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相親網站,就是為了騙你錢

2017年09月14日 7:35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浪潮工作室

相信很多人最近都看到這樣一條新聞:程序員被前妻翟某威脅索要1000萬分手費,最終崩潰選擇自殺。

隨著新聞發酵,更多信息曝光出來,蘇享茂是國際長途電話軟體WePhone的創始人,跟翟某在網站相識,認識兩個月就領證結婚、購置車房。

這位不太懂人情世故、沒什麼感情經驗、優秀的信息技術工程師,最終栽在了相親網站上。更有人猜測翟某背後是長期盤踞在網路上的詐騙團伙。

總之,蘇享茂的死,讓人們重新關注起相親網站。網路給我們帶來了認識陌生人的無限可能,但,相親網站真的能幫你找到對象嗎?

技術不知道你到底喜歡誰

「勇敢愛」、「每個渴望愛的人,都值得被珍愛」,「1.7億註冊會員,給你千萬里挑一的機會」,中國相親網站的口號無疑擊中了很多人的痛點。

找不到對象不就這幾個毛病嗎?膽小害羞怕見人,從來沒有被愛過,朋友圈子太窄……但是很遺憾,廣告和現實是兩碼事。

武漢某相親大會,48位鑽石男與50位佳麗豪華游輪上找緣分/視覺

現實就是,相親網站幫你找到對象的幾率非常渺小,即便找到了,還得防著翟某這樣的人。

原因很簡單,因為技術幫你找到的那個人,是兩堆冰冷的數據的契合;演算法再精準,也不能控制荷爾蒙,除非你對著房車就能高潮。

目前市面上最大的幾家相親網站都為用戶提供了兩套標籤系統,一套硬體條件,一套軟體優勢。

硬體條件包括身高、年齡、體重、收入狀況等,這是註冊網站時的必填信息。有過戀愛、相親經驗的人都知道,這些都是開始的物理基礎,說白了,有趣的靈魂到處都是,好看的皮囊、殷實的家境萬里挑一。

想象一下,技術來幫你篩選1.7億會員的硬體條件,不僅無可厚非,而且效率極高。

但是,硬體條件並不會決定你是否會愛一個人。在蘇享茂和翟某的關係中,男方有錢,硬體條件優越,但翟某依然不愛他,婚姻自始自終都是為了錢。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真正決定人感情的,其實是每個人獨特的軟體優勢。當然相親網站也會讓你假裝填一下,包括一些自我描述的詞彙,如「正直」、「自己創業」、「喜歡攝影」、「樂觀」、「憨厚」等等。至於這些主觀詞彙如何精準衡量一個人,那就見仁見智了。

更複雜一點的,如一家相親網站號稱引入專家的模型,將個人劃分為「表演者型」、「主任型」、「挑戰者型」等等。

捫心自問下,你會對著這些爛大街的標籤動心嗎?找對象又不是找工作,自我吹捧的事情,對著HR做就夠了。

其次,相親網站不僅無助於幫你找對象,久而久之,甚至會讓你養成「找對象如挑商品」的習慣,對愛的感知更遲鈍,不客氣地說,就是一場大型「愛情買賣(relationshopping)」。

坦白講,相親網站是一個和愛情本身無關的市場隱喻,科學演算法會培養每個用戶快速瀏覽、篩選、剔除的「購物」習慣。相親網站迫使用戶將潛在對象客體化、商品化,以利益最大化(外貌、社會地位、經濟狀況)為指向,對其他人進行評估,同時也被別人評估,進而形成一種基於交換價值的虛假社交關係。

比如,系統按照你的興趣「喜歡游泳」,向你推送了幾十上百個「喜歡游泳」的人時,你還選得過來嗎?

選不過來。大多數人都在「這山看比那山高」的困擾中挑花了眼,總覺得下一個刷出來的人會更好。選項太多,人們往往會逃避做決定,而不是耗費大量精力去比較,分析每一個選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選擇過載」,最終把自己的決斷力削弱殆盡。

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超市裡有兩個果醬品嘗攤位,分別放置著6種和24種口味的果醬。雖然24種果醬可以吸引50%的消費者停下腳步,但他們在6種果醬的攤位前購買果醬的可能性比前者高十倍。

相親網站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你面前有數不盡的果醬,認識一個陌生人成本變得極低,你只需動動滑鼠,就能把第一眼看不上的人從眼前抹掉。

這和線下尋找伴侶的過程正好相反,在相親網站上,一切被演算法操縱,沒有了情節和故事作為前奏,愛情也在快速消費中失去了悸動的心理過程。

大家都在相親網站上說謊

或許你可能要說,有些人上相親網站,不想找愛情,只想找相貌出眾,或者有錢的結婚對象,難道也不行嗎?

