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做高考作文題無非小菜一碟,有本事來做科舉考試題

2017年01月19日 5:10 PDF版 分享轉發

2017-02-12 08:47 來源: 博客 作者: 吳鉤

每年的語文作文題一公布,許多成年人都會雀躍試做一二篇,過過癮。這很可能是除了作文題,對其他題目實在是不會做。

坦率地說,做高考作文題是小菜一碟啦。有本事來做古代的「作文」題目。

許多人可能會以為古代科舉考試的作文題無非是八股文。其實不對,古人參加一次科舉考試,要做的可不僅僅是八股文。

唐代到宋初,科舉考試的試題主要有帖經、詩賦、雜文、墨義、論、策問。

帖經類似於現在的填空題,考查的是考生背誦經書的記憶能力。詩賦是指定題目與韻腳,讓考生賦詩。雜文是以傳統的表、論、贊之類為體裁,讓考生做一篇短文,類似今天的應用文寫作。墨義是讓解答儒家經典中的某一句話,類似今天的名詞解釋或簡答題。論類似於命題議論文,題目通常取自經史。策問有點像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題目往往跟時務有關。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宋代自王安石改革科舉制之後,直至明清時期,科考題目主要有五類:經義,詩賦,應用文寫作,論,策問。經義,即截取儒家經典中的一段一句,讓考生闡述其義旨。一篇好的經義,就是觀點獨到的經典闡釋,差一點的經義,則像讀後感,明朝時經義演變成八股文,文體程式化,思想僵化。但要寫好也不容易。

不管是經義,還是論、策問,答題方式都有點像今天的高考命題作文。我找出歷代科舉考試的幾道試題,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來做一做,再估模一下自己可以得幾分。

1、南宋寶祐四年的殿試試題:策問:當前「人才乏而士習浮、國計殫而兵力弱」,問題嚴重,請問你有何良策解決?

2、崇禎七年三月科考試題:策問:「所與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今士習不端,欲速見小。茲欲正士習以復道,何術而可?」

3、道光元年海寧的鄉試試題:策問:宋代王安石力行保甲,百姓多覺不便,經司馬光上疏廢止,可為什麼明代王守仁在江西實行起來卻卓有成效?

4、光緒二十七年,湖北一位私塾老師提出的科舉考試模擬試題:

策問:中國欠西洋款項需四十年才能還清,你有何辦法解決?

策問:君主之國、民主之國、君民共主之國的區別何在?

(以上兩題轉引自楊念群《科舉與新學的扭結處》)

5、1904年7月,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的殿試試題,第三題,策問:「古之,與各國之預算決算有異同否?」

這道題,劉春霖的答卷是這麼寫的:

制策又曰:《周禮·太宰》以九式均節財用,而因求節流之法。

臣謹案:職內掌邦之賦出,此即近世各國所謂之豫算、決算也。昔蘇軾之策理財,謂天下之費,有去之甚易而無損,存之甚難而無益。曾鞏之議經費,謂浮者,必求其所以浮之自而杜之;約者,必本其所以約之由而從之。皆扼要之論。

然臣謂理財於今日,節流不如開源之尤要。蓋之通商以來,利源外溢,雖百計節省,而無救于貧。開源之道,在振興實業。

中國神皋沃壤,幅員縱橫廖廓,且地處溫帶之下,百物皆宜,則當講求農事。人民四百兆,善耐勞苦,而且心思聰敏,中外交通以後,閩粵瀕海之人,類能仿選洋貨,果其加意提倡,不難日出新制,則宜振興工藝。歐西以商業之勝衰為國力之強弱,輪帆交錯,以爭海外權利。中國商業不興,漏卮日鉅,欲圖抵制之道,則宜擴充商務。

如此則野無曠土,市無遊民,精華日呈,然後利權可挽。皇上慎乃儉德,而尤必廣辟利源,此不得不因時制宜者三也。

看起來,劉狀元寫得並不是很出色。

那麼,開動你的腦筋,寫出你的作文,看看你的答卷是不是比狀元做得更好。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