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大唐圣王李世民】危机时刻哭劝父 拿下霍邑立殊功

2017年07月01日 13:15 PDF版 分享转发

【大唐圣王李世民】危机时刻哭劝父 拿下霍邑立殊功
圣王】危机时刻哭劝父 拿下霍邑立殊功

记者/主持人:静汝

听众朋友您好,这里是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千古英雄人物》专栏,我是路平。今天播出的是《大唐圣王李世民》第四集《危机时刻哭劝父 拿下霍邑立殊功》。

隋末天下大乱,“四十八路烟尘,百零八路霾烟”英雄并起,共逐其鹿,最后胜利者只有一位,就是李世民。

大业13年(617年)6月,李渊、李世民父子决意直取长安,

号令天下,建立大唐新王朝。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行为。

当时,李渊、李世民仅有数万之众。而在南面,有更强大的一支反隋力量,就是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号称拥有数十万,控制了几个大粮仓,还有一个巨大的人才库,如魏征、秦叔宝、程知节、徐世勣、单雄信等著名的人物都在李密手下。但是,李密眼看着李渊进军长安,而自己只看准

在这种关键时刻,李世民的高瞻远瞩的大智慧,起了决定性的历史作用。起义的目标直指长安,这是李世民与刘文静在狱中对话就定了的目标。为什么要直指长安呢?长安是隋朝的京都,占领长安会产生重大的政治影响、关中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地势险要,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而当时关中没有强大的势力,容易得手。

那么进军长安,必经之路是西河郡,李渊发出命令,让西河郡丞高德儒听命,高德儒不服从,因此,西征第一仗就是攻打西河。

李渊命令大儿子建成、二儿子李世民兄弟俩带兵出征西河。起兵第一仗,必须速战速决。

李世民、李建成,带足三天口粮,沿途不准损害百姓的一草一木。

他们宣布:“高德儒这个贪官,不顺天意,横加阻挡,谁能抓住他,重重有赏!”受到百姓的支持。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仅仅9天时间,拿下西河,凯旋而归。

李渊高兴的说“像这样用兵,足以横行天下了!”

西河凯旋之日,李渊大将军府里,聚集了起义将领裴寂、刘文静等商议西进策略:废除隋朝苛政、开仓济民、宣布军队所到之处的百姓,免除三年徭役、沿途隋朝离宫释放宫人,让他们回家。一时民心大附,响应者纷至沓来。不到一个月,有数万民众参加义军,为李渊西取长安提供了兵源。

7月,李渊开始西征长安,到了霍邑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在洛阳附近的瓦岗军已经据有隋朝的几个大粮仓,又有几十万军队,瓦岗军队首领李密正打算夺取洛阳,并且“自持兵强,欲为反隋盟主”。

李密派使者给李渊呈上书信一封。向李渊声称“唐公仁兄,弟已攻下洛口粮仓,兵多粮足,正欲剑指洛阳。不日望与兄赴河内(今河南沁县)面结盟约,共同灭隋。”

李渊感到李密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他的姿态俨然是灭隋的盟主,心里很不痛快。

但是,李世民不这样看。李世民认为:这真是天赐良机。李密如果进攻洛阳,朝廷守卫洛阳的将领王世充必然会反击李密,朝廷就没有力量来对付我们。

李世民劝父亲李渊“修书一封,尊他为盟主,助长其傲慢之心。我们这边加快步伐,赶在他的前头拿下长安。”

李渊想了想,表示赞成。我们的力量大不如李密,只能在李密面前表示谦卑,以麻痹李密。

于是,李渊回复李密说:“灭隋盟主非弟莫属,老夫年逾知命,顾不及此。他日大功告成,若能再获封唐公,即万分荣幸!”

果然,李密中计,以为自己稳操胜卷,不再对李渊造成威胁。为李渊西取长安消除后顾之忧。

李渊西取长安定的路线是沿汾河东岸南下,直取潼关。而霍邑是进军途中的第一个目标。这时,坐镇长安的代王杨侑知道李渊立他为王,并非真心拥戴自己做太平皇帝,于是派遣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守霍邑,派左武候大将军率精兵数万守河东(山西永济)。这两名老将都是从无敌手的骁将,所以不把李渊三万人马放在眼里。

李渊的大军进至距霍邑五十余里的贾胡堡,贾胡堡西临汾水,东靠霍太山,形势险要。宋老生麻痹大意,竟没有驻兵把守。这时,正是秋雨绵绵的时节,道路泥泞,再加军粮不足。

这时传来一个消息,周勾结南犯,企图袭击。李渊阵营第一次出现意见分歧。

裴寂认为“太原是义军的根本,义军的家属都在太原,不如退兵回救太原,西征之事,再从长计议。”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李渊听了裴寂此议,认为甚有道理。

李世民劝父亲李渊说:“ 儿以为,入咸阳,号令天下,实为当务之急。如遇小敌即退却,恐怕会动摇军心,甚至造成义军解体。宋老生轻狂,一战可擒。至于粮草,眼下农田稻谷成熟,何愁缺乏军粮?”

