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西方50位社會學思想家的思想

2020年01月14日 14:08 PDF版 分享轉發

轉自:新世紀,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1、孔德 (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

代表作:《實證哲學教程》(1830-1842年),《實證主義手冊》(1851年),《實證政治體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觀的綜合》(1856年)

思想背景:18世紀末進步哲學特別是杜爾哥與孔多塞的思想;自由主義思想特別是亞當.斯密和薩伊等自由主義政治經濟學家的觀點;聖西門、康德、笛卡兒、孟德斯鳩、休謨的思想;孔狄亞克和“觀念學派”以及牛頓自然科學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用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研究人類社會,重整社會秩序的希望在於建立一種普遍人性的人道教,這是社會學的任務。在整個世界發展中,群體、社會、科學甚至個人思想都經歷了神學、形而上學、科學三個階段。按物理學的分類方法,把社會學分為社會動力學和社會靜力學:社會動力學是從社會變遷的連續階段和相互關係的過程來研究社會發展和進步的規律;社會靜力學旨在研究社會各個不同部分的結構關係,以及彼此間持久不斷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幾個不同層次的結構和相互關係的各個方面。社會學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實驗、比較和歷史方法。

2、馬克思 (Karl Marx,1818-1883年)

代表作:《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德意志意識形態》(1846年),《宣言》(1848年),《政治經濟學批判》(1859年),《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資本論》(三卷,1867,1885,1894年)

思想背景:德國唯心主義特別是黑格爾的辨證法思想;法國的傳統社會主義特別是聖西門派的思想;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主要是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思想;萊布尼茨的發展思想和康德的衝突中心論;盧梭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社會契約論》等著作;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和人類學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社會形態的基礎,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是社會一切關係和形態變化的基礎;階級利益和鬥爭是社會歷史進步的主要決定因素,目前為止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人類歷史既是人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的歷史,也是人類日益異化的歷史,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商品拜物教是經濟異化的典型形式和高級階段;法律、政治、宗教等上層建築不僅是經濟基礎的反映,還反作用於經濟基礎,思想的根源在於倡導者的生活條件和歷史環境。歷史進化論觀點認為人類社會歷史上出現過四種生產方式: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本主義的,每一種方式都是它先前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和對抗的產物,人類社會的最後階段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生產關係后建立的共產主義。剩餘價值論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本質和秘密,提出商品價值的唯一來源是人的勞動。

3、斯賓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年)

代表作:《政府的適當權力範圍》(1842年),《社會靜力學》(1850年),《進化的假說》(1852年),《心理學原則》(1855年),《第一項原則》(1862年), 《生物學原理》(1867年),《社會學研究》(1873年)

思想背景: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以及漢密爾頓關於哲學方法的思想;萊爾的《地質學原理》中發展假想的思想,拉馬克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赫胥黎的進化思想和孔德的實證哲學和社會學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事物的基本規律是“力的恆久性規律”,任何事物在這種力的規律的作用下,都不可能保持其自身的同質。作用於同質事物的力必將引發其不斷的變化,普遍的進化框架認為社會進化是不斷個性化(individuation)的過程,社會是實現個人目的的工具。社會的發展取決於社會和自然的環境,不一定要經過預設的階段,社會機構是功能與結構迫切需要的產物,不是行動者意圖和動機的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部分開始分化,體現為結構的增加。在從無差別遊牧部落向複雜的文明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勞動的不斷分化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化。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基本的社會分類是軍事社會和工業社會,在前者中人類的合作是通過暴力,而在後者當中,合作是自願、自發的。國家的唯一權利是保護個人的權利和地獄外部的侵略,好的社會基於追求自我利益的個人之間的契約。社會科學是客觀的,社會科學家須儘力擺脫不適當的偏見和情感。

4、齊美爾(Georg Simmel,1858-1918年)

代表作:《社會分化》(1890年),《歷史哲學問題》(1892年),《貨幣哲學》(1900年),《社會學:關於社會交往形式的研究》(1908年),《社會學基本問題:個人與社會》(1917年)

思想背景:法國和英國實證主義思想和達爾文、斯賓塞的進化論觀點,德國人類學的發展“平行”理論和利珀特的觀點;康德與新康德哲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尼采和柏格森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不是脫離個體心靈的精神產物,也不是個人的總和,而是因互動而結合在一起的若干個人的總稱,社會學是一門研究人類面臨的問題和他們的行為規律的科學。社會學分為一般社會學、形式社會學和哲學社會學三類,其中社會學的主要任務是識別人們社會交往的基本形式。“理解”概念認為社會科學研究者難免帶有主觀的價值取向,其知識也具有主觀的和相對的性質。群體互動形式的研究證實了大群體和小群體的差異。社會是一個包含合作與衝突、吸引和排斥的矛盾統一體,社會交往的複雜性必然導致合作與衝突的存在,社會衝突可以分為現實的和非現實的,它對於群體和社會的整合具有積極功能。資本主義文化的根本矛盾是文化的客觀性與人的個性自由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普遍的貨幣關係中個人喪失了自己的特殊性;客觀物質文化越發展,人的個性與創造力越衰退,個人在資本主義文化體系中的特徵是對社會的疏遠和異化,這種矛盾無法解決,個人的發展只能是畸形的。

5、塗爾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年)

代表作:《社會分工論》(1893年),《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5年),《自殺論》(1897年),《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

思想背景:法國學術歷史主要是啟蒙主義傳統尤其是盧梭和孟德斯鳩的思想;孔德和聖西門的社會觀特別是孔德的《實證哲學教程》;博納爾和邁斯特爾等的反啟蒙運動思想;庫朗熱的歷史研究方法及其著作《古代城市》;哲學家布特魯的反還原主義學說和新康德主義哲學家勒努維耶的觀點;塔爾德的《模仿的法則》中的理論;斯賓塞、齊美爾、藤尼斯和心理學家馮特的一些觀點。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學具有獨立的研究對象即社會事實;社會事實具有不同於自然現象、生理現象的特徵。社會事實以外在的形式“強制”和作用於人們,塑造著人們的意識;人們無法擺脫這種強制的熏陶和影響,且如果對某些社會規則拒不遵從將受到懲罰。社會高於個人,社會事實無法用生理學、個體心理學以及其他研究個體的方法來解釋,而必須用社會學的整體方法和觀點來解釋。宗教、道德、法律、社團和語言均屬社會現象,都是社會學特定的研究對象。社會事實分為運動的狀態和存在的狀態;前者指與思想意識相關的現象,亦稱團體意識;後者是社會上一切組織和有形設置。統計方法可以幫助社會學研究處於社會現象層次上,防止任何形式的還原論;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是社會學兩個不同但必要的研究方法;可以採用假設-推測-檢驗的研究步驟。社會團結的基礎在於社會成員的共同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它又可以分為有機團結和機械團結兩種類型,有機團結基於社會分工,職業專門化使集體意識受到削弱的同時增加了相互依賴並要求新的職業道德的確立。社會危機的本質是一種道德危機,現代社會團結面臨著解組的危險和反常社會分工的破壞,需要建立一種與社會分工相適應的多層次道德體系。社會自殺現象根據溯源分類法可以分為利己型、利他型和失范型三種。

6、沃德(Lester F. Ward,1841-1913年)

代表作:《動態社會學》(1883年),《文明的心理因素》(1893年),《社會學大綱》(1898年),《純粹社會學》(1903),《實用社會學》(1906年)

思想背景:孔德的實證主義傳統,達爾文、斯賓塞、薩姆納等的社會進化論,美國的進步運動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發展是宇宙發展的一部分,每一後續階段都是前一階段成就的積累;社會力量也是在人的集體狀態中發生作用的心理力量,社會學的基礎在於心理學,人可以從理性上控制社會過程(有目的進化論)。進步分為兩種:自然的和人為的,前者依進化的一般法則發展,是被動和消極的;後者以前者為基礎,表現為更加複雜的理智、道德和審美進步,是主動和積極的。國家是集體意識的體現者,將來競爭和壟斷應讓位於自覺的協作,建立一個“有目的”社會,教育和科學是這種計劃的工具,科學方法的發展使人類日益有可能有意識地改善進化中的社會。人類學研究人類歷史的自然方面,社會學研究人類歷史的文化和心理方面;社會科學的使命應是賦予人類為尋求幸福而必備的知識。

7、韋伯(Max Weber,1864-1920年)

代表作:《中世紀商社史》(1889年),《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05年),《政治論文集》(1921),《經濟與社會》(1921年),《學術理論論文集》(1922),《社會史與經濟史論文集》(1924)

思想背景:德國康德唯心主義哲學傳統中強調“人是文化和歷史領域中積極和自由的行動者”的思想;文德爾班、李凱爾特、狄爾泰等新康德主義者關於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研究方法區分的思想;雅斯貝斯關於解釋與理解之差異的思想;經濟史學家和歷史主義經濟學家羅舍爾、克尼斯、瓦格納、布倫塔以及社會學家藤尼斯、齊美爾的思想;尼采和馬克思關於意識與利益的觀點。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科學研究關係到價值相關性和價值中立性兩個問題,一個涉及選題,一個涉及客觀和科學的分析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既要反對純思辯的哲學研究方法,也要反對實證主義的社會決定論。(理解)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社會行動的“主觀意義”,社會行動類型主要有四種:目的合理性的、價值合理性的、情感性的、傳統習慣性的。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學”,除了應對社會現象作合乎規律的因果分析外,還必須深入地探尋導致特定社會現象出現的個人行動動機,理解現象背後隱藏著的屬人的“意義”。理想類型是研究社會和解釋現實的一種概念工具,是比較研究的得力方法。社會統治有三種類型:傳統型、個人魅力型、法理型,其中科層制(或官僚制)是法理型統治的最典型和純粹的形式,它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人的社會地位是由經濟、政治、聲望等多元因素決定的。近代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是以表現在歐洲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倫理中的“資本主義精神”為支柱的,這種精神是西歐理性主義長期發展的結果;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生與新教倫理有著一種內在的親和關係。世界宗教根據對待世界的方式可以分為四種理想類型:入世禁欲主義、出世禁欲主義、入世神秘主義、出世神秘主義,現實中往往有各種成分的雜合。

8、薩姆納 (William Graham Sumner,1840-1910年)

代表作:《社會階級間的負債》(1883年),《民俗論》(1906年),《事實的挑戰及其他》(1916年)

