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產油國減產協議逐漸走向失敗

2017年04月26日 14:17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路透 作者: Clyde Russell 編譯: 張明鈞艾茂林李春喜侯雪蘋

是否已經到了能夠論斷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減產計劃成敗的時候?

的確,一方面OPEC和其他產油國對減產的說法已經出現越來越多不協調音,另一方面現實情況是油市供應充裕,且全球存貨水準的訊號則是好壞不一。

OPEC及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產油國一再聲稱,1-6月減產180萬桶/日的協議執行率很高。

然而目前看來,OPEC及其盟友卻逐漸轉向再展延協議六個月時間,此一共識逐漸形成,預料將在5月25日的一場會議中宣布。

若單純從來論成敗,減產協議至少讓油價守住了每桶50的底線。

全球指標布蘭特價格去年下半年大多在每桶40-50美元間遊走,之後在11月底受到OPEC及盟友宣布減產協議提振。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協議於1月1日生效后,布蘭特油價在窄幅區間內交投了兩個月,隨後在3月初大幅下跌,但仍守住每桶50美元的支撐位,僅在3月22日短暫下探至49.71美元的日低。

但隨著各界對OPEC減產措施最終效力的質疑升溫,布蘭特油價再度測試協議生效后的區間下端,周一最低跌至51.42美元。

想要確定較長期價格前景,可能更重要的是考察可用石油規模和石油庫存水平。

對OPEC及盟友來講,油價要實現在偏高水平維持下去這一目標,全球供應和庫存都得下降才行,這便是所謂的市場再平衡。

海運原油規模創紀錄

也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們將發現OPEC協議失敗的主要跡象。

湯森路透供應鏈和大宗商品預測編製的船隻追蹤數據顯示,全球海運石油規模在4月達到紀錄高位。

該數據顯示,截止周二,4月平均運輸5,030萬桶石油/日,高於1月創下的前次紀錄高位4,610萬桶/日。

這個數據不包括管道運輸石油,但管道石油供應減少的幅度高於海運石油的增幅,這個可能性非常小。

數據還顯示,產油國中減產幅度最大的,最近幾個月的出口實際上在增加,而且出口水平遠高於去年底的水平。

4月沙特預計出口829萬桶石油/日,3月為794萬桶/日;2月和1月的出口水平分別為773萬桶/日和783萬桶/日。

中國海關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從沙特、俄羅斯、安哥拉、伊朗以及伊拉克進口的石油高於前月。

中國的數據與減產行動取得成功這類說法並不相符,反而恰恰說明了相反的情況。

實際顯現的情況表明,削減產量與實際上削減供應有很大差別。

很有可能的情況是,OPEC和其盟友一直高度遵守減產協議,但這未必就已轉化為原油出口銳減。

還有一個問題是,未參加協議的產油國一直在增加產量和出口,譬如美國和巴西。

石油供應充裕,這從全球庫存情況中可見一斑。國際能源署(IEA)近期表示,工業化國家的庫存仍比他們的五年平均水平高出10%。

可以確定,在諸如發展中國家和浮式儲油裝置儲存的石油似乎在減少,但減少速度是否快得足以為油價在未來數月上漲提供支持,仍令人質疑。

但為了讓OPEC和其盟友取得持續的成功,他們其實將不得不削減原油出口量。

談論削減多少產量或減少多少產油國的庫存並不重要。對油價而言,最重要的是買家可以獲得的原油量。

目前斷言OPEC和其盟友已然失敗可能還為時尚早。但原油流動數據顯示,他們正在走向失敗。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