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专栏 - 报导者时间:30年“父不详”的解答与新生──亚美混血儿跨海寻亲的未竟之旅-寻亲启事后续(孔德廉)

2019年09月09日 22:15 PDF版 分享转发

原本,寻父并不是伍佩绮人生中的重要选项。“妈妈一直教育我包容,所有事情都是偶然,而不是必然。”(摄影/苏威铭)原本,寻父并不是伍佩绮人生中的重要选项。“妈妈一直教育我包容,所有事情都是偶然,而不是必然。”(摄影/苏威铭)

前言:
冷战期间,派驻菲律宾、越南、韩国、泰国、日本和的美军,与当地女子生下了数以万计的孩子,血统往往为他们带来身分认同的折磨。在1982年通过的《公法97-359》中,他们被正式定义为“Amerasian”,亚美混血儿。今年(2019)1月,《报导者》于〈西方的脸孔在东方悲鸣──亚美混血儿长达30年的寻亲启事〉专访了两位台湾的亚美混血儿林亿利(当时化名林毅力)、邱汉忠。如今,两人跨越台美12万公里的寻亲之旅,凭借“DNA家族树检测”获得了突破??。

根据长年投注心力在亚美混血儿辅导的台北市赛珍珠基金会统计,自1954年《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签订后,光是上万驻台美军、加上渡假美军所留下的台湾混血儿,粗估就有1,000人上下。即便已经过了一甲子,直到今天,亚洲各国都还有混血儿子女在找寻亲生

在这列由“亚美混血儿”组成的寻亲队伍中,有人早就放弃了,有人则是选择将这个愿望深埋在心中,不愿再多提;但也有人就这么恰好受到上天眷顾,在茫茫人海中找回了自己的出身和血缘。

伍佩绮、林亿利和邱汉忠就是极少数异常幸运的人,历经数十年的等待,他们终于在今年先后找到了亲生父亲。

这一切,靠的是送交DNA鉴定的一抹口水,以及混血儿之间的互助情谊。

*旅程起点:
*半截信封的故事,触动伍佩绮寻亲念头

2016年,一则新闻片段映入伍佩绮眼帘,那是金曲乐团《猴子飞行团》主唱王汤尼在相隔41年后,终于找到美国父亲的故事。画面里的王汤尼有着深邃的眼窝和突出的鼻子,和自己一样,王汤尼是亚美混血儿。

陈中勋(右)撰写的《失落在肤色底下的历史》与相关报导,成为伍佩绮(左)与其他混血儿连结的起点。(摄影/苏威铭)陈中勋(右)撰写的《失落在肤色底下的历史》与相关报导,成为伍佩绮(左)与其他混血儿连结的起点。(摄影/苏威铭)

凭着父亲唯一留下来的线索,一张写着“Pasadena Tx”(帕萨迪纳,德州)的半截信封,王汤尼辗转找到曾驻台的美国军人瑞克(Rick),由他来帮忙找寻过去的军中战友。几经比对之后,“W.D Brown”这个名字逐渐从瑞克的Facebook社团里浮现,对方的个人档案中,同样注记了Pasadena Tx这个地点;鼓起勇气进行视讯过后,王汤尼终于拾回了和父亲的连结。

这样的故事,触动了伍佩绮。

活过50个年头,为了事业在各地奔波的她,过去从没有动过寻亲的念头,即便线索几乎遍布在她生活周遭:“父亲是双胞胎、深度近视、曾驻军台中清泉冈”。母亲甚至留了一张父亲在台中后里马场拍下的照片,后头是父亲手写的字迹。

刻意遗忘父亲身影,“神明比较像我爸”

“从小我就是跟妈妈相依为命,要去哪里玩,妈妈都叫我去掷筊问神明,祂说可以才可以。所以我有一种错觉,好像神明就是我,”伍佩绮说。

即便父亲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缺席了,寻亲始终不是她人生的重要选项。伍佩绮说,那或许是自己的选择,过去母亲也曾提过父亲的名字,为了忠于母亲,她选择不听,所以刻意遗忘那段过去,毕竟她不像其他混血儿一样,有过那么彷徨混乱的少年时期。

