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這群年輕人想改變台灣2300萬人的審美 在小學語文課本上建了座美術館

2017年08月07日 5:34 PDF版 分享轉發

這群年輕人想改變2300萬人的審美,在小學課本上建了座(設計癖)

今天要給大家講一個23歲的小伙兒和小學的故事,主人公叫陳慕天,來自台灣。

這要從他大四那一年說起,當時陳慕天參加了一個國際青年創業的活動,去到了英國和丹麥,參觀訪問了很多當地的企業。某天參觀一個醫療企業時,他發現大家在開會時會花很多的時間,來討論“怎麼把產品設計的更好看”。這是他在台灣很難想像的事。

回到大陸,他去到清華大學看了一場創業的決賽。他發現參賽的學生都有創意、有口才、對於產品製作流程的掌握也十分清晰。可唯獨,他們所用的簡報,都太過普通,基本就是文字+現成的模板。

他曾對比過歐洲一些都市的市徽和台灣的,看起來就像是白富美對比土肥圓:

他又拿丹麥大師 Arne Jacobsen的經典之作“蛋椅”和台灣一款椅子來比較,不說名聲大小、不說椅子的功能性和舒適性孰強孰弱,就是把台灣這款椅子的圖片 ps成蛋椅的海報風格,價格都可以翻倍。

在陳慕天的眼中,這就是美感的力量。

他決定做一些改變,於是找到了兩個好朋友,三個人一拍即合,開始探討“台灣的設計哪裡不好?”,調查到後來他們發現,台灣的設計並沒有什麼不好啊,台灣科技大學的工業設計能排到世界第3名。大學里提供了各種資源,各種機會,但是學生們走出社會,設計卻不被政府、企業和消費者買單。所以問題並不在設計師,而是台灣2300萬人的問題。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那麼台灣對於全民的美感教育為0么?也並不是。台灣有很多的館,但是陳慕天他們卻發現,在每個人最有創造力的18歲之前,一年能去到美術館參觀的時間,1次都算多的了。

那麼大家都在幹什麼?學生嘛,就是天天泡在學校里上課咯。那麼既然天天在學校很無聊,既然媽媽讓你乖乖上課不能去逛美術館,那陳慕天就想著,不如把美術館建在里,讓教科書變得好看起來。即使對美術沒啥興趣,迫於課業的壓力,也要天天看。

他們知道大範圍的改變教科書並不容易,因此他們發起了“美感教育新革命”這樣一個教科書改造計劃,以小學語文課本為嘗試,招募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設計師,一起對課本進行改造。

原來的課本長這樣,注重內容,形式上無功無過。

改造之後,它們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變也不只是加入了插圖,更有設計師細節的考慮。比如加入了折頁設計,孩子們忘記老師講到哪一頁時,也能快速地找到。

電影有主視覺設計,為什麼課本不能有?

結合不同的主題,所用的元素也會定製。

封面上適當的留白,讓孩子自己用貼紙來進行創作。

或者是這樣,只有一筆,讓孩子去回憶自己曾學過的漢字。

這樣的教科書,不美么?

他們帶著第一批改造過的教科書去學校,秘密地拍下來孩子看到的第一反應:

驚喜,不僅孩子們對新的課本感到驚喜,孩子們的反應也帶給陳慕天驚喜。可能你會說,小孩子懂什麼好不好看,但其實這些改變他們都能說的頭頭是道:

老師也對這一課本讚不絕口:

最初的計劃大獲成功之後,他們現在開始“美感教科書第二季計劃”。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從小接受美的薰陶,正像他們的口號一樣“給我一本課本,我們給孩子一座美術館”。

圖片來源:facebook美感細胞、flyingV、YouTube TED×Taipei帳號視頻截圖

來源: 新浪看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葉華