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逸仙周刊 | 祥子:起而行之,一個獨立公益人的成長

2019年12月19日 7:14 PDF版 分享轉發

轉自:mp.weixin.qq.com , 旨在為讀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CDT編者按:據網上消息,中國勞工行動研究者、微信公眾號「心環衛」創辦人陳偉祥(祥子)與一名實習生於2019年12月17日17點十分左右,從住處被十余名身著警察制服者及便衣押出,帶上一輛車號為粵A03505的麵包車,目前尚不清楚罪名或被帶往何處。與此同時,另一名公眾號運營的夥伴在外同時失聯。祥子等人被帶走已超過24小時,至今音訊全無。

人物簡介:從一個迷茫的醫學生成長為一名方向堅定的獨立公益人,需要多久?祥子告訴你,或許只需要一個機會看清自己的內心所求,而後再投以行動,加以反思。

第一次聽說祥子,他正在「抨擊」校長午餐會。在別人眼中「提供溝通平台、促進學校發展」的校長午餐會,到了祥子這裏,卻成了「悲哀的現實」,他惋惜著自己成了「被親民的工具」。

那是祥子第二次參加校長午餐會了,那時他假裝是研究生,才得以參加。但好不容易得來的機會卻讓祥子看清了校長午餐會的本質——頂多算學校面子招牌,並沒有多少「議校政」的意義。這就像公益時一樣,沒有多大作用,卻成了校方所謂「招牌」。

農民之子:為底層工人發聲

採訪祥子的時候,正值春節。雖然放了假,但祥子也沒閑下來——沒有旅行、沒有聚會,他沒有給自己放假,依然行走在公益的路上。

近期,一起無薪上班的事件成了他的心頭大石。廣州市越秀區環衛工於武倉被無故解僱后,仍堅持無薪工作,以此來控訴政府的無理行為。祥子敬佩于武倉的維權行為,於是他為「于大哥」發起眾籌,替政府為其發工資,並發動身邊大學生髮微博跟越秀區局「約飯」,希望增強交流、促成官民間的平等對話。事與願違,城管局並未在「約飯」當天出現,之後的元宵節前夕,城管局用《八大規定》的獨特解讀「政府和群眾不能一起吃飯」、以及「主任休假無法處理」來搪塞祥子的質問。「我也不打算再請城管局吃湯圓」。目前,祥子正打算寄出邀請函,再約城管局座談。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這不是祥子第一次為底層工人發聲。機緣巧合之下,農民工身影漸漸走進了祥子的視野。

2011年的國慶假期,在富士康「十二連跳」的刺激下,為了實地感知真實的工人生活,祥子腦子一熱跑去富士康當「卧底」。在富士康,他成了一名最底層流水線的普通工人,崗位是「貼I/O排線到支架」——其實就是製作ipad耳機音量開關里的一條線。每完成一個動作需要13秒,一天需要工作11個小時。工作時,不能說話聊天,不能蹺二郎腿,人像機器一樣工作著。六天後,祥子「逃離」了富士康。他心中五味雜陳:逃離「機器監獄」的歡暢,底層勞工生活的麻木、社會漠視勞工的悲哀……

在第一次有意識地接觸公益之後,祥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勞工群體。「農民之子」的身份讓他更能夠理解底層農民工在夾縫中生存的不易,通過與勞工群體的接觸以及公益經歷的積累,他了解到生活的不公對底層農民的傷害,也看到了勞工這一群體被社會所忽視的現實,而政府的「關心」也可能只是「一場秀」。

人們喜歡用「城市的美容師」來形容環衛工,但卻幾乎沒人去關注這些「美容師」的生活過得是否艱難,權益是否受到侵犯。近年來,環衛工的事件屢屢發生,當對環衛工罷工如潮的抨擊聲淹沒了環衛工的維權之聲時,祥子帶著「他們為什麼罷工?」的疑問,走進了環衛工的生活。

2012年12月到2013年1月,廣州共發生了五起環衛工罷工事件。在罷工現場,祥子了解著每一起事件的來龍去脈。當時越秀區罷工的環衛工人最終拿到手的工資是1600塊左右,且各類亞運、創文、春運補貼都沒法拿到。而番禺區罷工環衛工人每人到手的工資只有820多元,他們每天工作6.5個小時,沒有休息日,沒有加班費,亦沒有任何補貼。

往返于學校和罷工現場之間、致信城管委要求公開公共財政對環衛工的投入、聯繫媒體進行報道,祥子努力地為環衛工人爭取應得的權益,改變他們「尷尬的生存狀態」。最終,數次罷工換來了2013年4月《廣州環衛用工指導意見的出台》,環衛工工資上漲40%。

對祥子而言:「環衛工人的工資是對這座城市良心的拷問。」

大學生公民:尋找大學良心,關注校內公益

祥子所在的大學,是以「獨立」和「自由」著稱的華南高等學府中山大學。祥子戲言:「有幸」生活在中山大學,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他公益之路的成長。

2013年3月,祥子和十余名中大的同學共同成立了「中山大學校工權益關注組」,他們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對中大東校、南校和北校三個校區的宿管、清潔工、保安、送水工、食堂工人進行調研。5月26日,「關注組」邀請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等媒體出席中大校工權益調研報告新聞發布會暨調研分享會。而後,關注組先後致信中大校長、校長辦公室、廣東省總工會、廣州市總工會。經過小組的窮追不捨,校方的回應最終在六月底姍姍來遲。