思想背景:斯賓塞的實證主義和自由放任思想,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基督教神學理論以及美國社會政治新思潮。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是一個由個人組成的群體,其中存在的合作與對抗決定著人類文明的存在和發展;社會的不平等是自然的狀態和文明發展的必要條件;財產和社會地位的競爭導致有益的結果:消滅不適應者,保持種族興盛和文化繁榮。社會科學對民俗的研究,與生物學對細胞的研究具有同樣的意義,一切社會制度還原為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民俗和民德;風尚是指人們在追求滿足自己需要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行為方式,個人層面上叫習慣,群體層面上叫風尚。民族風尚包括一切標準化的行為方式,其形成原因有兩類因素:各種利益之爭(生存競爭中的保衛和進攻);人類行為的四種主要動機——食慾、性慾、虛榮心和逃避恐懼的心理(其基礎在於利益);風尚不是人的自覺意志的產物。社會的發展只是生物進化的一種形式,在於內群體間和外群體間的爭鬥和競爭;同一類習俗標志著同一個種族;內群體中存在一種團結的合作關係;和外群體之間是一種敵對關係(民族中心論)。應當反對任何形式的人為或國家法律對社會生活的干預,社會整體運行的機制就是競爭,社會是競爭著的群體的組合。

9、吉丁斯(Franklin Henry Giddings,1855-1931年)

代表作:《社會學原理》(1896年),《人類社會的科學研究》(1924年)

思想背景:孔德的實證主義和斯賓塞的進化論思想,塗爾干、薩姆納、沃德等的社會學思想和心理學研究,塔爾德的模仿論,密爾等的政治社會思想,經濟學的主觀價值論和亞當.斯密的人類情感說。

主要學術思想:主觀的社會事實即“同類意識”是社會學研究的中心;同類意識是指一種含有同情和知覺因素的心理狀態,它產生於個體之間的互動,社會是由同類意識結合在一起的一個人群;同類意識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它使個人由最初模糊的群體狀態進入到有組織的社會固定狀態,使一切社會組織、社會團結和合作、社會適應和進步成為可能。最初的無意識行動變成習慣,直至成為必須遵循的標準規範;社會遵從的壓力代替了環境造成的盲目壓力,也取代了自然選擇。生存競爭帶來容忍與合作,甚至超越衝突在聯想、模仿等機制的相互作用中使人們對共同利益產生必然的認識。社會分為四個層次:同類意識發達的(合群的人),同類意識不發達的(不合群的人),沒有同類意識的(反群的人),同類意識墮落的(偽群的人)。社會學研究的基本單位是個人,通過個人來透視社會,通過同類意識來透視“社會性”和社會協調的行動;一切社會現象都可以視為心理的現象;社會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同類意識。

10、凡勃倫(Thorstein Veblen,1857-1929年)

代表作:《有閑階級論》(1899年),《營利企業論》(1904年),《科學在現代文明中的地位》(1919年),《不在地主所有權》(1938年)

思想背景:貝拉米的烏托邦社會主義著作《回顧》中關於衝突性企業競爭和統一的有組織工業體系的思想;斯賓塞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以及馬克思的異化論等觀點;德國經濟學歷史學派尤其是斯莫勒的理論;美國實用主義思想和生理學家洛伯關於本能和向性的理論,以及托馬斯和博厄斯的人類學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人們的經濟行為必須放到它的社會背景中加以分析,人們的誇耀性消費模式是具有其內在潛功能的。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是指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標價較高而不是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們進行揮霍性消費的心理願望(即凡勃倫效應);習慣、風俗以及迷信的非理性都將決定人類的消費。人類進化是作為一種對環境有選擇的適應過程來進行的,首先涉及到發明和更有效技術之應用,人類社會進化的四個階段是:和平原始經濟的新石器時期、掠奪性未開化的經濟時期、手工業時代、機器支配的現代社會。思想習慣是生活習慣的產物,思考方式依賴於社會組織,人的看法和思想習慣取決於其在技術和經濟領域中的地位,人的認識是由社會決定的。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裡,人們通過與同伴的價值比較判斷自己的價值,同時也陷於對自我尊重喪失的恐懼中,每一個階級都儘力模仿它的上層階級的生活方式(競爭行為的社會誘因論)。先進技術和起阻滯作用的制度之間的衝突是創造歷史的力量,制度一般相對滯後於技術的發展,新技術能戰勝即得利益並按自己的需要重新制定新制度。股份資本論等一些理論命題奠定了經濟學制度學派的基礎。

11、庫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年)

代表作:《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1902年),《社會組織》(1909年),《 社會過程》(1918 年),《生活和學者》(1927年)

思想背景:麥考萊、愛默生、歌德、斯賓塞和達爾文的一些關於自然與社會的思想;鮑德溫的心理學理論和個案研究,詹姆斯關於心理實質與自我實質的觀點和自我多元論觀點;梭羅、帕斯卡、但丁、托馬斯、白哲特、托克維爾、塔爾德、沃德、吉丁斯、斯莫爾、薩姆納等人的一些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心智不是笛卡兒認為的超然于外在的世界,而是個人與世界互動的產物;“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概念體現了自我是與別人面對面互動的產物;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社會經過多次的個性之間的相互作用成為個性自我的一部分,個性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所有個性成為有機的整體。社會是各種過程的複合體,每一過程在和其他過程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發展。初級群體和次級群體的差別在於前者規模較小,最主要的特徵是具有“親密合作與面對面的溝通關係”,是個體初級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和特殊品德的培育地;而次級團體則規模較大,並且“分工互賴,以非情感的依賴相結合”,有明顯的階層。在初級群體中人性逐漸產生,人只有通過交往才能得到人性,又可以在孤立中失去。人類行為的研究必須同人類行為者賦予環境的意義相聯繫,對人的認識是基於研究者對人的動機和行為變化具有同感理解的能力。社會由行為者與亞群體之間的信息網組成,信息過程特別是它在輿論上的作用可以鞏固社會的聯合,社會衝突是必要和不可根除的。經濟價值體系特別是貨幣價值體系本質上是一種制度,都是社會結構的產物。

12、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1855-1936)

代表作:《倫理》(1909年),《公社與社會》(1912年),《公眾輿論批判》(1922),《進步與社會發展》(1926年),《社會學研究與批判》(三卷,1925-1929年),《社會學引論》(1931年),《近代精神》(1935年)

思想背景:德國哲學和關於國家的政治理論,特別是霍布斯和斯賓諾莎的哲學和自然法學說;18世紀末啟蒙運動和古典主義引起的浪漫主義思潮。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學是研究人及其生理、心理和社會本質的科學,可以分為一般社會學(關於純粹共同生活的學說)和專門社會學,後者又分為純粹社會學(概念闡述)、應用社會學(用概念理解當前和歷史變遷)、經驗社會學(消極關係和社會病態的研究)。社會生活的兩種基本形式“公社”和“社會”是社會學分析的基本概念;公社是通過血緣、鄰里和朋友關係建立起的有機人群組合,它以血緣、感情和倫理團結為紐帶(本質意志);社會是靠人理性利益的權衡(選擇意志)建立起的人群組合,是通過權力、法律、制度的觀念組織起來的一種機械合成體;從中世紀向現代的整個文化發展就是從“公社”向“社會”的進化。社會構成的本質要素有:社會關係(純粹類型為聯盟)、社會集合體(純粹類型為黨派)、社會集團(純粹類型為聯合體),它們既可以表現公社的形式,也可以表現為社會的形式。社會價值指具有社會本質的對象;社會規範指社會行動的規則,它分為三種形式:秩序(基於和睦與常規)、法(基於倫理與立法程序)、道德(基於宗教與公共輿論);“社會相關物”指與社會本質因素相關的體制和現實作用領域。社會學研究應當堅持嚴格的價值中立原則,擺脫價值判斷。

13、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年)

代表作:《社會主義體制》(1902年),《政治經濟學手冊》(1907年),《普通社會學》(1916年),《事實與理論》(1920年),《民主制的變革》(1921年)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思想背景:義大利馬基雅維利關於權力鬥爭的政治學;社會達爾文主義、孔德、斯賓塞、聖西門等的實證主義思想;現代數量經濟學特別是瓦爾拉的思想;莫斯卡的《統治階級》為代表的政治思想和社會理論;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和社會主義思想;塔爾德和勒邦的社會心理學和培爾的懷疑論。

主要學術思想:人類活動分為邏輯性行動和非邏輯性行動,前者指在主觀和客觀上將手段與目的合理聯繫在一起的行為,反之即非邏輯性行為;後者是社會學研究的出發點,因為大多數人們的活動是不自覺的非邏輯行為。剩餘物是人們沒有直接認識或也不能間接認識的情感與表現和行為之間的中介物,主要是能導致推理的那些人的本能;派生物指的是意識形態、信仰和理論一類的東西,是剩餘物的證明物,是相對易變的成分。六種剩餘物是:組合的本能、組合體的持久性、行動的本能、社會性、個人的完整性、性本能;四類派生物是:簡單肯定、權威論據、原則、口頭論據。任何社會中都存在占統治地位的少數人與被統治的廣大群眾之分,即精英與群眾,這是認識和說明社會的前提;狹義的精英指處於統治地位的少數人,廣義的指在人類活動各個領域里取得突出成績的人;政治變化的形式就是一種類型的精英取代另一種類型的精英的循環(精英循環論)。社會是一個由相互依賴的因素構成的系統,影響系統任何部分的事情都會對系統整體產生影響;社會運行是由三個子系統同步循環和相互影響的結果——社會情緒的循環、經濟生產的循環、政治組織的循環,它們之間發生連鎖反應而展開,促成社會總體形式變化和運動;社會系統總是傾向於由不平衡走向平衡。

14、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年)

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條》(1897),《學校與社會》(1899年),《邏輯學理論研究》(1903),《民主主義與教育》(1916),《哲學的重建》(1920年),《人性與行為》(1922年),《經驗與教育》(1938),《人的問題》(1946)

思想背景:黑格爾主義和工具主義哲學傳統尤其是莫理斯的思想;康德的哲學和心理學理論;霍爾與詹姆斯的新實驗生理心理學思想;歐洲18世紀的啟蒙哲學和19世紀晚期的新哲學。

主要學術思想:哲學只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工具,哲學家應走出思辯的象牙塔,投身於政治、教育和倫理的活動,用哲學推動民主。“實用主義的真理理論”強調有機界對環境的適應,精神是一種思想的過程,一個人在頭腦中定義客觀事物的過程,具有工具的性質;而思想產生於人類調整自己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勾勒出可能採取的行為方式,設想某行為的後果,區分不能與環境協調的行為並計劃消除之,尋找出能實現協調目標的行為方式。社會科學以及哲學應將日常生活狀況和問題看作研究主題,證實一種社會科學是否正確需要將它應用於實際,看它解決實際問題的功效。人類的本質有很強的可塑性,可通過改善了的社會環境得到改進。無論動物還是人都不是在社會環境中孤軍奮戰的,他們大多數都是通過群體而生存的;個人和群體關係以及教育在促進社會變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將來的個人和群體可以通過明智地選擇可能達到的預期目的,在良性互動中改變自身;人不僅是被動地接受生命,他更應該主動地塑造生活。

