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人生需要斷舍離:寬裕而簡單才是精緻生活的真諦

2020年01月14日 10:07 PDF版 分享轉發

人活在世上,總免不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會有千百種不同的答案,不過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幸福的生活也同理。真正會讓我們感覺到幸福的生活,一定都繞不開寬裕和簡單這兩個關鍵詞。

現在的人往往都有一種錯覺,認為只要買買買、吃吃吃還有玩玩樂樂就會讓我們感到愉悅,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不論是吃喝玩樂還是購物消費,於我們而言不過都是外界的刺激,而我們的神經會隨著時間逐漸變得鈍感,如果想要一直保持歡愉,必須不斷加大外界的刺激才能再次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想一想,現在的你每天都能吃到米飯,並不覺得有什麼稀罕,還總想著吃些麵食換換口味,那麼如果你每個月只能吃一次米飯呢?想象總是不夠直觀。你可以親身體驗一下,堅持一周不吃米飯,那麼當你七天後吃到米飯的那一刻,你一定會覺得這是自己吃過最美味的米飯。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日本美學家松浦彌太郎在《嶄新的理所當然》中曾經講到過,他特別喜歡吃,但他一年最多只會吃三回,一次是在生日,另外兩次則會在發生了特別好事的日子或者因緣際會下的巧合。他還規定自己每個月只能有一次見朋友的機會,因此每次見面之前他都會特別興奮,見面當天也會全身心的投入同對方的相處中。

所以你看,幸福的秘訣從來不在多,而在少。大道至簡,寬裕而簡單才是精緻生活的真諦。

被物慾填滿的人生是荒蕪的

總有人認為,我們的幸福是源於外界的物質,擁有得越多,就會越快樂,其實這是對生活的一種誤解。就像《我決定簡單地生活——從到極簡主義》一書中說的那樣:「身邊多餘的物品愈少,人生愈幸福。因為我們都已經不需要物品填滿我們的人生。」

真正能使得我們獲得長久滿足感的,是內心的充盈,而不是外在的物質。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要想獲得這種充盈,就必須先將我們自身從物質歡愉的惡性循環中解救出來。依靠物質獲得歡愉,說白了就是利用差異性獲得歡愉,但是差異性不可能永遠存在,它會逐漸過渡到習慣,繼而過渡到厭倦,如果一直依靠這種方式,過度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正所謂慾壑難填。

而被物慾填滿的人生是荒蕪且貧瘠的,沒有土壤可以再供養幸福的花朵了。

所以我們要擺脫自身對刺激的追求,也要擺脫慾望對我們的束縛。那麼如何擺脫呢?通過斷舍離。

斷舍離這個概念是日本著名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概念。它的含義是: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沒用的東西;離;脫離對物質的迷戀。

斷舍離之後,清出了家裡的空間,實現了空間寬裕;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消費,也就實現了金錢寬裕;收納整理后,物品變少也變得好找,這就實現了時間寬裕;不再追逐物慾,自然就實現了心裏寬裕。

整理收納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快樂。通過斷舍離,讓自己處於一個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這就是真正的寬裕人生啊。

沒有物品不能被捨棄,沒有人不能去捨棄

也許你已經意識到了斷舍離的重要性,但還沒法鼓起勇氣。一開始難免會有是否應該捨棄的糾結以及明知應該捨棄也無法下定決心的猶豫,這沒什麼。但是你要突破「紅燈思維」,堅信任何物品都可以被捨棄,而自己也可以成為捨棄物品的人。

不清理的人生是消極的人生,會讓心情變壞,還會讓運氣也變得不好。而收納整理也是在清理自己的人生與自己的世界,你可以通過物品真正認識你自己,也可以通過物品來再次塑造你自己。

所以,其實斷舍離這個過程,不僅針對的是物品,也包括你。這是一個重新了解你自己,然後堅定做出改變,努力朝著你渴望的方向努力的過程。

要相信,每一次改變都是一次涅槃。上坡路都是難走的,請拿出勇氣、決心和行動力。

首先,你必須要為自己樹立一個「指示牌」。你要堅信「沒有物品不能被捨棄,沒有人不能去捨棄」。在斷舍離的路上,你要時刻堅持這個信念,讓它能夠始終懸挂在我們的生活上方,像一個巨大的指示牌。這樣能不斷加強我們的信心,也能不斷給予我們力量。

