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在中國,我想當個老外

2017年09月13日 21:51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浪潮工作室 作者: 張帆

來自美國的Steven Weathers 經常在中國廣告中飾演科學家,而他本人則是文學老師/BBC

很多年以後,辛巴威姑娘莎朗看著自己的孩子,準會想起中國那個遙遠的下午。

那是2017年7月,21歲的她發現肚子里胎動減少,於是獨自來到就診,孤身在揚州,醫院幫她聯繫了揚州外事部門。外事部門二話沒說,安排她遠在非洲的家人來中國陪產。莎朗順利產下一名健康男嬰后,分管揚州外事、旅遊和衛生工作的副市長特地前往醫院看望她,那天還下著大雨。

當時,揚州是個擁有462萬常住人口的城市,每9個月間就有3.1萬新生兒出生,平均每個月有3000多個。??「揚州有那麼多的醫院,醫院中有那麼多的孕婦,他卻偏偏走進了我的病房。??」

一切可能僅僅是因為,她是外國人。

優待洋人,由來已久

這種對格外優待的做法,實在不是首創,早在晚清時期,??「一等洋人二等官??」的現象便出現了。

晚清時,根據《江寧條約》《虎門條約》,外國人有了所謂的??「治外法權??」,就是在五口或中國內地,外國人一旦犯罪,不使用中國法律進行約束和制裁,而是交給英國法庭,運用英國法律量刑治罪。

這條規定直接把洋人的階級提升了一個等級,特別是之前在大清傳教特別不順利的教會們,自此找到了一條廣納手下的道路。因為在洋教士的庇護下,即便是華人,如果與教會扯上關係,也可以不走大清法律。

在1846年7月發生在廣州的一件騷亂事件中,一位英國商人僅僅是看廣州小販不順眼,就上去把人打了一頓,之後引來大量當地人和外國商人對峙,其中有外國人開槍打死了三名中國人,最後的處理結果也僅僅是以法不責眾為理由,向肇事者罰款兩百元。當時就有鄉紳貼告示說,??「高官們對洋鬼子敬若神明,卻魚肉百姓,視人命如草芥。??」

不過,雖然嘴上罵著外國人洋鬼子,但人們對外國人的態度在變好。到了1859年,英法聯軍實際上是同清政府一起管理著廣州。清朝官員請求英國人協助管理,很快成為自然而然的事。

而清政府本身的腐敗也加速了百姓對這些外國人的信任。廣州地區的居民同樣開始向聯軍尋求幫助,革除地方上的腐敗和不公正。當英法聯軍不干涉地方事務時,人們反而忿忿不平。要麼是敵人,要麼是貴賓,外國人在中國始終處於這兩個極端化的位置上。

事實上,20世紀初到改革開放前,一系列戰爭和運動曾經大量減少了外國人來華的次數。出版於1981年的《近代來華外國人名辭典》收錄了1840年-1949年間來華的人名,在美國來華人士中,以傳教士為最多,其次為具有一定科學和教育水平的大學教學和管理人員。可以看到的是,從1919年之後,來華的外國人在不斷減少。

尤其在60-70年代,中國與國外的聯繫基本上被阻斷,甚至與國外聯繫本身就有可能被安上??「間諜??」、??「資本主義走狗??」之類的罪名,中國百姓幾乎接觸不到的外國人。

但對於來到中國的少量外國人,至少在那些重大的歷史事件面前,中國人依然堅持優待的做法。比如在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就有人專門批評在華外國人的??「五無、二有??」,其中二有就是指外國人一有特高生活待遇,二有各方面的特殊化。

但這並沒有改變??「不平等??」的局面,因為真正參加60-70年代那場運動的外國人並不多,更多的在華外國人則在領事館和其他組織的庇護下緊急出國,這簡直是外國人能在動蕩年代享受到的最高特殊待遇。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將外國人特殊化對待,一直延續到了21世紀。在今天的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專門販賣外國面孔的行業。人類學者大衛·博倫斯坦發現,常常有經紀人去街頭尋找外國人演出,他們有沒有才藝並不重要,只要依樣畫葫蘆就行,人們需要的只是那張來自歐洲的面孔。這個面孔不論扮演什麼角色,都會被想當然地尊重和欣賞。

2010 年,重慶建立了當地最大的外國人租賃公司,這項生意就是讓外國人去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陪客人吃一頓飯1000元,唱一首歌1000-1500 元。——??「只要老外往那兒一站,那就變了,就不是某個偏遠山區房地產修的房子,那就是未來國際化的城市。??」