15、斯莫爾(Albion Woodbury Small,1854-1926年)

代表作:《社會學通論》(1905),《亞當、斯密和現代社會學》(1907),《重商主義者》(1909年),《社會科學的意義》(1910年),《兩個裡程碑:從資本主義到民主政治》(1913年),《美國社會學五十年(1865—1915)》(1916)

思想背景:孔德的實證主義和斯賓塞的進化論思想;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塗爾干、薩姆納、沃德、拉茲霍弗等的社會學思想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實證研究。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學要著重研究人際之間互動的過程,社會結構和社會功能是研究的主體;要採用“綜合”的思想關注對社會經驗一切領域的全面研究,這將最終解決現代社會中各種利益的衝突,走向能確保國家福利的有組織的和諧。社會利益和衝突理論認為:個人和群體的生活充滿了利益,其基本利益可分為六種:生理需要、財產、社交、知識、審美和正義,群體作為社會利益的聚集單位應當被看作有組織的利益的載體和社會進步的單位,這些基本利益的不斷衝突、調整和發展構成了社會過程,並成為社會學研究的中心課題;全部社會生活歸根結底是發展、適應和滿足利益的過程。學術研究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描述、分析、評價、建議;科學不應當放棄價值判斷,而且這是科學的直接任務,社會學的真正目的是對人類實現更為正義的社會秩序做出貢獻。

16、托馬斯(William Isaac Thomas,1863-1947年)

代表作:《性與社會》(1907年),《歐洲和波蘭的美國農民》(1918-1920),《未經調教的女孩》(1923年),《美國的兒童》(1928年),《原始行為:社會科學導論》(1937年)

思想背景:馮特的心理學和拉撒路、施泰因塔爾的比較人種學理論;斯賓塞社會學思想和勒布的生物學理論;杜威和米德的實用主義哲學以及庫利的初級群體理論和沃森的行為主義理論;邁耶的生活史研究、比勒的兒童研究和博厄斯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在一個有組織的社會中,成員自發形成的情景釋義和這個社會給予人的釋義之間總存在一種對抗;人不但能對情景的客觀特徵做出反應,還能對情景所產生的意義做出反應,情景的意義一旦確定,那麼人的符合該意義的必然行為也就產生了(即情景定義);人的特殊行為模式和全部個性都是在生活道路上感受過的情景類型和經驗特徵所限定的;社會和個人之間始終處於相互作用的狀態之中。態度是人的意識過程,決定了人在社會中真實的或可能的活動,即人們作用於社會客體的預先傾向;社會變遷總是各種態度和價值觀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一個社會現象和個人行為從來都是社會現象和個人行為共同產生的結果。人類四種基本的願望:要求新的經驗、要求承認、要求支配、要求安全;需要同時關注文化價值觀的客觀性及其在特殊制度中的表現和態度、主觀定義和共同經驗的平衡。人類行為可分為守舊、反叛和開拓三種類型。

17、馬林諾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1884-1942年)

代表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年),《野蠻社會的犯罪和習俗》(1926年),《西北美拉尼西亞的野蠻人性生活》(1929年),《自由和文明》(1944年),《科學的文化理論》(中譯本《文化論》,1944年)《巫術、科學與宗教》(1948年)

思想背景:弗雷澤的《金枝》,摩爾根、泰勒等的歷史進化論思想,布依赫的經濟史研究,馮特的實驗心理學理論,霍布豪斯的社會學理論,塞里格曼的人類學思想和人類學傳播學派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物質器具和社會思想只有在具有滿足人類的生物和社會需要時才能存留和傳播,若失去這種功能便會在歷史上消失。一個社會的所有文化其實只是一組工具,其存在目的在於滿足人類自身的種種生理和心理需求。人類的首要需要是個體有機系統的需要——營養、兩性及傳種、防禦、日常生活必備品,這些“文化迫力”促使社區發生有組織的活動;更高層次的需要和文化迫力表現在社會和精神的方面,功能始終產生於對文化迫力的反映。文化的功能就是它在人類活動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功能普遍存在於任何文化現象中,任何文化現象都發揮著不能為其他文化要素取代的不可缺少的功能;而各文化要素之間是環環相扣的且不斷變動以保持有效的運作;可以在各文化中找到一套自己的運作原則,而這些原則也和社會中的實質功能保持緊密的關聯,它們共同使社會成為統一的整體。制度是使人們的活動有組織地滿足某種重要需要的基本和相對穩定的方式;文化的真正要素在於它具有相當的永久性、普遍性和獨立性,是人類活動有組織的體系;社會制度是構成文化的真正組合部分。

18、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年)

代表作:《當代哲學》(1932年),《心靈、自我與社會》(1934年),《19世紀思想運動》(1936年),《行動哲學》(1938年)

思想背景:新英格蘭的公理會強調自主學術研究、對社區的道德義務的傳統;強調實幹的邊疆傳統和美國的實用主義思想;達爾文和拉馬克的進化論思想特別是變化永恆觀點;德國哲學的唯心主義傳統,包括康德、費希特、黑格爾和謝林等人的思想,以及馮特的心理學理論和伯格森關於經驗流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處於社會過程中的個人活動或行動的學科;而個人的行動只有看作他所屬的群體的行動時才能被理解。離開社會不可能有自我,也不可能有自我的意識和交流;社會必須被看作一種結構,它在彼此適應的人們所進行的各種交往中顯現出來;意識必須被理解為產生於個人與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之間的動態關係之中的思想交流,它是後天的,而不是個人先驗的。人從孩提時代就具有了扮演他人角色並從他人角度觀察自身的能力,這種能力處於不斷發展過程中併產生出人的意識和自我;自我是一個社會實體,其實質在於它自身的反射;個人自我之所以是個人的,是因為它是一種對於他人的關係;既作為主體又作為客體的自我是自我所具有的社會性實質。“自我”概念可以區分為“主我”和“賓我”,前者是機體對他人態度的反應,後者是想象的一套組織化的他人態度,它們都必須與社會經驗相聯繫。一個發達的有組織的人類社會以錯綜複雜的方式聯繫起來,必然存在衝突和協作。意識是一種依靠公眾手段進行的內心對話,個人的經驗可以通過應用有意義的社會符號獲得,並從“概化的他人”概念意義上組織起來。

19、曼海姆(Karl Mannheim,1893-1947年)

代表作:《意識形態與烏托邦》(1929年),《變革時代的人與社會》(1934年),《自由、權力與民主設計》(1950年),《時代診斷》(1950年),《知識社會學論集》(1952年),《社會學系統論》(1958年)

思想背景:馬克思主義和齊美爾、盧卡奇的思想;德國歷史主義的相對理論;格式塔心理學強調心理事實中構造或結構要素的思想;新康德主義特別是李凱爾特的價值相關論和文德爾班的思想以及韋伯的解釋;胡塞爾的現象學和謝勒的《知識的形態與社會》中的許多思想;黑格爾的歷史環境與現象與“過程思維”之間的辨證關係思想;美國實用主義和杜威、米德、庫利、艾略特等人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知識社會學探索思想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以及知識的社會條件和存在條件;人的意識不可避免地依賴於人的社會地位,這是全部認識論包括現代認識論的基本要素;決定行動方式的正是這種深入到意識“範疇結構”中的社會“存在制約”;歷史上任何思想體系包括真理都不可能脫離其產生的社會和歷史環境,並受其制約,知識是由存在因素決定的。社會結構與知識之間的確切關係只有通過對各種具體情況的經驗或調查才能揭示出來,所有思想都必須具有意識形態的特徵;所有的階層和群體都根據本身存在的地位提出適應自己的思想,大也存在超脫社會的知識界人物,精神的社會制約性對精神徹底解放具有重要意義。當代的文明危機本質上是一個“徹底民主化”過程的問題;群眾社會組織內,能把各種活動有效並預測性地組織在一起的能力——功能理性取得長足進步,而能揭事件相互關係的睿智思維活動——實體性理性有所下降;拯救西方文化的唯一途徑是徹底重建社會制度,依靠個人自覺的計劃而不是市場機制實現對個人不協調行為的控制,在保障人的社會價值前提下,對自由加以設計,對各種社會力量進行調節,民主計劃應推動整個社會重建;精英人物在這種重建中負有特殊使命。

20、帕克(Robert Ezra Pack,1864-1944年)

代表作:《群眾與聽眾》(1904年),《社會學科學導論》(1921年),《種族與文化》(1950年),《人類社區》(1952年),《社會》(1955年)

思想背景:德國社會科學特別是齊美爾、保爾森、藤尼斯、施本格勒關於文化的研究;俄羅斯社會科學家基斯佳科夫斯基和德國新康德主義者李凱爾特和文德爾班;美國實用主義者杜威的哲學和心理學家詹姆斯的自我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和孔德的《實證哲學教程》;西傑勒、勒邦、塔爾德關於集體行為的觀點等。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學是“集體行為的科學”,社會控制是社會的主要事件和中心問題,指各種組織制約和引導集體行為的機制;社會制約機製成功控制各種對立面使之相互協調即為相對穩定的社會秩序。四種主要的社會過程是:競爭、衝突、順應和同化;社會距離指的是存在於集團與個人之間的親近程度,偏見和社會距離在人類關係方面是根深蒂固的,但這不同於種族對抗衝突。社會變遷的三個階段是:不滿引起社會騷亂和動蕩、群眾運動、包含于重建的法律秩序中的順應;各種群體在都市環境中劃分出各自的生態位置,即他們的自然區域。一個共同體的基本特徵是:一個群體、所佔有的土壤、生物系統相互依賴的關係;可以借鑒從事非人類共同體研究的生物學家的方法研究人類的聚集,社會是在個體共同行動的努力中成長起來的。自我的構成基於我們所佔的地位和在社會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是由個人對他自己的角色的理解而構成,同時也基於社會其他人對這些角色地位給予的承認;邊際人是生活與兩個世界自我概念不協調和矛盾的人,在兩個世界中他或多或少都是一個外來者。

21、布朗(A.R.Radcliff-Brown,1881-1955年)

代表作:《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1952年),《社會人類學方法》(1958年)

思想背景:塗爾乾的社會學理論特別是功能論思想;里弗斯的社會學和人類學思想;馬林諾夫斯基人類學的功能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功能分析不能脫離社會結構,某種文化現象具有特定的功能主要表現為它滿足了某種整體需要,社會整體是一個功能統一體,組成整體的各個部分相互配合、協調一致,不會產生不可協調的衝突;每一種文化都是普遍規律或功能在其中運作的一個功能上相互聯繫的整體系統(功能指一個局部的行為對其整體的貢獻)。社會結構指制度化的角色和關係中的人的配置,是在由制度即社會上已經確立的行為規範和模式所規定或支配的關係中人的不斷配置組合。功能分析無須假定普遍的人類或社會需要的存在,生存所必須的條件是一個經驗,是每一個社會系統都涉及的問題;不同社會系統的生存條件存在差異,因此文化事項也是不同的,而且相同的文化事項也不一定都具有同樣的功能。

