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从当红明星沦为服务员 婚姻失败、破产、自杀…..她还不信命

2019年07月08日 7:37 PDF版 分享转发

7月,电影院的好片不少:《狮子王》经典再现;

《爱宠大机密2》爆笑来袭;

《刀背藏身》江湖侠骨依旧在;

《银河补习班》真诚的邓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贤和开心麻花的碰撞;

《机动战士高达NT》40年来第一部引进的《高达》…..

在厮杀激烈的7月档里,人物传记电影《上海的女儿》,存在感实在微弱得可怜。

7月2日,《上海的女儿》上映。

我在几乎空荡的影厅里看完了整部电影,叙事手法并不算新颖突出,但当86岁的周采芹在荧幕面前,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来时,立刻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周采芹是谁?

她是皇家戏剧学院第一个中国学生;

她是第一个登上英国伦敦西区舞台主演的中国演员;

她是第一个在英国出版中英文唱片的歌手;

她是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第一名中国院士

…..

她曾在舞台上光芒四射,却沦落成餐厅服务员;

她曾拥有爱情,却又失去爱情,最终选择放弃

她曾名利双收,却在一夜之间一无所有

…..

她经历过荣耀加身的绚烂,也跌落过最绝望的深渊,她的一生,正如导演陈苗所言:“这部电影的主题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01/

“我为我的母亲感到骄傲”。

周采芹的母亲裘丽琳,是上海滩赫赫有名裘天宝银楼的三小姐,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小姐。不仅样貌出众,才情更是不一般,作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豪门大小姐竟会选择和一个戏子私奔。

裘丽琳喜欢的人叫周信芳。

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也是颇有名气的京剧大师,但在当时上海的上流社会里,周信芳再出名,那也只是个卑微的戏子,上不了台面,更何况这个男人已经结过一次婚。

旁人无一不劝说裘丽琳:她分明可以嫁给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这个倔强的女人却坚定此生只会嫁给她爱的人,毅然放弃豪门家产,放弃显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裘家大小姐和戏子私奔的消息,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流言蜚语不断,裘丽琳的母亲甚至宣布和女儿断绝关系。

“她太勇敢了。她教会了我关于做女人的一切。

回忆母亲时,周采芹这样说道。

迈进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丽琳却从未后悔过,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毫无怨言的跟着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码头”,为了让丈夫安心唱戏,她成为他的会计,成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们是至爱,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档,彼此独立却又相互依靠。

母亲的独立,果断,坚定,影响了周采芹的一生。

/02/

“要给戏子的女儿争口气。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从小耳濡目染舞台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经和舞台结下不解之缘。

在当时,戏子的女儿,未来似乎就一定要成为唱戏的。

但这一次又是裘丽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来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别人为她规划好的路,要给戏子的女儿争口气。

“别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样,就指望着嫁妆,它只会像磨盘一样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识,这样你就能轻装前进,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人。”

周采芹和母亲

于是,16岁那年,周采芹便独自一人前往英国开始学习戏剧表演,也成为了第一个去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学习的中国人。

异国他乡的生活并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课业,还有不加掩饰的偏见和歧视…..

有外国同学直接当众讽刺她:“你永远不会有一个职业“,断言她永远不会成功,西方人的舞台上不需要一个东方人的面孔。

面对那些否定的歧视的目光,周采芹没有选择逃避,她的骨子里流淌着和母亲一样的勇敢与倔强,她给自己立下了三条严格的行为准则:我要给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负,很多人觉得中国人被打了也不还手,其实,欺负人的人自己才是胆小鬼,我得让他下次欺负中国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了解我现在居住的这个国家的变化。

别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证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带来公平。

/03/

“从巅峰到低谷不过一夜之间。

当时西方人对东方女性有刻板影响,经常她们动手动脚,有些人忍忍就过去了,然而周采芹永远是一耳光甩过去:——“我不需要这些帮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来……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谁都能碰,谁都能动两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说‘不’。”

