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百億假黃金騙貸案:中國市場上大量金條用銥或鎢摻假

2017年02月21日 5:56 PDF版 分享轉發

2016年5月下旬,位於靈寶市故縣鎮的博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博源礦業)院內,突然出現數輛懸挂陝西牌照的警車。已失聯多日的公司大股東徐建波,在兩名警察押解下走出警車。他雙手戴著手銬,囑咐員工們要配合警察調查。

據現場目擊者透露,在博源礦業廠區兩間平房內,陝西警方搜出一套製造假金磚設備以及大量造假原料。有些原料尚未拆裝,體積不大,但異常沉重,與重量相近。

兩間平房中的一間沒有預留窗戶,與生產廠區相隔高牆。兩間平房雖建成多年,但裏面隱藏的秘密知者甚少,直至警方打開房門,才被外界所知曉。

就在徐建波被抓的同時,博源礦業法定代表人王學文也被警方帶走。為了穩定300多名職工,靈寶市政府指定臨時負責人,主持博源礦業的日常事務。

2016年6月3日,陝西省潼關縣公安局凍結了王學文和徐建波在博源礦業的所有股權。據悉,該案涉及人員眾多,博源礦業高管多數深陷其中,包括張淑民及其多位親屬。隨著潼關警方的立案偵查,一個橫跨豫陝兩省,以假黃金質押騙貸的團伙浮現,涉案總金額超過百億元。

多個信源證實,該案涉及豫陝多家金融機構,陝西省聯合社(下稱陝西省聯社)損失慘重。其中陝西潼關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下稱潼關信合)涉案金額超過110億元,西安市長安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下稱長安信合)亦涉案約28億元。

假黃金是如何製作而出,且經豫入陝,躲過金融機構的層層監管,最終質押出真金白銀?

消失之人

2016年5月初,潼關信合因一筆約2000萬元的黃金質押貸款逾期而聯繫借款人張青民,但張青民一直未接電話。隨後,潼關信合工作人員將張青民堵在辦公室,張青民借打電話機會逃脫,從此杳無音信。

催款無果,潼關信合決定處置質押黃金,在處置過程中發現黃金摻假,遂將此事層層上報。同年5月19日,潼關縣公安局正式立案,一起橫跨豫陝兩省的假黃金騙貸案浮出水面。

隨著陝西金融機構隨後的自身盤查以及公安機關的偵查,潼關信合發現更多的質押用假黃金,涉案金額超過110億元。這些摻假黃金外觀上和真黃金無二,很難鑒別,制假手法十分專業。西安市長安信合也發現了質押用假黃金,涉案嫌疑人中亦出現張青民的身影。

張青民等5人涉嫌先後從長安信合用假黃金騙貸約28億元,其中張青民涉嫌借用約70人,騙貸金額超過14億元,質押1932塊黃金估值超過20億元,利率為5.34%至6%之間,質押率為70%至80%,貸款期限均為六個月。

多個信源表明,張青民涉嫌抵押給長安信合的假黃金,鎢的含量佔62%左右,黃金約佔38%。金磚外表是標準金,裏面則裹包著鎢塊,能騙過普通檢測儀器,如不用打鑽和熔煉的檢測方法,很難發現。

張青民是誰?制假水平高超的假黃金又從何而來?辦案機關發現疑點指向一家企業——博源礦業。上述張青民等5名犯罪嫌疑人均和博源礦業有交集。

位於河南省靈寶市的博源礦業於2007年4月19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9000萬元,股東為張淑民、王學文、徐建波、夏進友、趙發平和張福運。公司成立之初,35歲的張淑民當選為董事長。張淑民是張青民的兄長,也是博源礦業的實際控制人。

在以黃金礦藏知名的靈寶市故縣鎮,張淑民、王學文和趙發平是最早一批的“淘金者”。

位於豫陝交界處的小秦嶺金礦田,已有千年的開採歷史,主要分佈在河南靈寶市(縣級市)和陝西潼關縣。依靠特有的金礦資源,兩地分別躋身“黃金十強縣”,黃金亦是兩地支柱產業。