22、索羅金(Pitirim Alexandrovitch Sorokin,1889-1968年)

代表作:《社會流動》(1927年),《社會、文化與人格》(1947年),《社會和文化動力學》(四卷,1937-1941年),《危機時代的社會哲學》(1950年),《社會和文化流動》(1956年),《漫長的旅程》(1963年)

思想背景:俄羅斯民粹主義思想特別是赫爾岑、拉夫羅夫、米海洛夫斯基的一些社會觀點;丹尼列夫斯基的《俄國與歐洲》和歷史哲學思想以及反單線發展觀理論;科瓦列夫斯基的社會制度比較研究以及別赫捷列夫、巴甫洛夫的行為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思想人的交往涉及三個方面:作為交往主體的動作者的人,指導人行為的意義、價值和規範,使意義和價值客體化的並體現為動作運載和傳達工具的物質現象;超機體因素是社會行為的決定因素。社會-文化現象的基礎是相對連貫和完整的文化觀點(心態)的積累,它們賦予人類歷史某一特定時期以意義;理解真實性質的前提有三個:感性文化、心靈文化、理性文化,相應地真理存在不可分的三種形式:感覺的、精神的和理性的;任何一種由主要前提決定的文化都服從一種內在必然性,並通過這個前提趨向極限來突破常態,使一種新的文化體系得以降生,社會類型不是孤立的產物,而是永不中止的結合的結果(極限原理),這導致了社會文化的周期性。任何發明發現真正新的成分是很有限的,時間、空間等概念是人類社會具體需要的產物,由存在所決定。社會流動主要研究群體之間人口交換的過程和結果(也有群體內的分層的增加和減少),有兩種類型:水平流動和垂直流動,都是在幾何空間內發生變化和在歷史時間中發生波動。西方感性文化崩潰后將是新的靈性文化,和諧文明所具有的利他主義的愛將戰勝感性思想的競爭鬥爭。

23、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年)

代表作:《社會行動的結構》(1937年),《價值、動機和行動系統》(1951年),《社會系統》(1951年),《社會:進化與比較的觀點》(1966年),《現代世界體系》(1971年),《行動理論與人類狀況》(1978年)

思想背景:早期社會學家關於社會有機體的思想,特別是斯賓塞的《社會學原理》和塗爾乾的社會唯實論思想;馬歇爾、帕累托的經濟社會理論;英國文化人類學功能學派的理論主要是馬林諾夫斯基和布朗的功能主義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行動是主體朝向目標的動作,任何行動單元都可以分解為:目標、狀態(又可分為手段和條件)、規範取向;行動過程中人們在確定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手段時有一定的選擇自由,同時也受社會文化價值規範和狀態背景兩個因素的制約。行動系統指行動者與其狀態之間發生的某種穩定的關係,又可以區分為四個附屬系統:文化系統、社會系統、人格系統、行為有機體;各個附屬系統按其所在的等級層次同其他附屬系統進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換,發生著控制和制約的關係。社會結構是指各個地位-角色之間的穩定性和制度化關係,行動者所處的地位和承擔的角色是社會結構的最基本單位;維持某種制度化的價值體系是社會系統穩定的基本前提。行動者與其他行動者的互動過程中必然面臨五個方面的抉擇,即五對範疇的模式變數:普遍性與特殊性、擴散性與專一性、情感性與中立性、先賦性與自獲性、私利性與公益性;任何一種制度化的社會關係都是以上五種抉擇的某種組合。社會系統乃至整個行動系統都面臨著一些大致相同的基本功能要求,這些要求通過系統的內部結構得到滿足,它可以用四個基本範疇來概括:適應(A)、達鵠(G)、整合(I)、維模(L);一個系統是否穩定取決於它是否具備滿足其一般功能需求的子系統,以及子系統之間是否存在跨邊界的對流式交換關係。社會進化過程可以概括為四個抽象演化形態:適應性增長(經濟活動效率的提高)、分化過程(社會結構和目標的分化)、發展著的容納過程(系統整合的要求提高)、價值概括化(抽象共同價值代替各種特殊規範)。

24、默頓(Robert King Merton,1910年-2003年)

代表作:《科層結構與人格》(1939年),《大眾信念》(1946),《社會理論和社會結構》(1949/1957年),《學生—醫生》(1957)),《科學發現的優先權》(1957),《科學界的馬太效應》(1968) ,《社會學中的結構分析》(1975年)

思想背景:孔德、斯賓塞的社會有機體論,韋伯、塗爾干、托馬斯的社會學理論,英國文化人類學功能學派主要是馬林諾夫斯基和布朗的思想,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理論以及拉扎斯菲爾德等的經驗研究。

主要學術思想:功能分析方法不是對現實做出抽象的和帶傾向性的說明,而是發展出一種既可以解釋經驗材料又能被經驗證明的“中級理論”;功能的性質需要在特定範圍內藉助經驗才能加以確定(功能分析的經驗範式);功能需求的確定必須接受經驗的檢驗,即使已經確定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文化項目來滿足。功能分析應把重點放在客觀社會後果上,發現各種行動後果的集合性質,揭示建立在這些性質基礎上的各種基本制度之間的關係。第一步是明確對之進行功能分析的項目和制度化行動模式(結構)的客觀後果;其次是認識到客觀後果的多重性特別是潛在後果;第三步是結合時間要素根據特定後果與相應系統間的關係對之進行功能評價,並通過反功能考察社會問題和變遷現象;第四步是弄清後果所涉及的系統和群體範圍,識別特定後果對不同群體的不同功能性質;第五步是認清不同類型社會中功能替代的可能性,並通過對“結構制約因素”的考察解釋替代過程。社會結構指一組有組織的社會關係,它總存在著差異、矛盾和衝突,構成社會和文化結構的諸要素之間的緊張、矛盾和分化是導致其變遷的主要原因,應當實現社會學分析的經驗化和多元化。科學具有獨特的規範結構和運行機制,構成科學精神氣質(約束科學家的價值和規範的綜合體,它們藉助于制度化價值合法化)的制度規則有四種:普遍主義,公有主義,無私利性,有條理的懷疑主義。

25、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年)

代表作:《理性和革命》(1949年),《愛欲和文明》(1955年),《單向度的人》(1964年),《論解放》(1969年),《藝術和永恆性》(1976年),《審美之維》(1978)

思想背景:黑格爾的辨證法哲學思想,胡塞爾的現象學,存在主義和海德格爾、拉康的哲學觀點,弗洛依德的思想,主要是性本能理論和心理學;馬克思的很多著作,特別是關於人的異化和全面發展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當代工業社會是一個富足的社會,它高度發展的生產率通過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而造就出整合、包容所有社會力量的可能前提,實現了政治對立面的一體化,消除了危及社會繼續存在的政治派別,使社會政治成為“沒有反對派”的單向度政治;現代工業社會科學技術進步給人提供的自由條件越多,給人的種種強制也就越多,創造出只有物質生活沒有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還促進了人們與現存制度的統一, 這造就了沒有創造性的單面人。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條件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階級只知道追逐高消費而失去革命主動性,只有激進的學生運動 、流氓無產者、失業者、受壓制的少數民族才具有革命性,無產階級被溶合於社會整體中。人的心理結構分為“意識”與“無意識”兩部分,“無意識”比“意識”更能體現人的本質,性慾是人的本質;人的解放就是愛欲的解放,愛欲解放的核心和關鍵是勞動的解放,真正有意義的勞動,應該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它為“大規模地發泄愛欲構成的衝動”提供了機會。藝術既是一種美學形式又是一種歷史結構,是充滿詩情畫意的美的世界與滲透價值意義的現實世界的統一;藝術的大眾化和商業化使之成為壓抑性社會的工具,從而導致人和文化的單向度;藝術具有對現實的肯定性和保守性以及對現實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的兩重性,藝術的肯定性力量同時也是否定這一肯定性的力量。藝術和革命可統一于改造世界和人性解放的活動中,它用新的美學形式來表現人性,以喚來一個解放的世界;美學是擺脫壓抑社會的唯一學科,是單向度社會中雙向度的批判形式。

26、米爾斯(C.Wright Mills,1916-1962年)

代表作:《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1951年),《權力精英》(1956年),《社會學的想象力》(1959年),《關於人的幻想:社會學思考的典型傳統》(1960年)

思想背景:貝克爾、葛斯和羅斯的社會學理論;馬克思、帕累托、齊美爾和韋伯的社會理論主要是社會衝突思想;拉扎斯菲爾德的經驗社會學研究;帕克和凡勃倫的社會衝突思想等社會學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白領階層(企業家與工人之間形成的中產階級)的出現是20世紀工業化進程中的最重要變化,白領勞動者的職業出現了自我異化和勞動異化兩種心理反應;一個是異化造成的心理憂鬱與迷亂,一個是由於社會結構對性格的影響使人們瘋狂地休閑;他們置身於龐大的科層體系中,缺少控制生活的個人權力和參加政治事務的政治權力。美國是一個由權力精英控制的社會,作出重要決定的國家權力集中在企業家領導人、政治家和軍事領袖手裡,形成經濟、政治和軍事三方面的權力精英圈子,社會中的其他社會制度處於邊緣地帶;權力可以建立在財產之外的因素上,但權力精英因共同利益結合在一起,維持一種持久的和戰爭性的經濟。社會學研究應當防止過於注重實證的取向,充分發揮社會學的“想象力”,以保持社會理論的創新活力。

27、霍曼斯(George Caspar Homans,1910-1989年)

代表作:《人類群體》(1950年),《社會行為:它的基本形式》(1961年)

思想背景:古典政治經濟學中的交換思想尤其是洛克和亞當.斯密的理論;人類學中的交換思想,包括弗雷澤、摩斯、馬林諾夫斯基、列維-斯特勞斯的交換思想;行為心理學主要是斯金納的行為研究。

