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葉淺予:素描對中國人物畫造型有巨大的阻力

2017年09月24日 8:21 PDF版 分享轉發

葉淺予像(圖片:網路)
葉淺予像(圖片:網路)

記者/主持人:轉載

我的發言是談中國造型基礎訓練的問題。開門見山,我不主張畫系造型基礎課全盤採用外國的訓練方法。理由包括下面幾點:

一、線描造型是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有的手段,從來學畫,都是從白描雙勾入手,以骨法用筆取形,它的特點是:一開始就用毛筆造型,在練筆中練造型,在造型中練筆,二者相輔相成,齊頭並進。

二、學國畫的傳統方法是先臨摹,后寫生,二者反覆交叉進行,提高造型用筆的能力,臨摹並非單純練筆,而是兼學練形的,寫生雖然著重練形,但也要求在練形中練筆,二者方法不同,目的卻是一致的。

有些人看到近代中國畫在明末清初的階段提倡仿古摹古的傾向,便認為中國畫已走向沒落了,因而他們主張反對臨摹,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揚州八怪、、八大以及清末的任氏兄弟,一直到吳昌碩、齊白石,豈不都是生氣勃勃的富於創造性的畫家嗎?中國畫是在發展中,而不是走向了沒落。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8056d591ffee425194e4ede9394f85481

葉淺予作品(圖片:網路)

三、素描是歐洲古典發展中的產物,是為油畫造型服務的,我國五四以後興起的教育制度,採取以素描為造型訓練的入門課程,從而發展了我國的油畫、版畫藝術新品種。而在1949年以前的美術院校中,中國畫專業的教學,卻仍然遵循傳統的方法,而自成體系。1949年以後,全國院校方針體制已變,接受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的觀點,中國畫的造型訓練也被這個基礎所壟斷了。

四、根據三十年來的經驗,這種強求一致的作法,我認為是不科學的,由於這個一致,把中國畫的傳統學畫的方法、步驟給廢棄和打亂了。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採取了既學素描又學自描的雙重製,有人諷刺我們說:這叫做「雙重交配法」。因為當時在農村養豬,引進了蘇聯的派克夏種豬,國產的母豬,除了和國產的公豬交配外,還要同派克夏交配,以此改良豬種。中國畫經過雙重交配,產生了所謂新國畫,雖然達到了為政治服務的一定目的,但藝術水平是很低的。

五、素描訓練的方法,是以物體表面的明暗現象來表達物體的體面和空間關係。因而,往往不能深刻地認識對象的原本結構,用以達到概括提煉、能動地表現對象的能力。浮光掠影或者不求甚解是不能養成真正準確有效的造型能力的。準確有效的造型不是抄寫和臨摹對象,照葫蘆畫瓢,而是要求從深刻的認識中,發揮記憶和聯想的能力,也就是能動地塑造藝術形象的能力。

六、素描的工具是和炭條,白描的工具是毛筆。前者硬,後者柔;前者用指力(手指的力量),後者用腕力(手腕的力量);前者筆觸變化小,後者筆觸變化大。效果很不相同。而且在素描教學上,近二十年來都是採用硬鉛筆細刻的長期作業的方法,作為唯一的方針,我認為是非常機械的。

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往往只見局部不見全體,只見細節不寫神態。其實素描在西方也是多種多樣、各種各派的,有鉛筆派和木炭派之分,有外光派和結構派之分,有廢線派和用線派之分。並非只有我們現在通用的蘇聯學院派一種。我認為素描也應百花齊放,不能定於一尊。

七、一般素描課的對象,都以人為主,從石膏模型到人體模特兒,都是為了研究人,表現人。一般的論者認為只要把人畫好了,造型能力就解決了。有的人還說,只要把素描畫好了,拿起毛筆來畫中國畫就輕而易舉了。

ee4831a11ad1441ebc9da7c598072c9b1

葉淺予作品(圖片:網路)

事實如何呢?以中國畫的花鳥、山水為例,要畫好花、果、樹、石、飛禽走獸,不去直接研究這些的生態(就是生活和形態),是無能為力的。我個人對此尤其有切身的體會,我從畫漫畫開始,後來畫速寫,最後畫國畫,畫的都是入,人家要我畫點花鳥山水,我只能敬謝不敏,只能承認對此道是外行與無能。現在我正在重新補課。就是學習花鳥、山水。所以,「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這句話,並不怎麼樣科學。至於說畫好素描,再畫國畫就輕而易舉了,就更缺少實踐的依據。恰恰相反,有人素描畫得不錯,拿起中國的毛筆卻有千斤之重。而且素描造型的先入之見,處處在阻礙他走向線描造型的道路。

方增先最近在《美術叢刊》第七期發表的《物畫的造型問題》的文章,以他的實踐經驗,深刻感到素描對他的人物造型具有大的阻力。這的確是當前年輕一輩人物畫家的共同的苦悶。由此可見,素描不是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科學。

八、中國古代人物畫的重要遺產十八描,是線描造型的技法總結,用來作為線描的練習是有用的。不過,藝術發展規律是和時代、生活緊密相聯,並受其制約的,所以線描造型必須有所發展,這就要在造型訓練和創作實踐中有所損益、有所創造。但不能同意有些人所說的,中國人物畫衰落了,必須全盤接受西方素描所謂科學的造型方法來改造它。

上面已經說過,線描造型是中國畫歷史發展所形成的獨有手段,訓練中國人物畫的造型能力,必須以這個特有手段為基礎,吸取素描中合乎這個基礎的某些造型因素,豐富和發展中國人物畫。

九、最近我向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提出修改教學方案的計劃,著重指出素描和國畫人物寫生的雙軌制必須結束,放棄素描課,把素描在造型方面的合理因素融合到白描課中去。此外,由於歷史的原因,過去二十多年來辦系的中間,過分強調以人物為主的方向,排斥了花鳥、山水,出現了花鳥、山水的斷線,從而也枯竭了人物畫在技法上的營養。我主張今後幾年內,國畫系入學的新生先學花鳥、山水,后畫人物。我們知道花鳥、山水是近代中國畫在技法上發展的最豐富、最完美的科目,而且有自己的造型規律。從花鳥、山水入手,有助於掌握中國畫的造型法則和筆墨技法。既保證了花鳥、山水的發展,同時又為人物畫提供豐富的營養。

以上所說,對中國人物畫造型訓練提出了一些原則意見,至於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貫徹這些原則,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葉淺予(1907.3.1—1995.5.8),原名葉綸綺,筆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廬人。

葉淺予從事繪畫教學和以舞蹈、戲劇人物為主的國畫創作。擅人物、花鳥、插圖、速寫等。筆墨頓挫自如,豪放爽朗,形象生動傳神,風格獨具,成就顯著。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趙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