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許志永:堂堂正正做公民

2018年06月11日 10:51 PDF版 分享轉發

在一個呼籲官員財產公示就會被捕入獄的國家,在一個遍地屈膝的臣民社會,勇敢做一個站立的公民是危險的,可這個國家必須改變,必須有人率先站起來。

中國文明轉型不僅意味著政治制度變革——徹底告別家族或政黨,確立司法獨立、新聞自由、多黨競爭等現代文明制度,還包括政治文化變革——徹底告別「槍杆子政權」、「打江山坐江山」、「成王敗寇」的野蠻政治邏輯,確立公平競爭、公共服務、自由、公義、愛的美好政治信仰。必須改變土壤,憲政秩序才能良好運行,從個體做公民開始的新公民運動,在推動憲政制度建設的同時,奠基憲政文化土壤。

自己做公民

把這個強權橫行、不公不義、自私冷漠的臣民社會,變成一個公平正義自由幸福的公民社會,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改變社會,首先從自我做起。我們不奢望民主自由人士皆為聖賢,但公民群體的個人道德會在相當長時間影響新生民主政治的品質,中華民族美好政治的夢想要自始奠基道義基石。

自2009年起我們推行《公民承諾》,倡導行為忠於內在良知,以合法方式和仁愛之心維護社會正義,彰顯社會正氣,在工作崗位上遵守職業倫理底線,拒絕公權私用、特權腐敗,秉持理性、建設和非暴力原則參与公共事務,改良公共政策,監督公共權力,倡導公民文化……責任是公民社會的起點。

做公民,內心認同,確立公民精神——自由、公義、愛。公民不是臣民、順民、草民、暴民,「公民」是一整套現代民主政治理念,它意味著現代文明國家和個人的正當關係,意味著真正的民主——直接選舉、司法獨立等普世制度,意味著憲政秩序保障的公民權利,意味著自由、公正、幸福的公民社會,還意味著責任擔當——這是我的國家,我有責任讓她更美好,意味著理性和建設性——推動中國以最低成本完成憲政文明轉型。

做公民,追求自由。自由是權利,那些早已寫在《世界人權宣言》中的普世價值——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結社自由、集會自由、遊行自由、示威自由、遷徙自由、藝術創作自由……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們有責任追求當屬於自己的自由。自由是真實,從自身做起,拋開專制潛規、虛假面具,回到自己的良心,活在真實之中。

做公民,捍衛公義。公義是公正,是責任。追求真正的民主法治,為被刪帖、被拘禁、被剝奪宗教聚會、被「躲貓貓」死、被代表……而抗爭。關心公共事務,關心國家未來,關心環境污染、暴力強拆、司法不公、社會保障、財產公示、《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財政預算、政治變革。當無權無勢者遭遇不公深陷絕境,當司法冤案遲遲不得昭雪,當弱者的家園被拆遷隊恣意侵佔,當村民世世代代耕種的土地被野蠻搶劫,我們力所能及伸出援手,哪怕只是網路圍觀。

做公民,彰顯愛。愛自己,遠離骯髒潛規,清白坦蕩為人處世,愛親人,盡家庭社會責任,愛不幸的弱者,感恩他們受苦的擔當,愛陌生人,放下無知的誤解和敵意。愛每一個人,包括那些陷於隔離、恐懼、仇恨不可自拔的專制者,必須打破心的藩籬,喚醒中華民族心靈深處冰封的愛,讓我們的社會充滿信任與溫暖。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團結做公民

倡議做公民,不簡單是個人道德建設問題,而是推動中華文明【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憲政轉型的偉大事業。假設人人成了公民,享有普世的公民權利,中國一定發生了根本改變。可這假設不會憑空成立,公民必須團結起來,率先站起來的公民才可能得以持續堅守,正能量才不會被淘汰而是發展壯大。必須有體制外的健康力量成長起來,才可能推動中國變革朝民主憲政方向,也才可能以最小代價和平完成轉型,我們才能最終實現做一個公民的夢想。

團結做公民,公開貼上「公民」的身份標籤。

我們本來就是公民,可現實中大部分人沒把自己當公民,也沒有認真做公民,我們不需要改變自己的身份,不需要建立新的組織、團體身份,只要把公民身份當真,珍惜和踐行公民權利,我們就在臣民社會中站出來了。我們在公民聚餐或公益活動時佩戴公民徽章,穿公民文化衫,微博頭像和簽名檔加上「公民」二字,在公民聯署或者向朋友介紹自己時名字前面加上「公民」……當我們公開彰顯自己的公民身份,就會彼此發現,像我們這樣的人越來越多,我們自然就是一個群體,我們都是這個群體的成員。