主要學術思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交換過程,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得最高的報酬;社會是個人行動和行為交換的結果,個人行為是社會學研究的最高原則。六個命題的運用可以解釋一切社會現象:1、成功命題:個人的某種行為越是經常得到相應的報酬,他越可能重複該行為;2、刺激命題:相同的刺激可能帶來相同或相似的行為;3、價值命題:如果某種行為的後果對某人越有價值,那麼他越可能採取該行動;4、剝奪與滿足命題:某人近期內重複獲得相同報酬的次數越多,這一報酬的追加部分對他的價值越小;5、攻擊與贊同命題:當個人的行為沒得到期待的報酬或受到沒有意料的懲罰時可能產生憤怒情緒,當個人行為獲得預期甚至超過期待的報酬或沒得到預期的懲罰時心理上會贊同這種行為,行為結果的價值也增大;6、理性命題:人類的社會行為不是單純的刺激-反應,而是一種理性行為。

28、斯特勞斯(Levi Strauss,1908年—)

代表作:《親屬關係的基本結構》(1949),《憂鬱的熱帶》(1955),《結構人類學》(1955),《野性的思維》(1962),《神話學》(四卷本,1964-1971)

思想背景:塗爾乾的社會學思想;特魯別茲科依和索緒爾的語言結構學理論,庫恩關於科學革命中的“範式”觀點;盧梭關於人的理論;理性主義哲學、地質學和精神分析學的一些觀點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地質學家是用某種模型把物質世界的基本屬性表現出來,而精神分析學家是通過心理模型把人的心理世界表現出來,馬克思是把一種類型的現實還原為另一種類型的現實。社會是由文化關係構成的,而文化關係則表現為各種文化活動,即人類從事的物質生產與精神思維活動,這一切活動都貫穿著一個基本的因素——信碼(符號),不同的思想型式或心態是這些信碼的不同的排列和組合。通過親屬關係、原始人的思維型式和神話系統的人類研究可以尋找到對全人類(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心智普遍有效的思維結構及構成原則;處於人類心智活動的深層的那個普遍結構是無意識地發生作用的。所有可觀察的現象是由那些一般的但是潛隱規律的作用造成的;很多表象背後的結構其實是相同的,結構是事物最普遍的因素,也因為這種結構的存在,它可以轉換不同的現實,也才能更好的理解某一種現實。結構主義中的結構不是人為的結構,而是無意識世界的基本模型,它決定世界的意義和形態包括人的意識,而不是相反;結構是意識的主體。將人的精神、社會和情感生活還原為無意識的形式結構並不是要否認前者的真實性,而是要用一個統一的並表現在一切現象中的複雜結構來理解社會與文化現象的種種形式的複雜性,但不能從這個結構中先天的推出這些現象。

29、斯梅爾塞(Neil Joseph Smelser,1930年—)

代表作:《工業革命中的社會變遷》(1959年),《集體行為理論》(1962年),《經濟生活的社會學》(1967年),《社會學解釋論文集》(1968年),《社會科學中的比較方法》(1976年),《變化中的學術市場》(1980年)

思想背景: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尤其是帕森斯的思想,威廉·配第和亞當·斯密的政治經濟學,馬克思、滕尼斯的社會發展觀和塗爾乾的社會團結思想等。

主要學術思想:工業革命所引發的社會分化即社會結構分化是一個過程,藉助這個過程“一個社會角色或組織…分化為兩個或兩個以上能充分有效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揮功能的角色和組織。這些新的社會單位在結構上互不相同,但在功能方面卻結合成一個整體,能象分化前的那個整體單位那樣發揮功能;在任何情況下,結構分化概念都為度量經濟和社會結構的發展程度提供了一個尺度。現代化過程是一個社會分化與社會整合之間對位性相互作用的過程;從某一社會分化始點到某一社會整合終點,期間通常經過七個階段:(一)社會分化的緣起,(二)社會動亂徵兆的顯現,(三)社會緊張的控制,(四)制度創新方案的制定,(五)社會分化的發展,(六)企業家的創新實踐,(七)社會整合的形成。因為分化和整合在社會內部不同部分的發展程度不一,引起各種社會緊張,其結果就是社會動蕩不安和群體衝突。早期工業資本主義發展對家庭結構和社會分化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一歷史過程導致了成功的經濟性分化,並拓展了行動範圍,產生了一系列響應市場要求的非經濟性分化。

30、科塞(Lewis Alfred Coser,1913年—)

代表作:《社會衝突的功能》(1956年),《社會學思想大師》(1971年),《結構與衝突》(1975年),《社會結構中的本我》(1975年)

思想背景:默頓、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理論,齊美爾社會學中的社會衝突思想,帕累托、帕克、凡勃倫、馬克思、韋伯等的社會學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是一個由互相聯繫、互相依賴的部分所組成的功能系統,系統各部分之間存在著資源、聲望和權力的不平等分配,當處於不利地位的社會成員對分配方式的合法性產生懷疑或部門之間關係失調時,社會就會發生衝突。社會衝突的原因可以分為物質性的(權力、地位和資源分配方面的不均)和非物質性的(價值觀和信念的不一致);衝突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社會結構與心理因素兩者間不同程度的結合。衝突是一種社會過程,對社會結構的形成、統一和維持可起到一種手段作用,還可以激勵社會革新,導致社會變遷。衝突可以分為內部衝突和外部衝突,前者有助於明確群體界限和使群體發展壯大;而後者可以導致群體新的團結和平衡,還可以通過排除外來者避免群體的解體。衝突還可以分為現實和非現實衝突,前者有明確的目標,後者純粹是為了宣洩敵對情緒。圍繞核心價值觀發生的衝突可能威脅社會群體,表現性的衝突可以維護結構;社會衝突的功能有三個方面:社會功能、社會心理功能和分裂性功能(反功能);頻率高但強度小的衝突能增強系統內各單位的創造性,緩解群體間的敵對情緒,擴大社會聯合,從而提高社會的整合水平,增強群體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社會安全閥機制有利於發泄積累的敵對情緒,為防止社會衝突發生在一個斷裂帶上以及對社會結構的威脅,應當在社會結構中加以制度化。

31、達倫多夫(Ralf Dahrendorf,1929年—)

代表作:《工業社會中的階級和階級衝突》(1957年),《走出烏托邦》(1958年),

思想背景:齊美爾、馬克思、韋伯的的衝突理論,馬基雅維利、霍布斯的政治學思想,帕累托的的衝突論思想和精英循環論,帕克、凡勃倫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變遷是普遍存在的基本現象,衝突現象可以疏導和控制或被壓制,但無法徹底消除;社會每一個要素都可能促進社會變遷;每一個社會都以一部分成員壓制其他成員為基礎。社會結構分析的基本單位是是社會地位,多數社會形式中都存在兩種不同地位:統治地位(擁有權威)和服從地位(喪失權威),這兩種地位的結合就是權威結構;一切具有權威結構的社會成員的結合形式即強制性協調組合,現代社會階級衝突的根源是權威的分享和排斥之間的矛盾。強制性協調組合中對立准團體的成員,除非受到被稱為組織條件的經驗變項的干預,都將把自己組織為有外顯利益的團體,從而形成團體衝突;利益團體在涉及現狀問題時經常處於相互衝突中,其形式由稱為衝突條件的經驗變數決定;利益團體之間的衝突通過改變統治地位的佔有者導致社會結構的變遷,變遷的種類、速度和深度取決於稱為“結構變遷條件”的干預變數。結構變遷的突發性取決於團體衝突的激烈程度,結構變遷的激進性取決於團體衝突的緊張程度。

32、布勞(Peter M. Blau,1918-2002年)

代表作:《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1964年),《不平等與異質性》(1977年),《相互關聯的社會屬性》(1984年)

思想背景:弗雷澤、馬林諾夫斯基、列維-斯特勞斯的交換思想;政治經濟學中的交換思想;德國理論傳統和自由主義的思想;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齊美爾的形式社會學和社會關聯屬性的觀點,塗爾乾的社會事實思想和研究方法。

主要學術思想:交換關係指行動者與那些他們期待給能自己的行動以適當回報的他人之間的關係;社會交換是一種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自願性活動,影響它的最基本的社會規範是互惠規範和公平規範。相互吸引是刺激人們進行交換的前提條件,社會交換是通過競爭得以實現的,競爭的結果是推動群體內部結構的分化,資源和交換地位的分化在一定條件下表現為權力的分化,形成群體的權力結構,在其中群體成員的交換地位表現為權力地位(其根源在於交換各方所擁有的資源不平衡)。資源地位較低的一方以服從資源地位較高的一方作為條件進行交換,共同定義的權力情景形成合法權威,減少了競爭和摩擦,促進了群體整合;但當群體內部報酬(或期待的)結構發生變化時,由此導致一些成員的被剝奪意識,權威蛻變為強制性權力,導致群體對立和衝突,只有進行內部調整或推翻現有的權力結構。微觀層次的個人交換通過共享價值觀和制度化上升為社會宏觀交換,從而解釋了社會結構層次上的現象。一切科學的理論在形式上必須是演繹的,在內容上必須具有證偽性;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必須明確界定其解釋物和被解釋物;構造理論必須通曉有關的經驗知識,提出一個嶄新的理論觀點,必須進行概念的精確化,形成一個由命題組成的演繹體系,並把這個理論同實證研究結果相對照;社會結構分析的參數有三類:異質性、不平等性、交互性。

33、布魯默(Herbert Blumer,1900年—)

代表作:《電影和品行》(1933年),《勞資關係中的社會理論》(1947年),《作為符號互動的社會》(1962年),《工業化與傳統秩序》(1964年),《符號互動論:觀點和方法》(1969年)

思想背景:蘇格蘭倫理學家尤其是亞當.斯密、休謨、弗格森的思想;詹姆斯關於習慣和自我的研究;鮑德溫的自我發展三階段理論;杜威的社會互動思想;庫利的“鏡中我”思想,托馬斯情景分析的思想,米德的符號互動論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人類社會是由具有“自我”的個人組成的,人類創造並使用符號來表示周圍的世界;互動是個人、他人和群體之間意義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續過程;符號互動創造、維持和改變著社會結構,而不是相反。社會中主體與客體的關係是:客體是人的經驗的產物(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物質客體、社會客體和抽象客體),通過符號互動客體才被創造和賦予意義,主體所體驗的客觀世界不是客觀世界本身,而是所想象的世界;人類對於某一客體所採取的行動主要是根據他們對客體所賦予的意義;人們賦予事物的意義產生於人們的互動之中;在共同行動(“共同行動”指兩個以上的人共同採取的行動)中處於不同地位的人通過各自的解釋、定義而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持續的過程;事物的意義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解釋過程中隨時加以修正的,行動者總是根據特定的“處境”來選擇、審查、修正事物的意義。就人類社會而言,經驗世界就是人們日常經歷的和所做的一切,社會學方法應當是對社會現象進行直接、密切的考察(有探索和檢查兩種方式),必須著重於研究人們作出情景定義和選擇行動路線的過程;理論應能解釋互動過程,並指出一般行動和互動發生的條件;只有持續的參与觀察-檢驗方法才適合於互動分析;符號互動論的方法要求儘力把經驗世界作為注意的中心,從經驗和被研究者的立場來了解社會現象。

