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專欄 - 婦幼論壇:男女平權新標準:男人不再是標準?

2019年11月02日 8:09 PDF版 分享轉發

中國的「女權五姐妹」:(左上起)李婷婷丶武嶸嶸丶王曼丶韋婷婷丶和鄭楚然。(法新社)的「女權五姐妹」:(左上起)李婷婷丶武嶸嶸丶王曼丶韋婷婷丶和鄭楚然。(法新社)

需要提升自己!」提升到什麼標準?提升到男人的標準,這似乎一直是整個世界和自我幫助運動的基本提示。而在中國,毛澤東倡導的「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能做」的口號也延續至今。

時至今日,女人通常被教導說:女人們要堅定自信、更像男人,才可以在職場上升職、加薪、衝破玻璃天花板、打出一片天地。

以「……的女人」這類陳述為例,令人驚訝的是,很多書籍的標題都以某種性格缺陷開頭,以「……的女人」結尾,然後稱女性的不快樂或不成功要怪女性自己。比如《愛得太多的女人》(Women Who Love Too Much)、《總是想太多的女人》(Women Who Think Too Much)、《總是擔心太多的女人》(Women Who Worry Too Much)、《做得太多的女人》(Women Who Do Too Much)。

我們很少停下來思考,生活中的許多問題用相對應的標題解釋或許更好,比如「愛得太少的」、「想太少的……」、「擔心太少的……」或「做得太少的……男人」。但我們反而不加質疑地認定,無論男人在做什麼或想什麼,都應該是我們所有人的目標。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發表的文章說,正是這樣一個令人沮喪的等級系統,正在被當前的女性要堅定自信運動所利用,當成女性主義兜售給女性。反過來女性則幾乎不會質疑標準是否真的是一套更符合社會需要或道德的行為,也不會考慮是否實際上,女性也許一直都是正確的。

紐約時報援引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儘管無數人企圖將男女薪酬差距說成是「信心差距」,但女性要求加薪的次數和男性實際上一樣多,而她們只是沒得到而已。

不過,即便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即女性不堅定自信是造成性別不平等的主要根源,而複雜的系統性問題可以通過個體的自我改善得到解決,女性仍然面臨著一種深重的性別歧視假設。

通常而言,任何與女孩或女性相關的事物——從粉紅色到家務勞動——均被固有地賦予一種低於男性的文化價值。例如,女人時尚是虛榮和膚淺,男人棒球則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女孩們經常會聽到鼓勵的話,「一切男孩能做的,她們也能做」,這是對女孩的一種光榮的提升,而鼓勵男孩的行為要更像女孩,則是在施加一種閹割降級。

男人需要更謙卑 而非女人更自信?

因此,紐約時報的文章指出,也許我們不應該喋喋不休地讓女人趕緊去滿足男人的標準,而應該訓練男人和男孩去追求女人的文化規範,並把這些規範作為默認的和值得追求的東西兜售給男人。比如男人要更恭順一些,男人要以謙虛、謙卑和合作為目標,而不是吹噓傲慢。

但這無疑將是個挑戰,因為設法鼓勵男人表現得更像女人,會讓他們本能地感到一種羞辱。不過,這恰恰是需要嘗試的原因。因為除非女性的每一種規範和標準均被視為和男性的一樣有價值和有抱負,否則我們永遠不會實現

河北自由撰稿人、關注女性問題的朱欣欣先生在接受我們採訪時表示,性別問題既受到生物性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具有時代特色:

「作為我們基督徒來說,上帝創造了男人和女人有其先天特性,賦予男女不同的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我認為無論社會怎麼變化,這都很難改變。」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可能有一些女權主義者,激進和片面地理解性別平等,希望通過具有像男人的個性,做出一些所謂的成就、或佔有男人那樣的優勢和職業。朱欣欣先生接著說:

「就類似文革時期的毛澤東時代,搞鐵姑娘隊,弄得女人不像女人才叫男女平等。我覺得這是歪曲了性別差異,錯誤理解了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應該是指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而不是要否定男女在精神、氣質和生理等方面的不同,也沒有必要去人為消除這種性別差異。」

女人堅定自信表現形式與男人不同

朱欣欣先生認為,其實女人同樣可以堅定自信,只是在表現形式上與男人不同:

