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中共對川普感悲觀 中國富豪奪路出逃 1.5億空屋嚇死人 今年冬天百姓會冷到發抖

2019年11月19日 12:09 PDF版 分享轉發

據日前亞非銀行和新世界財富共同發布的報告,2018年中國移民海外的達到1.5萬人,與2017年的1萬人比較,增加了50%。這些以房地產致富的富豪出走之後,留給的是越來越多的空置房屋,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的研究報告,目前中國約有1.5億間空屋。

貿易談判再現僵局,有官方消息人士透露,中共對貿易談判感到悲觀,因不願意撤銷關稅。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之際,中共央行近期不斷以降息和中期借貸便利方式進行貨幣寬鬆,等於是將經濟下行壓力轉嫁到普通百姓身上。經濟學家如松日前撰文表示,中國百姓負債增加,收入降低,物價卻節節上升,今年冬天對於升斗小民而言,可能會冷到發抖。

大陸富豪加緊跑路移民人數暴增50%

大紀元11月18日報道,亞非銀行(AfrAsia Bank)和新世界財富(New World Wealth)日前共同發布了《2019年全球財富遷移報告》。

報告顯示,2017年選擇移民海外的人數有1萬人,2018年則飆升到1.5萬人,比2017年增加了50%。中國移民海外富豪人數為全球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俄羅斯整整高出一倍。

中國富豪對移民目標國的價值判斷非常統一,即良好的生存環境,健全的法律體系,安全的資產管理。

報告顯示,中國富豪最青睞的前10名的移民國家分別是:、美國、加拿大、瑞士、阿聯酋、加勒比地區、紐西蘭、新加坡、以色列和葡萄牙。

富豪不僅僅是跑路,還帶走了他們的財富。

比如2018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內,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達利食品董事長許世輝以及周黑鴨實控人唐建芳,就將超過170億美元(約合1148億人民幣)的財富轉入了離岸信託。

《中國經營報》曾經報道,2018年,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大陸企業家就有15名設立了離岸信託,總計將285億美元資產轉移到國外。

其中,馬雲離岸信託股份價值約1119.36億人民幣,劉強東約333.49億人民幣。

有陸媒稱,不少富豪所轉移的資產都來源於實體經濟,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大陸實體經濟的下滑,而且富豪移民意味著精英和財富的雙重流失,還會引得更多的人效仿。

中國空屋數量嚇死人,未來10年房價至少下跌30%

中國很多富豪是以房地產起家,當他們都賣光手上的房地產物業跑到國外投資的時候,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也就成為一個“棄兒”。

據《自由時報》11月18日報道,中國目前的房屋總量約在6.8億間至7億間之間,按照21.4%的房屋空置率計算,約有1.5億間房子是空屋;在房屋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未來10年房價恐至少下跌30%,對中國經濟將造成嚴重衝擊。

報道說,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2018年底發布“2017年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分析”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城鎮地區的住房空置率為21.4%。按照7億間住房總量,21.4%住房空置率計算,約有1.5億間住房沒人住。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中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1980年後、1990年後、2000年後出生的人口分別為2.19億、1.88億和1.47億,2000年後比1980年後出生人數大減7200萬人。中國人口老化的速度更快,1970至2015年,中國人口年齡中位數從19.3歲增至37隨,預計2050年將達50歲,當20歲至50歲主力購房人口變少,房市的前景不言可喻。

依中國人口老化的趨勢,再過10年,中國房市勢將供過於求。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先前預測,在此情況下,10年後房價可能下跌30%,若房價跌50%,很多房地產開發公司可能就不存在了。

傳中共對貿易談判感悲觀,川普不願意撤銷關稅

香港東方日報引述美國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1月18日的報道稱,美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未有著落,中共對中美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感到悲觀,因美國總統川普不願意撤銷對中共加征的關稅。