專制特權者可能不願看到獨立存在的群體,但也不大可能把「公民」二字徹底從憲法和網路上刪除,不大可能說我們不能做公民。我們每個人都是公民,和在一起也叫「公民」,這既是我們每個人的身份,也是我們的集體身份,特殊標識的「公民」就代表我們這個群體。就好比在一個混亂的戰場上,突然發現上天早已在我們每個人的包里預備了一副盔甲,穿上它,我們的隊列自然就成了。

團結做公民,在規則下聯合。

「公民」群體不是傳統黑幫式的秘密組織,那種組織固有的特徵如老大專權、層級關係決定其很難成長為民主政治的健康力量,但「公民」群體也不是無規則無責任一盤散沙,「公民」是我們共同的理念和身份,在自由民主規則下團結協作,在服務社會中健康成長。

自由規則是指公民群體每一個成員都是獨立自由的個體,公民為理念而聚合,基於自願而工作,不存在對「組織」的人身依附;加入公民群體不需要批准——沒有誰有資格批准別人,只要認同公民理念,願和大家團結協作,跟大家分享個人基本信息就算加入,不高興了隨時退出,不存在背叛和懲罰。

自由公民的聯合是否過於鬆散缺少效率?不必擔心。當今世界絕大部分國家政治團體都如此,為理想和信念而志願工作,無需物質誘惑,個個熱情高漲,大選就是一場狂歡,這才是現代文明政治。再說,獨立自由的個體並不背離規範的團隊建設和高效的分工協作,公民群體成長需要一個過程,現在是打地基階段,地基必須是健康的。

民主規則是指大家平等參与,共同決定做什麼不做什麼,不是基於上級命令,沒有上級,而是當地公民民主自治決定。各地公民群體自發成長,自治做事,群體之間有信息分享和民主規則下的協作機制。公民群體成長過程中不以特定個人為中心,而以議題為中心,哪個城市的公民群體有好的議題,比如王全章律師被拘留,全國其他地方的公民都是協作志願者,沒有老大,不論資排輩,未來的民主政治家在這個統一的平台上在服務社會中自然成長。

團結做公民,從公民同城聚餐起步。

公民團結需要從網上走到網下交流相識,同城公民聚餐是公民相識、聯合的重要一步。多年來到處都有飯局,對於促進公民社會成長也都有其意義,但缺少協同,公民社會仍是一片散沙。自2011年底我們開始推動各地公民在同一時間聚餐,這是走向聯合的第一步。

公民同城聚餐形散而神不散:第一,共同的公民身份,參加者公開彰顯自己的公民身份,不是小圈子私人朋友聚會,而是公民就公共議題的聚會。第二,同一時間,每個月最後一個周六,如果同一時間遭到全面阻攔可以調整,但仍以既定的同一時間為目標。第三,同類議題,公民聚餐討論時政或既定議題,比如3月倡議討論當地的環境污染問題。第四,平等參与,遵循民主規則平等發言,比如第一輪每人兩到三分鐘自我介紹,第二輪討論既定或臨時議題,第三輪自由發言,然後總結或者表決要做的事情。第五,開放參与,與大家交流個人的姓名、職業、所在城市、電話、郵箱等基本信息,倡導下次聚餐每人帶一個新人加入。

公民同城聚餐意義不在於吃飯,而在於公民定期聚會討論公共議題,聚餐過程是民主規則的訓練,聚餐討論可能是新的行動的起點。各地公民聚餐模式可以自發創造,這一天,可以到公園撿垃圾,可以組織慈善救助,可以開展讀書沙龍,可以圍觀公車揭露腐敗,可以穿公民文化衫使用「公民」頭像傳播公民理念……同一天,惦念自己的公民身份,積極服務社會進步,打造公民共同體。

行動做公民

公民群體不是空談的小圈子,各種小圈子多年來一直都有,空談久了,小圈子缺乏社會根基,會逐漸消亡。幻想著悄悄聚集越來越多的同道不現實,人氣一定是在行動中積累起來的。公民群體必須做事,在行動中成長。

公民共同體的成長可能是一個長期過程,當下,同城公民主要是做當地的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問題,比如啟東環境污染、長沙野蠻強拆、周口平墳、司法冤案、貪污腐敗抗震救災等等,我們要善於發現真問題,努力解決問題,幫助弱者,維護正義,紮根當地社會謙卑服務,做一個免費的議員,贏得當地民眾的廣泛支持才有力量。有些議題是全國性的,比如教育平權、官員財產公示、反戶籍隔離、反計劃生育、社保基金賬目公開等,無論全國性議題還是地方性議題,都需要各地公民協同努力。

