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小時候撿糞的汪洋靠妻子飛黃騰達

2019年08月13日 4:10 PDF版 分享轉發

文章轉自網路,旨在為讀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來源:蘋果日報

2017年上位政治局常委的,被外界列入團派代表人物,目前在中南海的權力格局中四平八穩。有關汪洋的傳聞並不太多,不過他靠娶得有背景的妻子獲庇蔭走入仕途,還是值得一說。汪洋本出身草根、無顯赫背景學歷,靠娶地方官員的女兒為妻,改變人生,又抓住機遇獲鄧小平青睞,加上善於官場交往,終在中共官場節節高陞,躋身權力中樞。

中共官方資料中,提到汪洋和妻子育有一女,但沒有提及姓名。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汪洋家鄉是省宿州城郊汪家村,汪妻叫祝瑪麗,是70年代安徽宿縣地區行署副專員祝建遠的女兒。但汪從安徽到北京做官,直至出掌重慶、廣東以及再回京,他的妻女都十分低調。

汪洋父親早逝,他中學未畢業就輟學工作,到宿州(時稱宿縣)一食品廠當工人。他首次命運扭轉,是娶了時任宿縣地區行署副專員祝建遠的女兒祝瑪麗為妻;從貧寒家庭出身的工人,到地方要員的乘龍快婿,汪洋人生重大轉變。1976年,中學未畢業的他,被調進當地「五七幹校」(文革時專為官員接受再教育而設的學校)做教員,之後又升教研室副主任和校黨委委員。

1979年,中共大批提拔年輕幹部,24歲的汪洋被送去中共中央黨校學習,踏上仕途階梯。1982年他出任宿縣地委副書記、后又調共青團委,成為中共團派陣營一員。

1989年六四事件后,鄧小平力推經濟改革應對國內外壓力。當時34歲的汪洋已調任安徽銅陵市長,在他一手策劃下,當地輿論呼籲所謂解放思想、破除姓資姓社藩籬,與鄧期待不謀而合,引起北京媒體關注,官方《人民日報》也轉發評論,譽為「銅陵改革」。

1992年鄧小平南巡路過蚌埠,在迎賓館召見汪洋,鄧對汪十分欣賞,加上汪一副娃娃臉,戲稱他為「娃娃市長」。有鄧的抬舉,汪仕途更上層樓,進入中組部後備幹部名單。不久他升任安徽省副省長,時年38歲,是中共當時最年輕的副省長。

之後,汪洋的仕途入快車道;44歲出任國家計委副主任;48歲任國務院副秘書長;50歲出掌西部直轄市重慶;2012年11月15日52歲時汪洋成為中共政治局委員,正式躋身「黨和國家領導人」行列。2013年3月16日,擔任副總理。

2017年10月24日,汪洋終於晉陞政治局常委,擔任政協主席,2019年7月,兼任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汪洋在七常委中排名第四。

有與汪洋相熟的內地記者曾撰文披露,當年他在幹校結識汪,幹校位於蚌埠市塗山,兩人經常在幹校校園徜徉,偷吃過園藝場果樹的蘋果。汪調任安徽省體委主任后,該記者求他「開後門免費睇波(看球)」,汪也應允,為記者寫求情信。該記者慨嘆,想不到汪後來「官越做越大」,每次全國兩會北京大會堂見到汪,兩人也只能「道聲好,說再見」。

港媒《蘋果日報》報導引用汪洋家鄉安徽省宿州城郊汪家村的村民夏先生說:「他可是從下面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小時候還撿過糞。」

汪度過童年的汪家村,現已成經濟開發區,大小廠房林立。村口有個土堆,旁邊有一棵樹,沒墓碑,村民指這是汪父的墳。汪年幼時父親去世,其父兄弟眾多,現已搬出城居住,只有祭祀才會回鄉。

汪洋三兄妹,他是大哥,弟弟在合肥工作,妹妹至今在宿州侍奉老母。汪母仍住宿州金城街老宅。鄰居說,汪小時一家人就住此,記者日前到訪,鄰居稱:「老太太(汪母)還在,外孫經常推出來散步。」據悉,汪母雙腿不便,出門常坐輪椅。

同村的汪大媽還告訴記者:「他(汪洋)兄弟倆都生的女孩,聽說汪洋的閨女在外國留學。」「每年兩季他們家人都會回來拜。最後一次看到汪洋來是他離開安徽調到北京工作之前。」

據悉,汪的岳父2012年時仍住在老家桃溝鄉劉瓦房村,毗鄰高鐵站。村民夏先生稱,高鐵站本來是要建在另一個鎮的,「專門修在那兒,大概也有他(汪洋)老丈人的因素」。

_(網文轉載)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