「就說我們中國四九年之後,有名的烈士林昭、張志新和李九蓮等,都是女中豪傑。她們的意志、自信和精神超越了很多男人。」

在朱欣欣先生看來,女人在社會上不一定非得通過取代男人的地位或者職業、在男人的領域里取得成就,才能證明女人的能力和地位:

「作一個好的家庭主婦,也是一個很好的價值,不一定非要在社會上有風光和名利地位,也不一定非得要通過別人的眼光和別人的口,來對自我價值進行肯定。」

女人如果一定要學男人在職場上的成功,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自我。朱欣欣先生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如果他或她能夠根據自己的環境和機遇來不斷調整自己,無論做什麼,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裁縫或廚師,只要兢兢業業做得好,就值得驕傲。他說:

「中國的儒家社會等級制度強,人們就有一種攀比,缺乏自尊。我遇到很多給別人打工的人,首先自己就瞧不起自己,工作能湊合就湊合。」

朱欣欣先生說,看看美國和日本很多百年老店,家族傳承下來的手藝人和工匠做東西那麼認真,體現出對自己工作的一種自尊和對家族文化傳統的崇尚。所以人生觀、職場價值觀和人的性別意識緊密相聯。

從男人中心到女人中心: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也就此談了他的看法,他首先談到激進的邪惡這一概念:

「邪惡有不同種類,有內生的、有社會環境造成的、有私生活領域的、有公共行為和政治領域的。激進的邪惡是用邪惡手段與邪惡打仗,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邪惡化了,這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現象。美國有句格言說,如果你走到泥沼裏面與豬去打,你就輸了。因為豬喜歡你與你打一場骯髒的撕扯。所以在多大程度上,我們應當保持在消滅邪惡過程中,我們自己不要變成邪惡。」

而這也適用於男女性別問題,夏明教授說,男女幾千年的分工,有自然也有文化的影響:

「男人總體佔有很多資源,在權力結構上屬於優勢,所以更多的邪惡是男人強加給女人的。我認為女權主義者面臨著怎麼樣來修正和推翻這種以男權為中心的統治。那麼,女人是不是一定要變成男人,世界就變得更美好?也就是說,我們是不是要選擇進入到一個激進的邪惡,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而這個世界到底好不好,可以有一個以男性為中心的衡量標準,也可以轉移到以女性為中心的衡量標準。夏明教授說:

「我認為這兩種轉移就是我前面說到的激進化的邪惡。也就是說,你認為以男性為中心的標準是錯的,你要把它全部推翻、變成以女性為中心的標準,我認為這也是錯的。而且如果再延伸到我們女人就是要超過男人,我們寧願不結婚不嫁給男人,我們可以更強大,掙錢更多,我們在職場上更具有競爭力,我們也可以加班加點、忘掉各種家庭拖累,我們也可以在職場上成功,我認為這是以女性為中心的一種思維,是走到極端的激進的女權主義。」

使用雙重標準 男女之戰無休止

而女權主義的觀念在中國有時變得非常扭曲,夏明教授舉例說,有些中國女性願意以雙重標準來對待男人。當男人掙錢不多的時候會罵你,說男人不像男人;但如果女人既不干事也不掙錢的時候,女人會說,那你是男人、你就應該養我。所以,中國有的女性會用中國的傳統價值觀約束男人,然後又用西方女權主義價值觀來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論證,這樣男女之間的戰爭就永遠沒有休止。

男女陽陽合一 避免矯枉過正

那麼平衡與和諧在哪裡?夏明教授認為應當推崇老子的哲學。他說:

「中國不斷在國外推廣孔子學院時,但為什麼不建老子學院呢?老子強調陰陽平衡、天人合一,小政府大社會。」

夏明教授說,我們要思考的是怎樣去除以男性為中心的價值評判、同時也去除完全以女性為中心的價值評判,來達到男女平等。他接著指出:

「當然我們經歷了幾千年的男權等級社會,現在女權不斷推進,試圖通過矯枉過正使社會形成一種平衡,這可以理解。但最佳的方式是既不以男性為中心、也不以女性為中心,而是男女陰陽合一,我認為這是評價男女平等的一個重要標準。」

性別角色與社會分工

而如果以陰陽為中心來取得男女平等,就涉及到社會分工問題。夏明教授說,在職場上和家庭里,都有社會分工,而性別角色也是一種社會分工:

