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文化博物馆】三大盛世天朝之一武帝时期的西汉帝国

2017年02月26日 21:43 PDF版 分享转发

【文化博物馆】三大盛世天朝之一武帝时期的西汉帝国
【文化】三大盛世天朝之一武帝时期的西汉帝国

记者/主持人:憶湘

您正在收听的是:文化博物馆。这里珍藏了艺术、历史和科学的重要物件,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让生活充满灵感、学习和享受。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欢迎来到文化博物馆,我是博物馆 导览员 忆湘。

这座综合性的文化博物馆里 珍藏了 艺术、文学、科学三大领域的
在艺术领域的常态展出中包含了美术、音乐等主题。
在文学领域的常态展出则包含了诗、词、曲、历史人物等典籍。
在科学领域的常态展出主要有医学、天文、预言等内容。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展出大厅,回顾三大盛世天朝之一武帝时期的西汉帝国。

中华民族的文治武功、典章制度,以至许多观念的形成,所谓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的底蕴,都可以回溯到两汉时代,在西汉时期出现了比较长时间的繁荣,由文景之治到的强盛,使中国人和汉人划上了等号,从此「汉人,汉字,汉族」之说,一直沿用到今天。

经过近70年的恢复和发展,汉武帝即位时,天下已经非常富庶,粮食和物资的储备相当充足。但是仍然面临着文帝和景帝时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对内,是解决各对抗中央、加强以及如何保证汉室天下长治久安的问题;对外,则是如何解决匈奴威胁汉室边境以及向外开疆拓土、恢复秦时的疆域。雄才大略、能诗善赋的武帝,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成绩,并使西汉王朝达到了鼎盛,对外关系以及和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变化。最有名的就是对匈奴的战争。

早在文帝、景帝时代,匈奴就不断侵扰汉室边境,强调无为而治的文帝和景帝,为使百姓免于战争,采取的只是击退或和亲的办法,匈奴仍然时常侵扰北部边疆。到了武帝,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他对外用兵成为可能。于是,武帝不断派遣兵将,打击匈奴,并将匈奴往北驱赶,使匈奴不再对汉族地区产生威胁。此外,武帝还派张骞出使,联合西域的一些国家,夹击匈奴,确立了汉朝对西域诸国的宗主地位,扩大了汉朝的影响。

西汉的疆域在武帝后期,达到了极盛。但由于扩展太快,建置过多,兵力和财力不能适应,加上有些地方官的严苛行政,引起当地民族的反抗,所以以后局部地区,不得不有所收缩。除了一些局部的收缩外,西汉的疆域基本上是稳定的,一直保持到了西汉末年。不过,武帝连年的四面对外征战,特别是对匈奴20余年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为西汉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飞天吟 【2003年】作曲: 念纯

治国思想上,武帝采用了的主张,开始加强中央集权,对付地方的诸侯势力。独尊儒家,强调君王的权利,来自上天的赐予;实施仁政,刚柔相济的治国方针,成为此后汉朝其他皇帝治理天下的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武帝具体采取的措施,首先是削弱相权。当时的丞相负责管理文武百官,实权很大。而武帝削弱丞相权力,有一个很有利的条件,就是原来做丞相的那些人,都是开国的功臣,而那时,他们基本上都已经年老,或者去世。武帝就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来让众多的儒生代替元老们,掌握国家政权。例如,武帝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来做丞相,这样就改变了以前,总是由贵族来做丞相的惯例。武帝还允许官吏和百姓上书,评议朝政事务。同时在京城设立了“太学”。这也是上,第一所国家设立的大学,以儒家的经典为主要讲课内容,学生,是国家选拔的杰出青年和各地郡国推荐的青年。在太学学习一年之后,再进行考试,依照成绩分等级,来任命做官。

武帝在经济方面,强调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权力,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武帝的这种抑商政策,虽然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但严重打击了商人的经商积极性,使当时的商业发展,受到了阻碍。在武帝时期,还有其它的抑商措施,如商人不能坐车,不能穿丝绸衣服,不能携带武器,后代也不能做官等等。这种歧视商人的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朝代。

武帝在即位后的20年里整理货币制度,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直接控制起来;废销各种杂劣铜钱,统一推行“五铢钱”。这些经济政策的实行,充裕了汉王朝的财政。此外,武帝还注意兴修水利,下令治理黄河,这样既可通航,又可灌溉田地。

山行 【2003年】作曲/演奏: 岳华

武帝不仅是一个雄才大略、卓具眼光的君主,而且是一个知过而改,虚怀纳谏,任人以贤的明主,其宏谋远虑为此后,直到清皇朝两千年间的君主法宪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相当稳定而成熟的模型和典范。武帝能文善赋,爱民如子。东汉时的班固,对汉武帝的雄材伟略,给以肯定。宋朝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论汉武帝,说:“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爱忠直之言,诛赏严明。”武帝所从事的“内兴功利,外事四夷”政策,都是出于创立制度、为后世留下样板和国家安全的考虑。他承认自己的政策,会扰民或劳民;但并不希望他的后代,效法他的扰民政治,他告诫后代,必须警惕而避免重蹈覆辙。

武帝向道,也修道。《汉武内传》中有记载:武帝即位后,特别喜好神仙之道,经常到名山大川和五岳去祈祷,以求神仙。后来,其诚心感动了上天,有西王母降临宫殿,授他真经。汉武帝自从得到真经后,修行了六年,觉得心胸清爽,格调高雅,认为既然得到上界大仙的亲传,自己一定能得道成仙。有了这种想法后,就渐渐放松了对自身的约束,又大肆修建宫殿亭台,劳民伤财,并对南方北方的异族夷、狄进行远征讨伐。

公元前89年,武帝最后一次巡游,路过泰山时,在泰山的明堂,向天神和大臣们检讨自己的过错。他应大臣的请求,将所有的方士都赶走。后来,武帝又下了罪己诏。此后,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与民休息,任用有为的大臣,两年之后,朝政和经济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汉朝又恢复了活力,这为武帝的儿子昭帝和曾孙宣帝时期的“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87年,在位长达54年的武帝病重,在立了刘弗陵为太子,任命几个辅佐大臣后,第二天便驾鹤西去。汉武帝作为一个伟大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历经千年也不曾衰退。
在这首<欢乐的日子>的演奏曲中,节目也接近尾声,下集节目中,和您相约在文学展出大厅,回顾帝尧。谢谢您的收听,与您相约在文化博物馆,期待下次节目的再次相聚。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