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維權運動的政治性與非政治性(王丹)

2018年04月16日 23:17 PDF版 分享轉發

最近比較熱門的話題,就是中共進行網路大掃蕩,掃到了日活用戶達到1.2億的「」這個短視頻平台,引發了中國國內網路上的一片抗議,也出現了零星的街頭抗議活動。鑑于「內涵」的用戶很多都是中國的90後年輕世代,他們的抗議代表的社會變化的涵義,就更加值得關注。

對於這次針對關停「內涵段子」的抗議,除了表達聲援,或者認為中國的年輕世代具備反抗意志併為之叫好的聲音之外,也有一種意見認為,這些抗議的「」們,對於709律師群體不關注,對於自由理念沒有興趣,只有當他們的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他們才會站出來,因此,表面上看這也是維權運動,但是是非政治性的,並不能真正改變中國的現狀。這樣的意見,其實隱隱包含著對於90後年輕世代只顧個人利益的批評。對這樣的批評,我有不同意見。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首先,這次「內涵段子」的「段子手」們的抗議活動,真的完全是非政治性的嗎?我不這麽認為。雖然表面上看他們的抗議針對的是自己喜歡的視頻平台被關閉,但是視頻平台被關閉,其實涉及的是人民是否有決定自己的娛樂方式的自由的問題,是政府可不可以因為一個「低俗」的性質認定就干涉人民的個人生活的問題,是政府越來對社會的干預越來越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都是政治問題。或句話說,針對「內涵段子」被關閉的抗議,其性質其實已經具備了強烈的政治涵義,而「段子手」們並沒有因為涉及政治而退縮。這次抗議浪潮中興起的那首《在人間》,更是充分表達了政治批判立場。

其次,就算是這一次的抗爭,確實主要是圍繞這些網友的自身利益,並不涉及他們對於國家制度的關注,我也認為這沒有什麽可悲甚至進行指責的。我們知道,民主制度和設計,自由理念的確立,其實都是為了維護每一個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才會去限制政府的權力。只有個人的切身利益得到完全的維護,公共利益才有成立的基礎,也才能夠得到保障。因此,對個人切身利益的維護,本身就是民主制度的基礎;對於自己的切身利益的關注,也是民主啓蒙最基本的內容。脫離了每一個個人的切身利益去談論的民主與自由,才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因此我認為,運動表現出來的只關注自己或小群體的切身利益的特點,並沒有什麽可以指摘的地方。

最後,維權運動缺乏政治性,的確是今天的維權運動未能帶動民主轉型的原因之一,但是民主轉型本來就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非政治性的抗議總是在開始的階段佔據主流,但是隨著國家與社會之間對抗的升級,即使是那些試圖讓自己的抗爭限制在非政治性的範圍內的人們,也會逐漸意識到只有政治問題得到解決,他們的切身利益才能更有保障。維權運動從非政治性到政治性的轉變,是必然發生的趨勢。這一點,在台灣八十年代的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就有清晰的呈現。而這個轉變,是需要時間的,是需要一些社會條件逐步成熟才能實現的。

總之,我認為,對於維權運動的各種表現形式,以及抗爭的性質,只要是站在維權的角度,抗議和抵制國家對於社會的干預的,都有助於公民社會的成長,都是社會轉型的一部分,我們都應當予以正面肯定,而不要輕易地去潑冷水。畢竟,走向民主的道路絕對不會只有一條。–

(文章僅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