作為中大第一起關注校工權益的活動,當中有兩件事讓祥子深有感觸。其一:在媒體對校工權益調查報告公布進行報道后,學校學生處處長及後勤經理私下找祥子「約飯」,在南校藍草坪餐廳聊校工權益問題。當校方欲說服學生不要繼續進行校工權利調查時,剛好一個服務員聽到了,她非常激動:「你們是不是做那個校工調查的呀,真的很感謝你們,我在東校做宿管的姐妹工作真的慘。」剎那間學生處漆處長就「石化」了。祥子對他們感慨了一句:「你們總算知道問題嚴重了吧。」

其二,在校工行動一直得不到回應時,祥子嘗試在網上發起「628,我們一起去給校辦送良心」的活動,活動前夕與校方多個領導的「斡旋」下,「無奈」刪掉了微博。「一個宿管看到微博被刪了,很緊張地到處問宿舍樓的同學是不是關注組的同學遇到了什麼危險。後來恰巧有一個同學跟我說了這事,讓我很感動。所以,很多時候,並不是我一個人在行動,我並不孤獨,他們一直在予我力量。」

有人以為這樣的調查並不簡單,或許只能蹣跚前行,殊不知調查是暗地裡進行的,有意避開了校方的監查,故並未遇到多少實質性的困難。祥子在博客中這樣寫道:「所謂困難,我想是學生需要有挑戰校方的勇氣,敢於同校方對話的魄力,直指校方的違法行為,才有可能將學校拉到談判桌上,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後來,由於個人學習緊張的原因,「校工權益關注組」最終沒有堅持下來。如今雖沒有了團隊,祥子依然持續關注著校內的各種公益活動。在他看來,面臨任何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立刻行動起來,校內公益也是如此。學生遇到問題,不應單純寄希望于「校長午餐會」、「十大提案」等,最好的方式是直接找學校相關部門反映問題,要求官方回應,並可利用信息公開、信訪等途徑獲取法定回應,必要時以集體名義做出呼籲與行動。2014年北校區新教學樓開放時間更改一事,學生聚集在教室呼籲簽署聯名,施以校方壓力,祥子贊同也讚賞這樣的行動。

「關注校政本身就是公益,大到校園民主,小到校方各類項目工程上馬,均與每一個學生利益息息相關,都要關注;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中堅,要關懷社會,扞衛社會公義。為社會不公發聲行動,亦是公益之所在!」

人生最好的選擇:Followyour heart

祥子,真名陳偉祥,汕尾陸豐人,中山大學醫學院大五的學生,卻自詡為「一個不是醫學生的醫學生」。高中時作為一名理科生,祥子報考的志願囊括了「生物、物理、化學」,而醫學成了他「順理成章的第一選擇」。

在大學里,醫學生可稱得上是最忙碌的學生,一星期四十幾節課讓不少醫學生喘不過氣,當然也無暇顧及其他事情。剛進入大學,祥子看不到大學的價值何在,他選擇用學習來充斥自己的迷茫。於是他成了一名「學霸」,學習成績優異的他順利拿下了國家勵志獎學金。

大一的暑假,他到貴州進行了為期十五天的支教。正是這次支教,開啟了他對這個社會的思考,當得知村裡80%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時,他深深地震撼了。這次「無意識」的公益,讓祥子重新定義了他自己的價值,也在某種程度上結束了自身的迷茫,他深知自己應該重塑自身及大學的價值。

一開始關注公益,祥子並未多想,即以實際行動投身其中。他笑稱:「像我一個典型的理科生,腦里也想不出解構社會的大道理來。」在每一次的行動,他從中更好地理解人文社會、理解社會問題。「千萬不要只做一個純粹的行動者,行動的激情是迷藥,有所反思才是不竭的動力,此時你的行動才是有價值的。」作為「美好社會的朝聖者」,祥子不是一個「美好社會的空想家」,他用實際行動為推動社會的發展獻力。「在行動中學習領悟,用行動去學習理論,用理論去引導行動,這是我在行動成長自我的方式。」

家裡人不理解祥子做的事,他們眼中的公益就是在經濟富裕了之後回報社會。但于祥子,公益就是推動社會大眾,用人民自己的力量自下而上建設自己的社會與國家,用行動扞衛社會公義與自由平等。畢業在即,祥子堅定地說,社會建設的路還很長很遠,公益、關注公共事務將會是他的長期事業取向。目前,他一方面在尋覓他能夠付出所能的公益平台機構,一方面卻徘徊於家庭經濟壓力之下,所以他仍在思索接下來短期的職業取向。「六月見分曉」,他如是說。

如今,祥子跟許多大五的醫學生一樣,白天在醫院實習,實習之餘也會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關注一些社會議題。若遇到個案或事件,他就會花更多的時間研究,看能否做點努力。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看不清中國的現狀,以為自己生活在烏托邦當中。「而覺醒的青年人如同戲謔般仍自我陶醉地生活,面對社會不公無動於衷,用一種可怕的沉默縱容罪惡,哪怕是他們期盼盡一個公民的責任都是無比奢求。這是令我悲哀的事。」

有人質疑祥子:把青春放在這些可有可無的事情上有意義嗎?祥子坦率地說,他並不介意,人各有志。從前看到梁文道先生的「青春是用來浪費的」,他並不理解。但在一次次的行動中,他明白了每個人可以有自己對生活的追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方向。祥子在偶然中開啟了公益之路,又在磕磕碰碰中慢慢成長。青年人剛開始尋找生活的軌道時,要多嘗試,勇敢邁出第一步,但最重要的還是「follow your heart」,明白自己心中真正渴求所在。

老舍先生筆下也有一個「祥子」,在吃人的社會中,他終究逃不過生活的坎坷和苦難。言及「駱駝祥子」,祥子道:「我們有些許相似:出身農村,逃不出底層的苦難命運與悲哀。並不是不想逃,而是當下不公義的社會現實不能置身度外。」但不同的是,現實中的祥子不會因失望而墮落,不會因無力而逃避。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他是一名改變不公的行動者。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