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心咳——咳則心痛 肝咳——咳則肋痛 五臟六腑皆會咳

2019年12月08日 11:44 PDF版 分享轉發

大家都知道,咳嗽是肺和氣管的疾病,但是中醫很早就認識到咳嗽不僅與肺有關係,往往也其他臟腑器官的問題也有關聯。早在秦漢時期(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六臟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的觀點,並且以臟腑命名了多種臨床表現的咳嗽,如「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腎咳」等,即說明咳嗽的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廣,從而拓寬了咳嗽的辨證論治範圍,對咳嗽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些咳嗽都有哪些臨床表現。「肺咳」,是指咳嗽,喘息伴有聲音,甚則唾血;「心咳」表現為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至咽喉腫痛;「肝咳」表現為一咳嗽就出現兩側肋骨部疼痛,甚至不敢轉身,轉身就兩肋脹滿;「脾咳」是咳嗽引右肋下痛、牽引肩背疼痛,甚至一點也不敢動,動則劇烈咳嗽;「腎咳」是指咳嗽時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吐涎沫;「胃咳」是指咳嗽時伴有噁心、哎吐;「膽咳」甚至於嘔吐膽汁;「咳」是指一咳嗽時伴有放屁;「咳」是一咳嗽就會出現;「三焦咳」表現為咳嗽,伴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

咳嗽的臨床特徵及辯證論治,我們來看下

肺咳

《內經》言:「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如風熱犯肺,則咳嗽氣粗,治以疏風清熱,宣肺,可用桑菊飲加減;肺陰虛則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治宜:養陰清熱,潤肺

心咳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若心陽虛,瘀血互結而致心悸、咳喘、氣促不寧者,治宜:溫補心陽、化痰止咳。

肝咳

「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脅下滿」。若肝火犯肺,則咳而兩脅下痛,治宜:清肝瀉肺、化痰止咳。

脾咳

「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脾虛生痰,痰濕蘊肺,咳痰色白量多,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止咳

腎咳

「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腎陽虛衰,水飲停蓄,上射于肺,則咳而喘息,治宜:溫陽化氣利水、降逆平喘

胃咳

「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治宜:和胃降氣,宣肺止咳。

大腸咳

「大腸咳狀,咳而遺失」。治宜:治以清熱導滯。

膽咳

「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肝膽經實火或濕熱,治宜:瀉肝膽實火,清利濕熱。

小腸咳

「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治宜:養心瀉肺清熱為則。

膀胱咳

「膀胱咳狀,咳而遺溺」。膀胱虛寒,治宜:養溫陽化氣止咳。

三焦咳

「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聚于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治宜:養清肺化飲,宣暢三焦。

來源:五臟大通論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