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耶鲁这样培养学生

2017年10月19日 6:40 PDF版 分享转发

来源: 王烁 作者: 王烁

施行通识教育,极重本科。刚听课时,本科生素质之高惊吓了我。请几位耶鲁高年级本科生吃饭,他们说:随时随时站起来,侃侃而谈,言则成理,这件事美国大学生擅长,耶鲁学生尤其擅长。

其中一位讲起她的哥哥,刚刚从耶鲁毕业。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这位是个神人,最初为塞舌尔驻使团做点事,然后因缘际会,不期然成为其驻联合国代表,时年18岁而已,是联合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代表。

塞舌尔虽小,但联合国是个大国小国都有机会发言的地方,而这位出自耶鲁,年纪虽轻,却有甘罗之风,特别能侃,依次得罪了伊朗、朝鲜,也曾被伊朗人在纽约大街上追逐,也曾被朝鲜放上终身禁入该国的黑名单。

不去也罢。

一边做联合国代表,他还一边在耶鲁当本科生。去年毕业,拿到著名的罗德,去牛津呆一年。罗德奖学金是美国大学生的顶级荣誉之一,一年32个人有机会去牛津剑桥呆一到两年(插句话,这个奖学金的机会刚刚来到中国,第一年是10个人)。

一个大写的服字。

所以,我这篇文章准备讲讲耶鲁怎样培养学生。我在耶鲁总共呆了一个学期,有什么资格写这个话题?

因为看了两个演讲。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两个演讲都出自现任耶鲁大学校长萨洛维(Peter Salovey)之手,一个是秋季开学典礼发言,另一个是毕业典礼上的发言。一个迎来,一个送往,承载耶鲁这家300年名校对学生的期许。

在出任耶鲁校长之前,萨洛维担任过耶鲁本科生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大学教务长等职。他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与他人合作提出了至今影响极大的??“情商??”理论,也曾为新生教过多年的心理学入门课。他懂耶鲁学生。

耶鲁校长似乎没有什么任期一说,300多年校史至今,总共不过23任校长。你要是干得好身体又还能干,那就一直干下去。他的前任理查·列文就做了20年校长。萨洛维才四年,未来长得很。

两篇发言,没有一篇讲学生具体应该学啥掌握什么技能,只讲一个主题: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学之道,在于树人。

先讲迎来。

开学典礼上,对刚刚来到耶鲁的新生们,萨洛维讲了三点:

——警惕任何简单化的陈述,特别是那些做法:夸大、扭曲、忽略关键事实,以煽起你的恐惧、愤怒和厌恶情緒;

——如果这类陈述与你的既有看法特别吻合,就要更加警惕;

——静虑深密,保持怀疑精神,培养批判思维。

萨洛维说,耶鲁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其知识库,助力其职业生涯,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在日益极化和碎片化的世界里,葆有积极的领导性的角色。

再讲送往。

春夏之交送别毕业生时,面对这群前往人生下一站的大好青年,萨洛维也讲了三点。

——无论何时何地,要充分表达你的看法,不论它是什么。充分表达看法,意味着不为从众而从众,也不要为了寻找认同和安全感而与看法相似的人抱团取暖。如果你的看法确实与众不同,一定把它说出来说清楚,这是你的权利,也是对社会的责任。

——与此相互为镜像,你得仔细倾听别人的声音,特别是那些与你不同的声音。萨洛维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看法,就是如果你要批评别人的看法,那么你得批评这个看法的最合理版本,而这一点你若不仔细倾听是做不到的。著名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也有类似看法:无论你要批评谁的观点,你要批评他观点中最棒的那10%,因为无论是谁,其观点的90%都是没有价值的,要批评就批评有价值的那10%;此外,批评之前,你要把他的观点表达得比他本人更完整周到。

这批评的门槛,你能越过吗?扪心自问,我还要努力。

还不止此,萨洛维说,除倾听对方说什么之外,要付出更多努力,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理解其背后的个人经历和利益所在,而不能仅限于其观点的智识内涵。

——要寻找共识。如果你既全力表达自己,也仔细倾听他人,那么寻找共识就不是放弃原则,因为没有哪个社会经得起长时间的撕裂,要在多难之间为每个人都有份的社会创造性地寻找中庸之道。寻找共识的路上永远会有不同看法在对峙,但不要卡在对峙上。

最后,萨洛维让毕业生们全体起立,训示:

在踏出校门前往世界时,

把耶鲁给你们的全都带上:

寻找简单之道,

但理解复杂性;

倾听,

但保持批判精神;

在人生际遇中找到快乐,

但不忘责任;

我当年走出校门的时候,何尝听过这样的训诫。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