這項工作被人稱為??「白猴子??」。一位資深從業者分享了他的經驗,他從事這個職業已經二十幾年,25 年前在,15 年前在北京和,後來則是在成都、達州,一路向更遠更偏處。很多城市都需要??「白猴子??」,而那張歐洲面孔,也被詮釋成??「國際化,都市建設和西方優質生活??」的鮮活代表。

以高素質為貴,以低素質為恥

人們常說??「物以稀為貴??」,不過外國人並不是因為少見而十分珍貴,而是因為少見的外國人被塑造成??「精英??」,才變得珍貴。

20世紀80年代以前,普通外國人在中國居住的身份問題主要靠居留證制度解決,但活動範圍和居留時間受到嚴格控制。能在中國安家落戶的外國人,大都需要特批。

在80年代后,政府需要外幣,所以外國遊客和投資者被視為貴賓,國家需要技術和管理來跟上世界的步伐,外國工作者都被視為??「外國專家??」。

搶手,意味著這些??「外國專家??」在全球最難申請的綠卡之一??「中國綠卡??」面前,也更有優勢。

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2015年的數據顯示,自2004年中國開始發布外國人永久居留證至2014年,10年間,只有7300名外籍人士獲得永久居留證。因為從2004年開始發放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主要只面向四類人群:投資類、任職類、特殊貢獻類、親屬投靠類。這樣的移民政策,傳達了一個訊息:那就是中國歡迎高素質的外國人才。

爭取到掌握??「高端技術??」的外國人,尤其是企業的加入,是有明顯好處的。截止到2010年,中國利用外資總額佔GDP的比重已超過40%,創造了27%的全國工業增加值,實現了57%的進出口值,交納了20%以上的稅收,引進60%左右的技術,吸納2400萬左右就業人數,外資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因此,在中國人的腦海里,從政策到媒體宣傳,外國人更有錢、更先進的形象也越發深刻。

中國人對歐美等地外國人的印象和禮貌也剛好跟這些地方對中國的投資相對應。根據2017年商務部外資司發布的的1-6月外資投入數據來看,投入外資前十位國家/地區分別是香港(484.3億)、台灣省(30億美元)、新加坡(25.1億美元)、日本(17.3億美元)、韓國(15.4億美元)、美國(14.5億美元)、荷蘭(13.2億美元)、德國(11億美元)、英國(8億美元)、法國(5.9億美元)。他們投入外資總額佔全部的95.1%。

但如果說,中國人對所有外籍人士都有著超乎常人的禮貌和優待,也不是事實。最為人熟知的是,生活在廣州市的黑人一直被貼上各種跟犯罪有關的負面標籤,而大量被拐賣或者自願嫁到中國的越南、菲律賓新娘,也常常被認為貧窮、落後的代表。

也就是說,中國人心中??「外國精英??」的形象,一開始就與那些??「底層??」外國人無關。

這種排斥不難理解,因為??「熱情好客??」往往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想象。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發現,人類有著一種近乎本能的排外情緒,對於??「非我族類??」,不僅不信任,還會因為外地人可能佔用本土資源和工作機會,而產生仇視的心態。

這點在移民政策上也有體現,對高素質人才(大多數是歐美人)的格外優待,與對低素質人才(大部分是東南亞或者非洲人口)格外排斥,其實就是一個問題的一體兩面。

台灣學者們用??「階級主義??」來解釋這種差異對待。當移民政策以??「接納優質的移民,排除劣等外來者??」來篩選人口時,就造成了主流媒體和本地人對待外來者完全不同的兩種態度,要麼被當做上層精英,言語上客氣謙卑,要麼就是被當做低端勞動力,態度也變得傲慢,幾乎沒有中間態。

回到文章最開始的故事,莎朗雖然來自辛巴威,但她是留學生,恰恰符合人們對??「應該優待??」的外國人的某些想象——有學歷,有錢。


2012年2月20日,武漢,日本小伙環遊世界單車被偷,網友接力找到車/視覺中國

這種近乎二元對立的態度在人口多元化的大城市中更加常見,而對於不常見到外國人的小城市來說,外來人口所帶來的實際困擾還沒有出現,他們也未曾感覺到這種排外情緒,外國人依舊是主流印象中的上層精英形象。對於小地方的行政人員來說,他們一樣被這種標籤化的印象所影響,從而給予外國人更多的優待。

要知道,對某類人群的優待要多少,對另一類人群就會有多少排斥。

國際化不能少了外國人

對外來人口的優待還體現在對留學生的痴迷上。

2010年,來自194個國家的26.5萬名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的620所大學、研究機構和教育機構。這些學生大部分拿到了中國政府的獎學金。同年,中國有724萬大學生,他們中能拿到國家獎學金的只有0.2%。

