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專欄 - 軍事無禁區:中國十一國慶閱兵 習近平定於一尊

2019年09月12日 23:17 PDF版 分享轉發

2015年的中國軍演中大屏幕上展示的習近平的照片。(美聯社)2015年的軍演中大屏幕上展示的的照片。(美聯社)

本欄目每周五首播新節目,之後還有幾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聽,或透過 YouTube及 RFA官網收聽。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您現在收聽的是自由亞洲電台的「軍事無禁區」欄目。我是欄目主持人亓樂義。今天是中秋節,在這裏敬祝聽眾朋友們佳節愉快。

風險與挑戰


2015年的中國軍演中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2015年的中國軍演中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中國的」十一」快要到了。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當天將舉行規模盛大的活動。有關國慶活動的首次聯合演練,9月7日晚間11時至8日凌晨已經在北京天安門地區舉行。今天我們就提前來談這次的:它有哪些政治涵義與特點?有哪些新的作戰思路和武器裝備亮相?以及它所代表的意義。

今年的國慶閱兵,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行的第15次國慶閱兵。也是習近平上台以來的首次國慶閱兵。然而,這次閱兵的國內外環境異常複雜,挑戰比歷年都大。

在國內環境方面:最顯明的是經濟放緩,城鎮失業率超過5.3%,如果加上大量農民工的失業,中國真實的失業率應該比官方公布數據高出許多。今年3月
,中國總理李克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說,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目標調降為6.0% 至 6.5% 區間,低於2018年的6.6%。他還說:今年中國將面臨更多、更大的風險和挑戰,「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來看外部環境就更加複雜:中美貿易戰持續進行,可能長期下去。中國崛起
,勢力向外擴展;美國推動印太戰略,一來一往,中美大國地緣戰略的相互碰撞已經展開,雙方在南海的對峙有可能加劇。還有香港問題,對」一國兩制」的挑戰;兩岸關係交惡,將加深兩岸之間矛盾,使兩岸形勢更不可測。

在此大背景下。中國今年的國慶閱兵尤其引人關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29日舉行有關國慶活動的新聞發布會。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少將面對媒體詢問時說:這次閱兵是國家重大紀念日的制度化安排,「不針對任何國家和地區,不針對任何特定事態。」

話雖如此,但不能否認,閱兵本身就帶有高度政治涵義和軍事上威懾作用。除非發動戰爭,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閱兵會主動點名是針對誰的。尤其,中國目前面臨的內部和外部環境複雜,挑戰接踵而來,使得閱兵想要表達的政治涵義和軍事作用會更加明顯。


2015年的中國軍演中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2015年的中國軍演中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首先來看這次閱兵所代表的政治涵義,蔡志軍說:這次閱兵是「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什麼是「新時代」?就是習近平的時代。這種突出」個人領導」在演習中的作用,是過去歷次國慶閱兵中罕見的。

習近平2012年上台後,至今舉行4次閱兵。包括2015年9月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2017年7月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海上閱兵也有2次,2018年4月舉行南海閱兵,以及2019年4月海軍成立70周年在青島的閱兵。這些閱兵的規模雖然大,性質上都是專題性閱兵,針對特別事項而舉行的,不像國慶閱兵具有普遍性。這次國慶閱兵,可以說是習近平擔任黨政軍最高領導人以來,為表達中國夢和強軍夢,最具權威性的一次政治上的宣示,有天下定於一尊的意思。

對照1984


2019年9月7日,民眾聚集在北京長安街上企圖觀看軍演的準備工作。(美聯社)2019年9月7日,民眾聚集在北京長安街上企圖觀看軍演的準備工作。(美聯社)

這讓人想起1984年,國慶35周年的閱兵。鄧小平檢閱部隊后,在天安門城樓發表講話時說:「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要對妨礙我們前進的現行經濟體制,進行有系統的改革。」明明是閱兵,鄧小平卻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說明鄧小平藉著這次閱兵,宣示他的改革意志,並且要求軍隊全力配合,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閱兵結束1個月後,大家還沉浸在國慶閱兵壯大場面的歡喜聲中,鄧小平決定裁軍百萬,把解放軍從400萬減為300萬,從1985年起實施,2年內完成。

鄧小平決定裁軍,基於兩個理由。從國際環境看:中美1979建交,兩國關係轉好;隨著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上台,中蘇關係也開始走向正常化。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中國遭遇強敵入侵的機率幾乎降到零。因此,維持400萬的龐大而臃腫的軍隊,不但沒有必要,還會為經濟發展帶來負擔。從國內環境說:改革開放取代階級鬥爭,國家大政方針以發展經濟為中心,國防建設可以緩一緩,甚至為了經濟發展可以做一定程度的犧牲,最明顯的就是長年壓低軍費。