而她确实有这个底气,1959年,周采芹通过试镜,随后凭借在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间红遍了整个英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没想到,对于这一出并没有什么深度的戏来说,它所造成的轰动令人咋舌——甚至影响到伦敦的时装界,拉直头发,画东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为伦敦姑娘们新的时尚。

苏丝黄拉开了周采芹演绎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参演《007之雷霆谷》,成为第一位亚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话剧《以爱还爱》几乎场场爆满。

1972年,周采芹凭借在《斗争对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国电影电视演员协会最佳电视演员。

与此同时,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亚洲连续两年占据排行榜首位。

一时名利双收,风光无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运的风暴即将呼啸着向她扑来。

一夜之间,她一无所有。

/04/

“40岁,什么都没有了,重新开始。

听旁人建议,周采芹开始将重心转移到投资上,然而经济危机的到来让她的投资彻底失败,不仅全部积蓄化为乌有,拥有的4栋房子也都成为了浮云,而经济危机也让她的演艺事业跌入低谷。

40岁那年,她从耀眼的变成身无分文的流浪者。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但更让她崩溃的是,从家乡寄来的信件中,她察觉到了那个一个可怕的事实——母亲已经去世了,“我觉得我赖以生存的目标被永远地夺走了。”

事业的失败,亲人的离开,一度击垮了周采芹:“地铁很脏,我走来走去,很想跳进去,做(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确实尝试过自杀,随后被送进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个人在床上反复思考求生的决心,再生的勇气,一开始她没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块去英国前母亲送她的那块手表:“当我在阳光下把表捧在手心里,看着小表盘上那一圈闪亮的金边时,我丝毫也不怀疑,那时我死去的妈妈在看着我,她似乎在对我说,我不应该白白浪费这个她精心创造和培育的生命。树干虽然被砍伤了,但大树不能死。”

“沮丧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后退四步,可你还是应该为那前进的一步而高兴……第三步,你能体验到的唯一感觉是惧怕,怕什么呢?什么。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现在对你来说最好的事是让自己沉下去,不要觉得内疚。放松。”

跌倒了,就站起来,拍一拍灰,继续向前走。

于是,40岁,重新来过。

她离开了承载自己荣耀和低谷的英国,投奔远在美国的弟弟,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当过餐馆里的服务员,当过电话接听员,在哈佛大学管理过档案,还到给穷人看病的免费诊所做义工…..

但即使在为生活发愁的时候,她依然坚持每天空出一点时间学习:最困难的时候,开始去学习新东西。会忘记自己的困境,也真的会有收获。

在她的起居室里,即使最困难的时候,最多的永远是书,宛如一个小型的图书馆。

后来再回忆起40岁的那段时光,周采芹感慨道:40岁以前是女孩,你经历过,才感受到内心的力量,原来我这么强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点,也是我最斗志高涨,气场最强大的时候。

自那以后,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过。

来源:视觉志

/05/

“我是吃开口饭的人啊。

或许有的时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内心。对于周采芹而言,一切浮华褪去,小时候和自己不亲近的父亲的身影竟然渐渐清晰了起来。

父亲在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曾唤起她对舞台最初的热情,她真切的意识到,她和父亲一样:“是吃开口饭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台是她的归宿。

把过往的荣耀都抛开,把一切功名都抛开,将自己彻底沉淀下来。

参加戏剧运动,到哈佛上夜课,研究莎士比亚戏剧,再到成功进入塔夫茨大学的戏剧系,进入剑桥剧社…..这一路,周采芹走得无比坚定。

剑桥剧社的收入其实很低,但周采芹却没有一句怨言。她在剧社里呆了三年,用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为了挣学费和生活费,那个曾经接受鲜花掌声的女人,却拿着桶把剧院的椅子一张张擦干净。

陈冲在看完舞台剧《金孩子》后,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动得要死:“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难忘,她的悲情、她的执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现得淋漓尽致。”

始终相信,总有一些坚持,能从一寸的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06/

“你要永远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

这是去英国前,父亲周信芳对周采芹说的一句话,也成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

这句话,周采芹记了一辈子。

于是1981年,当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请周采芹回国执教时,她没有半分犹豫就同意了,虽然那个时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没了。

