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梁文韜書評】《東亞視域中的「中華」意識》

2018年06月22日 21:34 PDF版 分享轉發

本書是一本論文集,名為《視域中的「中華」意識》,收錄了十篇論文,分別從中國、朝鮮、越南及看所謂的中華意識。當中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只有一篇文章,談漢唐之間概念的變化,嘗試釐清唐代的中國概念。由於近年有一股將大唐帝國視為「拓跋國家」的風潮,強調唐非漢人所建構,此文試圖扭轉這個趨勢。可是,即使是成功的,他所能為之辯護的是漢族中心主義史觀,也即是再確立大唐乃漢人所立,這跟書中第二部分的大中國主義史觀是不相融的。如文中引用《舊唐書》「自古突厥與中國,更有盛衰」,姑不論這裏所謂的中國是否現代國際法意義上的中國,目前的大中國主義是強行將東突厥(即大清所說的新疆)納入中國的。另外,此文並沒有碰觸到所謂的中華概念,事實上,「中華」概念是清國晚期的產物,跟大唐國是沒有甚麼關連的。

第二部分中的三篇文章主要是反駁新清史學派近三十年來發展出來的「滿州中心論」,認為新清史學派過份強調滿人自我意識,而否定滿漢民族之間的融合。文章在某程度上加深了大家對滿、漢融合的理解,以及滿人在國家建構及管治上跟大明「中原」傳統之關係。若有人認為滿人統治多個族群那麼長久的時間而沒有發展出「大一統」思維,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不過,韓東育將早期雍正有關《大義覺迷錄》的討論跟清末的《清帝遜位詔書》來相提並論,恐怕難以凸顯相隔兩百多年間的變遷對大一統或華夷關係理解上的差異。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第三部分的三篇論文探討近世朝鮮、日本德川家及越南的中華意識,不同文章有不同重點,有的從「漢語」及「漢文」入手探究「漢文化」對自身的影響。另外則有從「神話與歷史發展」使臣交流中探討儒家文化如何作為精神資源,有的從文化主體性看日本學派的所謂「中華」意識。而第四部分則針對日本與韓國近代中華意識的脈絡性轉換之課題。有關日本方面「支那」已死的說法及朝鮮「小中華」思想的種種討論是值得一看的。

編者張昆將教授聲稱「本書並無中心的立場,也不預設從中國人視角出發」,這是值得商榷的,從反「拓跋國家」及反新清史到「支那」已死等等說法在在顯示本書的立場是要重構大中華主義,「不預設從中國人視角出發」並不代表當中所找的海外學者不會從大中華或大中國主義立場去書寫。其實編者大可不必以表面上中立的說法來包裝,因為推動或反對大中華主義本身並不是對錯的問題。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石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