可是,一番争论之后,裴寂又与李渊私议,促成李渊决心退兵,发出回师太原的命令,连夜开发。

一名士兵报告李世民,左路军已经出发回太原。李世民策马冲进雨幕,向中军帐奔去。李世民让士兵报告父亲,求见。士兵说,大将军已经就寝,不许任何人打扰。

李世民想到创业大计也许就此葬送,不禁悲从心来。

李世民大哭:“老天啊,你为什么不睁开眼,难道想断送我们李家的基业吗?”。

李渊听后不得不召李世民进帐:“二郎,你在这里嚎什么丧?我又没有死。”

李世民伏地叩头“父亲息怒,二郎在此痛哭,是悲我们就此退兵,李家的基业恐就成为泡影。”

李渊大怒: “太原才是我们李家的根本,现在我们驻兵不前,若被刘武周袭了太原,使我们首尾不顾,还谈什么基业?”

李世民说:“父亲,裴监他们的话,纯粹是危言耸听。现在刘令(刘文静)正与突厥谈判,我有十分把握成功。如果谈判成功,刘武周受突厥控制下,绝对不敢进犯太原。再说,刘武周只有人马二万,我们太原有四万人马,更兼太原城池坚固,粮秣充足,又有各郡县响应支持,刘武周动摇不了我们的根本。”

李渊这才醒悟过来。

李世民又进言:“父亲:我们来到贾胡堡已经五天了,宋老生按兵不动,就是与我们耗时间。现在我们退兵,正中他下怀。实际上,他们二万兵马困在一个小城里,同样面临粮秣不继,兵困马乏的难题。

我已经侦察好了一条小道,只要您下令,我带领精兵沿小道到霍邑城下,悄悄埋伏,待大军掩杀过来,我率领骑兵打开缺口,可将宋老生一举擒获。”

李渊称赞说:看来你很有把握。

李世民说:“父亲,现在全国义兵群起,他们或因距离远,或因没有意识到占领长安的重要性,短期内长安不会有人去攻打。我们应当快速进军,若占领长安,无疑可多得数十万雄兵。李密现在意在进攻东都洛阳,如能拿下洛阳,下一步棋就是长安。兵贵神速,战机瞬息即逝,我们若不赶在他们前头拿下长安,将后悔莫及。”

李渊见世民遇事善断,高兴的说:“二郎,我们的成败就在于你,就按你的计策吧!现在你带我的将令,马上去召回大郎,明天就兵发霍邑。”

事后,李渊埋怨裴寂:“懦夫之徒,几败乃公事耳”

第二天,李世民命刘宏基、阿史那大柰任左右统军,率领五千精兵,沿小路潜行至霍邑近旁,悄悄埋伏在宋老生的鼻子底下。李世民观察到,霍邑城门守备不严,李世民安排一批兵士穿上老百姓的衣服,混入城内,约定他们听到三声炮响后开始动手,争取打开城门接应大军攻入城内。

李渊令三军轻装疾行,分兵临霍邑城前。在地动山摇的喊杀声中,只听三声炮响,城门大开,李世民率领二百骑兵直冲隋军,打乱敌军阵脚,命令伏兵分为两路杀向城门,如潮水般涌入城内。李世民又以轻骑插入敌后,断敌人归路。

在这次战役中,李世民创造了以骑兵的优势取胜的典型战例。仅用了两个时辰,霍邑就被拿下。宋老生被李渊命令就地正法。

这时,刘文静带了突厥大将康鞘利来见李渊,并且带来了突厥送来的五百将士,二千匹战马。刘文静的突厥外交成功,让李渊更加强了进军长安的信心。

拿下霍邑,隋炀帝构筑的防线就此洞开了一个大口子。李渊面临两个选择:是全力攻打据守河东郡、虎视眈眈的屈突通,还是置屈突通于不顾,通过潼关杀向长安?军中为此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派意见。

裴寂认为“应该先把河东郡的屈突通拿下,这样攻打长安就可不战而胜。如果置屈突通于不顾而直接奔袭长安,若一时攻打不下,就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

李建成表示“赞成裴监的意见”。

刘文静认为,应该迅速进军长安,不可耗费我们的时间。

那么最后是怎么决策的呢?

请听众朋友继续收听第五集 《成败关头定决策 进军长安得玄龄》。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