混乱,来自歧视、霸凌和排挤。“杂种”这个词取代了父亲,从1960年代起,伴随着无数的混血儿长大。最为人知的悲剧,即是“美国博仔”林博文(注:林博文出生于1965年,曾受赛珍珠基金会辅导,档案编号399。泛黄的文件上用英文记载着他的出生,是由于母亲在担任服务生时,遭美军强暴所致,因此对于生父信息一概不得而知。而绰号“美国博”的林博文,最出名的并非混血儿身分,而是以凶狠、专抢赌场闻名,曾列为枪击要犯,因枪杀台中县刑警队长洪旭遭逮捕,年仅20岁就遭军法审判火速枪决。)犯下数起抢案、绑票与杀警案后伏法的例子;在赛珍珠基金会的档案记载中,林博文就因为肤色差异而不断遭到同学冷嘲热讽。

除却肤色外,1979年台美断交,彼时社会也掀起强烈的抗议风潮,街上到处是指责美国背信忘义的布条,来台进行外交关系谈判的美国外交官座车,更被愤怒的民众蛋洗。这股无处宣泄的怒气,也多少转移到这些白皮肤的亚美混血儿身上。

为了回避这样的社会氛围,伍佩绮的母亲带着洋娃娃一般的女儿,回到乡间寺庙,靠卖香来维持生计,直到她十多岁才重返都市。“所以我比较少那种怨怼,妈妈也一直教育我包容,所有事情都是偶然,而不是必然,”她说。

找父亲这件事,对伍佩绮来说,也同样不是必然。直到自己的女儿逐渐长大,那股想让她知道外公长相的渴望,和王汤尼寻父成功的双重催化,让伍佩绮也“偶然”动了寻亲的念头。

*只想说一句“我很爱你”

两年内,她多方寻求友人的协助,但都没有结果。2018年10月,透过DNA家族树的鉴定方式(注:DNA鉴定是透过分子生物学来实践许多调查鉴定,多被用于解决家庭问题。流程通常是请当事人采集基因样本后,将样本寄往化验鉴定中心,再与DNA数据库进行比对后,藉由遗传讯息所表现出来的表现型或其本身所携带的基因型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她找到了7个二等亲,包含父亲的妹妹在内,这是伍佩绮第一次距离美国家族这么近。凭着血缘检测的基础再进一步深化搜寻,3个月后,她终于找到了父亲。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那个过程,怎么说呢?很不可思议,循着联络方式,我和美国那边互寄了一张照片作为确认,结果竟然是同一个场景,只是拍摄爸爸的角度不同。”回想起配对成功的当下,伍佩绮的脸上依然带着一副惊讶不已的神情。

两张黑白的照片里,她的父亲都穿着白色休闲裤,脸上挂着一副大墨镜,横跨在马背上,朝着镜头微笑;只是一张是父亲的正面,另一张则是侧面。

“找父亲这件事,是因为觉得自己人生的连结少了一半。当初觉得,就算只看家族的DNA数据也够本了,没想过会真的找到缺席的爸爸。”

伍佩绮也形容,寻找父亲,并不是想要什么,也没有认为是谁的错,那样的时空背景,给了她这些特别的生命经历。所以对父亲没有怨恨。唯一的心愿,就只是想当面告诉父亲:“我很爱他,那就够了。”

“毕竟对混血儿来说,历史背景里头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失去的太多了,多到现在一点点爱就能够填补,”她说这些历程,或许是这个群体在寻父旅途上的集体心境,政府没能伸出援手,始终缄默的混血儿们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来开拓寻亲路径。

只是这段旅程并没有就此轧然而止,一连串的意外,促成了更多寻亲故事。

今年2月,就在伍佩绮找到父亲的同时,透过友人介绍,她也读到了相关报导和书籍《失落在肤色底下的历史》。那是除了自己以外,她第一次听闻其他人的故事,更是她与其他混血儿建立连结的起点。

*牵线检测:
*一抹口水,邱汉忠找到40年未曾谋面的父亲

“第一次读报导里Michael(邱汉忠)的际遇(注:邱汉忠现年43岁,父亲为曾驻军台湾的黑人士官。在1983年台北市赛珍珠基金会的访谈档案中,年幼的邱汉忠被如此描述:“由于黑人的外貌,邱在村落及学校被视为『怪物』,致心里不平衡、人格发展异常,小学一年级即中辍,到处乞食流浪。”他自述被夹在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和台湾文化当中,四不像。),我哭得唏唏花拉,那真的很心疼。于是我就在想,这样惨痛的例子,会不会不是个案?”伍佩绮问道。

今年3月,邱汉忠透过DNA检测,终于找到素未谋面的父亲。(摄影/苏威铭)今年3月,邱汉忠透过DNA检测,终于找到素未谋面的父亲。(摄影/苏威铭)

