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北漂八年後,我回到了家鄉

2018年02月18日 9:37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剝洋蔥 作者: 張維

有人說,大城市靠能力,小城市拼關係。就連病人來看病也擺關係,讓我哭笑不得。我見過有病人一來就說,是XX局的局長讓我來的,給我安排一下床位。我說,我不認識XX局長,沒床位就是沒床位,你找局長給你搬個床過來。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會選擇留在家鄉,還是去大城市打拚?」

每到,同學聚會上總是繞不開這個話題。大家常常會陷入到對「另一種生活」的嚮往之中——那些在家鄉的同學們羡慕大城市裡擁有的機會和夢想,我們也羡慕他們在小城市裡有房有車的安逸。

我的朋友楊雨(化名),在一家做了八年。漂泊八年,她沒房、沒車、沒、也沒有對象。2017年,她決定把人生清零。2017年4月15日,她買了一張單程火車票,回到家鄉——一個陝西小縣城。

她的人生重新開啟。這半年多,她過上了頻繁、吃著山寨漢堡的日子。偶爾,還會懷念下了班去奧林匹克公園跑步的日子,還有那些留在北京的青春。

以下為楊雨口述。

「我曾以為會在北京混出一片天地」

離開北京前的一個禮拜,我每天都在吃散夥飯,和各種朋友告別。晚上回到空蕩蕩的宿舍里,一個人打包行李。八年的家當,四個大箱子,花一百多塊錢寄回家后,我和這個城市就一點關係也沒有了。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離開北京的那天是2017年4月15日。下午六點五十的車。朋友們送我到車站。我的一位同事、也是好朋友哭得不成人形。她勸我不要走。她說,北京教育、醫療條件都比家鄉好,你以後一定會後悔的。我跟她說,這是我的選擇,我想好了,不後悔。

我忍著沒哭。分別後,到了檢票口,眼淚刷刷地流,檢票員很奇怪地看著我。其實,說不難過是假的,畢竟待了這麼多年,我所有的朋友都在這裏。那種感覺太複雜了,我不知道怎麼形容,有不舍、有不甘心,也有點無奈。但我清楚,我不留戀這座城市,留戀的是這座城市裡的人、我的朋友們。

火車啟動時,2009年夏天第一次來北京的場景好像還在眼前。我沒出過遠門,大學是在省內讀的,大二暑假到北京來實習,是人生第一次坐火車。好在是去部隊醫院實習,車站有人接,也會安排住宿。我在車上看著北京城,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好像什麼都是新鮮的。

年輕時都不願意待在家裡,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世界好像正在我腳下展開。我跟自己說,以後我要成為護士長、護理部主任。還想著要不要自考專升本,再讀個碩士,考個博士。我以為自己會在北京混出一片天地,沒想到,最後還是回來了。

實習結束后,我有機會可以留在這家醫院。最開始幾年,我度過了非常愉快的時光。我有宿舍住,沒有遭遇過搬家之苦,已經比很多幸福很多了。上班時忙碌,休假時,我一個人去單位附近的奧林匹克公園跑步,或者在家看書,要不就是和七八個要好的朋友去京郊玩。

轉折點發生在2015年,那年我26歲。我被。有段時間,我爸媽每天一個電話下達最後通牒——要不趕緊回家,要不趕緊找對象。春節回家,親戚們也明裡暗裡表達一個意思,像我這麼大的姑娘怕是嫁不出去了。怕被催婚,後面幾年春節,我都不敢回家了。

「說不定哪一天,我連家鄉這條退路都沒有了」

可能是年齡危機,也可能是的嘮叨,我一個人的時候,也開始為自己的個人問題焦慮了。

親戚、朋友、同事們都給我介紹對象。我希望找到一個有北京戶口的另一半。不是說我要求有多高,只是為了以後孩子上學方便、能在北京參加高考。

但你挑剔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挑剔你。我最不喜歡的是,有人相親時一上來就是三個終極問題:有北京戶口嗎?有房子嗎?有編製還是合同工?一次,我去見一個相親對象,還沒開始吃飯,對方就拋出了這三個天問。我覺得很尷尬,說了句「你慢慢吃」,就跑了。回去的路上,我想,我沒有北京戶口,沒有房子,還是個合同工,就不配擁有愛情嗎?