在靈寶市產金鄉鎮中,發展較早的是故縣鎮和豫靈鎮。上世紀90年代初期,四面八方涌至兩地務工者,最多時達2萬多人,礦區附近車水馬龍,餐飲店整夜燈火通明,熱鬧非凡,當時被譽為“小香港”。

王學文家住故縣鎮城東村,張淑民和張青民兄弟是北桃村人,趙發平是南桃村人,三村莊相距1公里左右。在此四人當中,張淑民擅長交際,在當地有著較為穩定的關係。

上世紀90年代,四人靠倒賣金礦石起家,起步時生意規模不大。到2004年,稍有積累的張淑民,只身前往深圳從事實物黃金買賣,后從事“現貨黃金”生意,並成立蘇秦珠寶首飾有限公司。

知情人介紹,張淑民剛到深圳時,親自負責深圳業務,而夏進友和王學文則在靈寶收黃金。每天收購的黃金,通過航空公司直接運往深圳,多時十幾公斤,少時幾公斤,幾乎天天出貨。

經過幾年積累,以張淑民為首的故縣諸人已非當年小販。2006年,張淑民聯手王學文和夏進友,開始籌建博源礦業,很快籌集到數億元資金,一時間讓靈寶人刮目相看。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2008年8月,博源礦業正式投產,年處理銅金精粉8萬噸,平均每天可生產黃金8000克、白銀2萬克、電解銅6噸、硫酸160噸。在黃金市場巔峰期,曾實現年銷售收入10.69億元,利稅5000萬元的業績。

據故縣鎮政府官網介紹,博源礦業佔地面積200畝,總投資10.8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3億元。2010年第二套日處理150噸金精粉生產線建成后,成為靈寶市民營黃金冶鍊業龍頭企業。憑藉良好的發展,博源礦業還成為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指定供貨單位。

知情人透露,早在2005年,張淑民和王學文經長時間摸索,研究出了黃金摻假配方:將鎢塊放置黃金中間,就能騙過普通的儀器檢測,加之博源礦業是鍊金企業,透支信譽獲取銀行信任,以此套取大量現金用於投資。

靈寶炒金術

一位知情人透露,在博源礦業建廠之初,幾位股東便開始製造假黃金,到銀行辦理質押貸款套現。其間,恰逢逐步走高,他們不僅解決了資金問題,並藉此機會大賺一筆。

在靈寶市,用實物黃金抵押貸款的資本運作模式並不少見。假如每克黃金250元,250萬元即可購買1萬克黃金,將1萬克抵押給銀行,以質押率下浮20%計算,可獲得200萬元的貸款。再用200萬元可收購8000克黃金,再將8000克黃金抵押給銀行,又可獲得160萬元貸款。以此循環,250萬元可撬動價值約1200多萬元的黃金,形成近五倍的槓桿,這就是靈寶傳統的“炒金模式”。

比如2007年,黃金價格大漲逾30%,創下1979年來最大年度升幅紀錄。如果在銀行質押1200萬元的黃金,一年凈增值360萬元,即便按照6%的利率計算,全年利息為86.4萬元,則還有273.6萬元的盈餘。

若用摻假的黃金去銀行循環質押貸款,短時間內套現可成倍放大。

黃金市場價格一路攀升,質押在銀行的黃金隨之增值,不僅可以抵消利息,還能帶來豐厚利潤。利益驅動之下,博源礦業的一些股東擴大造假規模,從銀行套取巨額資金。

知情人告訴《財經》記者,十幾年前,張淑民為製造假黃金,專門從潼關縣購買了制金條設備,用刨床改成5000克金磚模具。經長時間試驗,最終選用鎢和黃金製成金磚。之所以選擇金屬鎢,是因為鎢的密度與黃金接近,鎢的密度為19.25克/立方厘米,黃金密度19.3克/立方厘米,兩者僅相差0.05克/立方厘米,普通儀器很難測出如此細微的差別。