其次,你要清楚阻擋你斷舍離的障礙是什麼,然後逐個解決。如果你覺得有些心疼,可以把它們賣掉或者送人;如果你擔心它也許還有用,那麼請你想想之前想不起它仍正常運轉的日子;如果你有些捨不得,那麼你可以保存一部分或者拍照留念。任何問題都可以尋得解決方法,不是只有留下這一條路走得通。

另外,你還可以利用「社交監督」。進步最快的訣竅,就是將學習過程展示出來,斷舍離也不例外。剛開始斷舍離,難免總是會猶豫不決或者故態復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定期將房間的狀態拍下來發到絡上,可以是朋友圈、微博或者其他你常用的社交軟體。當你把一切暴露給大眾,你就會有一種時刻被監督的感覺,所以即使想放棄你也能硬著頭皮堅持下去。

曾經的我們不斷追逐著更好的物質商品,但是在不斷得到的過程中,我們的幸福感卻沒有增加。這些物品只為我們帶來了短暫的歡愉,卻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因此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通過整理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也整理掉那些慾望、得失、放不下、捨不得。

當我們的人生不再處處受到這些外物的牽累,我們就會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和滿足。

收納整理三步法,讓人輕鬆實現斷舍離

在《收納分3步!》一書中,講解了非常實用的收納整理的三步法,也就是分類法、抉擇法、定位法。這可以看作是斷舍離的一個基本步驟,也就是分類、丟棄、收納

在開始收納整理之前,我們盡量「空出一次完整的收納時間」,最起碼也要在3到5小時左右。不要想著分幾次來完成,「正因為人都有害怕改變、逃避麻煩的心理,收納才需要一鼓作氣。」如果實在沒有完整的大塊時間,可以按照區域來完成。

第一步就是分類法,顧名思義就是對房間內的所有物品進行集中的歸類。簡單來說就是房間內的物品按照文具、衣服、家居等類別進行歸類。

歸類這個步驟比較簡單,在歸類完了后就可以進行第二步,也就是抉擇法。首先我們要抉擇出的就是不喜歡也不想要的,比如幾年前買的不屬於自己風格的衣服、那些過期且不會再翻閱的書刊以及寫滿草稿的練習紙等等;然後要抉擇出的就是那些喜歡且常用的東西,直接將它們留下來;接著我們要抉擇一下哪些是我們不喜歡但常用的東西,比如樣式不夠好看的掛燙機或者圖案不喜歡了的床單,這些東西我們要留下來繼續使用,然後在下次更新換代的時候換成自己喜歡的;最後就是那些很喜歡但是不怎麼用的,我們可以先放到一個固定區域觀察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在抉擇時,我們務必要總結之前的血淚教訓,明確以後的購物方向。

最後一步就是定位法。可能大家平時沒有注意到,有時我們收納整理最大的障礙其實就是那些收納整理工具。因此我們要避免使用那些「收納殺手」,比如紙箱、收納盒、收納袋等等;也要盡量避免使用和囤積一次性用品;同時還要注意使用一些收納秘訣,比如將同類物品集中收納、放置時考慮物品的使用方便度以及靈活使用標籤等等。

其實斷舍離這個概念不僅局限於生活中的物品,也可以使用在我們的工作、飲食和交際等方面。

《我的精緻生活圖鑑》中說,精緻的生活不需要很多錢,而是要懂得生活美學。

而斷舍離就是生活美學中的重要一課。我們不僅可以清理那些拖累我們的物品,也可以清理那些佔據時間的項目、清理那些拖延的事宜、清理那些尷尬的舊關係、清理我們的腸胃和身體。

通過斷舍離擺脫外物和外在關係的束縛,我們就會過上簡單而寬裕的精緻人生。

來源:金閃閃會發光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