據中共消息人士稱,中共密切關注美國政治局勢,包括參議院對川普的彈劾調查,以及明年的總統選舉,認為川普的立場可能未來數月都不明朗,留意事態發展更為合理。

另外,消息人士指,中美在採購農產品數量仍有分歧,中共抗拒購買指定數量的美國農產品,擔心或令其他貿易夥伴疏遠。

中共繼續放水轉嫁經濟壓力,今年的冬天百姓會冷到發抖

貿易戰衝擊中國經濟,中共壓力日益加大,但它不肯承當這個壓力,還在想辦法將壓力轉嫁到百姓身上。

周六(11月16日),中共央行發布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專欄文章稱,中國當前不存在持續通脹或通縮的基礎。2019年CPI同比漲幅走高主要受食品價格尤其是豬肉價格較快上漲所拉動,前十個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4%,但食品之外的其他商品和服務價格基本保持穩定。

周一(11月18日),中共央行宣布調低逆回購利率5個基點,當日凈投放180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就是央行以買入商業銀行債券的方式向金融市場提供資金,也就是放水,央行也可以賺取利息。

這是繼11月4日降低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5個基點和意外放水2000億之後,再一次釋放貨幣寬鬆信號,市場的解讀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央行把救經濟放到突出位置上了。

央行的邏輯是,除了食品價格飆升外,其他物品價格還是很穩定的,不需要大驚小怪,這不是收緊貨幣政策和綁架貨幣寬鬆的藉口。目前最重要的還是保經濟,要搞好“六穩”,這才是重中之重,所以要繼續通過各種方式包括降息、降准來放水,支持經濟增長,至於什麼CPI,食品價格,沒什們好擔心。這話的意思就是說,只要“黨中央國務院”下達的“六穩”做到了,把經濟增長數據刺激上去了,管你老百姓吃草不吃草。

對於周一央行的降息,市場再次感到吃驚,因為目前中國百業蕭條,百姓腰包捉襟見肘,放出的水還會推高物價,還會稀釋百姓的購買力,這對於百姓而言,不是一個好消息。

經濟學家如松11月15日撰文表示,有兩個主要的原因:首先,家庭負債增加了。根據社科院的測算,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居民債務佔GDP比重)從2011年的28%快速上升到2017年的49%。2018年以後依舊處於快速上升的狀態,這就讓居民必須拿出更高比例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用於債務的還本付息,導致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中實際可自由支配的比例下滑。這也就誕生了很多富翁型窮人,用房子計算其身家可能有數百萬甚至千萬,但平時卻只敢吃方便麵,因為兜里實在沒錢。在這樣的時候,一旦食品這一剛需中的剛需價格出現上漲,人們自然就會感到今年的冬天更冷,甚至打哆嗦。

其次,收入預期不一樣了。

如松分析說,無論是2008年2月的高通脹還是2011年7月的高通脹,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那就是在CPI不斷走高的時候,PPI也同步走高。2008年,雖然CPI在2月開始見頂回落,但PPI還頑強地走高到了8月;2011年7月CPI見頂,PPI也同步見頂。這說明這一時期的通脹是受需求驅動的,PPI代表的是工業活動的活力,當工業活動有活力的時候,企業就會擴大生產,要招收更多的工人並給工人加薪,人們收入增長的時候就會推動全社會需求增長,最終反映到物價上漲,CPI上升,所以這一時期二者是基本同步的。人們可以預期收入增長的時候,對於物價上漲就有耐受力,甚至可以不太當回事。

如松解釋說,但今年以來的CPI與PPI走勢是相反的,2019年1月的CPI是1.7%,到10月上升到3.8%,帶動通脹上漲的動力幾乎完全是我們每天必須購買的食品。但PPI卻從今年1月的0.1%下降到10月的-1.6%,這說明工業活動在減弱,當今社會絕大多數人都是在二三產業領域就業,PPI下滑意味著經濟活動趨冷,就意味著人們的收入很難增長甚至還要面對失業的威脅,此時,收入增長的預期變差,就難以承受物價上漲尤其是耐食品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所以,就讓人們感覺這個冬天很糟糕。

來源:阿波羅網陸凡客綜合報道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