一如她的质疑,在台千名亚美混血儿的际遇,形塑出各式各样的人生剧本,像邱汉忠一样被不同种族文化所碾压的例子并不是少数。找寻父亲及找到自己的出身,除了是给过去这段历史作出交代,也是为了免除下一代遭遇同样的困惑。

(注:《报导者》曾于2019年1月专访邱汉忠,他和我们分享了身为混血儿遭遇的歧视和困境,完整报导请看:〈西方的脸孔在东方悲鸣──亚美混血儿长达30年的寻亲启事〉。)

为了尽可能地提供帮助,今年2月,伍佩绮主动联系《失落在肤色底下的历史》作者、长期研究亚美混血儿的陈中勋,希望引荐“DNA家族树检测”这个方式给其他正在找寻父亲的混血儿使用。在陈的牵线下,邱汉忠的一抹口水寄去了美国,那个曾经抛弃他的国家。

3月,结果出炉,有如平地一声雷,邱汉忠的检测结果,直接比对上了父亲本人。

“我们有一样的鼻子和笑容”

DNA结果显示,我的父亲叫做"Paul Leon Williams Sr.",家乡在肯塔基州,今年刚好是他70岁。能找到他,阿弥陀佛,是奇迹了吧?”回忆当时的震惊,邱汉忠仍难掩兴奋,他将两人相遇的时间点全部记得清清楚楚。

4月26日早上7点22分,同父异母的大姊第一次透过Facebook传讯息来问好。对方仍然难以相信:“父亲怎么可能在台湾留下一个小孩?”

5月2日,第一次与从未谋面的父亲成为Facebook好友。父亲传来讯息:“想不想带孩子来美国?”其后他和父亲第一次视讯。

等了40多年,穿着“Father”T-shirt的邱汉忠(右2)带着女儿,终于在美国与父亲(右1)见面。(照片提供/邱汉忠)等了40多年,穿着“Father”T-shirt的邱汉忠(右2)带着女儿,终于在美国与父亲(右1)见面。(照片提供/邱汉忠)

5月6日晚间6点26分,父亲提出了邀请,7月20日是他的生日宴会,他正式请邱汉忠和女儿一同前往,邱汉忠答应了。

7月14日那天,穿着“Father”T-shirt的邱汉忠带着女儿,正式踏上他的美国寻父之旅。

“从士林坐车到桃园机场,这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却走了40多年。”

直到飞机降落在印第安纳波利斯机场的那一刻,邱汉忠的心里还是没能摆脱复杂的情绪纠葛。他有太多问题想问了。“我是累赘吗?”、“我出生是应该的吗?”、“过去的历史还会不会牵连我的女儿?”一个个疑问不断发酵,出关那一刻,邱汉忠说那是他人生最紧张的时刻。

直到看到那个状似熟悉的身影,举着牌子等候自己的到来,两人愈走愈近,心里的悲伤和怨怼一下子化成相遇的喜悦,他抱了抱从未见面的父亲,发觉两人有一样的鼻子和笑容。

“爸爸是基督徒,他拿了两副小的十字架送给我和女儿,我则准备了台湾的国旗衣和一元硬币的红包要送他。为什么?因为我希望相遇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元复始,是新的开始,”他说。

*“不恨了,毕竟是我爸爸”

如此渴望改变,是因为直到现在,邱汉忠仍然被孤立着,在客家人、黑人和台湾人之间游移,无论是种族、国籍或是人种,都找不到一致的认同。

就像邱的客家亲戚曾告诫他,和他是“不同种”的人类;面对黑人,他又不会讲英语。在台湾这个黄种人为主的社会里,只有自己是黑人的外表,歧视和贬低从小如影随行,很长一段时间里,下了班的邱汉忠会躲在被子里哭泣,因为他压根不知道自己是谁。

“我到底属于哪里呢?回到爸爸的家后,我崩溃了,痛哭一场。我把过去所有人生的际遇全部都跟他说。我问他为何把我留在台湾,让我独自成长?爸爸说,他不知道我的存在,但他对不起我的人生,承诺会作出补偿。但怎么补呢?”邱汉忠一股脑吐出所有疑问。

