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橡樹:徐州會戰和突圍解析——東方敦刻爾克大撤退

2017年10月12日 19:05 PDF版 分享轉發

作者:橡樹

自媒體很多寫軍史的人,起碼的軍事常識都不具備者,居多。否則,也絕對沒有這樣和那樣稀奇古怪的傳說。比如,最近網上有人哄傳,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寧願丟盔棄甲潰逃、撤退,也不願意像蘇聯一樣,和德軍決一死戰。或者文化更低的,以亞歷山大人品低劣,攻擊敦刻爾克大撤退。

唏噓。

往往這樣看來,敦刻爾克大撤退確實不足掛齒。

而事實上,敦刻爾克大撤退確實是後來盟軍解放納粹佔領的歐洲,到最後擊敗納粹的序幕。在軍事角度上,這次大撤退,體現了英法聯軍極高的軍事素養和戰略水平。相關論述不勝枚舉。這裏不作贅述。

本文主要講述的,是敦刻爾克大撤退四年前,發生在中國抗日戰場的一次重要的大撤退——徐州大撤退。

1937年爆發,到1938年8月,武漢會戰後,中國和腹地,進入戰爭拉鋸、膠著。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之前,整個防禦階段的抗戰,國軍按照事先“持久抗日”的國防方針,組織最精銳、最成體系的國防武裝,和日寇進行殊死血戰。

綜合看來,在武漢會戰之前,抗戰由全面被動的防禦抗戰,很快扭轉成相互膠著的相持戰爭,即有中國國軍國防計劃的縝密、科學,也有“下克上”及軍部、野戰軍和外交的重重矛盾形成內耗,使得日軍對華侵略的戰略方針紊亂等等諸多原因。

當然,這個階段,中國軍人以血肉之軀奮力搏殺,以慘烈犧牲,換取的戰略先機,進行兩個重要會戰(戰役),必須是這段歷史最重要的標誌。

這是血寫的歷史。和電視劇《亮劍》裏面,一代名將李雲龍親自指揮的平安格勒大會戰完全無關。

其一,淞滬會戰和忻口會戰。

按照1935年底開始醞釀的《國民政府1937年度國防作戰計劃》(甲,乙兩案),以及該計劃修正案,中國以“後退,相持,反攻”的抗日大戰略,在抗戰最初就已經成熟。抗戰爆發后,國軍貫穿也非常堅定、明確。

按照這個計劃,戰端開啟,中國將以重慶為堅決抗日之陪都。誘使日軍主力逆長江仰攻,靠長江水系消耗日軍絕對領先的火力、機動的優勢。化解日軍由事變后,主力由華北南下、西進,俯衝江淮、川陝,繼而走上元蒙滅南宋的戰略路線的威脅。

這是工業、物資、戰力巨大懸殊現實下,中國能夠爭取抗戰最後勝利,而不得不做出的痛苦選擇,直到現在回顧,我個人認為這也是唯一有效的選擇。

一般來說,中國八年全面抗戰的紀念日,不是標誌性的盧溝橋事變的7月7日,而是一月之後,淞滬會戰爆發次日,1937年8月14日。

《國民政府自衛抗戰聲明書》發表,這是中國抗戰全面化的重要標誌。這一天,是事實上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淞滬會戰和配合淞滬主戰場的忻口會戰,經過國軍(包括八路軍)共同的努力,中國在抗戰初期的主要戰略目的,基本實現。這也是我認為,在戰略上,淞滬會戰和忻口會戰,在戰略層面上確實是有效抵禦和消耗了日軍,為中國抗日換取了先機的會戰。

在戰略層面上,現在回顧淞滬會戰和忻口會戰,無疑都是中國軍隊在付出戰役慘烈犧牲后,搶得抗戰先機的戰略勝利。斷章取義,掐斷抗戰歷史,選其局部,由此指責當年抗戰重要戰役不力,不當,非常背離起碼的軍事邏輯。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其二,暨台兒庄會戰,徐州大撤退。

如果說,淞滬會戰和忻口會戰,中國軍人以慘烈的戰略、戰術犧牲,換取了對日作戰的寶貴先機,那麼,徐州會戰暨台兒庄會戰,徐州大撤退,則是徹底斷絕了日軍侵華主力由華北南下、西進,俯衝江淮、川陝的戰略進攻計劃。

