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中華民國系列之八:退守台灣

2019年10月15日 5:46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博談網 作者: 李小粒

1949年初,經過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軍隊的有生力量已被消滅過半,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面臨徹底垮台的命運。此時採納了張其昀的建議,決定把作為退身之所。

張其昀,字曉峰,中國地理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家,系蔣介石的同鄉(浙江寧波鄞縣人)。1900年出生,進入蔣介石幕府之前,他是一位純粹的學人,曾經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南京中央大學任職、任教10年之久。1949年到台,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等職。著有《本國地理》《政治地理學》《中華五千年史》等。

當時蔣介石和張其昀都認為:退居台灣,退可守,進可攻;台灣與隔著一條海峽,憑藉海峽天險和海、空軍力量,完全可以抗衡當時尚無海、空軍的,以積聚力量,待國際形勢發生於己有利的變化時,再「反攻大陸」。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其實此前蔣介石已在1948年底進行撤退的醞釀和安排,不過,將國民黨的黨、政、軍、財、文的中心東撤台灣,是來自張其昀等人的建策。

三大戰役之後,作為退守之地,國民黨只有西南、海南、台灣可以選擇。三者之中,以蜀地為中心的西南,軍事地理上易守難攻,其北有秦嶺,東有長江三峽,南有橫斷山脈等,地形兇險,屏障繁多,又是抗戰的發祥地,自是好去處,於是,當1949年10月廣州失守后,國民黨當局仍將其全部中樞機構遷至重慶和成都。不過,解放軍的猛烈攻勢和西南地方實力派的游移,讓蔣介石和國民黨當局不能安心於此,最後終於決定渡海遷往台灣。

台灣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島嶼,有著大陸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優越之處,其一.台灣地處中國東南部,北回歸線從台島穿過,熱帶和亞熱帶的氣候適合動植物的生長,物產豐富,全島土地利用率高,植被茂密,糧食等農產品基本可滿足軍民所需;其二.台島內部交通便利,工業有「日據時代」留下的基礎,若善於經營,經濟可望起飛;其三.在軍事上,台島有海峽與大陸相隔,易於防守。且位於太平洋西緣,扼太平洋西航道之中,與美國的遠東防線銜接,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美國不會棄之不顧,若得美援,台灣防守將萬無一失;其四、台灣居民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生活了半個世紀,回到祖國懷抱后對國民黨政權有一種回歸感,這種心理正可利用來穩定社會秩序。

尤其是台島長期與大陸阻隔,中共組織與人員活動較少,又經「二二八」事件的整肅,干擾更少,未來即使社會稍有動蕩,台島四面環海,呈封閉狀態,境內鐵路、公路四通八達,農村都已開發,當局極易鎮壓不穩定因素與穩定社會。因此,國民黨若將黨、政、軍、財、文中心遷台,再帶來較多的資金和人才,必將建成穩固和強盛的台灣基地,適當時就可反攻大陸。

1948年年底,蔣介石任命其心腹陳誠為台灣省政府主席,同時蔣經國亦受命為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這就是遷台的信號了。

1949年年初,大陸國民黨控制的金融機構開始向台灣緊急運送黃金、白銀、外匯,文物部門也開始加快運送文物,這是國民黨決策台灣為其退守之所在的表徵。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藍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