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要不是因為996,你不會這麼窮

2019年04月16日 12:05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驥觀天下 作者: 孫老師

關於996,這是最近國內的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從大佬到普通公司員工,大家都在對這個話題發表意見。但說到最後,每個人都在抱怨工時太長。

孫老師認識很多工作強度遠高於996的人,也認識很多工作強度遠低於996的人。一個人每周的工時,取決於他所從事的行業和崗位,你不可能要求一個公務員和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有相同的工作節奏。

但是,如果全民都提倡996工作制,每家公司都在比誰加班加的更多,這個時候,整體的經濟肯定是出了問題。在今天這個變得越來越像生產車間的社會裡,強推996工作制,恐怕才是人們普遍貧窮的原因。

996工作制是工業時代的陳舊思維

996的背後,實際上是一種「既累不死,也活不舒服」的狀態。

每天工作十二小時,連續工作六天,這確實是比普通工作的強度更大。但是比起真正高強度的工作,例如金融、傳媒、企業管理等等崗位,每周七天連軸轉是常有的事情,996的強度反而顯得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至少,你還能勉強保證基本的睡眠時間。

然而,一個不分行業被強行要求996工作制的人,其實是被限制在了一個毫無自主權的位置。他就好像上的機械手臂一樣,日復一日按照生產效率來被考核。

令人感到非常有趣的事實是:一方面我們現在成天鼓噪說中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經濟時代,產業結構在進行升級。但與此同時,我們卻還在討論996工作制這種落後的問題。

這就好比我們全社會都在宣稱進入了「素質教育」時代,然而全民卻都在瘋狂的給孩子補習數理化,所有的家長都在討論說,還要給孩子補多少課才能提高他的考分。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這難道不是一種諷刺嗎?

諷刺的地方在於:在一個互聯網經濟遍地,產業結構「升級」不斷的地方,人們熱烈討論的話題依然是一個傳統工業社會的概念——996工作制。這就像是一劑清醒劑在提醒我們,不管表面上如何宣傳打扮,的本質依然是一個大型流水車間,大部分職場人士相當於活體的機械手臂。

我突然想到一句口號:「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如果把「干」字換成「學」字,這句職場口號就立馬變得和高考口號一模一樣。

實際上,兩者都是旨在培養人的單一能力。中國的高考是在培養人的單一做題能力,中國的職場是在培養員工單一的計件加工和搬磚能力。

如果職場人士做的事情類型都差不多、都屬於流程化的「流水線裝配」、都可以被量化計算,那麼996工作制就是最適合的考核方式。

畢竟,當勞動類型趨同的時候,勞動的時間就成了業績的重要參考指標。這,就是中國的現實。

「無形資本」時代,再提996就落伍了

稍了解管理學常識的人就知道,所謂的996工作制,脫胎于工業時代的古典管理理論。

例如著名的弗雷德里克·泰勒在1911年提出的「科學管理」理論,就是把工人作為生產流水線上的一個環節,採用定時定量的方式來進行考核。

所謂的古典管理理論,其實是一種把人視為「活體機器」的理論。美國學者西蒙和馬奇在《組織》一書中提出,「泰勒式管理」屬於一種「機械人」的管理模式。它把員工看作是接受指令、進行生產作業的被動工具,而不是創造性的勞動者。

可想而知,在種模式之下,員工的勞動越來越單調,除了不停的重複勞動他幾乎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

996的管理模式也脫胎於此,這是一種單向度的時間管理方法。在粗放式生產的工業時代,這種辦法行之有效。但是,我們身處的時代還是一個粗放型的大工業時代嗎?顯然不是了。996工作制已經跟不上產業升級的節奏。

當今的資本主義實際上已從由勞動力和廠房組成的「有形資本時代」進化為了由創意和專利構成的「無形資本時代」。

學者哈斯克爾和維斯萊克在《無資本的》(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一書中指出:「無形資產」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無形資本包括創意、知識、藝術的內容,它們被廣泛運用在軟體、品牌設計和網路等等方面。

實際上,無形資本所佔新增投資的比例,幾十年來已經逐漸超過了有形資產(勞動力和廠房)的投資比例。在美國,兩者此消彼長的趨勢非常明顯。

在這樣一個時代,人們的工作不僅存在量的差距,更存在質的區別。這顯然不能以「工作時間」作為考核與衡量的標準。

創意、技術、設計、新的觀念和思維,這些東西都不可能被時間「考核」出來。我們反而需要留給企業和個人大量的時間去慢慢培養出這種極具價值的「無形資本」。但顯然,進入「經濟新常態」的中國並沒有能力和意願進入「無形資本」的時代。

中國的企業文化依然停留在前互聯網時代,具有典型的工業文明特徵。這說明了中國經濟一系列的「自我脫節」:想做的和能做的是脫節的;宣傳的和實際的是脫節的;管理方法和人性本身是脫節的。

996是怎麼把人變窮的?

有人會說,作者是杞人憂天,現在中國創造已經取代了中國製造。以後的自動化時代,人也不需要那麼累每天干12個小時了。大家都躺著享受,真舒服。

拜託,你還是醒醒,看看現實吧。

所謂的中國「創造」,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專利數量的激增。這幾年,中國的數量屢屢居於全球第一,中興華為經常位居PCT專利申請量前二。

不過,根據社科院發布的藍皮書披露,雖然專利申請數量巨大,但中國簽訂專利許可的僅占專利授權比例的2%。在全球創新百強企業中,極少有中國企業入榜。

這一切都暴露了中國經濟創新程度嚴重不足的現實,而創新一旦不足,就只能靠員工搬磚來彌補了。

實際上,經濟的「寒冬」時節來臨,企業生存不下去的時候它是沒有心思搞發明創新的,它只會想辦法搞員工,用各種高壓式的激勵和考核來壓榨員工的時間,榨乾剩餘價值。996,就是用來干這件事情的一種工具。

996通常與心靈雞湯和腦殘培訓聯繫到一起。不知大夥有沒有發現,這幾年隨著中國經濟下行,民營企業越來越辦不下去,因此,打著各種幌子的企業培訓變多了:今天一個傳統文化【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與企業管理思維,明天一個西方管理思想課程,各種流派的培訓團隊紛紛粉墨登場,輪流來培養團隊玩命幹活的精神。

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越干越窮。商業的發展並不是依靠每天「早請示晚彙報」,「朗讀弟子規」,「弘揚傳統文化」就可以搞得好的。這無法彌補中國工業化程度不足、教育與產業需求錯配、產業與消費需求錯配的現實。

可以說,中國的經濟結構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在一個原本就錯誤的體繫上繼續努力奮鬥,最後結果只能是以更快的速度陷入困境。

在錯誤的行業996、在錯誤的時間996、在錯誤的工作崗位上996,絕對無法令你變富有,而只會讓你的價值不斷貶值。它更像是一種轉移視線的催眠曲,讓人在「奮鬥就能成功」的幻覺中繼續做夢,而不是去刨根問底,思考經濟存在的真正問題。

說到底,996就是經濟在「退無可退」之後一種「條件反射」式的表現,看似積極,實則悲觀。很多企業別無選擇,也只能是隨大流。

996的熱點,能持續多久呢?關於它的討論,又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實質的益處呢?恐怕,這次大家又是逮著一個話題發泄情緒,隨後一鬨而散,什麼也沒能改變。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