這次大會戰,華北和華中日軍勞師遠襲,既沒有取得戰略上的主動,甚至,興緻勃勃的日軍在戰役也喪失主動,損兵折將,兩個主力甲種師團被痛毆,潰不成軍——日寇哀嘆,“實在是日俄戰爭以來,日本皇軍最大之恥辱。”。

中國軍隊在台兒庄戰役取得勝利,首次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成功破壞了日軍華南軍和華北軍會師,以徐州向西作戰的戰略企圖。之後,徐州會戰參戰中國軍隊,還完成徐州大撤退,這是世界軍事史上公認的戰略和戰役勝利。

最主要的,是中國軍隊在大撤退中,再也不是盧溝橋事變后,華北、山東的潰逃;當然也不再是淞滬會戰、忻口會戰、會戰後,撤軍演變成潰亂。整個徐州大撤退,中國軍隊有條不紊,各行其道,相互掩護、配合——這出乎日軍意外,也讓很多為之牽心掛肚的高級將領們萬分感懷,稱為:國軍一次新生

徐州會戰和徐州大撤退,淬鍊出一支中國抗戰的主力軍。

綜上所述,根據我個人相關徐州會戰暨大撤退的綜合分析,結論如下:

一,台兒庄大捷是中國抗戰首次取得的戰略和戰役上的勝利。

在淞滬會戰和南京會戰之後,日軍再次加強了侵華日軍人數和武器。對應,國軍因為國力疲憊,弱小。戰後,幾乎沒有充分修整。在1938年年初,日軍戰力在整個侵華戰爭中達到峰值,佔領全面的絕對優勢。

整個優勢體現在日軍對華作戰戰略的全面攻勢上。直到1938年2月到6月的徐州會戰,至1938年6月到11月的武漢會戰,中國軍隊才成功地化解了日軍全面優勢而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1937年結束后,日軍軍部和侵華日軍高層對淞滬會戰、南京會戰之後,日軍下一步的攻擊目標均表示迷茫。

是堅持既定方針,重新調集主力北上,或者,集結主力西征,又或者鞏固侵略成果,全面武力壓制中國后,寄希望德國、美國出面斡旋停戰,日軍上下,爭議紛紛。

其時,在日本軍界,政界、財界頗得人緣,而且以整肅“二二六”後日本皇軍,雜陸軍擁很高威望的日軍統制派領袖寺內壽一,當時為侵華日軍北方軍群華北方面軍司令官。相比繼任的華中派遣軍(1938年2月18日,華中方面軍改編)司令官畑俊六,寺內壽一侵華戰爭觀念更為霸道。

在南京會戰之後,寺內壽一全面推進,佔領山東全境,為侵華日軍開闢了最方便和最安全的山東戰區的港口。之後,他最先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即在徐州,實現南北日軍主力會師,聯通南北戰場,打通津浦鐵路,再沿隴海線西征,避開長江水網,由北俯攻武漢。

事實上,日軍在南京會戰之後,確實集中和重新投入更多的軍隊,按照寺內壽一提出的戰略構思,開始又一輪對華侵略作戰。

形勢如此兇險。假設,沒有台兒庄勝利,日軍完成戰略目標。那麼,後來的武漢會戰必將會改寫,在華北、華中日軍會師攻擊武漢,而不是仰攻的情況下。無論如何,憑藉中國當時的軍力,幾乎沒有抵抗成功的可能。

事實上,國軍在極端困難的戰爭狀態下,在台兒庄選擇了和日軍決戰。這也是數次親自訓話,槍斃逃將韓復榘,頒布《國軍抗戰連坐法》之後的首戰。——會戰開始不久,《國軍抗戰連坐法》即行頒布,並貫穿抗戰始終,推動了軍閥們與農民們萬眾一心,並肩浴血奮戰。(其內容,有興趣者讀完後文,可以查閱參考。)

大戰在即,曾經內亂不息的國軍各系在戰前空前團結,包括政府軍、桂軍、川軍、滇軍等等各色中國國防武裝,毫不為之前淞滬會戰、南京會戰的慘烈犧牲畏懼,爭相請戰。

台兒庄戰役不被人知道的,正是這次戰役的價值。這是一場慘烈的運動中的野戰。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陳誠、薛岳等等最優秀的抗戰軍人均對此戰嘔心瀝血。會戰至少造成日軍上萬的傷亡。最為重要的,是日軍的會戰戰略、戰役目標都得到粉碎。

