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最好的滋味是耐人回味

2017年02月25日 2:16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紫健Emily的微博 作者: 紫健

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場無法替代的饕餮盛宴。

留學的時候,我常吃飽喝足才有勇氣打開那部紅遍大江南北的美食紀錄片,還盡量挑在白天,以此避開異鄉深夜裡對食物翻滾的思念。某種程度上講,七情六慾中,食慾最為兇殘難以抵擋。剛上大一的時候,我不會想到自己會喜歡飯堂里尋常的那碗老火湯。裏面的原料每天稍有不同,玉米、胡蘿蔔、雞肉、排骨可以變出不同的組合。

那時才知,廣東人的靚湯都講究明火慢煲8小時。清亮透底的一碗,略有一點油星閃爍。沒有急不可耐的白霧升騰,喝到嘴裏溫熱正好。暖融融的鮮,在口腔里打兩個轉,緩緩滑落喉中,戀戀不捨。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沒湯的時候我會去點一碗更平常的皮蛋瘦肉粥,瘦肉、青菜煲至軟熟,配上軟糯香甜的米,陰冷潮濕的冬季,喝下它便有了溫暖。後來,寒暑假回了北方老家,吃什麼飯菜我都想喝點例湯或粥來配,卻發現這其實很難滿足。去餐館,單點不太值得,真的點了味道又容易失望。

每每這時,我便很懷念飯堂的那一碗,對我來說,那便是湯粥最好的滋味。再就是早餐的那碗腸粉。可能是因為當時忙於去圖書館佔座,每次的早餐都格外重視。彷彿只要吃上了,便會一天效率爆棚。那柔腸百結的一碗,是早起的癮,夾著清晨一切如初生的快活,蒸的,就碾壓妥帖,厚薄均勻,打飯師傅輕鬆自如的淋上一勺醬料,滑嫩爽口,帶著一絲長不胖的錯覺;炒的,則拌上雞蛋蔥油,一番琳琅翻滾后,豪邁入口,伴著廣東潮濕的空氣,滋滋油油的香。

每次到飯堂點腸粉,不論蒸炒,我們總是先滿足,后嘆息,長長的日子也像被卷了起來,緊實而韌性十足。幾年過去,我在國內或國外吃過多碗不同的腸粉,但最懷念的還是飯堂那一碗。

也不知我懷念的是那難以替代的滋味,還是當時為了達到目標無比努力的自己。

在賓夕法尼亞州深處的伯利恆,有家很贊的餐廳。店裡的招牌是海鮮披薩,厚實新鮮的魚和蝦,配上白葡萄酒調和的醬汁,香氣濃郁,令人慾罷不能。

我每次和朋友們去吃都儀式感十足。那家餐廳不大,平常人不多,經常是很多老爺爺老奶奶團聚在一起,大快朵頤地聊天喝酒。裝飾得簡約而又個性,讓人倍感溫馨,很多時候看著他們臉上滿溢的笑容,我便很自然地暢想以後的以後,頭髮花白時,我會不會像他們一樣,為了一頓午餐精心打扮,戴上最愛的首飾,然後約三五好友一起旁若無人地談天說地。

這樣想著,一個平常的天氣也會變得分外美好。

所以,對於那裡的披薩,儘管一直抱有濃得化不開的興趣,但複習周或者有論文任務時我是不會去的,只有在想獎勵自己或者十分空閑時才會約朋友前往,點一份海鮮披薩,有時再加一份白汁天使面,邊吃邊享受,吃完再步行去北岸的河邊散步晒晒太陽。可能是因為那種滋味和氛圍太過銷魂,回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把披薩從食譜中去除。

曾經被那樣的美味吸引過,所以之後再多的同類我都很難輕易相信它的認真度。同樣的情況還有學校附近的那家有著悠久歷史的小館,那裡有我喝過的最香濃的咖啡。

記得研究生第二年時,我每周三下午有節國際政治課,由於是跨院選修,這個學科領域與課堂授課方式我都不太熟悉,經常跟不上同學的討論節奏。為了達到最好狀態,我會在周三定鬧鐘1點起床,然後快步跑到那家咖啡館買一大杯Breve咖啡,加少量脫脂牛奶,邊喝邊走向教室,也許是每次刻意給的小暗示,我真的會在下午的課堂特別投入,還和教授成了好朋友。期末考試時,我選修的幾門國政的課都拿了A,心裏更加堅定了它是我的幸運咖啡。

記得去歐洲自由行前,我查攻略得知,將去的幾個國家都以烤豬肘聞名,就各選了一家口碑較好的餐廳。旅行快結束時我問馬克西,「在不同國家吃了這麼多頓烤豬肘,到底哪一家最好吃?」「當然是CK小鎮的那一家。」他毫不猶豫地答。其實,那家洞穴餐廳舉世聞名,必須提前一兩個月訂座,我當時為了訂座和餐廳來往了不下10封郵件,有行程的突變,有是時間的不確定,最後在出發前一周才終於訂好了那天下午1點的午餐位。其實那天我們天不亮就坐著約好的小巴出發,還下著細雨,一路從維也納開到捷克,看著路邊的村莊和秋景,直到中午才到小鎮。之後又去民宿入住放行李,然後輾轉找到那家餐廳。有時,要想銘心刻骨,必須有種一意孤行的堅定。

記得到達后,看著店內洞穴般昏暗的氛圍,火爐上翻轉的豬肘,心滿意足的食客,那火候、氛圍、跋山涉水一樣的路途,都是那個秋天的限量版,每一個細節都是畫面,伴著外焦里嫩的豬肘香,值得我們回味良久。如果評滋味最佳,不是那還會是哪裡呢?旅行在外,若是吹著田間軟風,看山林微醒,起來慵懶地吃一頓當地的早餐。

那種滋味,絕對比匆忙時買回一大堆昂貴食材做成的三明治都更有依戀感。

我還想到爺爺的油炸花生米,顆顆飽滿,皮酥而不糊,裏面全是脆香;還有奶奶的春卷,只在年夜飯時做,蛋皮煎得恰到好處,裏面餡料和諧百吃不厭。雖然都不是玉盤珍饈,卻是難得的好滋味。如今,我在另一個城市工作生活,吃到他們菜的機會越來越少,這種滋味也變得愈發珍貴。最好的滋味,對食物如此,與人交往亦然。

有些人初見時總想逃避,可時間久了,卻發現他們身上的魅力逐漸散發出來,像一本想一讀再讀的書。這時便會發現,耐人回味,才會經久不絕。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