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大唐圣王唐太宗】 第2集 少年公子 天生伟器

2017年06月12日 14:14 PDF版 分享转发

大唐圣王李世民
圣王李世民

记者/主持人:静汝

听众朋友:这里是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千古英雄人物》专栏。我是路平。今天播出的是:【大唐圣王唐太宗】第2集 少年公子 天生伟器

上一集我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家族,以及李世民出世的故事。现在我要讲的是李世民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发动起义,最得力的谋划者,晋阳府令刘文静,对年轻的李世民这样描述:“这位唐公的二公子,可不是一般的凡庸之辈,看他那豁达的样子像汉高祖,而神武的样子像曹操,真该归之于汉高、魏祖这一流人物,年纪虽少,却是天生的伟器!”就是说,李世民有一种天生的伟人的气质。

李世民究竟有什么非凡的表现呢?他有的勇武精神,只需看他的弓箭就能让人震惊。他的弓比常规的弓长两倍,他的弓箭叫大羽箭,一箭能射 川七块木板,一弓的拉力足有180斤,他善于左右开弓。以至于突厥人得到他的箭,视为神物。藏在武库里作为镇库之宝,每当祭祀之时当作武功的象征,拿出来陈列。

但是,他不是凭匹夫之勇取胜,而是深沉持重,胸有韬略。更加兼有母亲的优良品德。第一集中我讲过,他的母亲窦氏有优秀的文化修养,非凡的政治见识,高尚的品德情操。李世民在母亲的影响下,勤于读书,远见卓识,足智多谋,胸怀大志,心地善良,以天下为己任。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接下来我就讲讲他的故事。

解雁门之围 崭露头角

大业11年(公元615)年秋,隋炀帝杨广亲自巡视北部边塞,突厥始毕可汗得到消息后,准备率领 几十万兵马攻击杨广。杨广知道事情不妙,急忙躲进雁门郡城,突厥的骑兵首先冲到雁门,雁门郡有41个城池,突厥军队攻占了39座。形势危急。城中军民只有15万,而且粮食不足,仅够吃20 天。隋炀帝写了诏书捆在 木头上,投入汾水,要求各地派援军救雁门之围。

当时,李渊任河东慰抚大使,16岁的李世民毅然应征前往雁门,投到云定兴将军麾下。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云定兴不敢贸然与突厥交战。

李世民找到屯卫将军云定兴,对云定兴说:“始毕可汗之所以敢把皇上包围起来,是因为他认为中原一时之间不可能有救驾的援兵。而我们现在与突厥的兵力相比,也的确显得太单薄,要是对起阵来,敌众我寡,我们不但救不了驾,反而要被他们吃掉。所以,我们只有虚张声势,在军中多多增加旗号和鼓角,把部队的行列拉得长长的,白天军旗挥舞,几十里不断,夜晚也鼓角相应。这样来布以疑兵,使突厥认为我们援救的大军已到,必然会望风而逃。”

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谋略,让战士举着军旗,吹号角打军鼓,把队伍拉得长长的,白天军旗飘扬,夜晚鼓角相闻。队伍刚到崞【音郭】县,被突厥的侦察兵发现了。他们看到前后几十里不断的旗鼓,果然飞报始毕可汗,说隋帝的救援大军正向这边进发,前锋已至崞县。始毕可汗大惊,知道中原大军是不好惹的,立即下令全军撤退。

虽然突厥退兵,还有其他因素。但是,首次登上战场的李世民,提出这样的疑兵之计,显出了杰出的军事才华。

云定兴将军奖励李世民一匹白马。 此后,青年李世民常常穿一袭银狐领的鹿皮武士服装,挂一柄古色 宝剑,背一张雕弓,骑一匹白色骏马。眼里透出睿智的神光。人们看到李世民,都会以赞叹的口气说:那是唐公家的二郎哎!

第二个故事是:李世民救父

隋大业12年(公元616年)李渊任太原道大使。李渊把长子李建成、四子元吉,及一家老少安置在河东(今山西永济县)。李渊喜欢这个武艺不凡,喜谈兵书的二郎,把他带在身边。李世民随父来到太原。

当时,农民起义军甄翟儿,拥有十几万士兵。气势很大。其中高阳地方的魏刀儿,自称历山飞,是这支起义军中最强悍的将领。他率领手下兵丁来攻打太原。李渊根本没把他看在眼里,只带了五六千兵士出击魏刀儿。魏刀儿假意一战即败,李渊便乘胜追击,一下子孤军深入,已近魏刀儿的老巢,魏刀儿有两万余兵力,李渊与魏刀儿战于西河郡雀鼠谷(今山西介休与霍县之间),竟被魏刀儿反过来团团围住。李渊一看不妙,马上派一二精骑敢回太原报信。