而王學文和徐建波負責聯繫原材料,在西安找到了金屬鎢經銷商,定製規格統一的鎢塊。在每塊5000克的金磚內,添加重量約62%的鎢塊,這種以鎢塊為“核心”的假金磚,如不用熔煉和打鑽的檢測方法很難查出破綻。

張淑民選擇用鎢塊製造假金磚,還因鎢與黃金之間的熔點差距很大。黃金的熔點是1064℃,而鎢的熔點高達3410℃,從銀行收回所質押的假金磚,只要溫度達到黃金熔點,很容易將兩者分離。

上述知情人稱,最初,這套製造假黃金的設備,隨著博源礦業股東四處流動。但假黃金數量不斷增加,來回搬運設備耗時費力,在安保措施嚴密的博源礦業廠區內,即建起一明一暗兩間平房用於制假,目前銀行發現的涉案假金磚幾乎均出自該處。

多個信源證實,該制假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從材料選購、加工、運輸,以及辦理質押貸款業務,都有專人負責,且核心團隊成員均已離異。

該團伙中的一位高層人員,在黃金價格上漲的最初幾年憑藉“炒金模式”和利用假黃金質押貸款投資的方式賺取上億元,再次入場后,因金價持續走低難以抽身,只能用假黃金持續從銀行質押騙貸,用於還清利息,最後難以為繼,徹底崩盤。

2012年10月9日的《揚子晚報》報道,先智創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馮小缺微博爆料,國內某大銀行出售的黃金被驗證摻假,並質疑中國市場大量金條用銥或鎢摻假。

金融機構監管何為

除了檢測方法落後于制假術之外,上述案件中,不法分子用假黃金,借用他人身份證,巨額貸款流向少數人卻未引起警覺,因此不排除金融機構監管存在問題。

一位金融業內人士介紹稱,對於個人黃金質押貸款業務,金融機構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近年來,在實物黃金購買熱潮中,不少人將實物黃金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雖然實物黃金具有保值功能,但很難變現,且短期變現的風險較大,以前人們購買實物黃金后,要變成現金,只能一賣了之或到當鋪質押。

針對實物黃金的特點及市場需求,國內多家銀行增加了黃金質押貸款的相關業務,並推出“個人黃金質押貸款”業務。此項業務推廣至今,不僅解決了實物黃金的流動性問題,也給銀行增加了經濟效益。

《陝西日報》報道,陝西個人黃金質押貸款業務始於2003年,在陝西首推這項業務的是中國工商銀行潼關縣支行(下稱潼關工行)。由於推行後效益顯著,潼關縣和鄰縣靈寶市的一些金融機構也紛紛效仿,此項業務得到迅速擴張。

但在高速增長中也隱藏著風險。

依據《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以及《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授信業務審查委員會工作實施細則》規定,對於個人黃金質押貸款業務,都有制度可查。陝西省聯社渭南辦事處工作人員的一篇《金融在創新路上》文章,詳盡介紹了黃金質押的管理制度。

以潼關信合為例,為防範貸款的信用風險,潼關信合需對借款人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實行“三不辦理”原則;即異地貸款不辦理,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不辦理,不具備民事行為主體資格的借款人和未經授權委託的第三人不辦理。

在完善內控制度、防範操作風險方面,潼關信合購置了高精度的進口電子秤和檢測儀器,加固了保險柜和金庫,且執行雙人操作、雙人複核、定崗定責、按時查庫的管理制度。

在質押物檢測環節,潼關信合要求操作人員必須對黃金先目測,后儀器分析,再水吊檢測,並建立有檢測記錄。

為嚴格防控制度,潼關信合還規定所有黃金質押貸款,必須有信貸員實地調查報告和質押物檢測結果,報經上級審批後方能發放貸款。

令人吃驚的,正是在如此嚴格的管理制度下,假黃金質押騙貸案持續發生。

對於此種類型的騙貸風險,陝西省聯社系統並非沒有意識。2014年9月3日,陝西省聯社渭南辦事處副主任段小寧,在陪同銀監局官員調研潼關信合時就提出,在辦理黃金質押貸款過程中,要加強對實物檢測環節的交叉複核,特別提到在這一環節要防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增加領導監督和檢測人員對黃金實物檢查結果的複檢和複核。

