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伏魔第十二式 破空洞無物的理想論(中)

2017年03月23日 21:12 PDF版 分享轉發

作者:

三、主客顛倒的歷史決定論

除了「剩餘價值」,馬克思的另一大「發現」就是所謂的「唯物史觀」。如果說剩餘價值論是為了激化社會矛盾,引起人們對現實的不滿,那麼唯物史觀則是給那些蠢蠢欲動的人們以前途的鼓勵,使他們以為工人運動代表著歷史的潮流,無產階級革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以此蠱惑流氓無產者們造反奪權。唯物史觀的核心內容如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由一種獨立於人的主觀意識之外、不受人的主觀意識所支配的客觀性物質力量所決定的,這種力量就是生產方式,它由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組成,其中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變化,並最終決定著社會政治上層建築和文化上層建築的構建,這種規律就被表述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生產方式)決定上層建築(包括政治上層建築和文化上層建築)。」

要講清楚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系統與政治系統以及文化系統的基本關係和其中蘊含的規律(注意,這裏筆者沒有使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兩個概念),必須對所定義的一些概念做正本清源的還原,才能從邏輯本源上釐清以上事物間的真實關係。以下筆者運用系統的基本原理,通過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基本概念的釐定,以及對二者的基本關係的界定,來還原社會歷史規律的本來面目。

1、生產系統的結構(形式)決定生產系統的功能(效力)

馬克思認為生產力是一種人類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客觀性物質力量,包括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等三要素(其中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又被稱為生產資料),認為生產關係是生產力三個基本要素的組合方式或者是結合形式,按照馬克思對生產關係的描述,這種生產關係其實也就是筆者前面所說的生產系統的結構。可以說,的以上論述,除了第一句在對生產力的描述上有不敬天地的褻瀆意思之外(以謙卑的態度來看,生產力只能是人類獲取生活資料的能力,而並非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對生產力組成要素的分類上、以及對生產關係的定義方面,以上的內容還是符合生產系統的組成和結構的基本事實的。

根據《伏魔十三式》第8式中揭示的有關係統的基本原理,「系統的結構決定著系統的功能」。以生產系統來看,「生產力」是一個生產系統的效力,就是一個生產系統的「功能」的體現,而這種功能(效力)的大小取決於「生產系統的結構」,也就是各生產要素的配置和組合關係,這種關係正是馬克思關於「生產關係」的定義。可見,從系統原理來看,正是「生產關係決定著生產力,而不是生產力決定著生產關係。」我們可以列舉一些自然界的系統事例來佐證這個原理的正確性,比如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組成,但是由於碳原子的空間結構和組合形式的不同,造成了金剛石和石墨這兩個碳原子系統在功能上的巨大差異,這在化學上叫做「同素異形體」,它是要素的組合形式(結構)決定系統功能的最明顯的事例之一。從今天的社會實踐來看,人們也很容易理解生產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關係,一個生產系統的效能和效力,與生產要素的配置和組合形式息息相關,我們經常所說的優化生產要素的配置,就是要使生產要素在組合成生產系統時、達成最優化結構,以求得生產系統效力的最大化。馬克思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的定義本來都是沒有大問題的,但是卻對二者的實質關係進行了顛倒,顛覆了人類正常的社會判斷,造成了很壞的社會影響,至今仍然在誤導著中國民眾。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最後,辨析一下一句經常用的宣傳口號「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運用剛剛講過的系統原理來看,科學技術不是生產力,而只能是生產要素,它只有結合別的生產要素結合成生產系統后才能體現生產力。如果人們認為科學技術比別的生產要素對形成生產力的貢獻更大的話,可以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要素」,而這個第一生產要素能不能發揮它的應有作用,還得取決於它和生產系統其它要素的配置結構,人們經常所說的要使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實質就是要使科學技術與其它生產要素組合成生產系統。可見,科學技術不是生產力。其實,當今老百姓根據實踐經驗早已總結出了關於中國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真理性見解——「關係是第一生產力」,在中國只有權力部門(關係)才掌握著組合和配置各種生產要素的最高支配權(也就是形成生產關係的支配權),權力部門是形成生產系統和決定生產系統效力的主宰力量,因此,這個「關係是第一生產力」的說法已經形象的表明了中國民眾對「生產關係決定生產力」的實踐性認識。

2、生產關係與社會系統的組織和管理體系

根據系統的原理,生產關係是各生產要素在生產系統中的組合形式或配置方式,那麼它的具體表現就應該包含如下內容:企業產權的結構(所有權的股份結構);工作人員的配置結構(經理及普通工作崗位的設置);設備的配置結構(產品和產量的設計);技術的配置結構(不同級別技術的組合方式);場所的配置結構(生產場所的選址以及內部廠房、辦公、住宿等不同功能樓房的配置關係);資金的配置結構(流通資金、生產資金、後備資金等不同部分的比例);利潤的分配結構(股份分紅及工資分配關係)……等等,這些生產關係的具體表現在一個生產系統中屬於「經濟管理」的範疇。從系統的角度來考察,所謂的經濟管理也就是分配和組織各生產要素形成穩定的生產系統以及協調這些要素之間的關係。

