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争议案件被政客政治化 香港法官审判感压力

2017年01月11日 17:43 PDF版 分享转发

2017年1月9日,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在致辞时指,有市民批评只因案件结果不合心意。(政府新闻网图片)

资料大律师汤家骅表示,即使事件具争议,但只要涉及法律问题,法庭便无需回避处理。(受访者提供,拍摄日期不详)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及律政司司长,周一(9日)在司法机构法律年开启仪式中致辞时,都提及法庭处理敏感案件时愈来愈受到争议,对法官的审判工作构成压力。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认为,法庭只要专注处理法律问题,无需理会事件性质;港大法律学者张达明则表示,当权者权力不被约束,会对造成更大破坏。(李莱报道)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在致辞时,表示过去一年,有人因为判决结果不合心意,便批评法庭处理受争议的案件时不公,对法官造成压力。

马道话称有人不满法庭没有将被告人定罪,或判决过轻,亦有人不满法庭判决过重。他强调法庭处理所有案件时,对待诉讼各方都采取一样的方式。

在今届政府中,最后一次以律政司司长身分出席仪式的的袁国强,在致辞时亦提及法治与政治,特别提到去年的人大常委会释法及宣誓案。

袁国强指有的时候社会上部分人士,包括曾受法律培训的人士,为了增加政治筹码,不时以法治作为口号,这情况确实不幸。他指恰当的刑事检控有时被这些人士批评,只因他们支持被告的政治立场,而完全罔顾证据及法院的判决。同样地,执行《基本法》下的庄严责任,则被形容为政府漠视民主,尤如选民的支持可化作无视法定要求的盾牌。

资深大律师汤家骅接受本台访问时认为,市民依赖公众人物理解法治,担心有人将个人政治主张与法治混为一谈。

汤家骅说:我相信一般市民没有法律知识,当然依赖公众人物,这会影响公众对某种事情,特别是法治的看法。因此我觉得有法律背景的人讲及一些普通市民不太熟悉的课题,譬如是法治,我希望他们小心一点,尽量以中肯方式表达意见。特别有时令人担心的是这些人将自己的政治主张、立场,与法治或法律问题混为一谈。

近年法庭处理涉及政治成分的案件数量愈益增多,汤家骅不认为这代表法庭成为解法政治纷争的地方,因为只要事情涉及法律问题,法庭便有责任处理。

汤家骅说:如果有问题涉及法律,就算涉及政治,法庭都要处理的,我们不应倒转来说。任何问题如果涉及法律问题,我看不到法庭有何理由不处理。因为如果法庭凡涉及政治元素的案件都不处理,反而是破坏法治,因为法治之下,人人平等。

大律师公会主席谭允芝在典礼致辞时提及人大释法,认为释法弊多于利,她指释法文本详尽,时间仓卒,难免被认为直接干预待决案件的结果。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首席讲师张达明向本台表示,普通市民对法治的破坏有限,因为可以轻易地反驳,他反而担心当权者不被约束的权力,对法治造成更大的破坏。

张达明说:我想不单一般市民,有时政府官员与我们去看法治都有落差。一般情况,香港的司法独立及法治根基都很强,但其中一点是,一些政治敏感的案件,究竟当权的人是否容许香港法院可以独立地、自由地判案呢?今次在人大释法中,就带来很大的冲击。若果由权力中心,用一个不受制约的权力,透过所谓释法,实质上指导了法庭你要如何判,这才是最伤害到法治。

张达明认为,袁国强没有解释到法治其中一个重点,是拥有公权力的人更需要明白法治,及不要利用法治为名美化一些政府行为。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