但:“我是中国的女儿”,“我是上海的女儿啊”。

那个远渡重洋的浪子,终归是要回家的。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戏剧学院授课期间,周采芹打破了传统刻板的教学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创作天性”训练,后来影响了一批优秀演员,包括巩俐在中戏的老师,曾经也是周采芹的学生。

老戏骨杜源至今还记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见面,那个穿着牛仔裤的女人,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表演的“松弛”。

“如果你放松了,你就打开了想象的闸门”。这句话,杜源记忆至今。

/07/

“我不喜欢被称为‘太太’”。

周采芹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

父母的爱情太理想也太美好,周采芹曾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向往,曾一腔热血把自己投入到两段婚姻里,却都无疾而终。

于是26岁那年,周采芹做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不理解的举动:不再结婚。

“我经历过两次短暂的婚姻,我发觉婚姻、丈夫没什么意思。”

“我最不喜欢人家叫我‘太太’,我说我不是太太,你也不要叫我太太。很沉闷。我很钦佩和尊重婚姻长久的人,但我做不到,婚姻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妥协,我不是一个妥协的人,一个不妥协的人是没有办法跟别人住在一起的。”

周采芹是豹子,是没办法被“贤妻良母”这四个字所驯服的。

陈冲为情所困,觉得男人或许是当务之急时,曾经找过周采芹聊天:“她看了我一眼说,‘男人’,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单调无聊的话题。”

“我得承认,男人在我的人生里都很重要,他们按顺序排列,依次为父亲、儿子、朋友、情人和丈夫,但我从来都不需要他们供养。”

属于她的真爱从来都是舞台,就如陈冲所言:“演完后我到后台看她,她脸上的妆和身上的服装被泪水、汗水浸透。从她的形体动作看她有些累了,然而她的眼睛却异常的亮,一副女人被狠狠地爱了一宿的样子。舞台是她的情人,她的美酒。”

对于周采芹而言,关于婚姻,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任何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记得取悦自己是女人一辈子的功课,生活不止爱情一种选择。如果一定以别人的眼光或标准来桎梏自己,认为这是你唯一的出路,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真正的独立的女性,如周采芹,从不会因为所谓安全感匆匆投入一个人的怀抱,亦不会为了外界桎梏自己。

别人给你的能量总有一天会消失,不管是自由还是安全感,都应该是自己给自己。

/08/

“要有学问,要有本领,女人才能自由,随便哪里都能去。

没有稳定的长久的婚姻又如何,你看周采芹人生的后半程依然精彩的过分额。

六十多岁在好莱坞照样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陈苗指出周采芹在好莱坞是所有亚裔演员的“教母”。

吴珊卓:她在亚裔美国演员中有特殊的地位,我敢肯定采芹至少扮演过一次我们每个人的妈妈

温明娜:一个无比强大的人格。

周采芹不在意角色大小,每个角色都倾尽全力,演什么像什么,“极有生命力”。

她与温明娜,俞飞鸿,邬君梅,卢燕,奚美娟一起出演的《喜福会》,成为了第一部好莱坞全亚裔阵容的里程碑之作。

《艺伎回忆录》里,与巩俐、章子怡、杨紫琼同台飙戏。

《惊天魔盗团2》

《幸运奶奶》

2001年,周采芹被授予艾美奖终生成就奖。

她的字典里好像从来没有退休和安分两个字,年龄从来不是阻碍。

2007年,在接受《鲁豫有约》采访时,周采芹骄傲而坦然的谈起自己的年龄:如果想做的事情都在手上,该领悟的道理都明白,该练达的人情都清楚,那流失的胶原蛋白,都是我们给时光交的学费,衰老就是成长的勋章。

有记者采访时询问:你希望人们如何记住你?

周采芹引用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的话作为回答:“生命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嗅中消失了。”

除非是超级巨星,超级伟人,否则很快就会被遗忘。我们尽兴生活,不是为了让别人记住,只是为了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此生:“我至今还没有教会自己相信命运”。

86岁,依然未来可期。

来源:视觉志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