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大陆来港生在香港维园:纪念六四是一种承诺 我没忘

2017年06月05日 15:13 PDF版 分享转发

每年六四烛光集会都会有许多 大陆来港学生参与,他们或是心存疑惑,或是期望求证;或是理性分析,或是倾注感情。香港01记者在现场采访到了三名 生,他们对同样各有思考。

Matt在香港发现了雨伞运动和六四的共通点。

Matt:广场未能摆脱叙事

Matt对六四的认知来自2007年的高中政治课,彼时的印象仅有「学生上街」、「八九年春夏之交」和「龙的传人」等,老师的讲解亦隐晦和碎片化。

六年前,他来到香港念大学,就读历史系。而他也开始对六四的理解有了转变,从相对支持政府,转变为支持学生运动,转变的理由来自于雨伞运动。雨伞运动期间,Matt看到参加运动的温和节制,「发现了伞运和六四的共通点,开始转为比较同情。」他认为,运动开始并不针对政府,却在政府持续不断的高压下激化。

每年维园的烛光中都有 大陆生的身影。

他开始思考,六四是类似匈牙利事件和布拉格之春结合的运动。「学生希望和政府中改革派(比如赵紫阳)形成合力,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功亏一篑。」

「以今日的观点看,漏洞极多。」他认为,当年学生群体「激情过度」,对西方民主法治了解不够深刻,与政府谈判时缺乏策略,未能避免「广场效应」。他续指,不应责怪学生群体被「西方思想污染」,学生的「无知无畏」行为,更像是「主动效仿中共官方话语中的『爱国学生运动』」。故他认为,学生的错误在于「未能摆脱中共叙事」。

Matt认为当年广场学生运动其实并未能摆脱中共叙事。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Lena是一种不应被忘记的承诺

25岁的 大陆生Lena在三年前来到香港,今年也是她第三次参加维园六四烛光集会。20岁时,Lena从纪录片中得知八九民运,「看完浑身冰冷」。彼时她尝试同父母交谈六四,父母却不愿多谈。

对于Lena来说,六四事件,是中国政府使用暴力驱赶希望追求民主和自由的学生,对而政府而言,错过了一个「很好的转型机会」。如果时光倒置,作为当年的大学生,会去参加学运并争取当年的学生诉求吗?Lena坦言,「现在的我,去到当时,应该会非常关注。」但如今,六四在中国已经成为敏感词,了解史实都有门槛。她认为,纪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但目前在中国大陆,客观条件上不适合纪念。」

人与权力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对Lena而言,纪念六四是一种「commitment」(承诺),「我没忘。」

踏入六四28周年,港人再次在维园聚集,又一次亮起一片烛光

而近年来,本土思潮兴起,社会上出现对纪念六四的质疑声,各大院校举办有别于支联会的活动。Lena认为港人对「一国两制」期望的心理落差,造成对「民主中国」看法的变化。同时,她认为年轻世代没有亲身经历,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正常,「有纪念活动就好」。三年来,Lena对晚会没有再多「想像」,却觉得「路越来越难走」,她担心有些极端人士会来阻扰纪念集会。

Jane:迄今未肯定六四是否是「军队屠杀百姓和学生」

23岁的Jane去年来到香港攻读硕士。她是第一次来到维园参加六四烛光晚会,「想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六四」,过去她都是通过一些宣传册与影像资料了解六四。

Jane读高中时,在历史课堂上第一次听到六四事件。当时历史老师正讲解历史人物邓小平,「一闪而过提了提六四」。她忆述,当时历史老师指六四是争议性事件,「没有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事就不讨论了」。后来她回家向父母询问六四事件,但由于六四如今在 大陆仍是禁忌话题,父母亦不愿多提,直至来到香港前,她未再主动了解六四事件。

Jane认为自己仍需时间去了解六四

直到去年, 大陆富商肖建华在六四中的身份让她再度关注六四事件。Jane在YouTube上观看了那部长达三小时的「六四天安门」纪录片。她认为,片中多数部分都是采访对象表达对六四事件的观点而非事实,「这无助于我了解六四事件真相」,最终她在观看了几十分钟后便不再看。

Jane亦注意到香港有关悼念六四的意见分歧,她认为这是香港人表达自己意见的一种方式,「他们一方面是纪念死去的同胞」,但亦是出于「对现有政治体制的不满」。她指,以哪种方式悼念都是港人的自由选择,但「如果六四屠杀是真实历史事件的话,以反对屠杀的人道角度悼念是最基本的出发点」,但由于在 大陆了解六四的途径稀少,她来香港亦仅有一年,所以迄今她都不肯定六四事件是否真如外界所言「政府出动军队屠杀平民百姓和学生」。

来源:香港01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