但知情人透露,針對個人黃金質押貸款業務,陝西省聯社高管內部曾出現分歧。有高管認為過於集中放貸,將形成潛在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此意見遭到極力反對。

潼關信合超過百億元涉案金額中,包括渭南市內9家縣(區)級信用合作社(農商銀行),9家單位與潼關信合簽訂委託協議,均由潼關信合代辦黃金質押貸款業務。

《財經》記者發現,陝西省聯社多位高管系渭南籍,另有高管曾長期在渭南市金融機構任職。長安信合理事長也曾在渭南任職,而潼關信合原理事長離任之後,又被返聘至長安信合。

此外,潼關信合原主任則在犯罪嫌疑人之一、徐建波的公司任職。

目前已知,潼關信合有8名工作人員去年10月被警方帶走,其中3位高管已被潼關縣檢方批捕。該案5名主要騙貸者,與陝西省聯社高管是否存在利益糾葛,有待案情披露。

知情人透露,2003年6月,陝西省聯社成立初期,在建章立制、治標治亂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但它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容易出現高層抱團現象。而陝西省聯社、地市級省聯社派出機構、縣聯社的三級行政管理模式也拉長了管理鏈條。

一位在銀行從業的法律顧問分析稱,“商業銀行的監管應該是依靠制度和流程,避免出現‘一把手’說了算。農村金融機構的高管話語權很重,一旦參与到貸款中就難免產生風險。”

由於管理體制弊端,只要搞定縣信合主要高管,貸款就頗為容易。一位知情人介紹,“只要潼關信合賬面上有錢,就會有工作人員給博源礦業股東們打電話,而借款人均是借用身份證。”這種奉行“人脈”關係的做法,給黃金質押貸款埋下隱患。

潼關信合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地方性金融機構,在業務方面也受地方政府牽制。而潼關縣主要以黃金產業帶動縣域經濟,重於支持,疏於監管。

據一位知情人透露,如此巨額的黃金質押貸款,曾有人發現其中問題,只是未敢捅破而已。即便是案發後,涉案金融機構的高管們,仍存僥倖心理,意在將巨額損失弱化處理。

用假黃金騙貸並非孤例,2005年,靈寶市豫靈鎮杜家村民王某樂用假黃金質押從靈寶市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陽平信用社貸款2856萬元。案件發生后,陽平信用社為減少損失,出售了所質押的部分黃金,仍造成1817余萬元的實際損失。

該案與陝西假黃金質押騙貸案,頗有相似之處,都是審批監管和黃金入庫檢測環節出現了問題。曾為陽平信用社信貸員的楊彥民在辦理其中一筆貸款業務時,未按規定對質押黃金重新出庫檢測。

在發現兩名借貸人去向不明后,信用聯社工作人員及公安機關對陽平信用社為借貸人辦理的20筆貸款的質押物進行檢查、檢測,發現其中7筆貸款的約12萬克質押黃金實際為約9.8萬克白銀,其餘13筆貸款的約24萬克質押黃金數量不足,實際重量僅為約6萬克。

2010年5月11日,經兩審后,三門峽市中級法院維持一審原判,陽平信用社原主任趙虎群、原信貸員楊彥民犯違法發放貸款罪,分別獲刑6年和9年。

未結之案

利用充足的現金,博源礦業成立后數年內,五大股東即成立了十多家公司,業務涉及房地產、黃金冶鍊、金融等領域,並在資本市場上長袖起舞。

2013年9月3日,原山東德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棉股份,002072.SZ)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第五季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浙江第五季)將其持有的1500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8.52%),以7.28元/股的價格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深圳市明鑫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深圳明鑫)。