34、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年)

代表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1959年),《公共場合中的行為》(1960年),《相遇》(1961年),《策略性互動》(1969年)

思想背景:亞當.斯密、休謨、弗格森、詹姆斯關於人的思想;鮑德溫、杜威的社會思想;庫利的“鏡中我”理論,托馬斯、米德和布魯默的符號互動論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根據人際互動的場合可以將互動分為兩種:“社會機構”內經常和持續性的互動、沒有界限和臨時性的互動。社會機構好比一個舞台,人們的社會行為就是社會表演,人們在互動過程中按一定的常規程序(即劇本)扮演自己的多種角色,表演中人們都試圖控制自己留給他人的印象,通過言語、姿態等表現來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稱為“印象管理”);為了實現印象管理,人們運用一些手段(外部設施和個人的裝扮)裝點門面。人們表演的區域有前台(人們進行表演的地方)和後台(為前台表演做準備不讓觀眾看到的地方)之分;根據表演目的的不同可以分為“誤導的表演”和“神秘的表演”。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演與互動就是一場遊戲,是某個“定義”取得勝利或成功地被人們接受的過程,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個劇組進行合作。相遇式互動的最突出特點是人們之間持續性的相互注意,雖然區別於社會機構里的表演,但印象管理的原則在此仍舊是適用的;“角色距離”是個人與其假定的角色之間存在的差距,它說明個人在某種角色上能否積極發揮作用取決於他與該角色相適應的程度。

35、舒茨(Alfred Schutz,1899-1959年)

代表作:《社會世界的現象學》(1932年),《社會世界的結構》(1973/1989年)

思想背景:奧地利經濟學派的主觀價值論和先驗範疇論,特別是米塞斯和維塞爾的思想;韋伯的理解社會學;胡塞爾的現象學特別是其構成分析(主體間性);美國的實用主義主要是詹姆斯的思想;考夫曼和古爾維奇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實證主義社會學把“社會世界”與“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學模式研究社會現象及其過程的做法是不合適的;社會學研究的出發點不是實證主義所說的“社會事實”,而是社會事實的意義。社會學應置身於生活世界中,對互為主體性的人們的微觀互動過程進行研究,認識社會的結構、變化和性質;要關注人們的精神世界,在對傳統社會學進行徹底理論反思基礎上建立起與研究人的行為相適應方法。任何實踐世界都不同於生活世界,它以無目的性的生活世界為前提,又參与構成了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結構性就體現在不同視角的人能夠相互理解,行動的意義通過與特定社會場景的制度化聯繫,使每個人的社會行動成為可理解的。“庫存知識”是普通人建立生活世界社會現實的基礎,人總是將不斷變化的情景標準化變成例行的情況,然後使用類型化的庫存知識來處理。日常生活中存在三個關聯繫統:主題關聯、動機關聯和解釋關聯;知識社會學的關鍵應該是探索“現實”的社會建構過程。

36、加芬克爾(Harold Garfinkel,1917年—)

代表作:《常人方法學研究》(1967年),《關於實踐行為的標準結構》(1970年)

思想背景:帕森斯的社會學理論特別是關於秩序的觀點;現象學與現象學社會學,比如胡塞爾、舒茨、梅洛-龐蒂、薩特、海德格爾等人的思想;維特根斯坦和日常語言哲學如奧斯汀和塞爾的理論;符號互動理論特別是戈夫曼的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人們的日常生活實踐行動包含四種要素:權宜性、場景組織、索引性、反身性和可說明性;行動、說明和場景構成複雜的實踐整體,行動處於局部場景中,而場景又是行動者行動構成的產物;說明是使行動成為可理解的條件,同時本身也屬於構成行動者、組織並維持行動的條件;說明與場景也存在這樣的辨證關係。社會現實是人們相互交往的活動,是相互交往的參与者對現實的社會構造;社會事實不是社會學分析的結果,而是交往的積極創造過程自身,此過程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社會學家在揭示這一過程的本質特徵時,應注意把握“索引式表達”,還要利用“破壞性實驗”的方法來驗證所謂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隱含的行動準則”。實踐推理不論是常人的還是社會學家的在思維方式上是沒有區別的,所以要通過徹底的反思檢驗社會學家的理論建構。社會學研究應根據社會現象及其局部場景的特點因地制宜地採取研究方法,使方法與研究對象統一起來,要以儘可能接近社會現象本身為原則。

37、貝爾(Daniel Bell,1919年—)

代表作:《意識形態的終結》(1960年),《后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1973年),《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1976年)

思想背景:孔德、斯賓塞的實證主義思想,滕尼斯的公社與社會理論,塗爾乾的社會團結思想,帕森斯的“模式變數”思想,韋伯對現代資本主義的研究,英格爾斯、列維、艾森斯塔德、本迪克斯等的現代化思想和依附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從分析不同社會結構的中軸原理和中軸結構(分析社會發展變化時設法說明整個社會所環繞的動能原理和組織結構,趨中性而非因果關係)入手,可以將人類社會的發展分為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后工業社會,它們是以生產和使用的各種知識為中軸原理的概念順序。前工業社會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經濟部門主要是第一產業,職業主要是農民、礦工和非技術工人,使用技術上主要是利用原料的技術,在社會意圖上主要是與自然界競爭,方 法 論上主要是利用常識和經驗;工業社會主要分佈在西歐、蘇聯和日本,經濟部門以第二產業為主,主要職業是半技術工人和工程師,使用技術上主要是能源技術,社會意圖上主要是與加工過的自然界競爭,方 法 論上主要是利用經驗和實驗;后工業社會主要在美國,經濟部門以第三、四、五產業為主,職業主要是專業技術人員和科學家,使用技術上主要是信息技術,社會意圖上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方 法 論上主要是利用諸如決策論、系統論等抽象理論。社會中軸原理:前工業社會以傳統主義為軸心,考慮土地和資源的局限性;工業社會以經濟增長為軸心,考慮國家和私人對投資決策的控制;后工業社會以理論知識的集中和具體化為軸心。未來的后工業社會將從產品生產經濟轉向服務性經濟,專業技術人員階級處於主導地位,理論知識處於核心地位,成為社會革新與制定政策的主要源泉,將控制技術發展並對其進行鑒定,創造新的“智能技術”。

38、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年)

代表作:《詞與事物:人文科學的考古學》(1966),《知識考古學》(1969年),《監視與懲罰:監獄的誕生》(1975年),《性史第一卷:知識的意願》(1976年),《性史第二卷:快感的運用》(1984年),《性史第三卷:自身的關懷》(1984年)

思想背景:康德與批判哲學傳統特別是對知識條件的批判性考察和“當前”歷史處境的思考;尼采關於歷史批判、權力性質、宗教道德、生命過程等問題的思想;形式主義傳統尤其是結構主義和德里達的思想;法國的認識論傳統特別是庫瓦雷、巴什拉、康吉翰等人的思想;超現實主義者如巴塔耶、布朗肖和法國新文學。

主要學術思想:真理體制是在一段歷史時期內一個社會存在一些基本條件來保證區分那些現象可以看作知識的對象,那些知識可以看作真理,將這些知識構成真理的過程需要完成那些實踐過程。知識的考古學是從話語實踐的層次出發把握構成真理體制的各種知識條件,在方法上要儘可能迴避各種人類學的普遍項而要考察這些普遍項的歷史構成過程。話語事件的考察一方面要注意述說具有的經驗特徵,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對話語之間關係的探討(話語形態分析)。權力是多形態的而非同質的,是作為關係出現的策略而不是所有物;權力首先是生產性的實踐,而不僅是壓制性的外在控制;現代社會中權力的運作和知識的積累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真理體制是權力運作的一個前提條件和重要產物,同時也為權力運作提供了必要的知識;權力在不同局部之間流動,具有多變的形態,遍布真箇社會機體,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特點。紀律權力在實現微觀控制的過程中運用一些特有的策略:封閉、分割、功能場所的規則;控制生命的權力存在兩個基本形式:控制身體(人體的解剖政治);控制身體的權力技術(人口的生命政治);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治理術、主權和紀律之間的三角關係,人的生命是它的對象。批判理論中的批判應當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批判者只是指出危險而不代替行動者的決定,批判本身就是一種在知識分子的具體領域行進的反抗;批判的意義就在於通過譜系學的考察破除各種制度、實踐和知識的自明性和想當然性。應該將現代性看作一種態度而非一個歷史時期,弄清對於我們倫理主體的構成而言哪些因素是必須的;要勇於改變自身以及處境(自我技術)。

39、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年)

代表作:《教育、社會和文化再生產》(1973年),《實踐理論大綱》(1977年),《區隔》(1979年),《實踐的邏輯》(1990年),《語言和符號權力》(1991年)

思想背景:法國社會學傳統特別是塗爾干學派關於社會科學的理論;結構主義與關係論尤其是索緒爾、卡西爾、巴什拉、潘諾夫斯基的思想;馬克思與韋伯的思想;哲學教育理論主要是維特根斯坦、海德格爾、梅洛-龐蒂的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學和人類學的研究應採用新的認識論秩序:與常識決裂—科學對象的構建—事實檢驗,以關係論的思維方式代替實體論思維;要到結構與慣習的交織作用中來理解實踐,反思性地考察科學的對象及從事科學的研究者自身以及主客體之間的關係。實踐的重要特徵是緊迫性、經濟必須條件的約束、模糊性以及總體性;把握這些特徵必須從對規則的關注轉向對策略的重視。策略作為實踐的基本原則是在主體的生活和家庭撫養環境中逐漸培養形成的,這就是慣習,它是一種生成性結構,塑造、組織著實踐並生產著歷史,而本身又是歷史的產物,一種人們後天獲得的各種生成性圖式系統;場域是由附帶一定權力(資本)的各種位置之間歷史上形成的一系列客觀關係的網路,是一種結構形塑機制和運作、爭奪和投入的空間,是人為的社會建構,是經歷漫長的自主化過程才逐漸形成的。實踐理論要同時考慮外在性的內在化和內在性的外在化兩個過程。社會世界是具有積累性的歷史,資本體現了一種積累形成的勞動,同時體現了一種生成性;表現為三種類型: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三者之間的兌換是分析社會世界再生產時不可忽視的問題。語言關係總是符號權力的關係,每一次語言表達都應視為一次權力行動;社會的支配秩序依靠的是一種“沉默的”暴力;現代社會最能體現符號暴力運作過程的就是各種教育行動,學術場域中存在著文化資本的等級制度;權力場域是受不同形式的權力結構性即不同資本形式之間的關係狀態決定的一個力量場域,是一個權力關係的遊戲空間。