為了防止強敵入侵,1984年閱兵首次檢閱戰略導彈部隊,拉出東風-5型洲際彈道導彈,最大射程12,000公里,可攜帶一枚爆炸威力達300-4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以此展示戰略威懾能力。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的爆炸威力相當於15,000噸TNT炸藥,換算一下,就知道東風-5的爆炸威力有多大。

改革重塑


2019年9月7日,在緊張的軍演準備工作中,北京長安街上警車在執勤。(美聯社)2019年9月7日,在緊張的軍演準備工作中,北京長安街上警車在執勤。(美聯社)

現在來看習近平的國慶閱兵。他面對的內部和外部環境與鄧小平的時代大不相同,但習近平所要展示的閱兵理念是相通的,就是展示並貫徹他所領導下的中國夢和強軍夢的決心與意志。面對外部挑戰,國防建設需要增加力度,並且與經濟建設融合同步發展。同時,藉著閱兵可以在經濟疲軟之下提升國人信心與士氣。相比之下,習近平在國防建設上的的改革力度,遠比經濟改革更為全面而徹底。這就構成這次國慶閱兵的第二個特點:展示習近平推動軍隊改革重塑后的面貌。

這次國慶閱兵是解放軍「改革重塑后的首次集中亮相」。然而,軍改的成果如何表現在閱兵當中呢?蔡志軍說:這次閱兵的另一個特色是「編組方式」與以往不同,從徒步方隊、裝備方隊、到空中梯隊的編組,將展現聯合作戰能力和新質作戰能力,並且更加突出「信息主導、體系作戰、聯合制勝」的軍改成果

這個特點很不一般。它不是單純從武器裝備性能上的比較,而涉及軍改之後所呈現新的作戰思維和兵力運用。這些往往比裝備更重要。一個新式武器,只有在新的作戰思維和兵力運用的前提下,才能發揮應有的性能,否則武器性能大打折扣,甚至出現反效果。

編組方式

其實,閱兵「編組方式」的改變,2015年在抗戰勝利70周年的閱兵上已經做過。當時就是按照」作戰體系」的要求進行編組,打破以往按照軍兵種的順序進行編組的慣例。比如:裝備方隊第一個出現的是地面突擊方隊,接著是防空反導方隊,再來是海上攻擊方隊、戰略打擊方隊、信息支持方隊到最後的後勤保障方隊,展示一個作戰體系的流程;各軍兵種部隊打散在不同的方隊,進行聯合編組,凸顯聯合作戰的重要性。估計,今年的閱兵,應該是承接2015年的閱兵思路,並且進一步細緻化。

另外,2017年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的編組方式也很特別,採取」作戰群」的概念進行編組,就是按照作戰的實際需要進行混合編組,從陸上作戰群開始
,到信息作戰群、特種作戰群、防空反導作戰群、海上作戰群、空中作戰群、綜合保障群、反恐維穩群,再到戰略打擊群。作戰體系的思路和2015年的閱兵類似,不過它是以作戰群的方式呈現,展示高度的彈性編組,更貼近實戰的要求。

東風-41


東風-41被稱為是大陸最新而且最致命的遠程導彈。(public domain)東風-41被稱為是大陸最新而且最致命的遠程導彈。(public domain)

最後,今年國慶閱兵會有那些新式武器裝備出現?我判斷,將會整合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和2017年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兩次閱兵首次出現的武器裝備。

對於外界最關注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導彈會出現嗎?除非它正式服役,否則不會出現。據美國國防部判斷,東風-41去年底還在實驗發展階段,沒有正式服役。另有消息指出,東風-41已經進行約10次的試驗,接近服役階段,或可能進入」試驗性」部署。

東風-41射程15,000公里,是多導式分彈頭,火力覆蓋包括全美。如果它出現在今年的國慶閱兵,其作用和1984年閱兵首次推出東風-5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效果類似,也說明當前中國所要展示的戰略威懾比前幾年更加緊迫而明顯。眾朋友們,您現在收聽的是自由亞洲電台的「軍事無禁區」欄目。我是欄目主持人亓樂義。謝謝大家收聽。下次再會。

撰稿人/亓樂義
(本節目主持人為長期關注兩岸和印太軍事安全事務的軍事評論員,文章代表評論員個人觀點及立場)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