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专栏 - 绿色情报员:“一根吸管与恶的距离”

2019年05月16日 23:17 PDF版 分享转发

一次性塑料吸管是不容小觑的环境杀手,各国陆续推出吸管禁令。(美联社)一次性是不容小觑的环境杀手,各国陆续推出吸管禁令。(美联社)

大海龟露出痛苦的神情,咧嘴发出啜泣似呻吟,保育人员眉头紧蹙,小心翼翼拉动插在牠鼻孔的吸管,红色鲜血汩汩渗出。这段触目惊心的画面在网络流传,原来,一根吸管与恶的距离,近在咫尺。

海龟的锥心之痛,让人看见一次性塑料吸管的邪恶。“一天要用掉800万根吸管,一年少说有30多亿根被丢弃。”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研究员孙玮孜说,他四处奔走推动零废弃行动,近年进行台湾的海洋废弃物调查,“吸管是排名第三的海洋废弃物,仅次于宝特瓶和瓶盖。”

中国和美国是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最多的国家。”绿色和平减塑专案主任颜宁说,“全球普遍依赖塑料吸管,目前英国每年用掉85亿根吸管,德国是48亿根,法国也用了32亿根。”孙玮孜说明。

台湾的环境保护署5月8日公告“一次性塑料吸管限制使用对象及实施方式”,7月起正式上路。孙玮孜指出,第一阶段限制政府部门、学校、百货公司及购物中心、连锁速食店等四类对象,内用不得提供塑料吸管,外带则不受限制,如果成效不错,或许今年可扩大至外带。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一根吸管插进海龟鼻孔,这只是冰山一角,鸟类和海洋生物误食吸管事件频传。(翻摄自网络)一根吸管插进海龟鼻孔,这只是冰山一角,鸟类和海洋生物误食吸管事件频传。(翻摄自网络)

减塑是全球浪潮,颜宁指出,2021年欧盟将禁用吸管等一次性塑料产品,美国各大城市同步跟进,从去年到今年已有2、30个城市陆续响应,宣布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以亚洲来看,台湾限用吸管政策算是脚步较快的。

反观,目前由企业自主性推动限用吸管,扮演领头羊的角色。孙玮孜说,去年麦当劳在北京、香港率先停止供应一次性塑料吸管,今年4月起,星巴克
在上海、深圳近1000家门市试点,改采直饮杯和纸吸管。

不过,直饮杯引发另一场口水战,塑料使用量真的减少了吗?孙玮孜指出,美国有个环保组织“东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他们实际量测星巴克直饮杯的杯盖重量,发现比原本吸管加杯盖来得重,变相使用更多塑料,如果没有办法回收的话,最后不是流入环境,就是进入焚化炉,或是经过国际贸易跑到其他开发中国家。

当然,各家直饮杯的设计不同,颜宁说,麦当劳的直饮杯的塑料重量,相较过去杯盖加吸管轻3%至16%,由于杯盖的体积较吸管大,回收机率也来得高。

各种替代吸管纷纷出炉,生物可分解吸管是选项之一,不过以当前台湾和中国的回收系统来看,未必能达到真正的友善环境。颜宁表示,生物可分解吸管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温度要控制在摄氏60度左右,湿度达60%至80%,同时掩埋4到6个月,才可能完全分解,况且吸管体积太小,民众不见得会拿去回收,不易进入回收体系当中。

聚乳酸塑料(PLA)是常见的生物可分解材质,孙玮孜说,PLA是由玉米淀粉发酵成乳酸,再聚合而成,有些基因改造玉米会喷洒大量除草剂,这一类PLA在生命周期的初期就造成土地劣化,此外,PLA分解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不如外界宣称是可堆肥塑料,实际上对堆肥一点助益也没有。

全球180多个国家5月在日内瓦展开巴塞尔公约会议,10日公布决议,2019年起所有出口国输出受污染、混合和不可回收的废弃塑料,必须取得进口国的同意。这或许是2018年中国实施禁废令的压力使然,颜宁认为,中国禁废令连带牵动各国的减塑措施,好比日本最近就讨论增加回收比例、收费等,以减少塑料使用量。

眼看着全球限塑行动加快脚步,中国的却开倒车,环境危机持续拉警报。孙玮孜说,中国的限塑令是针对塑料袋,不得生产、销售或使用厚度小于0.025mm的塑料袋,符合规定的塑料购物袋必须收费,中国零废弃联盟2018年5月曾公布限塑令10周年报告,调查北京、深圳、沈阳、合肥、洛阳、宁波等9个市区县、1101家零售场所,发现大部分违反限塑令,收费率只有17%。

“老实说,我在中国出差时,几乎看不出来限塑令的规范效果,塑料袋的使用还是很频繁。”颜宁谈起自身经验,显而易见,政策执行和稽查成效均未落实。

中国的限塑令成效不彰,民众普遍使用塑料袋。(美联社)中国的限塑令成效不彰,民众普遍使用塑料袋。(美联社)

中国限塑令从2008年实施迄今,近年随着食物外卖蓬勃发展,又引爆新一波的塑料问题。孙玮孜指出,环保组织调查发现,在30份外卖中,有13份提供5至6件一次性塑料用品,包括餐盘、杯子等,整体来说,每份外卖平均产生4.8件塑料用品。

孙玮孜建议,台湾和中国可以参考美国加州柏克莱市的作法,今年当地通过一项法案,2020年7月起所有餐饮内用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外带采收费方式,这些费用将建立餐具租赁系统,提供不锈钢或可重复使用的餐具,消费者使用后再归还。

“全球塑料只有9%被回收,12%送进焚化炉,高达6成是直接被丢弃、掩埋或流溢到环境里面。”颜宁点出塑料背后的环境危机,打从1950、60年代塑料发明以来,迄今已生产83亿吨塑料,超过半数是2000年以后生产,光是2017年,全球制造3.5亿吨塑料,数量不断攀升。

颜宁指出,以塑料吸管来说,它很轻、体积又小,随着河流或海洋会漂到很远的地方,造成海洋生物、鸟类不小心误食,此外,塑料在日照、波浪外力影响下,会碎解为微塑料,更容易进入食物链当中,最终累积在高阶掠食者,好比大型鱼类或人类体内。

人类大量生产与浪费塑料商品,也加速气候变迁。孙玮孜指出,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2016年研究全球塑料影响,现今塑料生产(包括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和塑料产品的碳足迹)已经占了全球碳排放量的6%,相当于全球航空业的碳排放,最近也有研究显示,塑料分解过程会产生甲烷,甲烷是比二氧化碳还要强的温室气体,塑料的碳排贡献不容小覻。

来源:RFA,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周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