40、哈貝馬斯(Jurgen Habermas,1929年—)

代表作:《公共領域的結構變化》(1962年),《知識和人類旨趣》(1968年),《溝通行動理論》(1981年),《事實與價值》(1992年),《包容他者》(1996年),《現代性的哲學話語》(1985年),《后形而上學思想》(1988年)

思想背景:相對主義和文化多元論,帕森斯的早期社會學理論,韋伯的西方理性化發展理論,塗爾干、米德、馬克思、帕森斯有關個人行動和社會結構的分析,日常語言學派的理論,皮亞傑和柯爾柏格的結構發展心理學。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有本質的區別,所以不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程序去檢驗或證實社會科學理論,社會科學中應當以“共識真理論”代替“相應真理論”。人類語言中潛藏著“達至了解”的目的,進而蘊涵著一個“理性溝通情景”,其中有三個有效性宣稱規範著人的語言行為:真理宣稱、正當宣稱、真誠宣稱;一個社會行為是否屬於溝通行為主要取決於,行為者所用的方法是否存在內外的制約並協調資源的運用來滿足各自的慾望。現代西方社會的發展並非一種必然的現象,還存在其他發展的可能性;科技理性的獨斷把人和外在世界的關係變成了一種純粹工具式的關係,批判理論應當以人的相互溝通為依據分析人類行為的架構。生活世界結構上的區分指文化、社會、人格三種結構不再籠統地受神秘色彩的世界觀控制,而是各自沿著理性交往的角度獨立起來,以及伴隨而來的形式與內容的分離;生活世界理性化的發展一方面是個人理性認識能力和自主性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社會系統的日益複雜和擴張,這就給現代社會帶來了困境——系統控制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原本屬於私人領域和公共空間的非市場非商品化活動被市場機制和科層化的權力侵蝕了,這又進一步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理性化過程對個人講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對社會來講就是現代化的過程;在現代社會中傳統規範秩序的有效性與事實性因為理性化過程而分離了,隨著它們有效性的消失其事實性也無法執行,只有溝通行為可以重新把它們融合起來,但通過溝通行為達至共識的可能性並不穩定,因為內部潛藏著異議危機,因此需要對溝通行為進行限制和制度化,還應當求助於法律;同時應當注意的是,法律協調和疏解社會整合危機必須結合它的認受性和事實性。人類所有理性領域的基礎知識分為三種類型:經驗—分析的科學研究包含的技術認知興趣;歷史—解釋學研究包含的實踐認識興趣;具有批判傾向的科學研究包含的解放認知興趣,這三種興趣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動因。

41、埃利亞斯(Norbert Elias,1897-1990年)

代表作:《文明的進程》(1939/1969年),《社會學是什麼》(1970年),《知識社會學的新關照》(1971年),《邁向社會過程的新理論》(1977年),《科學諸建制》(1982年),《論自然》(1986年),《投入與超脫》(1987年)

思想背景:康德哲學傳統主要是時空、因果、道德準則等核心理論;胡塞爾的現象學,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李凱爾特的歷史主義思想;曼海姆的知識社會學理論,韋伯及其後繼者關於文化和文明的相關思想,雅斯貝爾斯的社會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集體經驗經過關鍵詞語逐漸固化、積淀,成為下代人的集體記憶和一種實在;“文明化”是指個體不斷趨向以自己和他人的社會生活為取向,趨向穩定和均衡的自我調空以使每一個參与者乃至整個人群可增進生活愉悅和質量,也使每一個甘心自我調節的人更能獲得愉悅和幸福。原本社會需要的行為成為自發的行為,原本形塑而成的自我控製成為自由意志的行為,這種文明化的過程使人們日益用理性化的方式思考解釋問題;攻擊性情感與行為的逐漸馴化是整個社會結構變遷的產物。在日趨富於競爭的社會裡,上層鼓勵下層模仿自身行為方式,同時又不斷提高自身行為的精緻程度,在整個社會構成一個循環遞進的過程,這就是(某塑型在社會單元間傳遞的)標準化或塑型化過程。理性化的過程是某一個社會領域中不同的功能群體彼此之間的張力或同一單位不同個人之間競爭的結果,不僅是所謂“滲下效應”,也是導致多極控制和愈益平等的“功能民主化”。文明的進程中最基本普遍的結構過程是勞動分工的日益增長,社會網路的複雜性上升,人際依賴鏈條加長,對個人壓力加強,從而需要更多的控制和預見;結果國家對暴力更有效的壟斷形成更均衡的社會控制機制,個人人格中形成更均衡的自我控制機制。文明化進程中對暴力手段的控制逐漸體現出理性化和長期預見化的趨勢。一個群體能將人性的低劣強加到另一個群體上加以維持,完全是群體之間特定權力關係的結果。人類知識的科學化是與理性化、先見化、心理化、自我控制的增強等長期過程聯繫在一起的;科學需要長期的超脫的視角和實踐途徑。社會學研究應採用過程性的視角,其基本任務就是最終使處於各種群體之中的人更好的理解自身和他人。

42、科爾曼(James S.Coleman,1927-1995年)

代表作:《數理社會學入門》(1964年),《教育機會的平等》(1966年),《社會學理論的基礎》(1990年),《當代社會學理論》(合著,1993年)

思想背景: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的社會學理論,主要是統計調查與結構功能理論結合的取向;經濟學的數學模型理論、新古典經濟學中的理性選擇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的交易費用理論;社會學中的交換理論;政治和社會哲學對規範和法規的分析;新發展的博弈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以個人行動為基礎闡述系統行動的理論應該有三部分組成:宏觀到微觀的轉變,微觀水平的個人行動和人際互動,微觀到宏觀的轉變;社會行動可以分為兩類:交換行動,法人行動和規範性行動;行動者都有一定的利益偏好,並都試圖控制能滿足自己利益的資源;社會最優狀態是在一定系統中最佳的社會均衡狀態。行動者之間的關係包括直接的交換關係和人際關係,與系統有關的權威和信任關係以及二者之間形成的複雜關係;複雜的權威結構由三種角色構成:支配者(委託人)、代理人、被支配者,三種角色的複雜關係和微觀互動形成社會的權威系統和系統行動;信任結構有三種角色構成:委託人、中間人、受託人,中間人又分為顧問、保證人、承辦人三類。社會規範是在微觀互動過程中形成的宏觀建構,伴隨著各種賞罰措施又影響著人們的行動,是與利益考慮結合在一起的;它的產生是由於行動的結果對他人有影響,是通過社會共識而形成,可以分為共同性規範、分離性規範、慣例性規範三種。社會資本是一種表現為相互關心、相互依賴關係的無形資本和公共物品,難以通過市場交換提供。任何行動系統都包括四個概念:個人利益、控制分佈、資源價值和行動者的實力、事件的結果;理想社會系統的關鍵是通過共識達到交換的均衡以降低交易費用。法人是通過自然人將權利轉讓給一個共同的機構而形成,併為這些自然人獲取共同利益;法律上可以代替自然人,其三種生存方式是:互惠生存、獨立生活、總體生存;大規模法人系統中產生了囚徒困境和公共物品困境等問題,解決法人組織方式弊端的出路在於重建責任系統。

43、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年—)

代表作:《現代世界體系(第一卷):16世紀資本主義農業和歐洲的起源》(1974),《歷史資本主義》(1999年),《知識的不確定性》(2006年,中文版)

思想背景:馬克思主義和新馬克思主義理論,西方新左派思潮;現代化理論尤其是依附理論;歷史主義理論和全球化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應當把整個世界作為一個單一的整體來考量;社會科學唯一合法和有意義的分析單位是內部具有單一、完整、廣泛、自足的社會分工的歷史體系。在今天的現代世界體系中存在著知識結構的危機:各種學科都被一種信念籠罩著:彷彿知識是確定的;其實知識真正並永遠是不確定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從封建主義的“蹂躪”中興起有三個條件是必須的:剝削和殖民化導致的地理擴展,對世界經濟各地區(比如中心、邊緣)的勞動控制不同方法的發展,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心國家的強國的發展。現代世界體系分為三個維度:一體化的世界經濟體、多民族國家體系和多元文化體;世界經濟體是現代世界體系的經濟功能體,是政治體、文化體存在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世界體系一旦建立,將圍繞兩個二分法運行:一是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二是經濟專業化的空間等級,即中心地區和邊緣地區;“不等價交換”和“資本積累”是這個體系運行的動力。歷史資本主義不是一種進步而是退步,產業工人只佔世界人口的一小部分,而世界勞動力的絕大部分,即生活在農村或在農村與城市貧民區之間流動的勞動力,他們的狀況比他們的祖先更糟。政治民主重要的不在於是否多黨制,而在於工人是否有自己的力量;只有自己的力量才能反映出自己的意見,單純的認為通過兩黨制的黨派鬥爭使選民的意見得到體現是不現實和幼稚的,因為選民的意向不只取決於哪個黨派更優秀,而是有更複雜的因素干擾民眾的選擇。

44、艾森施塔特(Shmuel Noah Eisenstadt,1923年—)

代表作:《帝國的政治體制》(1963),《現代化:社會的分析和分層》(1966),《政治社會學》(1970),《傳統·變遷·現代性》(1970),《革命與社會轉變:文明的比較研究》(1978)

思想背景: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社會衝突論、社會交換理論等社會學理論流派主要是各種衝突學說,特別是新馬克思主義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一定背景條件下,社會必然產生衝突與失序,社會通過發展出更為特殊的結構回應這些衝突,由此產生社會分化,社會系統劃分為相互聯繫的一些子系統,社會系統的不同功能部分同時也是有著不同利益和目標的社會群體,它們在履行社會功能的同時也追求著自身的利益,為控制更多的權力和資源而爭鬥;社會結構不僅是功能關係結構,也是利益關係結構,社會的結構功能分化過程也是社會的階級和階層分化過程,社會的結構必然帶有不同程度的強制性。社會衝突與失序內在根植於人類的先天本性中,人類基因符碼的開放性要求必須通過符號形式和技術性組織來強制加以結構化,這就產生了一種對變遷和失序的開放性,進而產生有關人類目標與活動的自由性與可變性等方面的焦慮,破壞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感。精英活動是制度化的一個相對自主方面,精英的活動與眼光以及精英之間的衝突對結構分化的形式與方向有直接的影響。

45、貝克(Ullrich Beck,1944年—)

代表作:《風險社會》(1986年),《反毒物》(1991),《生態啟蒙》(1992),《風險時代的生態政治》(1994)