更多的不解,是为了妈妈而来的。邱汉忠很想知道,过去这段关系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又为什么独留妈妈一人承担?但他不敢开口,只敢怯生生地请父亲回忆过往。父亲Paul给了他这么一段答案:“你母亲是我心头上的一块肉,当时我有上酒吧,也有喝醉过,但判决书上的亚伦(注:1975年台中地方法院判决如下,邱汉忠的父亲名为“亚伦(音译)”,无完整姓名、年龄和军种军阶等详细资料;而邱的母亲、当时未成年的达观少女趁亚伦上班之际,窃取电唱机喇叭两个、地毯四条及电毯一条,转售获新台币4,600元,因此因窃盗罪被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缓刑2年。书卷中也载明母亲说法:“我和他(亚伦)同居,没有任何代价,连零用钱也不给,我和他吵架,有告诉他不给钱我要拿东西去卖。”)不是我,我不是这样的人。妈妈非常伟大,在当时那样封闭的社会里,还选择把你生下来。”

面对这样的答复,邱汉忠有些感叹。他说,“这样没办法解释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但还能怎么办呢?算了吧,我长那么大了,要怪就怪时代吧。好不容易才找到他,不恨了,毕竟他是我爸爸。”

*终于可以选择自己的归属

现在父亲Paul正打算替邱汉忠和女儿办理美国身分,更希望他们一家人能就此移民美国,过上新的生活,算是唯一可以做到的补偿。对邱汉忠来说,美国,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可以重新开始的机会;台湾,则是一块供养他成长的土地,是他的根本。

该怎么选,他还没有答案,但至少他终于有能力可以选择了。这一次,他可以是美国人、可以是台湾人、也可以是客家人;他可以跟随养父的姓氏,也可以回归自己的美国姓氏。亚美混血的汉忠,不必一定要再“效忠汉人”了,当个西方人也没问题。

“将来,我在哪里,自己决定,我的女儿也是,这段旅程即使走得颠簸,走得残缺,走得不够美好,但我的一生已经不再遗憾,路还没走完呢。”

*任务延伸:
*与父无缘,林亿利却找到了大哥

65岁的林亿利不再使用化名了,他大方地坐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故事。那是因为继邱汉忠之后,他也透过DNA检测,成功找到了自己的父亲,或是说,确认了父亲是谁。

耗费多年,林亿利终于寻找到父亲的下落,只是父亲早在1996年就逝于德国。(摄影/苏威铭)耗费多年,林亿利终于寻找到父亲的下落,只是父亲早在1996年就逝于德国。(摄影/苏威铭)

(注:《报导者》曾于2019年1月专访林亿利,他当时化名为“林毅力”,和我们讲述他这些年来寻找父亲"Edward Goldsby"的心境,完整报导请看:〈西方的脸孔在东方悲鸣──亚美混血儿长达30年的寻亲启事〉。)

根据DNA公司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名为"Edward Goldsby"的男人,早在1996年就过世了,安葬的地点却不在美国境内;此外,男人在韩国和菲律宾,都还另组了不同的家庭。也就是说,在美国、台湾、韩国和菲律宾等地,"Edward Goldsby"都为世界人口增长提供了不小的努力。

因此,找寻"Edward Goldsby"身影的人,并不仅限于林亿利一个,就连同父异母的大哥约翰(John Goldsby),都花了13年的时间,才找到亲生父亲的下落。

*名字第一次进了族谱里

据哥哥约翰转述,原来Edward Goldsby是一名电子通讯军官,1953年至1955年间,曾短暂派驻台湾,也就是这段时间,林亿利在台南诞生。不过Edward Goldsby并没有在台待得太久,回到家乡蒙大拿州的期间,他拿枪毙掉了与其妻外遇的男子,也因触犯军法而遭到除役;此后就再也没有消息,有如人间蒸发,连原生的美国家庭都找不到他的踪迹。直到印第安纳州福乐纪念公园的墓地,出现编号18098777的"Edward Goldsby"。

好在DNA是不会被抹灭的连结,透过同样的检测方式,林亿利与大哥约翰在今年5月第一次有了联系,但两人之间并不需要确认的过程。约翰的第一句话,便是告诉林亿利:“我正在等你,你会找到我,我一点也不意外。”

谈起DNA确认的瞬间,林亿利说他当时止不住激动,躲在房间大哭。(摄影/苏威铭)谈起DNA确认的瞬间,林亿利说他当时止不住激动,躲在房间大哭。(摄影/苏威铭)

几天过后,约翰就将林亿利的名字写进了族谱里面,把"Eddly Goldsby"这个名字还给了他。林亿利则是花了一个星期,耐心地将一颗颗直径0.1公分大小的珠子,拼成一幅50乘40公分大小的马赛克拼贴画,裱框寄到大哥家中。