不僅在戰略和戰役上取得完勝,會戰中,號稱不可戰勝的日軍兩個主力師團被當先擊潰,一路逃竄,風聲鶴唳。刺激日本陸軍慘敗后無法向天皇交代,繼而惱羞成怒,熱血涌頭,終於,和國軍血拚長江,決戰長江。

徐州會戰中堅守藤縣激戰犧牲的122師師長王銘章,后被追上將軍銜。將軍犧牲后,到1950年後,其妻葉亞華經歷土改,攜子於1953年憑藉一紙假證明,偷渡澳門,據傳以“王銘章妻子”手書片紙乞食。後到台灣軍校任英語教官。再后,回成都隱居至逝。

二、網路流傳的“中國近百萬大軍不敵日軍兩萬人”一說,愚蠢而無知。

台兒庄會戰寫進了課本。但是,台兒庄戰役的抗戰作用並沒有寫進課本。

由台兒庄會戰開始,中國軍隊64個師另3個旅番號下,大約70萬人投入戰場。如果算上預備隊和後勤、民工,中國軍隊總兵力可能上百萬。

同時,日軍有8個師團、5個旅團(支隊),包括航空兵、裝甲兵、舟橋部隊、炮兵等等,以不少於20萬人投入戰場。

按照日軍二戰早期軍制,這個數字,再加上由日本人、韓國人和台灣人、東北(偽滿洲國)人組成的支前“軍夫”。可能在30萬人左右。

客觀來看,當年兩軍會戰,日軍基本形成二戰時期的多兵種合同作戰的戰力,優勢遙遙領先。反觀中國軍隊,除卻少量小口徑火炮、迫擊炮甚至土炮之外,甚至沒有可以戰術制敵的重炮。遑論其他兵種。

更為困難的是,除卻中央軍部分有較為完整的單兵武器之外,包括不少中央軍在內的很多部隊,幾乎三五人才有一支步槍。兩顆手榴彈,一把砍刀,成為中國軍隊常見的裝備。

每每看到這樣的資料,再聯想到那些經常嘲笑抗戰國軍的人,讓人感到苦笑。無知的,不僅僅是習慣簡單的人數對比。還在於這些人非常匱缺常規的軍事知識。

比如這段時間上映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有人議論,英法聯軍數十萬人,為什麼不背水一戰?——後勤沒有了,沒有糧食,沒有油料,就算千萬軍隊,在機械化戰爭年代,面對有後勤支撐的敵人,也只有潰敗。

同樣,在徐州會戰到大撤退,中國軍隊卻幾乎在沒有後勤的情況下,頑強決戰,最後完成大撤退。

在1938年,日本實施嚴密兵役法,日軍官兵戰鬥保障、戰鬥技能和戰鬥精神是當時世界一流水準。日本作戰核心理論是強調進攻。進攻主要戰法是正面牽制,迂迴包抄,力避正面強攻,以減少傷亡。戰訓中,日軍重視白刃戰,重視發揚火力,特別是交叉火力。

衝鋒前,日軍通常都要進行火力準備,步兵基本隊形是散兵線。包括你看到日軍衝鋒前由步槍卸彈的所有記錄,均是捏造——日軍都是實施帶彈衝鋒,在側翼日軍往往有加強火力,支援衝鋒。

拋開雙方陸、空武器巨大懸殊,拋開雙方武器裝備到單兵的巨大懸殊,分析一場戰爭成敗,還要分析雙方軍人素質的巨大懸殊。

中國軍隊,是由市民、學生甚至抓壯丁組成的平民軍隊。臨到戰場,很多中國軍人還在猶豫,要不要對敵開槍——那可是要打死人的啊。當他們陣亡那一瞬間,他們甚至不敢射擊、投彈。

很大數量的中國士兵,在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之前,是農民,是學生,是兒子,是丈夫。他們沒有經歷任何的軍事訓練。