「經濟管理」隸屬於社會的「組織和管理」的範疇,而後者又隸屬於基本的社會制度體系之內(主要是基本的政治制度),在社會系統的層次結構中,它們都居於中間層次,屬於社會系統的制度層面(下文有解)。一個社會的「組織和管理」體制最終是由當時的基本社會制度來決定的,例如一個時代的企業組織規則都是由那個時代的政治制度來確立的,經濟權利受制於政治權利,在政治領域里所獲得的基本權利(自由度),也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獲取經濟利益的必要條件之一。例如現代社會中組建工會的權利來源於政治權利中的結社自由,企業的正常經營權則來自於政治權利中對「基本人身自由和私有產權」的保障。[注1:我們這裏講的政治是指「一種非盈利性的公共權利和公共制度的構建」。]

馬克思所講的生產關係包括三種關係: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係(生產資料的所有權)、雇傭關係、利潤分配關係。在三種關係中,他認為所有制關係決定了後面兩種關係的表現,如果生產資料歸資本家所有,那麼資本家就是雇傭者,工人是被雇傭者,在利潤分配中,資本家支配利潤的配額。

這裏需要指出的是「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私有產權」是有區別的,「私有產權,表示人們對物品(包括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占有權和支配權,它是人類的第一,也就是生存權」。
而「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只是「私有產權」的一部分,是「私有產權」在生產系統(生產關係)中的體現。可見,私有產權是比生產關係更基礎的人與物品的第一基本關係。如果沒有對物品的支配權,沒有私有產權,那麼這部分人就無法自由的生存,而只能淪為奴隸,人類的所有自由的生活和生產都是建立在私有產權的基礎之上,一切正常的生產關係也正是在尊重「私有產權」的基礎上構建起來的,私有產權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馬克思認為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制度是造成「剩餘價值」被資本家剝奪的根源,提出要消滅私有制,剝奪人們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實現公有制和無產階級專政。這種蠱惑與煽動的實質就是要最終剝奪所有人的私有產權(生存權),因為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實質就是一個人私有產權中的最優良部分,如果人們失去了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就會嚴重影響到人們對生活資料的私有產權。比如在當今共產制度下的中國,土地作為基本的生產資料被從它的原所有者手中剝奪到手中,造成了房產這種重要的生活資料的私有產權無法得以保障,於是,強制拆遷成了黨官與政府發家致富的基本手段,這種現實悲劇的理論根源正來自於馬克思對生產資料所有權的顛覆。

其實,工人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並不是由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造成的,從根本上說是由當時的政治體製造成的,一個人的經濟地位是在他擁有的特定政治權利的前提下、通過市場運作而形成的,工人經濟地位的提高,取決於工人基本政治權利的實現和保障,而這一切又最終取決於一種尊重人權的人道主義理念的傳播和普及。

3、社會系統三個層面的相互作用規律

一個社會系統包含三個最基本的層面,即器物層面、制度層面、精神層面,他們分別對應著人的三種社會生活,即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因此,也構成了三個基本層次的社會文明,即物質文明、制度文明(也可叫政治文明,因為政治文明是制度文明中最核心的部分)及精神文明。

社會系統的基本結構的劃分來源於人性的基本構成,我們這裏講的人性是指人的屬性,而不是指人的本性。人的屬性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生理屬性、社會屬性、精神屬性,生理屬性是人的低級屬性,社會屬性是人的高級屬性,精神屬性是人的更高級屬性。由於是人構成了社會系統,因此,人的基本屬性就表現為社會的基本層面,它們之間呈現出一種對應關係。我們可以做個表格來表示這種對應關係,如下(圖1):

[注2:以上表格中的「文化」一詞,分別使用了它的狹義用法和廣義用法,廣義上的文化指一切與人的活動有關的事物,如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面都是文化的表現;而狹義文化則專指人的精神活動及精神表現,如經濟、政治、文化這個關於社會系統的分類中,文化就是狹義用法,我們平時所說的傳統文化【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也是狹義用法,是指民族傳統中精神層面的思想形式和價值觀。]

社會系統三個層面的相互關係表現為由內向外的層次之間的支配和制約關係,如精神層面決定著制度層面,制度層面決定著器物層面,這就像一個人的精神決定著一個人的性格(精神的外化),而性格決定著人的外在行為表現。社會生活總是從最基本的理念(對世界的基本認識和價值觀)開始,逐層展開,首先形成基本的社會制度,社會制度由政治向經濟領域表現,由基本的政治制度(法律、政權和社團的組織體制)形成基本的經濟管理體制(表現為經濟法規與生產關係),最終形成了形態各異、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表現形式,而貫穿其中的主線則是人的精神理念(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文化理念),無論是任何時代的任何形式的物質生活最終都只是人的精神理念在某種社會環境中的體現。