十七岁的李世民听到父亲被围,当即率轻骑精兵赶去营救。

赶到历山飞的包围圈,李世民一马当先,连连射箭,百发百中,顿时杀出一条血路,破围而入。这一下,可是历山飞始料未及的。他手下的围兵更是丈二和尚还没摸着头脑,却已有不少兵丁倒于箭穿刀砍之下。

李渊一见二郎世民已冲到身边,喜从心生,沮丧的情绪立即烟消云散,马上与儿子并肩向外冲杀。

此时后续的大部队也已赶到,倒过来,来了个里应外合,一下子转危为安,而且打破历山飞部,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是李渊以亲身脱险的经历,首次品味到了二郎世民的勇武和刚毅。

李世民不但勇武,而且非常豪爽,令 士族子弟仰慕,纷纷与他交往。有一位叫的年轻朋友请他到家里作客。

长孙无忌的舅舅一看这位青年人的气度,就刮目相看。当他得知这位公子是唐国公李渊次子时,毅然决定要将外甥女许配给李世民。

年方17岁的李世民,与13岁的长孙氏小姐成婚。

现在我要讲讲这位长孙小姐的故事。

这位长孙小姐的祖上长孙氏,是河南洛阳人,祖先是北魏皇族拓跋氏,因为担任过这个宗族的长房,所以改姓长孙氏。从北魏到北周,长孙氏家族世代为贵族之家,“门传钟鼎,家誓山河”。祖父长孙兕,曾任北周左将军;父亲长孙晟任隋朝后骁[音肖]卫将军。长孙晟射技高超,能一箭双雕。曾多次出使突厥,曾向隋文帝建议对突厥实行“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和弱”的分化政策,取得很好的效果。他也是隋文帝、炀帝时期著名将领。

母亲是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千金,高敬德的儿子,是隋朝治礼郎。高家的曾祖从北魏到隋朝,一直都是担任高级官职,是渤海的名门贵族。高氏与长孙晟结婚之后,生有一男一女,长子就是长孙无忌。从长孙小姐的父辈、母辈来看,同李世民的家庭出身一样,都是为军事贵族的高门,李世民与长孙氏的婚姻堪称门当户对。

世上的事,真是有因缘关系。听众朋友记得吗?我在讲述李世民母亲的故事时,曾经讲过,有一位北周的高官长孙晟,得知少女窦氏的非凡见识,曾经表示以后应该与窦氏结为姻亲。可是不幸,长孙晟早亡。留下孤儿寡母。

长孙小姐的舅舅高士廉,看妹妹和两个孩子境遇孤单,便把他们接到自己家中,对两个孩子承担起教养的义务。高士廉与长孙家不同,他是属于文官,素有才望,精通文史。长孙无忌和长孙小姐在舅父的家里,得到良好的教育。长孙无忌“好学,该博文史”;妹妹长孙小姐“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非常尊重上流社会的礼节、道德规范。

因为长孙小姐的父亲亡故,所以舅舅高士廉就为外甥女做主,决定将外甥女许配给李世民,这正合长孙晟生前的愿望。

说起来,长孙小姐也是命中注定高贵之人。据记载,她很感激舅舅给她的养育之恩,结婚后常常回去看望舅舅,住在永兴里。舅舅高士廉的小妾 “媵人音萤” 张氏在长孙小姐住宿的屋宇之外,见到有匹特大的马,高竟有二丈,浑身的鞍俱都非常豪华高贵,这种现象,忽隐忽现,似真似幻,觉得很惊奇,便把此事告诉了高士廉。高士廉听了非常惊奇,请了一位算命的人来卜卦,正碰上是“乾”之“泰”卦,这位算命人解释卦象说:“此女贵不可言。”这是女子的吉兆。这位女子以后地位尊贵,一生发达通顺。

高士廉听得这番演算,不觉转惊为喜,遥想亲外甥女将来会如此贵幸,焉能不为之高兴呢?自然更想到了李世民的未来。

果然,后来李世民登上王位,立长孙夫人为,长孙氏的文化修养和品德修养,使她日后成了唐太宗的贤内助,对于后来的“贞观之治”,长孙氏尽了她作为皇后所能做出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贡献。她也被后世尊为皇后之楷模。

可是,遗憾的是,就在李世民与长孙小姐结婚的这一年,李世民的母亲,因病逝世。失去母亲,使李世民悲痛不已。直到李渊当上皇帝之后,李世民回忆起母亲,还禁不住在大臣们面前放声痛哭。

听众朋友,今天播出的《大唐圣王李世民》第二集到此结束,请继续收听第3集【结交豪杰刘文静 设奇计促父起兵】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