的狭窄。可这又有什么错呢???“优胜劣汰??”的说法只有乱世才提,在和平年代里,关注弱者,理解弱者才是正道。

好友雪飞说??“汉人填边疆,一部血泪史。??”所谓??“填??”,和活埋有什么区别?他们被抛掷的一场又一场五十年时光无人买单。

总之想了又想,写下这些。为他颤抖的繁体字,为他不为人知的五十年,为他五十年的伤心。

后来他听我的劝告,没有再寄信了。我取了钱飞快离去。回到家才想起忘了提醒他,邮票可以退的。六张邮票七块多钱呢。

http://pic.yupoo.com/penti/F90pYg4n/n2TVi.jpg

老人是四川口音,身份证上却写着蒙古族。可能是因为生活在蒙古自治乡的原因。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