從歷史發展的實踐中看,在西方社會,正是自由、平等、博愛等尊重人權的理念的傳播和影響,才造成了政治上的近代憲政民主制度的出現和完善,政治權利的普遍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經濟主體擁有了平等的市場競爭起點,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是西方社會形成現實生產關係的基本體制),可以依據市場原則自由配置生產要素,這使生產系統的效力得以合理體現,締造了近代西方經濟的繁榮和國力的崛起;而在中國,由於馬列主義的傳播,中共依據共產主義(宗教)理念創製出一教獨統、一黨獨裁、政教合一的邪教附體結構的基本政治制度,全面沒收了中國人民的基本政治權利和私有產權,實行計劃經濟體制(中共80年代前形成現實生產關係的基本體制),限制生產要素的自由配置,抑制生產系統的活力和效力,造成了80年代前中國大陸貧窮落後的經濟局面。改革開放后,中共雖然在表面上允許生產要素依據市場原則自由配置,也允許人民擁有一定範圍的私有產權,但是由於人民依然沒有基本的政治權利和精神權利(信仰的權利),因此,在經濟體系中並沒有能力完全依據市場原則自由配置生產要素,特別是在資本和物資的配置方面,基本受制於官僚集團的權力左右。政治權利的壟斷使官僚權力成為配置生產要素的支配性力量,「關係是第一生產力」正是這種現象的真實寫照,它造就了當前中國大陸畸形的官僚權貴經濟體制(當前形成現實生產關係的基本體制),使經濟資源大部分流向官僚集團掌控的企業(包括國企和私企),而並非被合理配置到經濟效益較高的生產部門,這種生產關係的結果就是經濟效力低下,資源配置出現巨大的浪費,環境污染嚴重,收入分配迅速呈兩級分化,社會矛盾勢如水火。官僚權貴資本主義經濟體制正是中共官僚集團的基本精神理念通過政治體制的運作、在經濟層面的展開和體現,它存在的目的只是為中共利益集團賺取壟斷經濟利益而服務,只要中共不解體,這個基本的經濟體制就不會有任何體制上的改觀和突破,因為這是中共邪教的本性所決定的。

可見,在社會系統中,居內核的精神理念(思想形式和價值觀)決定社會基本制度,社會基本制度決定社會生產的基本形式(生產關係),而社會生產的基本形式決定著生產系統的效力(生產力),這體現了社會系統的三個層面由內向外逐層表現、逐層制約的基本規律。人類社會的發展遵循這個系統層次制約關係的基本原理,社會形態的好壞以及經濟效力的體現,最終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理念(精神理念的社會化表現)來決定的,正的文化理念締造良性的社會制度,形成合理的生產關係,必然造成經濟繁榮,使社會出現大治;而壞的邪的文化理念則締造惡性的社會制度,形成不合理的或者非正常的生產關係,造成經濟混亂,人民貧苦,社會動蕩不安。這體現了天道(在人間表現為正的文化理念)對歷史演化的支配和制約關係,在順天和逆天兩種社會趨勢的此消彼長中,人類社會演繹著治亂循環的歷史規律。關於社會系統三個層面的逐層制約規律以及生產力、生產關係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圖例來表示,如下(圖2):

[注3:主客體的劃分依據如下:與人的內在精神和思想相關的事物為主體,如精神、品格、意志、意識、理念、道德等,一個人的特徵就是通過這些屬性來表達的。而人的精神以外的事物為客體,如人研究的對象、人使用的物品、人的物質生活形式等等。客體不是什麼獨立於主體之外、不以主體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客體實質就是主體的外在形式的某種表現,就是主體的外化。物質和精神是一體的,主客體當然也是一體的,這是歷史上中華民族的基本思維模式在哲學層面的表現。]

小結: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是一種以「社會存在」(在馬克思主義中表示精神以外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物質世界)決定「社會意識」(在馬克思主義中表示歷史主體的精神或者意識)的主客顛倒的歷史決定論,在論述社會系統三個層面的基本關係時,他以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包含政治和文化層面)的歪理邪說顛覆了歷史主客體之間的真實制約關係,使人們相信外在的經濟狀況(器物層面是歷史的客體)是決定社會制度以及人的內在的精神理念(精神層面是歷史的主體)演化的決定性力量,讓人們脫離精神理念的指導,在物質生活的追求和滿足中去尋求社會制度的良性演化機制和理想社會的實現途徑,這使人類社會的理想追求偏離了正確的軌道,最終把人類社會帶入了歧途和邪路。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