另外,浙江第五季還有一筆借款來自深圳明鑫。質押給深圳明鑫用於借款擔保的,還有浙江第五季持有的德棉股份限售流通股45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5.57%)。

深圳明鑫即為張淑民最早成立的深圳市蘇秦珠寶首飾有限公司,如今,張淑民為公司總經理,其子張鑫鑫持股87.33%。

2013年12月5日,德棉股份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稱,張鑫鑫將擔任公司副總,同時擬聘任何亞軍任總經理,趙發平為監事會主席。何亞軍此前曾任靈寶市農村信用社主任,後任博源礦業總經理助理。

2014年11月24日,德棉股份更名為“凱瑞德”(證券代碼仍為002072.SZ)。同時,公司名稱變更后的經營範圍增加了創業投資、投資管理及諮詢;礦業投資、新能源產業投資、互聯網信息產業投資、金屬礦石(貴稀金屬除外)加工、銷售等業務。

業內人士分析,張淑民父子進入凱瑞德,意在借殼整合旗下企業,若重組成功則前景無限。孰料當時黃金價格一路走低,加之豫西地區民間信貸危機全面爆發,導致博源礦業股東們危機凸顯,陷入困境。

凱瑞德年度報告顯示,自2015年6月起,何亞軍、張福運、趙發平和張鑫鑫,陸續從凱瑞德離任。

2014年9月1日,博源礦業股權發生重大變化,張淑民、張福運、夏進友和趙發平全部退出。新股東姚偉懷加入不久也退出,法定代表人由徐建波變更為王學文。博源礦業股東僅剩王學文和徐建波,不過董事長依然是張淑民。

博源礦業股權變更后不久,原股東夏進友便神秘失聯。知情人透露,夏進友駕車至河南省三門峽市后,將車停在地下車庫內,並在車內留下20萬元現金,從此杳無音信。

2015年7月24日,張青民為大股東的三門峽德安飼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安股份,832632),成功在新三板掛牌。工商資料顯示,博源礦業原股東趙發平,身兼德安股份董事長和總經理。2015年12月11日,德安股份新三板募資2600萬元,而參与認購的深圳天地泰貿易有限公司,監事為張淑民。

陝西潼關假黃金質押騙貸案案發後,引起系列震動。

多個信源證實,張鑫鑫、徐建波、王學文等多人已被潼關警方帶走。

2016年8月29日,德安股份披露公告稱,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張青民、董事長總經理趙發平和監事閆盼盼的家屬通知,因涉嫌刑事犯罪案件,張青民被潼關縣公安局通緝,趙發平和閆盼盼被採取逮捕的措施。

而趙發平和張青民所持德安股份股權,被潼關縣公安局全部凍結。博源礦業股東旗下的公司,除幾家空殼公司外,先後被潼關縣警方凍結。

據知情人透露,在夏進友失聯之前,張氏父子就有移民海外計劃,不論是從凱瑞德撤出,還是轉讓博源礦業股權,皆為捲款潛逃做好準備。

2015年11月,張淑民處理完前期事務后,張青民便在短短兩個月內,涉嫌用假黃金從長安信合騙貸約14億元。案發後,張淑民兄弟倆已逃至海外,並且帶走了年邁的父親。

據了解,這起假黃金騙貸案橫跨豫陝兩省,案情錯綜複雜,張青民名下騙貸總額就接近一半。

張淑民家族控制的河南蘇秦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曾於2012年在靈寶市開發完工“靈寶金谷”商住綜合項目,該項目佔地200畝,8棟住宅樓,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意在打造靈寶市黃金貿易一條街。

該項目如今卻幾乎處於無人問津狀態——沿街門面房只有兩家正常營業,一棟寫字樓未有入駐跡象,8棟住宅樓也只有零星住戶。

來源: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