公民行動分很多種,比如論壇發帖、微博轉發、公布身邊事件真相、隨手拍等等,個體就可以做。同城公民聚餐是簡單初步的集體活動,法律上沒有把柄,但規模大了也會遇到壓力,有必要頂住壓力繼續,當然不需每個地方的公民聚餐都如上海一樣高調進行,有的地方高調帶動更多人參與,有的地方低調力爭更多體制內公民加入。街頭圍觀、拉條幅、集會抗議、遊行示威等要謹慎,關鍵看議題類別以及是否得到公眾的廣泛支持。

公民行動的底線。一個基本底線是非暴力,暴力不現實,而且結果可能更專制,今天我們能做的是非暴力推動社會進步,假如我們的溫和理性沒有了空間,暴力會出現,那是國家的不幸。至於行動是否違反法律,這要具體分析,我們崇尚法治精神和憲法,然後才會考慮具體法律法規,有些行動,比如倡議個人點蠟燭祭奠,完全合法,有些行動,圍觀、集會遊行示威等合乎憲法和法治精神,但違背《遊行示威法》等惡法,多數情況下我們的行動要完全合法,議題不很敏感且公眾廣泛支持情況下可以考慮突破惡法。

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選擇行為模式。不需要每個公民都公開行動,不需要大家都沖在第一線,比如有些律師適合後援,當有人被捕他們以職業身份走上前去,有些公共知識分子適合作為「親友團」,在關鍵時刻微博上含蓄地說句話也是參与,有人在微博上關注轉發,有人捐款支持。

公開集體行動的風險。公開集體行動必然遇到壓力,哪怕是環境污染、教育平權等非政治議題,只要以團結施加壓力的方式推動,都會面臨壓力。健康力量成長不可避免遇到保守勢力打壓,要學會在壓力中成長。我們尊敬那些勇敢的先驅者,但公民群體成長需要一點一滴的勝利鼓舞人心,所以議題選擇儘可能有公眾的廣泛支持,比如打破戶籍隔離教育平權等,推動起來相對更安全,當然,后極權時代沒有絕對安全的底線,做公民,隨時可能要為社會進步承受代價。

堂堂正正做公民

認認真真做公民,團結起來認認真真做公民,在捍衛自由、公義過程中成長壯大,「公民」群體自然就會成長為約束權力的政治力量,這對於中國民主化進程至關重要,但也會遭到保守勢力打壓,但我們堂堂正正做公民,怕什麼呢?

堂堂正正做公民,是我們純真的信仰。愛中國,努力讓她變得更美好,我們的終極目的不是為打江山坐江山,不為財富和權勢,而是為自由、公義、愛的夢想。這個強權橫行遍地貪腐的特權社會必須改變,這個誠信缺失道德淪落的叢林社會必須改變,必須結束專制,建設真正的民主法治,建設一個自由、公義、愛的現代文明中國。這場偉大的歷史變革必須有一群堅定的理想主義者擔當責任,成為公民楷模,我們就是這樣一群理想主義者,努力奮鬥是為每一個中國人和子孫後代的平等尊嚴、自由幸福。做一個公民,這不是策略,而是一生的信仰,當我真正成了一個公民,享有直接選舉、言論自由、信仰自由等普世的公民權利,我的國家也一定變了。

今天,在體制外成長為公民社會健康力量是我們必須肩負的歷史責任。「公民」群體不是體制內改良派,專制體制必須結束。「公民」不為「打江山坐江山」的叢林政治,理念沒有推翻、打倒、敵人等專制話語,我們以建設的心態推動國家進步,建設民主法治,建設公民社會,以建設的方式結束專制,完成中華憲政文明轉型。「公民」不是一個政黨,她的使命超越政黨,當中華憲政文明完成轉型,這個群體的很多人會成為民主制度下的政治家,也會有很多人繼續從事教師、律師等原來的職業。「公民」不是專制意義上的政治組織,為避免「組織」這個詞在中國特定語境下的污染,我們更願意稱自己是公民群體或團隊。「公民」是我們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身份,是泛民主派的公民共同體,是團結推動社會進步的共同平台。

堂堂正正做公民,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擔當。大變革時代,健康力量必須團結起來,我們找到了團結的方式——共同的公民理念、共同的公民身份、自由民主規則,我們找到了公民力量成長的道路——服務、擔當、放下——以行動服務社會努力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勇敢擔當責任追求民主自由挺直脊樑,放下自我的偏見、自大、名利、地位,遵從民主規則,以虔誠的信仰擔負歷史責任。

無論面臨什麼壓力,請告訴自己:我是公民,追求一個現代公民應有的普世權利,我是公民的一員,和其他公民一起推動國家民主法治,建設自由、公義、愛的美好中國,誰也沒有權力剝奪我的公民身份,誰也沒有權力剝奪我做一個中國公民的夢想。

公民 2013/4/23于不自由的家中

來源:新公民運動, 文章取自網路,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林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