為什麼要那麼多留學生,表面上看當然是為了促進國際交流和教學水平,但我們也可以從一些研究報告上找出不同的答案。

比如,廣西師範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就指出,??「留學生群體已成為我國衡量學校發展的重要指標??」,而??「在政策上扶持高等學校招收留學生,對於提高我國高等學校的國際地位,提升學校的專業水平,擴大學校學生多元化選擇機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財經大學的考慮可能更周到一些,為推進本校國際化辦學戰略發展,吸引更多優秀外國留學生報考,他們設立了??「貴州財經大學外國留學生獎學金??」。這個獎學金的標準是博士生每年2萬,碩士生1.5萬,本科生1萬,看起來確實不多,但該省的研究生獎學金卻是博士生每年1萬,碩士生8千。同時,為擴大本校國際化辦學影響力和知名度,他們還設立了一個??「貴州財經大學ISEC項目外國留學生獎學金??」。

招收留學生是否能提高教學水平一時還難以論證,但提高國際知名度卻顯然已經是大家的共識。湖北經濟學院早在2006年就把??「大力推進留學生教育和教學、科研人員的互訪??」寫進了自己的五年規劃中,而緊接在後的目的就是??「使學校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不僅大學熱衷於引進,城市更是如此。

上海研究員吳從環認為,??「外籍人才引進戰略,是指藉助引進外籍人才,進而不斷提高上海的人才國際化程度。??」國際化這個詞太誘人了,以至於在未來十年的規劃中,上海專家表示要引進20萬海外高級人才;另一方面上海也宣布,到2020年要守住2500萬的人口紅線。一邊是拚命要引進,一邊又是拚命想趕走,這大概也是上海這類??「國際化??」大都市的常態。

對整個國家來說,外來人口的數量也很重要。在國際人口佔國內人口比值上,全球平均水平是3%,發達國家在10%以上,即便是人口大國的印度也達到0.6%,而在中國這個數字僅為0.07%。

而且在這些國際人口來源國家或地區中,亞洲國家占絕大多數,香港和澳門就佔去1/3,而發展中國家又佔據高比例,如菲律賓、越南、秘魯等。這使中國看起來,一點都不??「國際化??」。

也許真正的因果關係是,一個國家越有國際化水平越能吸引更多的外籍人口,而中國特色的邏輯是,用令人乍舌的優待來吸引外籍人口,從而證明自己有吸引力。正因為此,你才能看到那麼多的??「老外錢包、護照、自行車、摩托車丟失,卻又在眾人幫助下快速找回??」的熱心腸故事。

參考資料:

[1]方可成,文革中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東方歷史評論,2014.07.17

[2]台灣社會對外來移民態度之研究–以外事警政及警界外事人員為例,楊大概–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學位論文,2007

[3]Sunita Dodani and Ronald E LaPorte,Brain drain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how can brain drain be converted into wisdom gain?J R Soc Med. 2005 Nov;98(11):487–491.

[4]湖北經濟學院??「十一五??」發展規劃(2006—2010年)

[5]貴州財經大學外國留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試行)

[6]貴州省普通高校學生資助政策明白卡,貴州省教育廳網站,2016-12-28

[7]覃壯才,面向東盟的來華留學教育政策路徑選擇,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8]上海構築國際人才高地的三大戰略,吳從環,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現代人力資源測評研究中心

[9]2015年全國來華留學生數據發布,教育部,2016-04-14

[10]2017年1-6月全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情況,商務部外資司,2017-07-20

[11]老外在中國:不做敵人,不做外賓,做個普通居民有多難,施雲涵,端傳媒,2017-02-11

[12]這個美國人拍了一部電影,記錄白人在中國靠臉吃飯的??「白猴子??」行業,溫欣語,好奇心研究所,2017.3.6

[13]魏斐德,大門口的陌生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14]英媒:中國每年用?」100億美元推動外宣攻勢-BBC中文網.2016.6.10

[15]The Cultural Revolution: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ina』s political convulsion,the guardian,2016.3.4

[16]20世紀前半葉科學技術從美國向中國的傳入及其影響,李佩珊,美國研究

[17]南方周末特刊:當驚寶塔殊國際友人在延安,2005-09-01

[18]隆武華.資本時代:中國資本市場的戰略思考[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年6月

2017年9月5日,濟南,山東師大舉行新生開學典禮,來自五大洲的外國留學生出席/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喬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