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专栏 - 军事无禁区:第二次中途岛战役?

2019年11月15日 1:05 PDF版 分享转发

2017年美国海军公布〈重返制海〉的水面部队战略,宣称要重新掌握制海权。(US Navy)2017年公布〈重返制海〉的水面部队战略,宣称要重新掌握制海权。(US Navy)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 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在上一集栏目,我介绍了1942年海战。这场战役开启航母时代的来临。由于美国在运用航母的观念上领先日本,因此重挫日本帝国海军,一举扭转战局。观念决定行动,中途岛战役的教训,至今还有其现实意义。

远距作战

今年7月18日,美国军控专家兹库索卡(David Zikusoka)在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刊登一篇名为〈第二次中途岛战役〉(The Second Battle of Midway)的文章,谈到今后如果中国武力犯台,美国想要干预并阻止犯台行动。然而距离太远,美国将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呢?作者曾为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服务,又担任过美国前副总统拜登(Joseph Biden Jr.)的军事高级顾问。虽然这是他个人的观点。从研究的角度看,还是有必要加以探究。

他的想定是:2025年,一支两栖部队正驶向台湾。美国要阻止这项侵台行动。但是在台湾4,000英里(6,400多公里)的范围内,没有1艘美国军舰。危机开始后不久,美国在该地区的空军基地也撤离了。在此情况下。美军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从6,000多公里之外进行这场战争。

作者用「第二次中途岛战役」,来形容美国介入台海冲突可能面对的场景,类比是否适当?有待商榷。在标题上,这也许要引人关注。但在内容上,作者确实提出一个严肃问题:就是台海一旦发生军事冲突,美国有可能被迫从远距离介入这场战争。

兹库索卡指出,就今日的形势,美国轰炸机从6,000多公里远处飞到台海地区需要7小时,导弹驱逐舰则需要1周,加上美军要面对中国弹道导弹的攻击,介入的难度和成本非常之大。因此,美国国防部门要思考远距作战的问题,及早应对,使中国不敢轻举妄动。

超级星座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如果美国国防部门能做出适当投入和准备,作者认为,2025年台海一旦有事,美国将具有多项优势。其中,有两项优势需要进一步说明,都和新的军力发展和作战方式有关。一、是建立超级星座系统,二、是水面部队公布一项名为“分布式杀伤”(Distributed Lethality)新的作战概念。

兹库索卡认为,2025年美国将有一个由数百颗情报侦察所组成的超级星座,可以持续、不间断监视中国舰队,并通过搜集图像、拦截通信和对雷达信号定位等方式,掌握中国舰队的行踪。中国则不具备类似的条件。作者并未说明其中的细节。我判断,作者提到的超级星座,应该和美国正在建立的下一代卫星体系有关,以发展多功能的小卫星为主,以应对新的太空威胁。

目前美国每个星座主要由少量大型的精密卫星组成,一旦某部分被敌方攻击而失能,将影响全局。若是由数百颗多功能、重量平均在50至500公斤之间的小卫星组成,即使部分卫星被摧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整体卫星的运转。同时,美国考虑到GPS导航卫星一旦遭受攻击失能时,可以有其他的替代方案,继续为美军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另外,美国下一代卫星体系也将对如何跟踪敌方先进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的攻击做出对策。

分散部署


第二次中途岛战役以台海为想定。图为中国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海上演习画面。(AP)第二次中途岛战役以台海为想定。图为中国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海上演习画面。(AP)

发展小卫星是提升新型太空战力的一次观念上的转换。目前看来,美国走在世界的前列。截至去年11月底,美国在轨卫星的规模是中国的3倍。到2025年,这个基本态势仍将持续,使得美军的天基侦察实力优于中国。

作者提出美国的第二个优势,是关于美国海军水面部队最新发展的趋势,就是今后所有的军用船舶都将投入战斗使用,包括滨海战斗舰(LCS)、商船,乃至于临时的驳船,都可以改装成为打击平台,并且分散部署,可以取得至少两项好处。

首先,中国近年发展相当规模的弹道导弹,可以打击美国的前沿基地和港口,摧毁美军战力。今后随着所有军用船舶都改装为打击平台,采取分散部署,即使港口和基地被摧毁,仍能够保持美军的有生战力。