人的困境好像是全方位的。以個人問題為觸發點,我開始意識到在北京定居的生存問題。就說房子吧,我肯定是買不起的。我有同事為了買房子才結婚,兩家人一起湊首付,每家一百多萬,經濟壓力是減輕了,但其實他們的感情還沒有到結婚的地步。我覺得這種婚姻本質上是變質的。這不叫「婚姻」,這叫「房搭子」。

很多買了房子的同事,生活也並不自在。他們每個月一萬出頭的工資,有七八千塊錢要拿出來還房貸。

2017年年初有段時間,下了班我就想這些事,想得頭都疼了。有時候我就跟自己說,幹嘛這麼蹦躂呀,回家去也挺好的。不說別的,至少每天都能吃到媽媽做的面。爸媽要是有什麼事,也能及時照顧到。而且,我才28歲,年紀還不算太大。要是再拖下去,說不定哪一天,我連家鄉這條退路都沒有了。

「我很憧憬安逸的生活」

幾個月後,我決定回家了。在家鄉的一家醫院找了一份護士的工作。

剛回來時,真的很不習慣。北京很大,五環路一圈快100公里,開車繞一圈都要一兩個小時。家鄉很小,最南到最北,最東到最西,都不超過4公里,步行40分鐘就能走完。我一轉身,就感覺到盡頭了。

家鄉這兩年的發展還挺快的。在這個27萬人的小縣城,幾年前,連一家快餐店都沒有,現在有了華萊士和德克士,最近又新開了一家山寨的漢堡店。有一天,我走進去一看,裏面居然還賣砂鍋米線!

回家后,年齡焦慮當然絲毫沒有減輕,身邊人結婚都早。我們科室里有15個護士,未婚的都是1995年、1996年的。我剛進科室時,同事都問我,你娃多大了。我說,我還沒結婚呢。她們驚詫地看著我,好像我是怪物一樣。有個1994年出生的同事跟我說,她娃已經好幾歲了。

頻繁的相親當然在所難免。幸運的是,我碰到好幾個相親對象,他們都是小縣城婚戀觀的反叛者,這讓我很欣慰。第一次見面時,我問他們,為什麼三十多歲還不結婚。他們說,不喜歡那種相親就結婚的模式。他們不在乎對方的工作、家庭條件,只在乎是不是聊得來、三觀相同。

回家后,我也掌握了和父母的「鬥爭」經驗。為了避免他們嘮叨,下班一回家,我趕緊捧起一本書。這是小時候就形成的默契,只要我在看書,我媽就不會來打擾我。

現在想來,其實父母那一輩也挺有意思的。我爸是個非常刻板的人,上學的時候就嚴禁我早戀。上高中時,他不讓我穿顏色鮮艷的衣服,一放學就跟蹤我,看我是不是在和哪個男生說話。工作以後,又天天催婚,怪我找不到對象。有篇文章說,從嚴禁早戀到瘋狂催婚,這是中國家長的畸形婚戀觀。太有道理了。

現在我的心愿是希望趕緊結婚。漂泊這麼多年以後,我才發現自己內心其實是很渴望安定的,我很憧憬安逸的生活。

「哎呀,算了」

小城生活也有它的局限。回來這半年多,就像溫水煮青蛙。我沒什麼想法和奔頭了。以前在北京,周圍有很多年輕人,他們都在努力,在這種氛圍下,我也想著要讀個碩士、博士。回家以後,一想,哎呀,算了。

有人說,在大城市裡打拚靠能力,小城市靠關係。就連病人來看病也擺關係,讓我哭笑不得。我見過有病人一來就說,是XX局的局長讓我來的,給我安排一下床位。我說,我不認識XX局長,沒床位就是沒床位,你找局長給你搬個床過來。

放棄北漂回到家鄉,要說沒後悔過肯定是假的。有時候真的會後悔,但都一閃而過。比如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以前一萬出頭,現在四千塊錢,收入一下子砍了一半還多,錢不夠花,心裏當然會失落。還有工作中因為工作流程和領導有爭議的時候,比如有一次醫院內部考核靜脈注射規範流程。其實我在北京當了那麼多年護士,消毒、進針、藥液推注、拔針這一套動作,我三五分鐘就能完成。但護理部的前輩們非要我按照規範流程邊說邊做,整個流程做了快半個小時。我覺得她們的想法太落後、太頑固了。要不我回北京算了,幹嘛要在這裏受洋罪。現在,時間長了,我也慢慢適應了。

我經常問自己,時間回溯到2009年,我還會不會去北京?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挺矛盾的。如果我一畢業就留在家鄉,現在可能已經有一份像公務員一樣體面的工作,結婚生子,和同齡的姑娘們一樣,沒事也去跳跳廣場舞,安逸一生。但是,也要承認,北漂那八年是我人生的重要財富——我見識了小縣城的人們一輩子都見識不到的世界,也有了很多不同的體驗和想法,整個人都大氣了。

人就是這樣,年輕時,就不喜歡待在家裡,總覺得人生有很多可能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長大以後才發現,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能成立自己家庭,陪伴孩子成長、父母老去,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