“那幅画是一盆绽放的向日葵,象征着勇气、爱心与耐心。或者可以这样说,画里的上万颗珠子,每一颗都代表我找寻父亲的日子。”

*那一瞬间哭个痛快,就像是“迟来的正义”

拼着傻劲,坚持了半个世纪,寻父这件事情已经变成人生的终极目标,林亿利强调,这是因为过去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是发生在他们这代人的身上,找不到认同的问题在他们身上就要获得解决。

“你知道吗?我什么都会做,就是不会生小孩。我曾经害怕结婚、害怕生小孩、怕他们出来遇到跟我一样的问题,所以紧要关头我都踩煞车。是家里逼急了才决定生,生出来以后“阿多仔”、“阿多仔”(注:台湾闽南语,通常用来称呼“外国人”。)叫个不停,就是希望让孩子们早些习惯,”他的话里满是无奈。

对于混血带来的印记,林亿利依旧难以释怀。面对父亲,他也有说不完的怨恨。但DNA确认的那一刻,他终究是松了一口气。

“我记得打开网站的那一刻,看到照片我就哭了,那是我父亲穿军服的照片,下面有他的签名。我自己躲在房间里哭个痛快,毕竟那个情绪累积了那么久。那就好像迟来的正义那样,虽然慢,但还是来了。”陈述这段过程时,林亿利停顿了许久。

对他来说,那个“想要在墓碑上踹上几脚”的愿望,随着父亲的过世而消散了。如果只是为了泄恨,哭也哭过了,对死人生气没有意义,不如把时间精力摆在活人身上。

接受访问的隔天,林亿利准备再去医院一趟,看看自己的心脏能不能承受剧烈的天气变化和长途飞行。他预定在今年10月飞到迈阿密,见一见长自己10岁的大哥约翰,把从小到大塞在脑子里的疑问一股脑倒出来,当面问问哥哥的想法。

“对于父亲Edward Goldsby,我不会恨他了,战争难免,也没什么好解释的。但像我这样的人,就算年纪再大,都必须去美国一趟,那里终究是一个归属。只是美国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再怎么样,回来吃卤肉饭还是比较爽,”他笑呵呵地说道。

找到人,并不是一下就把问题解决了,反而是问题的开端;这趟旅程还没结束,但不管怎样,“一切都等见到面再说吧!”林亿利给自己寻父的过程,下了个未完待续的批注。

*未竟之旅:
*寄望募资寻父,唤醒社会的记忆

接在邱汉忠和林亿利之后,或许还有数以百计的亚美混血儿,仍旧怀抱着寻亲的希望,在茫茫人海里捞针。但即便找到父亲,这段旅程也不会陡然终止,路的彼端不断向前,衍生出更多疑惑。

对邱汉忠来说,他见到了40多年未见的父亲,可是却拼凑不出自己人生的开端;母亲已经无法言语了,远在美国的家庭,给不出他答案。对林亿利来说,他的父亲已经在墓地里沉沉地睡去了,住在太平洋彼端的家族,更没办法代替父亲解释离开的理由。

找到自己的出身,或许是给了混血儿一个“选择”的机会。

混血儿寻亲的过程,如同大海捞针;即便得到答案,这段旅程也不会陡然终止。(摄影/苏威铭)混血儿寻亲的过程,如同大海捞针;即便得到答案,这段旅程也不会陡然终止。(摄影/苏威铭)

就像30年前,在赛珍珠基金会举办的聚会中,同样是基金会辅导对象的青年林亿利对着年幼的邱汉忠说,“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父亲,长大再找也没关系。”

彼时的邱听不进去,认为全世界只有他被父亲抛弃,满心怨怼。但现在回过头来看,他才发现自己不是唯一被抛下的人,寻亲的过程里,让邱汉忠和其他混血儿们体认到,找到生父,不仅是寻回自己的过往,而是在探索未知,给未来的自己无限可能。

“因为我们沉默太久了,希望这些故事,能够唤醒社会的记忆,”伍佩绮说。

断裂的历史,让混血儿们的家庭像碎片一样四散在世界各地。往前一点,科技还帮不上忙;往后一点,混血儿们可能就不在这世上了。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点。

下一步,伍佩绮希望能募资协助混血儿们开启各自的寻父旅程。“谁都说不上过程中会遇上什么难题,但至少这都是生命中的不同体验,”她说道。

来源:RFA,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