「性別角色的社會分工有自然的因素、也有文化的因素。自然因素像生兒育女,就引起我們社會分工的差別。比如男女體型不一樣,肌肉和脂肪分佈不同,就已經出現了一種天然的比較優勢。而因為我們與子女的關係距離不一樣,也影響到家庭中的權威中心是往母親這一邊移還是往父親那邊倒。這都會引起社會分工和文化分工的變化,一整套的價值體系就會圍繞女性和母親這些角色發展。」

而傳統男人初始的角色是要狩獵,夏明教授說:

「男人要去耕種、征戰和應對各種突發性的危機,當然男人的很多價值觀與女性就有所不同。所以,對女人更多的期望是有耐心,對男人的期望是有爆發力。如果男人只有耐心的話,恐怕無法勝任男人的角色,我們既需要女性的耐心和細緻,也需要男人的勇猛和爆發力。」

所以這就涉及到我們是拒絕還是要擁抱高度的社會分工。夏明教授接著舉美國的希拉里-柯林頓為例說,希拉里是個很成功的女性,但她只生了一個女兒,而其他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女性可以生很多孩子。你不得不問,為什麼希拉里只生一個孩子?為什麼像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包括印度,在這些國家的政治大家庭里,女性就會生很多孩子:

「其中重要原因在於,第三世界國家女性在進行女人授權的過程中,有一個社會體系在支撐她們,也就是其他很多比她們地位低的女人,在支撐她們女性的解放。在第三世界國家你會發現,一個成功的女性、女政治家,周邊有奶媽、傭人和管家等等。但是在美國,希拉里不可能雇一個奶媽和多個傭人,她當然雇得起,但她不雇是因為文化和價值觀不允許她這樣做,所以希拉里當然不可能養五、六個孩子。」

差異性平等和尊重個人選擇

而中國人大也在討論這個問題,就是女性是否要回家。夏明教授認為,我們要有一個差異性的平等:

「無論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還是在性別分工中,這種差異性的平等就是在人格、尊嚴和在相互關係上,我永遠把你看作是一個目的,而不是把你作為工具來實現我的目的,這樣我們就都享有平等。而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差異性,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女性,你覺得你更想和孩子多在一起,你就願意選擇不工作。所以,我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又有一種差異性選擇,也就是差異性的平等。我並不認為男女平等有一個固定模式,就是男人一定要幹什麼、女人一定要幹什麼。男人做家務帶孩子是應該的,女性在職場上奮鬥成功也很好。女性掙錢比男性多,能理解;但如果男性比女性掙錢多、女性不工作也能理解。我覺得在這種差異性下,我們遵循人格的平等就可以了。」

河北自由撰稿人朱欣欣先生也就此談了他的看法,他說:

「一個女人在男權社會要想做出一定成就,不一定非要把自己變成男人。女性有女性優勢,女性要作領導或進行經營管理,可以學習男性身上的優點,克服女性慣有的一些弱點,但不一定非把女性的特點抹殺掉,也不一定要去機械模仿男人的風格。」

實現男女平權不能以男人為中心來調整

而在夏明教授看來,必須去除男性中心,但也不能擁抱激進的邪惡、進入女性中心:

「所以,我們需要接受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同時又要構建政治和法律制度,以保證我們人格、尊嚴和權利的平等,保證我們不會被作為一種被奴役的工具,被別人利用而犧牲自身價值。其實,寧願男人更謙卑、不願女人更自信,這是在男權既有的現存體制下發出的呼籲,我認為這是以男人為中心來調整,視角是錯的。我們不應該以男人為中心來調整,而應該以男女公平為中心來調整。」

夏明教授認為,我們既要尊重每個人的個性,也要尊重每個家庭的特性。其實,社會有多元性的分工,重要的是找出每個人的比較優勢在哪裡:

「每個人都有比較優勢,我們有男有女有高有矮,有的男生可能女性氣質更多一點,而有的女生可能男性氣質更多一點;有的人形象思維好一些,有的人抽象思維好一些;有的人模仿力強,而有的人安靜一些,但大腦更靈活。我們不能將人假設成整齊劃一、對號入座,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大社會工程思維。」

因此,夏明教授說,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時要以公平原則為主,目的是鼓勵個人和家庭,作出最佳選擇,使個人能夠實現自我、家庭能夠實現最佳運作。

請您收聽節目並發表對節目的意見和建議

婦幼論壇節目主持人梒青的推特 (TWITTER) 地址是:HANQING8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