思想背景:關於現代化的社會理論,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結構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和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關於人的學說,知識社會學和後現代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風險社會是一個反身性的現代化社會,它朝向一種“新的現代性”,但並非現代性的終結而是開始,只是它突破了古典工業社會的設計;工業社會的“反身性現代化”可以從兩個角度給予說明:一是財富和風險生產所體現出來的反身性現代化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混雜;二是工業社會中蘊含的現代性和反現代性的內在矛盾。工業社會中的風險特徵是伴隨現代化過程而出現的;風險概念是“作為一種處理由現代化自身誘發而引起的危害和不安全的系統方式”。在工業社會中的個體化傾嚮導致個人生活、性別身份、婚姻家庭在個體化浪潮中被重新定義,同時變化了的社會又給個體帶來新的危機和風險,不僅沒有使社會不平等消失,反而使之更加強化了;社會風險的個體化對不平等進行了重新定義。多元性、個體主義和懷疑主義已被載入社會文化,形成了一種新的社會凝聚力和一種新的世界主義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自由的和有創造力的不確定性取代了差異的有等級的確定性;旨在形成“共擔風險性”全球道德的政治試驗將形成有力的世界主義運動。不管是強調環境還是個體化之中的生活模式、科學和政治,現代化都是一項未竟的事業。

46、柯林斯(Randall Collins,1941年—)

代表作:《衝突社會學》(1975),《社會學三大傳統》(1985),《互動儀式鏈》(1986),《理論社會學》(1988),《四個社會學傳統》(1994年)

思想背景:帕森斯的社會學理論;符號互動論思想尤其是戈夫曼和布魯默的觀點;塗爾干關於社會實體的觀點,韋伯的社會學思想特別是關於社會衝突的論述;現象學社會學和民俗方法學理論,馬克思、塞克斯、謝格羅夫等的觀點。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學應該研究從微觀到宏觀的一切社會現象以及相互轉變,微觀是基礎,宏觀過程是由微觀過程構成的;微觀過程中的互動儀式是人們活動的基本結構,也是社會學研究的基點。社會學的概念應建立具體微觀層次上,它所解釋的行為主體必須是微觀情景性的;這種還原方法可以在任何分析層次上提出經驗性更強的理論,增加宏觀理論的說服力,且微觀分析都有一定的宏觀關聯性。每個人都根據自己和對手可能得到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主觀地位和佔有稀缺資源的數量,財富、權力、聲望及其他產品的不平等分配必然引起衝突;人們生活在自我建構的主觀世界中,一些人有力量去影響和控制別人的主觀經歷,同時也會遇到反抗,從而發生人際間的衝突;不同性別和年齡的群體之間由於資源控制的不平等也會導致衝突。組織和分層是日常生活中互動的基礎,儀式(人們各種行為姿勢相對定型化的結果)是互動的主要形式併產生相應的結果;人們以“文化資本”或他們所具有的資源在彼此相遇中展開互動,互動中帶有某種動機或“情感能量”(這與其佔有的文化資本與權力、地位等有關),個體對互動場景(人數、不同意見、禮節等)給予關注。人們不同水平的際遇形成不同的互動儀式,它們經由時間延伸以複雜形式結合起來,形成“互動儀式鏈”(其延續依賴於彼此間情感能量和報酬的加強);整個社會可以看作一個長的互動儀式鏈,宏觀和長期的社會結構就是通過這種“互動儀式鏈”建立起來的。

47、亞歷山大(Alexonder Jeffrey,1947年—)

代表作:《社會學的理論邏輯》(1983年),《新功能主義》(1985年),《微觀-宏觀之環》(1987年),《行動及其環境:邁向新的綜合》(1988年),《結構和意義》(1989年) ,《文化和社會》(1990)

思想背景: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社會衝突論,社會交換理論,社會現象學,戲劇論,本土方法學等社會學理論流派,特別是米德、戈夫曼、舒茨、加芬克爾的思想和新馬克思主義理論。

主要學術思想:科學思維運行在經驗環境和形而上學環境之間的“科學連續體”上;科學的發展既受經驗環境的制約,亦受形而上學環境的制約;理論邏輯和經驗邏輯對於科學的發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應該通過二者的雙向運動推進對社會的認識。既要堅持環境對行動的強制性效果,又要強調行動的偶然性和創造性和行動對環境的變革作用;人格、文化、社會系統作為環境的行動因素進入行動過程,為行動者提供目標、手段、規則等,是行動展開的前提又是行動的產物,行動與環境之間相互制約和構造;行動者作為社會的主體隨時都對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進行解釋和謀划,制定行動策略做出行動選擇。社會分化的結果是多樣的,功能性的分化和相對自主的亞系統以及精英的出現會促使現代社會衝突數量增加,同時縮小衝突的範圍。社會科學中的每一種理論都包含一個意識形態的部分,它自動地來源於該理論視角的預設、模式和經驗命題。社會學研究者應當採取一種“多維度”的理論視角,融合不同理論傳統和理論流派,重新解決社會學的前提預設問題,即關於秩序和行動問題,以達到新的綜合。

48、盧曼(Niklas Luhmann,1927年-1998年)。

代表作:《信任與權力》(1979年),《社會分化》(1982年),《社會系統》(1984年),《自我參照文集》(1990年),《福利國家的政治理論》(1990年), 《風險社會學》(1991年),《現代性思考》(1992年)

思想背景:笛卡兒、康德、胡塞爾的哲學思想,英國文化人類學功能主義學派馬林諾夫斯基和布朗的思想,塗爾乾的社會學理論和帕森斯的系統等。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系統是各種社會行為的制度化模式,它具有很強的自我更新和發展的能力,其形成的基本機制是藉助符號規則進行的溝通,自我指涉(系統按自身的規律對環境中的複雜性和偶發事件加以記錄和加工處理的性質)是它的重要特徵;社會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從三個方面(時間維度、物質維度、符號維度)去降低由環境導致的複雜性,以維持系統與環境關係的有序運作。社會系統可以分為互動系統、組織系統、社會整體系統三種,它們之間既有分化又有整合的關係;隨著社會的進化和複雜化,社會系統之間不斷分化,主要表現為:功能領域的分化、進化規則的分化和對不同溝通媒介依賴性的分化。社會進化是互動系統、組織系統、社會整體系統之間和各自內部的不斷分化,還包括整體社會系統不斷分化出各類功能領域(伴隨著不同溝通媒介應用的增加);進化過程伴隨著個人、角色、節目和價值之間的明顯分化,包含三種不同的形式:部門化、分層和功能分化;進化性分化提高了系統的複雜性和它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社會系統的進化機制形成社會系統結構的變異,選擇促進系統適應性的變異以及穩定這些適應性的結構;進化的狀態表現為三個方面:變異、選擇和穩定化。法律和知識一樣,都是社會賴以存在的條件;法律是社會的一種基本結構,最基本的功能在於為社會成員提供行為預期。

49、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年—)

代表作:《社會學方法新規》(1976年),《社會的構成》(1984年),《民族、國家與暴力》(1985年),《現代性的後果》(1990年),《現代性與自我認同》(1991年),《第三條道路:社會民主主義的復興》(1998年)

思想背景:現代哲學的語言學理論特別是維特根斯坦和溫奇等人的著作;受現象學影響的社會學與常人方法學,主要是舒茨和加芬克爾的思想;戈夫曼的日常接觸分析;自我心理學與精神分析和埃里克森、萊恩的思想;解釋學和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的理論;批判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當代時間地理學和城市區位地理學;福柯的控制思想和海德格爾的時空系統分析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社會學的宗旨不能限於建立“法則”,它是解釋性的,作用在於促進自我批判和自我解放;同時又區別於廣義的社會理論,它只關注發達的現代工業社會,既是對社會變及其結果的理解與解釋,又是變遷的後果和原因。結構化理論關注作為總體類屬特徵的人類能力和根本處境,這些因素以不同方式產生和塑造了社會事件和過程的進程與後果;社會分析可以分為制度分析和策略行動分析,需要把傳統的二元論改造成二重性,即結構作為自身反覆不斷組織起來的行為中介,又是這種行為的結果,社會系統的結構性特徵並不外在於行動,而是不斷的捲入行動的生產和再生產。行動包含了對行動的反思性監控、理性化和動機激發的過程,該三個過程複合在一起構成人的有意圖行動(反思性的行動“流”)。社會互動包括三個要素:意義、規範和權力;日常互動的進行(意義的交流)、權力關係的構成都體現出資源和規則的利用。社會系統是由通過時空再生產出來的行動者或集合體之間的各種關係構成;結構指循環反覆地捲入社會系統的生產和再生產的要素,包括各種規則和資源;系統是被規則和資源“結構”起來的模式化社會關係形式,具有機構但本身不是結構;結構化是社會關係憑藉結構二重性跨越時空而不斷形成結構的過程。現代性發展的動力機制包括時空分離及其不斷的重新組合產生社會生活的時空“分區”;與時空分離相關的社會系統逐漸分離的過程;知識對個人與群體的行動產生持續影響導致社會關係不斷反思性的調整。象徵符號與專家系統兩種脫離機制從本質上帶動了現代社會的發展,對抽象系統的信任是時空延伸的前提,是現代制度比傳統制度給日常生活提供更大範圍保障的條件。現代性的高度發展面臨四種主要的威脅:極權主義力量的增長、核衝突和大規模常規戰爭、生態環境的破壞或災難、經濟增長力量的崩潰。批判性理論應保持社會學的想象力。

50、喬治·瑞澤爾(George Ritzer,1940年—)

代表作:《社會學:一門多元範式的科學》(1975年),《古典社會學理論》(1992年),《社會的麥當勞化》(1993),《表達美國:全球信用卡社會之評論》(1995),《後現代社會理論》(1997年),《徹底變革消費方式》(1999),《當代社會學理論及其古典根源》(2003年),《虛無的全球化》(2004)

思想背景:孔德以降的西方社會學理論,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綜合化理論;現代和後現代社會思潮;文化社會學和全球化思想。

主要學術思想:以麥當勞為典型範例的理性化浪潮不僅在美國境內得到迅猛發展,且已波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人們越來越注重效率、可預知性、可計算性、用非人類的技術代替人類技術、以及對不確定性的控制。儘管先進的理性化已為人們帶來了不盡的便利,但它同時也產生了一連串的負面效應;“理性的非理性”問題層出不窮,而且在未來幾年內將會更加嚴重;但不能將此現象簡單視為一種向不理性化社會形式的回歸,因為這樣的回歸不僅不可能且是不受歡迎的;人類需要的不是一個欠理性化的社會,而是對理性化過程的更好控制,特別是對其非理性後果的修正。後現代社會理論是一個高度複雜、充滿了晦澀難懂的專門術語以及矛盾的實體,仍舊處於極少數學者視野的狹小圈子裡,社會的發展還沒有真正達到後現代的水平。

——END——

——讀者推薦

發文者:吳一舟 發布時間:1/13/2020 09:48:00 下午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