可能也沒那麼容易。

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他們對比美國主流相親網站千余名用戶的個人介紹,和他們的實際資料后發現,有81%的用戶在填寫個人資料時說謊。以女性用戶為例,她們的真實體重比資料上填寫的體重平均重8磅。

相親網站上的人喜歡通過說謊來美化自己的形象,原因很簡單,在網路上撒謊,比線下撒謊容易多了。

一方面,相親網站只要求提供很少一部分個人信息,多數國內的相親網站甚至都不是實名制。其次,相親網站也沒有能力驗證這些信息的真實性,和線下的熟人圈子相比,線上的陌生人圈子裡,根本沒有認識你的熟人,能夠彼此印證、揭穿謊言。突飛猛進的PS技術,功不可沒。

更搞笑的是,大多數相親網站用戶並不認為虛假信息是在「說謊」。

一項針對美國各大相親網站的5000名用戶的調查顯示,儘管他們坦誠自己說謊了,但只要不太誇張,稍微誇大自己的身高和收入,其實無所謂。單身用戶在虛假繁榮的相親網站上,建立一種陌生人間的默契,才能把遊戲玩下去。

謊言並不總是故意的。比如在蘇享茂的案子中,據死者哥哥回憶,翟在相親過程中,對蘇享茂隱瞞了婚史。正是這段婚姻史使蘇起了疑心,感覺自己和翟的前任一樣,被勒索了。

事實上,因網上婚戀造成的詐騙事件在全世界都不勝枚舉。據英國國家詐騙情報局(National Fraud Intelligence Bureau)統計,2016年因網上婚戀受騙的人數達3889人,被騙金額3900萬英鎊。

既然許多人都知道相親網站無法幫你找到配偶,並且容易因為某種信息不對等而成為受害者,那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上當受騙呢?

因為他們真的找不到對象啊,單純到盲信演算法的人,他們又會複雜到哪裡去呢。

或許你要問了,難道他們不怕上當受騙嗎?

每個花錢上相親網站的人,都會相信自己能找到這裏對象,而且不會被騙,這就是所謂的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在各大相親網站的醒目位置,通常展示著「終成眷侶」的人們的故事和照片。通過精妙的敘事,他們在感情上的「成功」和網站聯繫了起來。

哪怕這些照片只代表了不到百分之一的用戶,新的單身用戶看到這些照片也會認為:連這些人都找到對象了,自己一定也能找到。

事實卻是殘酷的,國內某相親網站聲稱成功率5%,都存在數據虛高。

相親網站的目標只有賺錢

別急,還有更殘酷的。

相親網站的目的根本不是想讓你找到對象,如果每個用戶都配對成功(雖然不太現實),它就可以關門大吉了。

慶幸的是,目前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經達到2億,全國獨居人口超過15%,他們不止是父母的心,更是相親網站眼中的大錢袋。

中國移動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規模已增長到34億元,從閱讀信息到各種層級的會員,乃至參加同城活動,少則每月幾十元,多則可達上千元,一些私人定製服務的價格則可達萬元。

想要持續從用戶口袋中撈錢,至少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宣傳相親成功率來吸引新用戶,二是想辦法留住老用戶。后一點至關重要,相親網站很難產生用戶粘性,號稱擁有1.7億用戶的國內某大型相親網站,多年前就曾爆出因用戶粘性不足導致多名高管離職的新聞。

全世界每年誕生1000多家新的相親網站,但很多都早早夭折。在美國,相親網站用戶的活躍時間通常小於半年,還有很多帶著好奇心註冊上去看看就再也不用的人,都不能給網站帶來真正的收益。

想掙錢,一種解決方案是和電視台聯合做相親節目,另一種方案是轉作線下婚慶生意,但不是所有相親網站都有這樣的機會,不計其數的相親網站只有靠不斷地向低端用戶推送不靠譜的匹配對象,以維持單身用戶的幻覺。

什麼?相親網站可以靠出售線上服務來維持?這在現階段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儘管國內幾家大規模相親網站都推出多種消費服務,用戶想更進一步接觸或獲取資訊就要交錢,但買單的大眾並不多。據調查,在中國,只有11%的人願意購買線上相親服務。

從這數據也能看出,大多數單身者只是把相親網站當做一種替代性方案,有碰運氣的成分,心底里也並不覺得相親網站十分值得信賴,「」其實只是湊個熱鬧,遇到的人很難深交「。

近些年,相親網站為尋找突破口,倒是推出了許多線下付費服務,例如每人每年數萬元的VIP服務,多花錢就能夠找到合適的伴侶嗎?是,又不是。

根據英國財經時報的調查告訴我們,當相親網站用戶的月均花費在10000美元以上時,相親的成功率會大大提高;然而當月均花費在1000美元以下時,相親網站會選擇用不甚精準、但大量的配對把用戶吊住,讓他們連續花上好幾個月的錢,美國相親網站的用戶平均活躍時間是6個月左右。最終,多數人會選擇黯然離開這個網站。

當然,這也是相親網站盈利的一種策略。

蘇享茂曾是某相親網站的VIP會員,享有」紅娘「主動介紹對象給自己的特權。但據《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收取高額費用的VIP服務對雙方信息審核卻並不嚴格,除了身份證信息外,其它信息都不做硬性要求,也不會做進一步核實。

線上服務線下化是這些相親網站的趨勢,免費用戶在使用這些線下門店服務時會受到諸多限制,只有交了錢才能解除這些限制。

更進一步說,蘇和翟購買的VIP相親服務本質上反映了相親網站發展遇到了瓶頸。在線上付費項目推廣不開,又無其它融資渠道的情況下,相親網站開始大規模發展線下業務。

它們像房產中介一樣開始設立線下門店,招徠用戶來實體的空間見面,還有」紅娘??」作為中介從中撮合,反倒回到了前相親網站時代——中間人說媒拉縴,見面相親,再談戀愛。

與其冒著詐騙風險,花錢找網路紅娘給你介紹對象,為何不多問問你身邊的朋友和親人呢?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趙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