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熱文:七十年代的中國農民到底有多少錢?

2019年04月15日 10:22 PDF版 分享轉發

40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紀70年代,主要有哪些開支?他們身上到底有多少錢?

70年代的農民,吃的基本不需要錢,口糧由生產隊分配,但大多時候不夠吃,除了農忙時或過年過節,平時三餐都喝稀粥。別說沒錢,產品,有錢也無處可買。自己種菜,蔬菜不用買,除了大年大節,平時根本沒肉吃,一年到頭,吃肉能超過10次算多了。

油鹽醬醋茶,隊里種了花生,一個家庭分到幾斤十幾斤,可以解決部分食油,高價油很難買得到,可以說多數人家也買不起,所以經常沒油下鍋很平常。食鹽每斤0.17元,醬呀醋呀都很便宜,角把錢一斤;喝得起茶的人家不多,如果種了茶樹,採回來自己炒制,也有人買茶葉,兩三塊錢一斤的低檔茶葉。

剩下就是穿戴,還有日常生活用品,這些不能自給,需要掏錢買。剪了布到裁縫店做衣服,一年能做一次新衣也不錯了,實際許多人達不到一年做一次,穿補丁衣服的隨處可見。還有鍋碗瓢盆,多數人家用的是木瓢、葫蘆瓜瓢,還有竹筷子,這些都可自己做,像鍋碗盆什麼的,自己做不了,但更換一次可以用好幾年。

70年代也有,如“三轉一響”。所謂“三轉”,即、縫紉機、手錶,所謂“一響”,即收音機。這些奢侈品,非一般人家買得起,十分稀罕。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70年代的農民,基本很少出行,至多就是探探親,趕趕集,都靠11號車,也就是兩條腿。坐車的人少,有自行車的人更少。農民在這方面的開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還有醫療問題,小病有合作醫療,一般看一次幾角錢可以搞定。如果查出了什麼大病,比如癌症什麼的,醫院會勸病人家屬,沒必要再花冤枉錢。

是最大的事,其實不用多少錢。有山林樹木資源的地方,無需花錢買木材,沒有林木資源的地方,自然靠買。筆者所在鄉鎮,大多沒有林木資源,但鄰縣交界處有大面積森林,森林里有很多杉樹。許多男人趁著夜晚,到那裡偷砍杉樹,連夜背回家來。犯法的事風險大,還是有很多人冒險去干。這次一根,下次一根,日子多了,蓋房子的木材就基本解決了,如果不夠,再買一些。有些木工活,比如做門窗之類,木工師傅錢是省不了的。

土坯房用泥磚,可以自己做,沙石自己解決。需要花錢的,大概是蓋的瓦,還有石灰水泥,加上師傅的工錢。小工一般不花錢,左鄰右舍,你幫我,我幫你,或者用換工的方式。如此算下來,蓋一間房子,大概幾百元可以搞定,蓋幾間房子,兩三千元沒問題。

說了開支,再說收入,70年代的農民家庭,收入來源主要有如下幾項:

一是生產隊分紅,但勞動價值很低,一個壯年勞動力,一年大概是一百多元。勞力少孩子多的家庭,通常都是超支戶,勞力多孩子少的家庭,才是余錢戶,一家有兩三百元分紅算比較多的,但往往兌現不了,成了賬上余錢戶。

二是養家禽家畜,牛是集體財產,不可私養。私人可以養豬,一年可養一兩頭豬,每頭一百來斤。生豬統購統銷,不可私宰,必須運到食品站宰殺,七成歸國家。包括豬頭豬骨下水,按牌價,每斤0.82元,三成歸養豬戶,可以賣,或者自家吃。一頭豬可換來成百元,最多一百多元。

除了養豬,有些家庭養了一些雞鴨,但因為糧食少,養不了多少。養雞養鴨的目的不是賣雞賣鴨,是為了賣蛋,換點油鹽錢,一年賣蛋也就換幾十塊錢而已。碰上“割資本主義尾巴”時,有些地方,規定一戶只能養幾隻雞,幾隻鴨,不準多養。

三是有些人家,蔬菜種得多,吃不完,靠近街邊的挑到街上賣,靠近礦山的挑到礦山去賣,可為家庭解決一些燃眉之急。我有個姑婆,女兒被推薦上了大學,靠她種了菜挑到附近礦山去賣,用來解決女兒上大學的費用。那幾年農業學大寨,發現挑菜到礦山賣的,不但要沒收蔬菜,還要受到批鬥。姑婆為了避人眼目,天沒亮就動身,不敢走大路,肩挑一大擔蔬菜,彎山彎路,年紀又大,沒有摔傷也算萬幸。

農村大多男人當家,女人只管幹活,不管家庭收支。許多農村婦女,一輩子都沒用過錢,最大額的10元紙幣,有些人連見都沒見過。不僅婦女,包括一些男人,常常兜里掏不出一分錢來,實在是很平常的事。

相對有錢的人也是有的,那就是有手藝的人,或者被派出去“搞副業”的人。很多地方,派人出去“搞副業”,實行包硬產,就是派出一年,上交隊里多少錢,剩下歸自己,所以這些人,比在家干農活的肯定比較有錢。

有個農民,個子矮小,被人稱為“茅狗”(人們將個兒小的狗稱為“茅狗”)。別看他個兒小,但腦瓜子靈活,經常干倒賣物資商品的事,賺錢也多。但這種行為,屬於投機倒把,是違法行為。每逢趕集日,必定有人胸前掛著牌子遊街示眾,其中必定有“茅狗”。“茅狗”也常對人自嘲:“我是老,少了我,運動搞不成”。有一次掛著“投機倒把分子”的牌子游完街,在一個高出一米的平台上接受批鬥,趕集的人多,為了看到台上的人,個個都像鴨子似的,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看到台下黑壓壓的人群,“茅狗”便對主持批鬥的人說:“我個子矮,你拿個凳子來,我站上去,下邊的人不就看得見我了。”

不愧是個“老運動員”,簡直把遊街批鬥當作人生之一樂。遊街批鬥后,回到家裡,說不定,腦瓜子又想著下一步到哪賺錢了。

不管如何,就當時當地而言,“茅狗”的確算比較有錢的人。老婆勸他別幹了,他對老婆說:我不幹這個,你叫我幹嘛?“有力食力,無力食術”,我那麼矮小,要高度沒高度,要力氣沒力氣,我不“食術”食什麼?他說的沒錯,他就是要靠“食術”,所以,轉手買賣的活兒他還要繼續干;所以,改革開放初期,在當地鄉鎮,他最早辦起個體飯店,廣告詞是“茅苟飯店,吃喝方便”,他最早生產汽水銷售,廣告詞是“茅苟汽水,夠汽夠味”。

三四十年來,我們許多人乾的活兒,不都是茅狗干過的活兒嗎?我們的老百姓,不就是靠這些活兒,比過去有錢,比過去富裕了嗎?如果說這是“食術”,這個“術”不就是市場經濟嗎?只是,這位個子矮小其貌不揚、又沒讀過多少書的地道農民,比我們這些讀過很多很多書的人,無論想法還是行動,都早了十幾二十年。

來源:凱迪社區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