看到這裏,你也許對當年徐州會戰,70萬中國軍隊為什麼面對20萬日軍發起攻勢,只有採取退卻,而有幾分理性和穩重的沉思和理解了。

在雙方重兵接觸的戰區,中國百萬大軍交替掩護、分路突圍。幾乎彈盡糧絕,沒有後援的百萬大軍,于沿途巧戰、苦戰,創造了無成編製損失的戰爭奇迹。他們一路向西,按照他們長官的指引,前往武漢周邊,長江兩岸的崇山峻岭。

那裡,有準備好的武器、彈藥、糧食和工事。

6月9日,黃河花園口決堤。日軍少部不甘心的尾追部隊被黃水分割,遭遇殲滅性打擊。中國百萬大軍撤退因為黃水掩護,更為從容前往新的抗戰陣地。然而,魯西、蘇北等黃泛災區,平民遭遇莫大傷亡、損失。我寫過一篇抗戰小說《殺死漢奸》,其構思之初,即源自黃河花園口決堤。

分析徐州會戰暨大撤退,還應該看到這次會戰給中國抗戰帶來的戰略先機。

台兒庄戰役結束,已經進入4月中旬。日軍會師徐州,打通津浦鐵路保障後勤,沿隴海線西向攻擊的戰略計劃被耽擱。實際上,十一年後,中國內戰。在軍事角度分析,不難發現,解放軍同樣是通過打通津浦鐵路保障後勤,然後,沿隴海線西向攻擊。並且,解放軍這次取得了成功。

這說明什麼?這就說明,假設徐州戰役打得稍微鬆懈和不如意,武漢將無法支撐,成為抗戰相持不下的天平。

淞滬會戰、南京會戰前後,到整個1938年上半年,武漢外圍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兩岸地區等有利地形,均可看到中國軍民連夜搶修戰備工事,搶運有限的戰爭物資。然後,這些工兵、運輸兵、民工再把糧食和彈藥運往空蕩蕩的戰備工事。

進入五月後,陳誠對蔣介石肯定地報告:武漢戰備基本準備就緒。

在搶修工事的同時,武漢全城也在忙碌。此刻,那些由東方轉移到武漢的黃金、糧食、學校、軍工設備等等戰略資源,正加班加點,搶運陪都重慶。

後來的八年抗戰能夠堅持到最後的勝利,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武漢周邊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兩岸地區等有利地形上,那些搶修的戰備工事。

數十萬經歷徐州抗戰的抗日健兒,在徐州突圍之後,大部轉戰在此。佔盡地利之便,這些抗戰健兒經歷戰火,不再善良。七年間,仇恨之火對日寇予以了“天爐”無情焚燒。

——關於歷史教科書專註解釋武漢戰役以武漢失陷,戰敗結束。我個人表示十分不解。在戰役和戰略層面上,武漢戰役分為武漢保衛戰和大武漢會戰。

大武漢包括武漢外圍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兩岸地區。正是因為大武漢會戰的勝利,才實現了以“持久戰”抗日的戰略意圖。

很客觀的歷史,很客觀的地理,都在那裡。卻無人願意深思。

整個抗戰期間,日軍在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中游兩岸地區,發起無數次大規模的戰略攻擊,無一例外,慘遭失敗。整個長江戰區,日寇遭遇慘重傷亡。由此,中國戰前制訂的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持久消耗戰大戰略,得到完美的實現。

同樣,整個抗戰期間,正是徐州會戰和武漢保衛戰,無數中國軍人血拚日寇,換來寶貴的時間,才得以把轉運到武漢的有限的、寶貴的戰爭資源,轉移到重慶,轉移到四川。

青山幽幽。即便現在,在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中游兩岸腹地,也可稀疏看到當年國軍抗日工事和子彈殼。

英雄凋零,青山依舊——此刻,你不妨深思,當年,和日軍在徐州血戰近半年的中國抗戰大軍,假設沒有一次完美的徐州大撤退,這對中國抗戰,意味著什麼。

徐州大撤退是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不可否定一次光榮、勝利的大撤退。如果非要強調理由,僅三句話:

徐州會戰為中國抗戰勝利,血拚出寶貴的近半年的時間;徐州會戰為中國抗戰勝利,保全了後來艱苦抗戰的民族精英。

來源:作者微信公眾號「流浪的橡樹」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林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