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鍾樂偉書評】《日本的製造對上韓國的行銷:日韓企業的競爭與合作》

2019年06月07日 23:46 PDF版 分享轉發

家中的壞了!對喜歡追看電視劇的自己,沒有電視機的日子,簡直猶如世界末日一樣,根本活不過來。在心急如焚的驅使下,便立刻決定飛奔到離家不遠的家電店,希望儘快買入一部全新的電視機。

踏入店內,林林總總各式各樣款式的電視機盡入眼帘,有的是30多寸、有的是40寸,有的甚至是50至60寸,不同公司推出的尺寸與款式也有不同,價格亦分異極大。原以為來自的品牌,如索尼這些傳統電視機生產大廠,它們推出的電視機價錢,會是冠絕全店。實際上竟然是的三星與LG,那些昔日只會走平民化市場路線的企業,它們推出的新款智能電視,價格卻遠超日本的品牌。當然自己最後也是順應時勢,選購了韓國品牌。但單是這次買電視機的經驗,便能體驗出日韓兩國的經濟實力,還有它們給我們在外的營銷印象,在過去二十多年間,如何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日本韓國地理上本是鄰國,然而兩國近代歷史上,出現睦鄰的時間卻少之有少。日本曾經以高壓手段,從1910年起直至1945年,殖民朝鮮半島35年,並血腥打壓當地的獨立運動,埋下了韓國人敵視日本人的近代根源。只是,日本當年在殖民朝鮮半島期間,雖為著私利,開取朝鮮半島的資源,但卻為反過來為韓國人帶來經濟上的現代化,鐵路、基建與營商智識,從硬體到軟體,都是從日本學習得來。因而,工商業結構上,韓國當代的發展模式,跟日本有著不少異曲同工的步伐。

只是,一直領導著亞洲經濟發展的日本,進入90年代以後,其地位卻慢慢被原來緊隨其後的韓國陸續追趕,踏進2000年代后韓國更在綜合經濟實力上超越日本,震驚了整個亞洲市場。究竟何以原來一直以日本為學習模仿對象的韓國企業,能夠超越日本,在世界上佔有更高的位置。由在首爾大學國際研究所任教,並取得經濟學博士的金顯哲教授,早年前撰寫的作品《日本的製造對上韓國的行銷:日業的競爭與合作》,也許能為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們,提供一些答案。

全書分為九大章節,著作《日本的製造對上韓國的行銷:日韓企業的競爭與合作》以歷史、營商思維、企業應變力、政商結構、行銷策略與對外接受程度等等角度,分析為何我們外人以為日本跟韓國類似的經濟面向,實際上卻因為他們截然不同的分別,最終導致韓國的製造業,能夠在短短十數年間,脫穎而出,並超越日本,成為今天雄霸亞洲的新龍頭。

作者金顯哲率先在書中提出的,就是關於我們認識,亦是主導著日本經濟發展已久的政商建構,即是所謂的「鐵三角」關係。日本的政府、財閥與銀行,三方面建立相互支持的利益合作模式,每當政府想推出某些新經濟政策時,便可透過控制銀行體系,向部份得政府支持,並擁有緊密合作關係的財閥,提供具優惠條款的資金貸款,讓它們在獲得充裕的財力支援下,協助政府推動親建制的經濟發展施政。韓國在殖民時代學習了日本的經濟模式,建立了一套與日本類似的「鐵三角」關係,只是,如作者所說,韓國之所以能夠超越日本,也是由於他們能在這種關係中,找出突破,調節出更具市場效益的合作模式。

相較日本,韓國的「鐵三角」模式中,能存在具影響力的財閥數量,卻比日本少。更少的財閥,卻使財閥的內部競爭減少,讓實力更加集中在一小部份的龐大財閥身上。它們能夠把市場擴張實力,聚焦在海外市場,最終使韓國企業能夠擊退單是要應付國內市場競爭已經瘋疲憊不堪的日本企業,在經濟規模上超越日本。

繼后,作者金顯哲再以如何應對著時代轉變,來指出日韓兩國企業的適應力差異,是直接導致韓企最終超越日企的主要因由。90年代以前,世界科技主要還是以「類比」模式主導,日本作為此技術的領導者,一直以此控制著全球經濟市場的命脈。踏入90年代以後,「類比」逐漸被「數位」技術取代,不少日本企業,卻因為坐擁著舊有技術的龍頭位置,一直對技術轉移抱有保留。結果,因為一場IMF經濟危機,正處於絕處逢生的韓國企業,在毫無後顧之憂下,反而能更容易放棄既有模式,直接擁抱新興的「數位」技術,最終後來居上,乘著新時代的經濟勢頭,一下子超過日本,成為主導亞洲「數位」市場的新巨頭。

當然,正如書中作者金顯哲所引用有關韓國燒酒與日本燒酒發展的例子,向來以「匠人」自居的日本燒酒業,都是喜歡把生產精神,全都投放在研發更高質素的釀酒技術之上,忽略市場推廣的大眾化宣傳手腕。但作為後來居上的韓國市場,卻反其道而行,取「適當」而非「完美」的市場計算,每當應為恰當之時,便立刻推出市場,並以全方位的廣告宣傳,先佔了有利位置,從而影響顧客的口味。這種講求「速度」與「包裝」的企業思維,韓國財閥遠比日本來得更積極更快,這亦難怪當年日本的連鎖快餐店「吉野家」,在打入韓國市場不足兩年後便因敗退,全數撤出當地市場,究其因由,都是不夠韓國人的作風快。

韓國企業能超越日本,絕不是「僥倖」這兩個字便能解釋。內里,更存在著兩國國內的經濟模式差異,還有截然不同的企業營銷思維,才導致今天「日退韓進」的局面。這本《日本的製造對上韓國的行銷:日韓企業的競爭與合作》,大概能為我們提供不少引旨,尋找更深入的答案。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趙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