其次,由于美军分散部署在广阔的太平洋,行踪不定,如此将会增加中国寻找美军目标的难度、风险和成本。为了保护已方舰队的安全,拉大防御纵深,解放军将不得不扩大在台海地区作战的范围,而导致作战任务更为沉重而复杂。反观美军,寻找中国军队目标就相对简单,可以聚焦在台海周边地区海域,即使超出这个范围,也不能和太平洋相比。

重返制海

作者提出的以上观点,并非新的创见,而是美国海军2015年初就已经提出海军水面部队新的作战概念,称之为「分布式杀伤」(Distributed Lethality),并且在2017年1月由海军水面部队司令部以正式文件确立,取名为〈重返制海〉(Return to Sea Control)的水面部队战略。这份战略文件不仅明确「分布式杀伤」概念的内涵,也指出美国海军水面部队重返制海战略的方向。

这份文件在序言中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海权时代。美国主宰全球海洋25年之后,开始受到全球竞争者的挑战。当美国海军无法适应新的安全挑战时,将会为美国的安全与繁荣带来危险。回顾历史,从欧洲到亚洲,曾经有很多崛起的国家正走向全球强国,只是因为缺乏海上力量,或者就是在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失败而拱手让出。美国作为海洋国家,承受不起失去海权的后果。因此,美国需要重新掌握制海权,并以「分布式杀伤」作为实现和维持控制海洋的一项行动和组织原则。

分布式杀伤


美国多名退役海军军官联名写文章呼吁,将商船改造为导弹舰,充实美国战舰规模,又能促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实施。(Proceedings)美国多名退役海军军官联名写文章呼吁,将商船改造为导弹舰,充实美国战舰规模,又能促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实施。(Proceedings)

「分布式杀伤」有3大信条:

一、增加所有军舰的进攻杀伤力,包括巡洋舰、驱逐舰、滨海战斗舰、两栖舰和远征部队等各种舰艇。文件中并未提到改装商船,但是已经有多名退役海军军官,在今年一月《美国海军学会月刊》(Proceedings)联名写文章呼吁,将商船改造为导弹舰,这样能在短期内实现拥有355艘作战舰艇的规模目标,同时又能促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实施。他们推算,如果改装10-15艘商船,每艘商船分别加装30-50枚的垂发导弹系统,导弹总数就可以达到300-750枚,依此类推,有助于快速提高海军战力。

二、分散部署舰队,形成分布式打击火力。好处前面已经提到。简单说,可以对敌多重目标进行多方位、多维度打击,同时稀释对手防卫己方目标的能力。

三、提供各类战舰正确的资源组合,包括提高对抗来自太空,网络,空中,水面和海底领域的攻击能力,同时在指挥管制环境遭到损害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作战。

文件在结论中指出,「分布式杀伤」正在改变美国舰队。美国海军将根据此原则,建立,组织,训练和装备水面部队,使美国水面部队可以在今天,明天以及更远的将来战胜对手。

看来,美国海军水面部队的作战方式开始逐步调整。这是否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击败强劲对手,如同1942年美国海军在中途岛一举歼灭日本帝国海军的王牌舰队呢?或者说,强敌是否就无招可用,无计可施了呢?现在都不好说,只能由历史来证明。

前车之鉴

不过,正当美国海军高举攻击至上的同时,也有人提出告诫,认为过于强调攻击作战而轻忽守势作战,今后美国海军有可能步上二战期间日本帝国海军的后尘。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荣誉教授维戈(Milan Vego),在今年7月《美国海军学会月刊》发表一篇名为〈美国海军决不能忽视“守势”作战〉的文章,指出美国海军目前并未对海上拒止(sea denial)、海上贸易防卫与保护、水雷作战(特别在水雷反制措施)等方面给予应有的重视。

其实,在新的战略文件中都有提到上述问题。维戈教授却直言不讳,如果不是他刻意挑剔,就是他看到文件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他举例说:二战中期之前,美国在商船护航方面准备不足,因此在美国东岸外海,被德国潜艇击沉87艘商船而损伤惨重。之后进行成效极佳的补救措施。如今,美国海军似乎又忘了前车之鉴。

当前美国海军在战术和作战层面上做出调整,这是一个长期需要关注的议题。今天先讲到这里,以后有机会还可以深入探讨。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撰稿人/亓乐义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

来源:RFA,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