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生活的從容 來自內心的秩序感

2017年09月14日 5:32 PDF版 分享轉發

秩序(圖片:pixabay)

01

孩子一歲那年,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本來我放在客卧的一個小相框,某次因整理房間被挪到了客廳來,孩子看見后,竟指著高處的小相框咿咿呀呀鬧個不停,直到等我把它歸於原位,他才漸漸安靜;

某次我們一起外出歸來,孩子外婆無意中穿了我的拖鞋,我則穿了另一雙,孩子發現后,就一直追著外婆,嘟囔著“鞋-鞋”,直到外婆和我換回各自的脫鞋,孩子才滿意;

還有一次,孩子爸爸下班,那天沒有像往常一樣敲門后等著孩子來給他開門,而是自己拿著鑰匙進來了,孩子趕到門口一看,失望的嗚嗚啼哭,直到爸爸重新出門、重新敲門、重新進門,總算略感安慰。

曾經一度,我覺得這孩子小小年紀竟固執的可怕;可後來和很多媽媽交流,發現都有類似感受。

再後來,我在育兒書上找到了答案:孩子0-6歲,正是建立“秩序感”的敏感期。

(圖片:pixabay)

所謂秩序感,是生命體對於事物的空間布局、存在形式、歸屬或事件發生順序和諧有序的要求。6歲以前的孩子正處在這樣一個敏感的內心世界里,具體表現為:對環境布局的刻板要求、對事物所有權極度敏感、對程序的完美要求和預先設計。

秩序感對孩子的成長,具有不可小覷的價值:它能幫助孩子探索和感知世界、建立最初的規則意識,並在秩序井然的環境中獲得生活的安全感。

一個少兒欄目組曾做過一檔實驗,當外界的環境由安靜、單純變換為噪雜、混亂,已養成良好秩序感的孩子,依然可以按照自己原有的步調,自覺、按時的學習和生活,有條不紊、不慌不亂……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02

好的秩序感,猶如形成了一種內心定力與行為習慣。

好的秩序感不僅之於孩子,之於成人世界也有著莫名力量。

成人世界的秩序感,是內心對於某一確定目標按照要求和標準達成的自我要求程度。即按自己確定的要求去執行和完成,內心的秩序感就很強,反之則弱。

這兩個月,我恰好有切實感受:

7-8月,因為孩子的暑假,我也給自己放了個小假(其實主要是因為自己懶)。我先是帶著孩子去旅行,之後帶他參加興趣班、在家識數寫字、陪他游泳跑步,以及赴各種少兒場館。

孩子的假期倒是充實,可我的內心卻日益慌亂。

自己的事情被耽擱和中斷,幾次想要提筆寫字,卻無法靜氣凝神,於是越想寫越寫不出、越在意越寫不滿意……索性在更長的時間里被擱置和中斷,甚至一度產生就此擱筆、不想再寫的念頭。

期間和閨蜜提及,她建議我:既然寫不出,不如安心看書,也算為自己積累長期的素材,何必急於一時。

我覺得有理,於是開始每天早於孩子一小時起床:攤開書本、拿出紙筆,看到精妙的句子便標記和摘錄;讀到有意思的段落,停下來思考;發現合適的例子,備註在一旁,記錄下對自己的啟發和感悟……很快,我不再心煩意亂,而漸漸心安。

這或許因為:當每天在規律的時間里,做有序的閱讀、記錄和思考,能避免繼續深陷負面情緒困擾和外部環境壓力,而聚焦于具體的事情、專註于內心的感受,以抽絲撥繭、循序漸進的跳出困境、解決問題。

知乎上,不少人也曾有過類似感受:

有人藉以獨自慢跑,在一呼一吸、一步一圈中重拾內心的平靜;

有人依賴整理衣物,在一衣一物、一疊一放里找回生活的節奏;

有人偏好洗菜做飯,在一刀一工、一食一蔬間獲得情緒的撫慰。

越在忙亂、慌張、情緒低谷和局面失控的時候,越需要保持內心的秩序感,以撫平焦慮、清除雜念、沉澱能量,贏回對生活的復盤。

(圖片:pixabay)

03

有序使人安定,無序使人慌亂。

仔細想來,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局面的失控、內心的瓦解,的確是從生活小事的失序開始。

本來應該每日順手打掃、物品隨手歸位的房間,因自己一天天的疏懶,以致房間日漸髒亂令人崩潰;本來可以通過持續健身和規律飲食保持的身材,因自己一天天的放縱,而使身形日益失控;本來應該循序漸進、逐步完成的工作,因自己一天天的拖延,而到瀕臨期限才覺任務重、時間緊、壓力大,而無從完成……

這種時候,與其說是通過有節奏、有規律的重複某個動作,以重拾內心的平靜,不如說是通過容易上手的小事,而重新回到生活的軌道,理清思路、找到方向、保持前行。

再細一想,我們生活中充滿力量的人,也多是內心秩序感很強的人。

他們在工作中大多有計劃、有步驟、有紀律、有方向,因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目標是什麼,所以能全神貫注調動自己內心的能量,向著某個方向定向積累;

他們通常在生活上也不散漫、不疏懶、不急躁、不驕傲,因為懂得自重自持,所以才不容易被外物外力所裹挾和操控……

一個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即可掌控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內心的節奏從容生活。

(圖片:pixabay)

04

更大的生命秩序感,是在生老病死、風霜雪雨前的一份平靜與恬淡。

想說說我心中最從容的智者:

出生於辛亥革命時期的楊絳,經歷過戰爭、政治鬥爭、疾病、生離死別,可謂一生風雨、一路坎坷,但令人動容的是:她始終以自己的步態穩定走完生命旅程。

文革遭遇迫害,楊絳被揪出來、剃了陰陽頭,但第二天,她戴上假髮,照例出門買菜、照例把分配給她清洗廁所的任務完成的一絲不苟、照例擦完就掏出一本書來看;

被視為“平生唯一傑作”的愛女錢瑗生病離世,楊絳忍著巨大的悲痛、守著三人的回憶,按照女兒生前擬好的提綱,繼續完成了充滿溫情的《我們仨》;

錢鍾書和錢瑗都去了,走在人生邊緣上的楊絳,每天依然有規律的散步飲食、深居簡出、筆耕不輟,她整理錢先生留下的書稿,書寫一家人留下的記憶,說是打掃現場、盡我應盡之責。

歡樂與悲傷來來往往,都成了生命里的過客;

我只管順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想做之事。

因為懂得世事無常,所以境遇面前不慌不忙,

因為知道人生有序,所以內心始終有節有律。

有序的生活,才是生命的大自在。

來源:搜狐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喬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