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王毅还能保住中共外交部长之职吗?

2020年09月03日 17:00 PDF版 分享转发

文:杨威

结束了他的欧洲之行,不但没有完成拉拢欧洲共同抗美的任务,反而处处听到了谴责迫害人权的声音,德国长更直接要求中共撤销“港版国安法”。

王毅受到了难以想像的冷遇,挪威要提名香港人竞逐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王毅口出恶言,引起了挪威人的强烈反弹。之后,王毅又直接威胁访问台湾的捷克参议院议长代表团,再度引起了强烈质疑,德国外长直接批评王毅的“威胁不适合这里”。王毅访问欧洲5国,不但无功而返,还激化了矛盾。

9月2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新的对等外交机制,“要求在美国的高级中国(中共)外交官访问(美国)大学校园,与地方政府会面需要获得批准”,包括在中共使团财产范围之外,若举办参加人数超过50人的文化活动,也需要获得国务院批准。此外,所有中共使领馆的官方社交媒体帐户,都需要标注为中共政府帐户。

与欧洲的关系挽救不了,对美国毫无办法,王毅这个还能做下去吗?

新华社的匆匆总结

9月2日,新华社刊文《携手推动中欧关系向前发展》,及时总结了王毅对意大利、荷兰、挪威、法国和德国的访问,谎称“欧洲各界高度评价”。

王毅最看重的德国,放在了最后一站。结果,德国外长相当强硬,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没有露面,王毅可谓相当失落。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新华社只能自己唱赞歌,称“放大了中欧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的强音”,并故意连带称,“当下,美国一些政客肆意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强调愿与欧方共同维护多边体系”。新华社还自称“获得欧方广泛认同”,实际是中共的一厢情愿。

新华社不得不承认,王毅出访“发出了中欧妥善管控分歧的‘和声’”,“中欧之间存在的分歧,要通过平等对话加深了解,通过坦诚沟通增进互信”。

欧洲并无类似表态,反而把中共迫害人权放在了突出位置,新华社最后不得不称,“欧洲不希望冲突,而是希望寻求合作”。

实际上是中共害怕冲突,害怕欧洲加入美国的行列,但王毅的言行,没能增加互信,反而增加了反感。王毅在人权问题上的表态,应该也让欧洲更加清醒了。

王毅的仕途

王毅1953年生人,今年已经67岁。按照省部级划线,65岁应该退休,浙江和辽宁的2位省委书记,就刚刚届龄卸任。王毅还顶着国务委员的头衔,应该算是副国级,可以到70岁退休。

作为外交部长,王毅在美国这边已经说不上话了,欧洲也不给面子,正常就该辞职了。

王毅也确实没有欧美的工作经历,他原来就读日语专业,曾先后在外交部亚洲司和驻日本使馆任职;1995年始,历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部长助理、政研室主任、副部长等职务。2004年,王毅再次去日本出任大使;2007年回国后,先后担任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国台办主任。2013年3月,王毅出任外交部部长。

王毅在外交部的升迁,应该借助了裙带关系,王毅的岳父钱嘉东,曾任周恩来的外事祕书,后出任中共驻联合国日内瓦大使,王毅的岳母陈琰,也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

王毅本人并无欧美工作经历,日本和亚洲可能比较熟悉,应该得到了的赏识,才成了外交部长。现在看来,这是上的一大败笔。

2016年6月1日,王毅访问加拿大,在联合记者会上,加拿大记者询问加拿大外长关于中国及香港的人权问题,王毅在一旁听到后,非常恼火,直接插话称该记者充满傲慢与偏见,引起国际哗然。之后,中共与加拿大的关系因事件迅速恶化。

但是,王毅善于奉承。2017年9月1日,王毅发表文章《在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指引下开拓前进》,大赞习近平“站立世界发展潮头,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过去300多年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和超越”。

于是2018年,王毅连任外交部长,并升任国务委员,这也给中共外交带来了更多的噩梦。

今年以来,中共外交上很快陷入孤立,美中关系迅速恶化。7月20日,王毅主持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仍然热捧称,“今日之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习近平……以伟大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回答了中国应当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观”。

美中关系坏到不能再坏,王毅还能吹嘘习近平外交思想,称“中国外交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取得了历史成就,开创了崭新局面”。潜台词应该是,美中关系落入历史最低点,都是遵循了中共高层的决策。

现在,欧洲这边又搞砸了,如果中共高层换掉王毅,表面上似乎可以推卸责任,但可能又难以真正推卸。

党媒的诡异文章

9月2日,新华社还在醒目位置刊登了另一篇文章《美应积极回应中方立场 推动关系尽快重回正轨——专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孔泉》。

孔泉1955年生人,比王毅还小,也算红二代,是新华社东京分社及哈瓦那分社原社长孔迈的长子。孔泉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又到比利时、法国留学;毕业后进入中共驻比利时大使馆;后任中共驻法国大使馆参赞、西欧司副司长;2001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2006年,任外交部欧洲司司长、部长助理;2008年,任中共驻法国大使;2013年,任中共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实际离开了外交部,当年才58岁,应该未获重任;2018年,孔泉63岁就提前到政协养老,任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孔泉已经淡出外交领域,却忽然接受新华社专访,还谈论敏感的美中关系,十分蹊跷,这在中共官场属于忌讳,但文章却刊登在党媒醒目位置,显得不寻常。

孔泉的专访并无新意,仍然是一厢情愿的希望“避免冲突对抗,努力管控分歧”,呼吁美国“对中方立场作出积极回应”。孔泉还称,“其核心问题是,美方究竟如何研判中美关系发展,打算如何处置对华关系?”

孔泉继续把球踢向了美国,也不肯承认中共应承担任何责任,但至少孔泉没有骂人、也较少侮辱之意。以孔泉的身分,这样的文章毫无分量,对美国也难以产生什么影响,或许只是党媒的另类反美宣传,或许中共又不得不变调了。

孔泉已经65岁,再出山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但令人产生联想。北戴河会议后,中共的新一轮激进外交动作,再次惨败,无疑会再次诱发中共的内斗:谁该对此负责?如何摆脱外部困局?

假意放软不行,盲目充硬也不行,或许该换人了,王毅的位置还能坐多久?

来源:大纪元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